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1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整个庄园外都没有任何建筑,所以FBI的特工只能用最笨的方式进行监视,他们伪装成警察,负责维护庄园的外围治安,记录进入庄园的每一辆汽车牌号。
  其实也不用记,都挺好认的,毕竟并不是随便某个人,都能买得起售价十万美元起步的勋爵防弹汽车,这种汽车在美国也早已成为大亨标配。
  罗克抵达华盛顿的这两天也实在是忙得很,不仅要应付温斯顿的骚扰,还要接见这些翘首以盼的美国大亨,原因很简单,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罗克的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早就被罗克玩坏了,曾经这个职业多神圣的,无数精英人士趋之若鹜。
  罗克名下企业几乎都是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由于尼亚萨兰公司和兰德银行对美国企业的投资,美国一些著名富豪,也成为罗克的职业经理人,比如近年声名鹊起的麦克·帕特里克。
  麦克·帕特里克是帕特里克石油公司的拥有人,很少有人知道,麦克只有帕特里克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即便这家公司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十年前,帕特里克公司在迈阿密成立,众所周知,迈阿密旁边就是走私圣地巴哈马,于是大量来自地中海的走私石油,就通过迈阿密涌入美国市场。
  这些走私石油不用说,跟阿丹公司和内志石油公司分不开关系。
  最近这份名单上又增加了北非石油公司。
  凭借走私石油,帕特里克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终于引起洛克菲勒家族的注意。
  在花旗银行的促成下,帕特里克公司和洛克菲勒达成协议,从此帕特里克公司的石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出现在美国市场。
  “记住这家伙的车牌,这又是一位洛克家族的白手套,而且还是不加掩饰的那种。”FBI高级探员布拉德·郎曼心不在焉,他旁边的探员詹姆斯正在奋笔疾书。
  笔记本上其实没几个名字,毕竟有资格来拜访罗克的人并不多,但是每一个名字都星光熠熠,经常会上报纸的那种。
  布拉德·郎曼坐在车里,下意识把帽子压一压,半遮住眼睛,似乎这样就能躲过马路对面那几名正义宫特勤局特工的关注。
  郎曼和詹姆斯都穿着警察制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出现在罗德斯庄园不会被驱逐,正义宫特勤局的工作人员还是很给美国同行面子的。
  “美国钢铁公司、福特、洛克菲勒、波音、柯尔特——那些著名美国企业,还有没来过的吗?”詹姆斯很伤心,难怪胡佛这么重视,美国企业界,真的已经被南部非洲资本渗透的千疮百孔。
  “我们只负责记录,分析是其他人的工作。”郎曼不生气,这点小场面要是就生气的话,那郎曼早就气死了。
  “喂喂喂,对面有人过来了——”詹姆斯突然紧张起来。
  郎曼坐直,双手紧握方向盘,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做这个动作。
  过来的是一名年轻小帅哥,脸上挂着阳光开朗的笑容,手里端着两杯咖啡,直接过来敲响车窗。
  “两位,辛苦了,这两天一直在这里,要不要过去休息一下,我们的休息室里有冰激凌和冰镇啤酒。”
  八月份的华盛顿,天气还是有点热。
  这种天气里如果能有一份冰激凌或者冰镇啤酒,无疑是享受。
  郎曼用了很大的毅力才拒绝这个邀请。
  “谢谢,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不能擅离职守。”
  “哇,你们真是忠于职守——”小哥把手里的咖啡递给郎曼,视线不经意间从汽车后座扫过。
  然后表情就尴尬起来。
  郎曼顺着小哥的视线看过去,表情更尴尬。
  汽车后座的外套上,FBI的徽章异常醒目。
  这是郎曼的外套,他早晨换过衣服之后,随手把外套仍在后座上,并没有收起来。
  郎曼也没想到,正义宫特勤局的特工,居然会主动过来打招呼。
  “FBI,美国联邦调查局,你们的工作内容都是什么?”小哥没有离开的意思,身体半靠在车门上,就这样跟郎曼聊起来:“——对了,咱们的那位公爵大人,他的身体真的到了无法满足公爵夫人的地步了吗?”
  小哥说的是温莎公爵的花边新闻,这个新闻前段时间爆出,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话题,英国王室因此颜面全无。
  “呃,这工作不是我负责的,我也不太清楚——”郎曼更尴尬。
  别人家的特工都是怎么工作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万军之中去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美国联邦调查局净关注前英国国王下三路,这种事虽然喜闻乐见,但是跟FBI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总给人一种FBI整天不干正事,净躲在公爵夫妇床底下听墙角的感觉。
  “你们可真够神通广大的,连这种事都能查得到——”小哥感叹了一句,然后问了一个让郎曼更尴尬的问题:“——话说你们的工作人员就这样随意向媒体泄露你们的工作内容,真的好吗?”
  这问题问的,就跟当面打脸差不多。
  喝醉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帮你回忆喝醉了之后干的那些龌龊事。
  也就现在没有“社死”这个词。
  不过郎曼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社死”的感觉。
  “真的不过去休息下吗?我们可以交流下工作心得——”小哥仿佛没发现郎曼的尴尬,再次发出邀请。
  “不了,不了,我们的工作时间到了,马上下班。”郎曼发动汽车,实在没脸留下来。
  看着后视镜里热情挥手的小哥,詹姆斯很担心。
  “还没到换班时间——”
  “这工作谁特么想做谁来做,反正老子是不想干了!”郎曼感觉受到莫大的羞辱。


第2422章 居里夫人的女婿
  1944年的FBI,正在从打击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联邦警察,过渡为收集国外情报的间谍机构。
  间谍这个词,现在还没有和007联系到一起,第一部007要等到1962年才上映,现在提起间谍,只会让人们想起叛徒、内奸、交际花等贬义词汇。
  胡佛正在努力扭转人们对FBI的印象,把FBI跟联邦警察区别开来,试图把FBI打造成和南部非洲布拉德类似的机构。
  这个过程会很艰难,布拉德拥有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全力支持,FBI得到的支持力度远不如布拉德。
  FBI试图打入罗德斯庄园的同时,布拉德也在行动。
  “美国人正在和德国人以及日本人秘密接触,试图用对某些人的安全庇护,换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布拉德办公室高级探员阿尔维斯,正在向阿尔文汇报他的新发现。
  阿尔文作为罗克的团队成员,随罗克来到华盛顿。
  盖文则离开英国返回南部非洲。
  布拉德办公室现在还是由阿尔文负责,他很喜欢这种在隐蔽战线和敌人交手的感觉。
  “美国人想要什么?”阿尔文丝毫不意外,美国人就是这么没底线,为了利益可以把灵魂出售给魔鬼。
  “比如日本人的生物技术——”阿尔维斯举的例子让阿尔文怒火中烧。
  严格说起来其实不是生物技术,日本人在生物方面没有技术可言,美国人想要的,是日本人通过人体实验得到的各种数据。
  这些数据是哪来的不问可知,美国人在这方面也是劣迹斑斑,早在1932年,美国公共卫生部门就在亚拉巴马州与塔斯基吉学院合作,以数百名黑人为实验对象,秘密研究梅毒对人体的危害。
  至于臭名昭著的德特里克堡,这个实验所的研究项目和日本731部队有密切关系,起数据来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
  遥想一战后期肆虐全球的大流感也是由赴欧美军带到欧洲的,所以就算为了未来世界的安全,也要斩断美国人的黑手。
  “——以及德国人的火箭技术。”阿尔维斯继续列举,肯定不止这两个。
  “德国研发火箭的那个人叫什么?”阿尔文不问日本人,一群死人没什么好关注的。
  “冯·布劳恩——埃里希·舒曼教授的学生,他领导研究了德国人的V2火箭,就是德国人用于袭击伦敦的那种火箭——”阿尔维斯欲言又止,脸上写满遗憾。
  “怎么了?”阿尔文追问。
  “我们占领巴黎的时候,冯·布劳恩还在巴黎,不过没有任何人留意他,戴高乐将军进入巴黎的第二天,冯·布劳恩就消失了,现在已经回到德国。”阿尔维斯纠结万分,即遗憾又高兴。
  遗憾的是没将冯·布劳恩留在巴黎,否则罗伯特·葛达德应该很高兴,他肯定愿意和他的德国同行聊一聊。
  高兴的是冯·布劳恩安全回到德国,美国人也错过了这个机会。
  “我们得马上行动起来,针对德国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制定一个计划,就算我们得不到,也不能让美国人和俄罗斯人得到。”阿尔文当机立断,美国人已经行动起来了,南部非洲也不能落后。
  稍晚些时候,阿尔文向罗克汇报。
  “这个工作要抓紧,我会给巴顿和安琪发电报,让他配合你的工作。”罗克更重视,他比阿尔文更明白科技的力量,也更懂得调动资源。
  巴顿肯定是可以帮忙的,安琪就算了。
  安琪的工作是将更多燃烧弹扔到日本。
  美国人想要日本的生物数据,罗克也想,不过罗克绝对不会用庇护战犯这种方式来交换,布拉德办公室的特工,有的是办法让战犯开口。
  其实阿尔文已经是后知后觉,盟军攻入法国之后,相关工作已经开始了。
  1666年成立的法兰西科学院,是法兰西学院的一部分,世界闻名的学术机构。
  法兰西科学院院长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他的岳母是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1935年,弗雷德里克因为稳定的人工放射性的发现,获得当年诺贝尔化学奖。
  1937年,弗雷德里克参与链式反应和核反应条件的研究,成功通过利用铀和重水实现可控核裂变的核反应产生能量。
  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已经成为南部非洲物理学泰斗,担任物理学会会长的赫斯林联合其他12名教授,给罗克写了一封联名信,信中列出了一些在科学界举足轻重的名字,请南部非洲远征军予以保护,弗雷德里克的名字在名单上。
  戴高乐举行入城仪式的第二天,盟军北非司令部罗纳德中校奉命前往弗雷德里克家中拜访,向弗雷德里克当面转达来自南部非洲的问候。
  罗纳德懂礼貌,给弗雷德里克准备了一份丰盛的礼物,其中有赫斯林教授亲笔书写的邀请信,赫斯林在信中郑重邀请弗雷德里克前往尼亚萨兰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说是学术交流,其实就是挖墙脚,尼亚萨兰大学这些年打着“学术交流”的旗号,从欧洲不知道弄走了多少专家教授。
  别把这里的专家教授,跟未来网络上流行的那些砖家叫兽混为一谈。
  “所以,你准备用这种方式,拐走我们的法兰西科学院院长?”陪同罗纳德去见弗雷德里克的罗伯特中校酸溜溜,感觉很不舒服。
  尼亚萨兰大学创立时间并不长,现在却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超级学府,实力和地位都远超法兰西学院,罗伯特中校虽然还没有见到弗雷德里克,却已经隐隐感觉到法兰西科学院即将失去它的院长。
  “什么叫拐啊?这是学术交流懂不懂?也是为了保护弗雷德里克先生的安全,你知道的,现在的巴黎并不安全,等巴黎的局势稳定后,弗雷德里克先生随时可以回到巴黎。”罗纳德及时纠正,读书人的事能叫拐吗。
  “呵——”罗伯特冷笑,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南部非洲有着远超欧洲的人文环境,气候和风景这些东西反而并不重要,教授们更在乎的是能不能在宽松的环境里进行自己的研究,至于那些研究成果是属于法兰西的,还是属于南部非洲的,不重要。
  科技无国界嘛——
  南部非洲的技术型官员们很喜欢这句话。
  不过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通常是希望其他国家分享技术的时候。
  一旦其他国家希望南部非洲分享技术,那么这句话就会表述为科技虽然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界。
  尼亚萨兰大学成立后,很多在法国高等院校郁郁不得志的科学家被以“学术交流”的名义邀请前往南部非洲,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经过一年的交流之后,就入籍南部非洲,成为彻底的南部非洲人。
  直到很多年以后,法国学界才意识到人才的流失。
  可是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法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人材实力其实是很雄厚的,但是僵硬的教条主义,严苛的论资排辈,导致无数科技工作者被学阀压制,没有出头之日。
  南部非洲不教条,以尼亚萨兰大学为首的大批高等院校,向全世界志在科学研究的人敞开怀抱,给他们实现胸中所学,一展抱负的机会,这是几乎所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无法给与的。
  科学院院长地位崇高,居住的自然也是富人区,不过在战争背景下,一贯治安良好的富人区也不安全,罗伯特和罗纳德乘坐的汽车,在即将进入弗雷德里克家所在的街道时,意外发现前方街道被美军封锁。
  “美国人什么时候到巴黎的?”罗伯特一头雾水,他这个法军军官,居然不知道美军已经进入巴黎,离大谱。
  “昨天晚上你在军人俱乐部喝的烂醉如泥的时候!”罗纳德眉头紧皱。
  戴高乐举行入城仪式的当晚,很多自由法军军官喝得烂醉如泥,德国人如果昨天晚上突然袭击,有机会再次占领巴黎。
  “我不是,别胡说,我没有——”罗伯特否认三连。
  罗纳德没心情嘲讽罗伯特,推门下车询问封锁街道的美国大兵。
  “美军正在执行任务,请尽快离开这里。”美国大兵表情冷漠,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你特么搞清楚,巴黎是我们打下来的,轮不到你们在这里当救世主!”罗伯特大声斥责,南部非洲远征军和自由法军收复巴黎的时候,美国人还在卡昂跟英国人吵架呢。
  美国大兵不回话,也没有让开道路。
  罗纳德意识到情况不妙。
  “你们的长官在哪里?”罗纳德试图通过正常途径解决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