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伊丽莎白港的油田——我得到的情报,奥斯曼帝国随时可能加入世界大战,我们最好都做好准备。”罗克说的“我们”特指埃及,伊丽莎白港已经做好了奥斯曼帝国参战的准备,但是埃及还没有。
世界大战爆发后,石油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前往英国本土的油轮,是由南部非洲的舰队和英国中东舰队联合护航,好在地中海没有德国的潜艇基地,现在的潜艇作战范围还没有这么大,从伊丽莎白港到英国本土的航线还算安全。
“你特么把十几万人屯在伊丽莎白港,奥斯曼人就是不想参战也得参。”温斯顿气急败坏,英国现在捉襟见肘,把驻海外殖民地的部队都纷纷抽调回来支援法国,根本就没有能力顾及埃及。
就跟奥斯曼帝国向大马士革和巴士拉增兵瞒不住英国一样,罗克往伊丽莎白港增兵也瞒不住奥斯曼人。
罗克也没想瞒着奥斯曼人,持续往伊丽莎白港增兵就是为了逼迫奥斯曼帝国参战,意土战争和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奥斯曼帝国的虚弱已经显露无疑,马丁已经抵达伊丽莎白港,只要奥斯曼帝国参战,伊丽莎白港的军队就将同时向大马士革和巴士拉发动进攻。
伊丽莎白油田距离奥斯曼帝国太近了,如果等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发动进攻,伊丽莎白港的部队再反击,那么伊丽莎白油田就可能受到影响。
这对于越来越依赖石油的英法联军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就在温斯顿来找罗克的时候,战斗还一直在断断续续的进行中。
和时间短烈度强的马恩河战役不同,伊普尔战役是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鏖战,在佛兰德斯的田野上,英法比联军和德军残酷搏杀,每一间房屋、每一片森林都成为争夺焦点,双方的阵地多次反复易手,一条战线紧接着一条战线,交战双方在佛兰德斯修建了无数堡垒。
伊普尔周围的地形很复杂,这里河流众多,骑兵失去作用,英法比联军用机枪控制道路,逼迫德军通过森林和树丛发动进攻,英法比联军就在森林边修建堡垒,冲出森林的德军没有障碍物可以利用,损失惨重。
和马恩河战役时期的德军相比,现在的德军经验不足,犯下的错误让人啼笑皆非,在一天晚上,一支德军部队付出巨大代价攻克了英军防守的一个村庄,随后上级命令他们撤出阵地休整,结果这支没有经验的部队犯下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们在援军没有抵达之前就提前撤出阵地,然后英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回村庄,并且加固了阵地的防御,德军随后发动了多次进攻,但一直到伊普尔战役结束,德军都没有夺回这个村庄。
十月二十日,德军攻破了英军第七师的防线,伊普尔近在咫尺,此时德军前锋和伊普尔之间已经没有军队防御,德军只需要一个冲锋就可以攻占伊普尔。
一个英国陆军准将组织伍斯特第二团的残余部队发起反击,部队一共只有7名军官和357名士兵,在冲锋途中,又有100名士兵阵亡,这时候奇迹发生了,德军并不知道进攻的英军部队一共就只有这么点人,还以为这是大部队进攻的先锋部队,结果德军四散而逃,上帝再次保佑了远征军。
自从十月十五号之后,骑兵第二师的阵地没有遭到任何攻击,德军似乎放弃了对骑兵第二师的进攻,而是试图从英军第七师打开缺口。
二十一号,伤亡惨重的英军第七师撤往法国休整,骑兵第二师和第11师接手英军第七师的阵地,德军在第二天发动了伊普尔战役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进攻,法金汉一共投入了两个军,这两个军都是从攻克安特卫普的部队中抽调出来的,战斗力相当强。
上午八点,德军的火炮开始对第11师的阵地实施打击,英法联军已经开始尝试集中使用火炮,德军也在进步,第11师的阵地顿时被德军的炮火覆盖。
第739章 开熏
德军开始火力准备的时候,罗克正在吃早饭,现在的伊普尔,罗克的军衔最高,佛伦齐已经返回巴黎,他和霞飞一样,经常下部队巡视,但是很少到一线部队。
虽然罗克的军衔高,但是罗克没有指挥英法联军的权利,史密斯·多林和黑格不会听从罗克的指挥,福煦更不会听从罗克的命令,联军现在只是一个名词,并没有真正的联合起来。
已经近一个月了,伊普尔的战斗每天都在发生,不管是英法联军还是德军,发起进攻前都会进行长时间的火力准备,伊普尔的每一个清晨都是从隆隆炮声中开始,罗克对此已经见怪不怪。
八点半,罗克接到第11师师长魏征的电报,德军至少出动两个师的兵力,向第11师的阵地发起全线进攻。
第11师擅长坑道作业,战壕修建的很完善,霞飞给第11师配备了一个炮兵旅配合作战,虽然都是75毫米野战炮,但是用来防御没问题,所以罗克并不担心第11师能不能顶得住。
罗克更担心的刚刚被派上战场的加拿大军团和印度军团。
加拿大军团还好点,指挥官是罗克的老朋友马科斯·劳埃德,马科斯·劳埃德现在的军衔是上将,这在加拿大已经爬的很快了,但是还没有罗克快。
刚刚抵达法国的加拿大军团只有两个师,印度军团倒是有八个师,但是部队只装备了李·恩菲尔德,自动武器比例很少,火炮和南部非洲远征军一样根本没有,很难扛住德军的攻击。
和严格要求的南部非洲不同,印度军队是一支“差不多”军队,罗克都很难想象,印度军队的八个师,编制居然都不完全一样,人数最少的只有一万两千人,人数最多的却有一万八千人。
南部非洲的军队编制虽然也不一样,但那是因为南部非洲的军队来源复杂,部分来自南部非洲,部分来自坦葛尼喀,又有部分来自莫桑比克王国,所以编制不一样可以理解,印度军队可都是印度殖民政府组建的,所以编制不一样就让人很难理解。
编制不一样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除了编制之外,印度军队的装备也是差不多,看上去虽然是人手一枪,但是士兵的训练有问题,也仅仅只是差不多过得去,军官队伍的素质也有问题,部队的后勤供应也是差不多这个层次,所有的“差不多”累积到一起,军队的战斗力就问题很严重。
配合第11师作战的是印度第二师,如果按照南部非洲组建部队的原则,番号越靠前,部队的战斗力越强,所以魏征对印度第二师还是很期待的。
“抱歉,第二师劳师远征,刚刚抵达欧洲,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适应。”印度第二师师长是埃尔维斯·杰弗里少将,他是英国白人,和华裔军官越来越多的南部非洲不同,印度军队的军官全部都是英国白人,从上到下都是。
“第二师十一号就已经抵达加莱,在加莱休息了一个星期,然后用了三天才来到伊普尔,还需要更多时间适应?”魏征实在是无法接受,听上去好像加莱到伊普尔的距离好像有数百公里所以要三天才能抵达,实际上加莱到伊普尔之间只有70公里。
70公里,如果是南部非洲的军队,急行军也就一天搞定。
“三天已经很快了,魏,别对印度军队报太大希望,说实话,他们挖挖战壕搬搬东西还可以,我不建议把他们派上战场,他们根本无法和德军作战。”埃尔维斯很了解他的部队,别以为南部非洲的军队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所有的殖民地仆从军就都应该表现出色,印度军队才是殖民地仆从军应有的水平。
“那还从印度调兵干嘛?他们只会消耗我们的物资,增大我们的后勤压力。”魏征大跌眼镜,王冠上的明珠就这水平——
简直无法形容!
“至少能增加我们的纸面优势。”埃尔维斯英式幽默,八个师别管能起到多大作用,至少纸面上看,英国远征军的数量增加了十万人。
魏征实在是无法理解这种思维,既然印度军队靠不住,那还是要靠自己。
关键是这样一来,战役结束后印度军队也能分享胜利的荣耀,这就让人很恶心,而且会助长不劳而获的危险思想,魏征现在终于理解罗克为什么讨厌印度人,的确是奇葩。
魏征和埃尔维斯吐槽印度军队的时候,躲在战壕里的罗宾和克拉拉也在吐槽印度军队。
第11师的坑道作业很优秀,两米宽的战壕深度同样是两米,战壕上还覆盖了一层圆木,圆木上面还铺了沙袋增强保护作用,战壕内每隔二米一个可供士兵作战的散兵坑,五十米一个机枪阵地,一百米一个防护更加严密掩体,掩体内设施齐全,卫生所里有手术室可供简单的手术,卫生间里连抽水马桶都有。
敌人进行火力打击的时候,除了必要的观察人员之外,全连都要在躲在战壕内,等德军部队冲锋的时候才会进入战斗位置。
现在战壕内有点拥挤,而且通风系统好像出了问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让人无法形容的味道,罗宾感觉就像是在粪坑里一样。
“这特么什么味道?是不是有人上了厕所没有冲——”罗宾说完才意识到不对,上了厕所没有冲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味道。
“那些印度人——”克拉拉向旁边的印度人努努嘴示意,然后默默掏出防毒面具。
现在德军还没有在战场上使用毒气,但是南部非洲的军队已经装备了防毒面具,英法联军的军队没有。
当初黑格在南部非洲采购的时候,罗克曾经向黑格推荐过防毒面具,但是黑格没有采购,认为部队根本不需要。
好像是到明年,英国远征军就要为黑格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
“卧槽——”罗宾往战壕对面的印度士兵那边凑了凑,味道果然更加浓郁。
“布莱克上尉,能不能把你的人赶出去,特么这味道太难闻了——”罗宾向印度第二师的布莱克上尉抗议,布莱克没有防毒面具,是用一个手帕捂住鼻子。
“能让他们去哪儿?”布莱克也很无奈,现在这个情况,把他们赶出战壕就等于让他们去死。
让印度士兵干活,印度士兵虽然磨洋工但总算会干,要是让他们去死——
恐怕印度士兵是要造反的。
“让他们去战壕后面趴着,要不然不用等德国人进攻,我们都特么被熏死了,你就不能让他们洗个澡吗——”罗宾难以忍受,德国人都还没有用毒气,印度人身上的味道堪比毒气。
白人身上的味儿其实也很大,非洲人身上的味儿更大,这和他们爱不爱洗澡真没多大关系,天生汗腺系统就比较发达,如果再不讲卫生——
南部非洲军中,不管是白人还是华人非洲人,都是每天必须洗澡的,有些人甚至一天要洗好几次。
这是在南部非洲,伊普尔的条件不足,没有每天洗澡的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还是起到了作用,就算一两天不洗澡,11师军中的白人士兵身上的味道还算让人可以接受。
第二师就很难形容,他们身上的味道就好像是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洗过澡一样,而且上厕所还要从来不擦屁股才能到这种程度。
“自从我当了这个特么的连长,每天强制要求他们洗澡,但是特么没用,你可能无法想象,这些人特么在家乡的时候用牛粪洗澡——”布莱克疯狂吐槽,其实不止用牛粪洗澡,这帮人还喝牛尿呢。
当然按照印度人的标准,用牛粪洗澡喝牛尿都很正常,这是他们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式,毕竟牛在印度是神牛,既然是“神”,那就即便是神的排泄物也是神圣的。
“卧槽,你怎么受得了——”罗宾简直崩溃,他宁愿面对一千个德军士兵,也不愿意面对一百个印度人。
“我也受不了啊,但是我特么有什么办法?”布莱克也不傻,但是对印度人也是束手无策。
“不行了,我看看德军有没有发起进攻——”克拉拉戴上面具也没用,感觉牛粪已经顺着毛孔渗入到体内,所以宁愿冒着德军的炮火观察德军动向,也不愿意躲在战壕里闻味儿——
真特么开熏!
已经有很多士兵冒着危险进入战斗位置了,其实在战斗位置只要不抬头,也没有多大危险,当然这是在德军没有动用“大贝尔塔”和“苗条的艾玛”这种大口径火炮的前提下,如果有大口径火炮的炮弹落在散兵坑附近,那么就算是趴着也没用,一样会被震死。
到现在为止,骑兵第二师和第11师的绝大部分伤亡,都是德军的大口径火炮造成的。
在马恩河的时候,德军因为大口径火炮转移困难,所以没有大口径火炮协助作战,伊普尔可是在比利时境内,德军炸碎了列日要塞的大口径火炮已经参战,英法联军的处境很艰难。
第740章 真不行
不身临其境,真的无法感受到大口径火炮的威力。
大口径火炮的破坏力不是炮弹碎片,而是无孔不入的冲击波,“大贝尔塔”的每颗炮弹有一吨重,被炮弹直接击中根本没有幸存的可能,周围的士兵也会被炮弹的冲击波震死,所以第11师的战壕曲曲折折到处都是坑,就是为了减少大口径炮弹制造的杀伤。
像11师这样已经相当完备的战壕,如果落入一枚“大贝尔塔”的炮弹,那么这段战壕内的所有士兵都得死,战壕上的圆木和沙袋根本扛不住大口径炮弹的重量,就算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也扛不住。
列日要塞堡垒的顶部厚度超过一米,一样被炮弹直接砸穿,然后在堡垒内爆炸。
密封环境内,炮弹的威力更大,所以小口径火炮无可奈何的坚固堡垒,一发炮弹下去全部玩完,基本上没有幸存者。
好在德军的大口径火炮数量不多,要不然这仗也不用打了。
前线将士备受煎熬的同时,罗克在后方也是备受煎熬。
骑兵第二师和第11师没多大问题,202师也能顶得住,其余部队就很艰难,刚刚被派上战场的加拿大军团到参战的第三天就被彻底打残,被迫撤往加莱休整,他们也需要时间才能适应世界大战的残酷。
英法比联军在倾盆大雨和海水里和德军厮杀,海水都被鲜血染红,战死士兵的尸体来不及收拾,干净的饮用水和子弹一样成为前线最紧缺的物资,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