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若若从后厨回来,悄悄先凑到了奶奶身边,打算要小心翼翼打探一下消息的。
不过很快,冯若若被发现了,被李菲儿给叫过去:“若若,你过来,阿姨跟你说。”
冯若若扭捏了一下,才在奶奶、姥爷和妈妈鼓励下,走到了溪溪妈妈面前。
李菲儿弯下腰说:“若若你不用怕,我是溪溪的妈妈,你和溪溪是好朋友的对吧?现在阿姨给你一个任务,你先去把爸爸叫出来,好不好?”
冯若若听完溪溪妈妈的话,想了想问:“那阿姨,你能不能告诉若若,你们要点什么菜呀?”
李菲儿被问得一愣,随后微笑说:“若若放心,阿姨呢不会为难你爸爸的,这样吧,阿姨呢不点菜,让你爸爸上他最拿手的菜,好不好?”
听到这话,冯若若顿时开心笑起来:“阿姨你真好,若若帮爸爸谢谢阿姨。”
李菲儿说:“好,那现在若若可以去叫爸爸出来吗?”
冯若若点头答应,转身再次向后厨跑去。
看着小姑娘进入后厨,李菲儿对苏若曦说:“你们的这个女儿,真的是很聪明,心眼特别多,而且还知道维护爸爸。”
苏若曦笑着回应:“是从小在餐馆里长大,所以见到来来往往客人,性子比较野吧。”
李菲儿接着说:“哪有,我觉得若若真的很乖巧,要说性子野,我们家杨小溪才是,而且她还总是给她爸爸拆台。”
杨小溪听到了就赶紧凑过来,撅着小嘴说:“妈妈我没有的,我也是很乖的。”
见状李菲儿和苏若曦都笑了起来,在场其他一些人也都忍不住笑了。
这么一来,这个本来很严肃的采访,实际上反倒是气氛变得轻松。而此时恰好苏记还有三桌客人,倒也很适合拍摄和采访。
李菲儿想了想,索性就走过去,先对三桌的客人进行了一番采访。
三桌客人中,一桌是苏记老食客,今天是家里一位老先生生日,所以一家人过来吃饭庆祝,冯一帆还专门送了一碗长寿面。
至于这一家的一桌子菜肴,当真是非常丰盛,而且也是非常漂亮。
摄影师只是拍这一桌子菜肴,就会忍不住流口水,有一种苏记果然名不虚传的感觉。
李菲儿也对这一桌进行了采访:“老人家,你们是很早就来苏记吃饭吗?”
过生日的老人家微笑回答:“是啊,我年轻的时候,就来苏记吃过,那时候啊,外面这条老街,可是我们年轻人最喜欢逛的地方,也是我们那时候的恋爱圣地。”
老人家回忆了一番年轻是情景,和如今的老伴谈恋爱时,在那时候老街和周边游玩,然后会来苏记吃上两顿饭。
李菲儿虽然知道原因,但也还是装作惊讶问:“为什么要来吃两顿饭呢?”
此时,老太太开口回答:“因为,苏记有个规矩,中午是不做菜的,中午为了方便大家,只有炒饭和各种浇头的面条。”
老爷子接过话说:“那时候我们在这边玩,周边好多地方可以玩,玩累了中午肯定要在外面吃饭啊,所以呢,就来苏记吃上一碗鸡汁伊府面,或者是来一盘什锦炒饭。”
老太太又继续说:“下午呢,接着去没有去过地方玩,或者去原来这边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
老爷子又说:“晚上再过来,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美味的晚餐,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但老太太却补充一句:“不对,你还要送我回家呢。”
老太太的这话一出,让所有人都笑了起来,李菲儿也跟着笑起来,餐馆里顿时充满了欢笑声,大家都为这样朴实爱情所感动。
这样一桌老食客,在苏记见证了他们从恋爱到携手走过这么多年头。再到如今耄耋之年与儿孙一同来这里过生日,回忆曾经的过往,真算是一种苏记典型客人。
除了这一桌之外,第二桌和第三桌,又是苏记另外的两类客人了。
一桌是一些算是事业有成,有家有业的中年人,也都是带着老婆孩子来这里朋友聚会。
最后一种是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孟诗彤他们网上视频宣传,吸引到苏记的一群年轻人了。
采访年轻人的时候,李菲儿自然是认真问了一下,年轻人对于这条老街看法,以及他们对于苏记这样传统菜馆的印象。
年轻人的话倒也比较直接。
“我们是被网上视频吸引来,看到视频里这里大厨厨艺很厉害,我们就想要过来亲眼见识一下。”
“来之前,我们就是想看老板炫技,没有想过菜品会如何?”
“但是吃了之后,我们只想说两个字……”
一桌年轻人异口同声说:“真香。”
听到年轻人的异口同声这话,餐馆里优势一片笑声。电视台的一群人,真的是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小餐馆,气氛居然会如此的活跃。
而那桌的老人,听到年轻人这两个字,跟着说:“当然香啦,以后可要常来的。”
年轻人们回应:“有空肯定还要来。”
也有年轻人说:“我如果要请客,我觉得肯定首选这里。”
对这几桌客人采访完毕,转头看到冯一帆已经抱着女儿出来,站在一群拍摄人员的圈子外,一脸平静,丝毫不慌张等待李菲儿这边结束。
李菲儿自然是不客气,引导着摄像师直接转身,先给冯一帆一个特写镜头。
“这位,便是苏记如今掌勺人,也是苏记的第六代传人,冯一帆,冯大厨。”李菲儿在镜头特写同时,直接便充当画外音进行了介绍。
第219章 百年前的苏记
在经过了一番介绍之后,大家自然是很期待,冯一帆这位被誉为有百年传承老餐馆的掌勺人,究竟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菜品出来?
虽说餐馆中有三桌客人,他们桌子上也有着不少的菜品,但毕竟都已经被动过了。
李菲儿也没有刁难,只是对冯一帆说:“冯大厨,我们还是希望可以完整拍摄一道您,或者说这苏记的拿手菜,您能不能给我们做一道?”
说到这,李菲儿看向那一桌来为老人家庆生的客人说:“这样吧,为了不浪费,我们请您为那一桌老寿星专门做一道,可以吗?”
听到这话,那一桌的过寿的老人站起身来说:“哎呦,那怎么好意思呢。”
李菲儿微笑说:“老人家您别客气,这算是我们节目组赶上嘛,也是您在这条街改造前,您在这里过得一个生日,算是我们一起为您贺寿。”
李菲儿的这个提议,自然是获得了在场很多人的赞成。
尤其是那一桌年轻客人,以及电视台来的一些年轻人,都觉得这个点子很好。
冯一帆面对李菲儿这样说,没有立刻答应,心里则在思考应该做一道什么样的菜?
李菲儿看到冯一帆沉默,又接着说:“冯大厨不必为难,您只需要做一道菜单上有的菜就可以了,我们可不是要有意刁难您。”
冯一帆认真地想了想,抬起头看向那位老人家说:“阎老您不必客气,既然大家都说了,那我自然是要送您这道做寿的菜,不知道阎老想要吃什么?”
做寿的老人闻言愣了一下,看着冯一帆非常认真的样子,一时之间还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冯一帆见气氛有些紧张,又笑了笑说:“阎老您别这么紧张,想要吃什么尽管说,只要苏记有的,我肯定会给您做。”
被这样是一说,做寿的阎老终于开口:“嗯,年轻时我曾经在苏记吃过一次对应四季的狮子头,至今难忘啊。”
听到这话,冯一帆微笑点头:“好,我给您做一次。”
听说到这“四季狮子头”,其实在场很多人还是有些不太明白,毕竟大家不都是苏澜馨那样知根知底。
那一桌年轻的客人首先忍不住问:“老板,这狮子头也分四季的吗?”
冯一帆点头说:“对,实际上过去狮子头制作上,一年四季会加入不同的食材,然后会用四种不同的烹调手法来制作。”
听了这话,不要说是那一桌年轻人,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是无比好奇。
眼见大家都很好奇,冯一帆也是面对电视台的镜头,认真进行了一番介绍。
“狮子头四季做法,分别以:春季红烧、夏季清蒸、秋季清炖、冬季原焖,这四种四季不同的烹饪方式制作,并且要搭配上应季的食材,最典型的便是秋季的蟹粉清炖狮子头。”
听到这里,大家一个个自然发出惊叹,没有料到狮子头还有这样的讲究。
有年轻人更是感叹:“原来蟹粉狮子头,不是一年四季都吃的啊?”
冯一帆笑着说:“现在自然是一年四季都能吃,过去食材受到地域和时节的限制,怎么可能会一年四季都能够吃到蟹粉呢?”
之前苏澜馨来的时候,曾经跟餐饮协会的两位介绍过。
不过那时只是他们几个人私聊,事后无论是苏澜馨,还是餐饮协会的两位都不曾公开。
苏澜馨不公开那次,是因为自己的徒弟还没比,已经是一败涂地。
餐饮协会的两位,这些天可能还在思考,在苏记和苏澜馨之间该作何选择。所以那一次说的这个四季狮子头的说法,并没有被很多人知晓。
今天就不同了,冯一帆当着电视台的节目公开,算是把这道菜的精髓给公之于众。
也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原来吃了这么多年的狮子头,根本就没有吃明白。
做寿的阎老忍不住又问:“冯大厨,那么这四季狮子头,除了秋天的蟹粉,其他四季又分别用什么食材搭配呢?”
冯一帆也没有隐瞒,微笑回答:“其实这其中选用食材会有所区别,过去一般是‘春季河蚌红烧、夏季荷叶清蒸、秋季蟹粉清炖、冬季风鸡原焖’。
当然也有选用四季的应季鲜蔬去做,比如春季春笋,夏季莲藕,秋季蘑菇,冬季冬笋,当然这四种一般都是用清炖一种做法。”
听完冯一帆的这些介绍,大家还真的是感到受益良多,有一种突然增加了好多知识点的感觉。
李菲儿此时开口问:“冯大厨,那您今天是要给做寿的老爷子,做哪一种四季狮子头呢?”
冯一帆顿时觉得,李菲儿倒是和自己配合挺好。她明显来过苏记几次,知道冯一帆一定是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的创新。
脸上挂着微笑,冯一帆对众人和镜头说:“我给阎老今天做的,也是四种做法的狮子头,但是又有不同,算是在如今立夏后,来一个夏季小四品吧。”
冯一帆这么一说,让大家顿时都非常期待了,想要看一看冯一帆这“夏季小四品”又会是什么样?
李菲儿接着又问:“那,冯大厨可以透露一下吗?”
冯一帆摇头:“暂时不可说,说出来就没有意思了,待会等阎老吃的时候,可以让阎老说一说,我到底是用了哪一些食材。”
听到这话,那边做寿的老人笑着说:“好好,我很期待。”
餐馆里的其他人也都非常期待。
冯一帆转身离去前,又对李菲儿他们说:“这道菜可能需要些时间,要不你们可以先去采访一下老街上其他人,等大约一个小时后再回来。”
电视台有年轻人顿时惊呼:“什么?要一个小时那么久吗?”
而餐馆里那一桌中年人里,有一位中年男人说:“一个小时还久吗?要知道好的狮子头,光是汤头都需要熬制很久,还有狮子头肉丁的细切粗剁,哪一样都是功夫活。”
阎老此时也说:“一个小时,我老人家必须等。”
自然那一桌来给老爷子做寿的子女,也都纷纷表示要一起等着,尤其是老爷子的孙子孙女,也都是纷纷表示一定要看看。
冯一帆微笑说:“谢谢大家愿意等待,那么我这就去后厨开始,一个小时后见。”
言罢,冯一帆也就向着后厨走了去。
李菲儿和电视台里同事们面面相觑,之后她还是开口说:“要不这样,你们再出去逛一逛,拍些夜市的街景?我在这里等一等。”
同事们一开始有些奇怪?为什么李菲儿要留下来等?
不过很快看到,李菲儿的女儿凑过来,也是顿时明白她要留下来陪着女儿。
电视台的一些人觉得这么等确实有些急人,所以大部分就出去,在外面拍摄老街夜市的景色去。
杨小溪看到妈妈留下来,自然是笑嘻嘻把妈妈拉到小朋友这边来,旁边还有冯若若的妈妈、奶奶和姥爷,以及陈瑶霏的爷爷奶奶。
李菲儿微笑向苏锦荣说:“荣叔,今天可能还是有点难为冯大厨。”
苏锦荣摇头说:“无碍,他可以。”
冯若若也说:“对呀,我爸爸肯定可以的。”
杨小溪马上给好朋友助威:“当然可以啦,冯叔叔最厉害。”
陈瑶霏也跟着说:“对,冯叔叔最厉害。”
李菲儿看到三个小女孩起哄的样子,笑着说:“你们三个小丫头,自然是觉得若若爸爸厉害,因为你们天天都吃若若爸爸的美味点心嘛。”
三个小女孩一起“咯咯咯”笑起来。
李菲儿接下来,又跟苏锦荣聊了一些,向他更多了解一下苏记传承的事情。
苏锦荣如今说话没有大碍,就是叙述起来会比较慢一些,但刚好现在的时间比较多。
对于苏记的传承,苏锦荣倒也没有什么隐瞒,直接把过去一些事情说出来。
尽管现在摄影师不在,但李菲儿还是很认真听,并且把一些重要细节记录。
这种聊天形式的采访,让大家都比较轻松自在,苏锦荣的叙述,餐馆里其他人也都当作是听故事,不知不觉就听得津津有味。
苏记最早的祖上,也曾是宫廷的厨子,只不过比较特殊的是,苏家祖上是半途被招入宫中。
苏家祖上本来是江南某位官员府邸的私厨,有一次偶遇上当时的皇帝下江南视察,刚好便住进了那位江南官员的府邸中。
官员为了讨好皇帝,自然是一应吃穿用度都是提供最好的。
当时苏家祖上在后厨,为皇帝献上了一道令其非常惊艳的樱桃肉。
苏家祖上所献樱桃肉做法上,与当时的很多人都有所不同,口味软糯鲜香,不会非常的甜腻,还有一丝丝微酸夹杂其中很是提味。
当时皇帝吃了那是很开心,当即便要召见厨子,并且给了极大的封赏。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