《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9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江海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刚才就已经猜到了可能就是这么一个答案。
  一个县长来找他能有什么事?
  无非就是为了来拉投资,带动本县的经济发展。
  这也是目前这个时代,国内地方上的当政者们主流的做法。
  而且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仍然延续了这一传统。
  扶贫是比较能够打动人的说法。
  如果你上来说是拉投资,感觉档次一下就掉了很多。
  别人一下子就会认为你就是奔着钱来的,自然而然的会心生抵触。
  而扶贫的话,感觉是在帮助很多人,会让投资变得很有意义。
  看起来更加高大上。
  人的感觉是很奇妙的。
  陈江海第一眼看见李元春就觉得,他是那种踏实干事的人。
  所以,甚至都不用进一步的考察,陈江海就自然而然的认为,他说的这个扶贫,可能真的就是想要自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而不仅仅是为了拉投资,提升自己的政绩,为保住乌纱帽或者进一步的升迁做储备。
  虽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让人投钱,但两者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扶贫对于陈江海来说,并不是什么需要退避的事。
  相反的,他一直都希望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回馈社会,每年都投入了不少的资金。
  哪怕是有偿修建这条高速公路,也算是扶贫的一种。
  而且,这种事弄得好就可以成为一种双赢的局面。
  不仅仅是可以赚取名声,同样也能赚取合理的利润。
  刚才李元春就说过,这里缺乏资源,土地也很贫瘠,看起来缺乏投资的潜质。
  不过在陈江海的眼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只要找准了方向,上下齐心,脱贫致富奔小康不是什么难事。
  比如说眼前这美丽的风景,绝对算是时间少有,绝对有进行开发的价值。
  只是缺乏发现的眼光,以至于它的价值并没有被开发出来。
  陈江海微微点了点头,笑着对李元春说道:“好,扶贫这个话题我还是愿意聊一聊的,不过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要不咱们换一个地方谈谈?”
  听到这话的李元春脸上露出了如释负重的笑容,连忙说道:“现在正好是中午了,陈总,方便的话一起吃顿饭,边吃边聊如何?”
  “我们合兴县最出名的是羊肉。这附近有一家比较正宗的羊肉饭店,在当地非常有名。不知道陈总能否赏光,让我略尽地主之宜。”
  陈江海微微一笑:“客随主便,一切就有劳李县长安排了。”
  李元春赶紧让自己的司机开车在前面带路,陈江海几人则是重新坐上自己的车跟着他,从一条临时便道下了高速路。
  顺着建设在悬崖峭壁之间的省道,一行人来到了南山乡一家羊肉馆。


第2105章 这才是真正的人物啊!
  这个羊肉馆看起来很普通,看起来甚至可以说有些破旧。
  周围稀稀拉拉还有几户人家,位置也算是比较偏僻的。
  羊肉馆就坐落在南山乡附近一处山坳的路旁,一般人真不会注意到这里。
  可是它的生意却一点也不受影响。
  在羊肉馆一旁的空地上已经停了好几辆车,小车、客车以及货车都有。
  里面人声鼎沸,非常热闹,十来张桌子全部被占满,旁边一处临时搭建的棚子里也摆了三张桌子,根本就没有空余的地方。
  陈江海看到眼前这一幕,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忍不住笑道:“果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在如此偏远的地方竟然有这么火爆的买卖,味道一定错不了。”
  闻着羊肉特有的香味,陈江海还真有点馋了。
  所以等一下位置,他也是可以接受的。
  结果李元春却是在一旁来了一句:“我之前已经让人在这边定了位置,是这里唯一的一间包间,坐落在后院,相当安静。咱们直接进去就行,不需要等位置。”
  随后,李元春带着陈江海他们直接走进了羊肉馆。
  进去之后,李元春到前台说了一下,服务员就带着他们来到了位于后院的包间。
  说是包间,其实就是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简单的用木质隔板隔开。
  陈江海甚至都以为,这干脆就是临时在后院里搭建起来的。
  倒不是因为自己,可能是一些人有着这样的需求,所以老早就建立起来了。
  毕竟,外面生意火爆,太过于嘈杂。
  总而言之,跟大饭店那些包间相比,根本不是一回事。
  甚至这包间连一扇门都没有,显的有些寒酸。
  李元春倒也没有太多的尴尬,只是大大方方的解释了一下:
  “这饭店就是个平民饭店,不过生意火爆,老板接待客人的能力有限,也没有想着进一步的拓展,所以条件相对寒酸,还请陈总多包涵。”
  陈江海对此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微笑着说道:“不要把我想的太娇贵,早几年的时候,我就算想要进这样的饭店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荷包。”
  “实际上,这样的平民饭店才更有人间烟火气息。我还是比较喜欢来这样的饭店吃饭的。便宜实惠还好吃。”
  “这样的环境有这么多慕名而来的时刻正好说明这一点。”
  李元春朝着陈江海伸出了一个大拇指,由衷的赞叹起来:“陈总不愧是华夏最优秀的企业家,看得很透彻。”
  “在一些饭店里看着条件很好但总也吃不饱。可是到了这里,总能多吃两碗米饭。”
  这倒不是李元春故意这么夸陈江海,而是他的真实感受。
  他作为主政一方的领导,也不是第一次和这些大老板们吃饭。
  他走到如今的位置,也是靠着自己的业务能力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
  在宦海沉浮之中,李元春接触过不少的商界老板。
  但那些人一个个都是眼高于顶,吃饭也必须讲究档次,各种拿捏自己的身份。
  很少说能向陈江海这般平易近人,不挑不拣的。
  这就是自身的素质和眼界格局。
  坐下之后,李元春将菜单直接推给了陈江海,满脸热情的说道:
  “陈总,今天你是客人,请随便点。我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千万不要给我省钱。”
  “今天我是真心实意地要请你吃一顿饭,代表合兴县的人民感谢你投资修建的这条高速公路!”
  陈江海没有接话,随意的扫了几页之后,忍不住笑着打趣道:“李县长,我不想给你省钱都难啊,这上面的菜没有一个是贵的。单价最高的也不过才三十块钱。”
  “算了,客随主便,还是你点吧!毕竟你对这里熟悉,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都知道。”
  陈江海说完,就将菜单递还给了李元春。
  李元春也没有矫情,直接拿过菜单飞快的点了几道之后就让服务员去安排了。
  别看外面那么多人,上菜速度还是挺快的。
  当然也有可能在此之前李元春已经让人做足了安排,所以才没有让陈江海等人久等。
  很快,这边的饭菜就陆陆续续上来了。
  饭菜里包括了羊的各个部位,可以说是全羊宴。
  特别是烤羊腿,吱吱冒油,散发出一股诱人的焦香味,搞得陈江海的馋虫都跑出来了。
  “李县长,我就不客气了啊!”
  说完,陈江海直接将羊腿拿起来就啃起来。
  李元春看到这样的陈江海,满眼都是欣喜。
  他没有想到陈江海竟然这么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大老板高高在上的架子。
  可是举手投足之间又带着一股上位者的沉稳气质。
  真是很难想象,眼前的陈江海明明才三十岁不到,就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在李元春见识过的优秀年轻人之中,甭管身份背景如何,就没有一个比得上眼前这位的。
  李元春也因此不由在心里感慨,这才是真正的人物啊!
  难怪年纪轻轻就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
  在心里默默感慨了一番,李元春很快就调整好的心态,简单的吃了几口之后,便直入主题,抬起头来对陈江海开口说道:
  “陈总,你吃着,然后我这边跟你说一下扶贫这个事的具体情况。”
  陈江海还真就没有停下,点头回应道:“李县长请说,我听着。”
  李元春也不见怪,便开始有条不紊的介绍起扶贫的基本情况。
  显然,对于这件事情,他是做足了准备工作的。
  “陈总,我们合兴县属于一个贫穷县。特别是现在咱们所在的地方南山乡,更是整个县里面条件最艰苦,人民最穷困的地方。”
  “这里大部分的面积都是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但是为了保护环境,这边又不允许砍伐树木。”
  “这里也没有其他矿产资源,因此这里的人根本没有支柱性的产业可以做。月人均收入连一百块钱都没有,很多人连温饱都不能保证。”
  听到李元春这么说,朱有信都忍不住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瞪着眼睛惊讶道:
  “什么?月人均收入都没有一百块钱?确实够穷苦的。”


第2106章 典型的以退为进
  李元春重重地叹了口气继续说:“朱工,你是想不到这里最穷的山村能穷到什么地步,明明他们拉上了电灯。但为了省电,他们宁愿用以前的煤油灯。”
  “所以,我一直在想办法改变这里的现状。只是一直没能找到办法。”
  “直到有一天,我听说秋海集团的陈总要在这边修一条高速。”
  李元春目光投向陈江海,继续说道:“你们是不知道,当时的我有多么的高兴。我的肝脏向来不好,平时我不怎么喝酒,但为了庆祝这件事情,我把存的半瓶太白仙酿一口气都喝了。”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我觉得这对南山乡来说是一次机遇。”
  “所以才会多方奔走,最后把高速路的出口选定在了这附近,为的就是给南山乡的交通提供一点便利,多一点机会。”
  听到这里,陈江海忍不住的对李元春表示敬佩。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心系群众的性情中人。
  只有真正干实事的人,才能将一切机会抓住。
  李元春对于南山乡的状况显然是很上心的。
  要是换成另外一个人,估计都懒得管这样贫困的地方。
  因为没有资源,也就代表着没有潜力,缺乏投资的价值。
  毕竟就算是努力了,也未必能有多少改变。
  关键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出不了亮眼的成绩,不仅得不到赞誉,反倒可能被人诟病。
  说白了,就是吃力不讨好。
  但是身为一县之长的李元春偏偏愿意这样做,足见此人是一个真正心系群众,希望凭借自身力量造福一方,为群众带来实惠的当政者。
  就凭这一点,陈江海也愿意支持对方。
  当然在此之前,他还需要对李元春做进一步的考察。
  陈江海问李元春:“要想富先修路是没错,但是也不是说有了路就一定能富裕起来。”
  “我想请问一下,李县长打算如何利用修起来的路带领南山乡的民众们致富?”
  听到陈江海这么一问,李元春微微一愣,苦笑着摇摇头说:“陈总,实不相瞒,我一直在寻找,但是没有找到好办法,所以才想要找陈总你聊一聊,跟你取一取经。”
  “你在商界里是天才,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很多别人不看好的领域里你都能化腐朽为神奇。不知道陈总有没有好的办法?”
  陈江海摆摆手说:“李县长,你实在是太看得起我了,我能够走到这一步固然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还有一部分也是运气的关系。”
  “凡事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对于这里的情况,说实话,我根本就不了解,自然也就没有发言权。”
  其实,陈江海心里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只不过该谦虚的时候还是得谦虚一下。
  李元春听出来陈江海的意思了,最起码态度上没有明确的拒绝帮忙,于是赶紧趁热打铁地说道:
  “陈总,你实在是太谦虚了。这样,我回头准备一份南山乡的详细资料给陈总看看。”
  “这个事麻烦陈总给想想办法,虽然我很想让陈总来我们县扶贫投资。”
  “不过我也不是那种只要投资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人,这种事情大家还是要互惠互利,彼此双赢才是最合适的。”
  “我相信,陈总一定能够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帮助我们南山乡的人民,也能让陈总的投资有所回报。”
  陈江海忍不住多看了李元春一眼。
  这确实是个人物啊!
  虽然本质也是想要拉他的投资,可是说的话却让人很舒服。
  并不是像其他人一样,一上来就死活想着拉投资,其他的什么都不管不顾。
  关键是他的眼光还很长远,并没有因为自己一时的拒绝而放弃,而是给足了他退路和思考的时间。
  这样反而会让他用心的去考虑这个项目,有更大的几率拉来投资。
  双赢两个字就足以代表李元春这个人的智慧。
  只有双赢的局面才是长久的合作之道。
  这是典型的以退为进啊!
  陈江海正打算客气两句的时候,忽然眼光一转看到了门外的一个小姑娘。
  那个小姑娘大概五六岁左右,头发枯黄,显然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整个人却是透着一股子灵动劲儿。
  乌黑的大眼睛,双眼皮,此时正直勾勾的盯着他们桌子上的饭菜。
  她的衣服有些不合身,偏大,明显不是量身购买的。
  上面还有些许的补丁。
  不过,她的衣服很干净,洗的都有点发白了。
  陈江海特别喜欢这种朴素的感觉。
  同时,大概也是因为自己也有女儿的缘故,看到眼前的小女孩,他顿时起了怜悯之心。
  陈江海站起身来,招了招手对小女孩,柔声说道:“小姑娘,来,我请你吃烤羊腿。”
  小女孩显然没有想到陈江海会忽然叫她,被吓到了,瞪着眼睛看了他一秒,转身就要跑开。
  不过,她刚跑了几步,又转身走了回来。
  很显然,她还是没有敌过烤羊腿的诱惑,怯生生地走到陈江海跟前说:
  “叔叔,你真的愿意请我吃烤羊腿吗?”
  陈江海点点头说:“当然愿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