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厂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厂崛起-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合同额上来看三木重工仅拿到了不到500万米元的利润,这有违他对东瀛企业的认知。
  丁顺道:“咳咳,三木重工为了赚钱,在分包合同中,要求华夏的分包商都必须购买其名下的商业保险,我们都是三木拓推荐给B。W的,面子上必须过得去。”


第282章 初遇B。W。(感谢欧阳博才大佬月票支持!)
  “商业保险?”刘铭奇怪的问。
  丁顺解释道:“实际上,就是给三木的介绍费,1000万软妹币,那家保险公司,就是三木重工的子公司,专门做海外工程保险的。”
  “哦,5%的合同额的抽成,那就差不多了。”刘铭点了点头,又问道:“最近的项目会什么时候开,我跟丁总一起去涨涨见识。”
  “客气了,按照计划,下周一B。W。就派人来我们公司。”丁顺被这项目折磨得够呛,面对刘铭的帮助,心态却又十分纠结。
  既希望刘铭能帮助他将项目顺利完成,又想看着刘铭在项目上折戟,来证明合同执行困难,不是自己的问题。
  周末,刘铭仍像往常一样回宿舍去看爷爷。
  王旭峰出差,车子自然被刘铭征用,他领着爷爷和跟班朴酉道去喝参鸡汤。
  在饭店接到丁顺的电话,说道交趾时,恰好被刘老爷子听到。
  老爷子微微一怔,似乎被勾起了什么回忆,“说到这交趾啊,我当年还去过哩,那可真是穷山恶水啊,当地的交趾兵可凶哩!”
  刘铭笑着点头道:“这交趾人的确不好打交道,号称改革开放十几年,到头来,还得请我们去给他建电厂。”
  “小铭啊,你也要去交趾吗?”
  “等到现场快开工了,估计得去一趟吧,我这当领导的,要同业主打好关系啊。”
  “哦。”老爷子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周一上午,刘铭走进外贸公司的大会议室时,B。W。公司的团队已经抵达,并开始过会议内容。
  丁顺和王剑赶忙起身,为刘铭介绍。
  “刘总,这位是米国B。W。京城分公司,项目经理高宏高总,主要负责与我们对接。”
  “高总你好!”刘铭心下感慨,项目经理这个职位,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过了。
  眼前正与自己握手的高宏,瘦高的个子,戴着金丝眼镜,非常斯文。刘铭发现这人脸上多少藏着一些不愉快,项目执行的时间已然不短,却连设计方案都没有最终敲定,确认让人恼火。
  丁顺继续介绍道:“这位是采购主管卢康安卢总。”说完,便向刘铭使了个眼色,刘铭理会,这合同是卢康安与丁顺签的,在华夏,采购与销售,两个工作之间,总会产生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接下去就是坐满会议桌一侧的咨询工程师。
  刘铭笑道:“感谢诸位不辞辛苦地从京城赶来,希望这次会议能起到促进作用。”
  高宏一边开口寒暄,一边好奇地望着刘铭,心里直纳闷,自己三番五次地要见对方董事长,结果就派下来个这?这么年轻,搞什么的?
  刘铭坐到本方的谈判队伍当中,被中断数分钟的会议,重新恢复。
  刘铭饶有兴趣地翻了翻摆在自己面前的会议议题。
  从工艺布置,到设计细节,再到质量管理体系,林林总总的被列出40余条,而丁顺手下的部长王剑,在回复上大多数是搪塞之语,不是“无法认同”就是“将会尽快解决”。
  即便双方面对面的交流,王剑大多支吾闪烁,无法直接解决问题。
  刘铭翻了翻白眼,他算是知道问题所在了,每一次会议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接着就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再到后面,就连设计标准这种原则问题,都开始受到影响。
  刘铭还观察到一些细节,跟自己一起开会的十一部业务人员,专业性与对方相比,差了很多,根本不敢反驳这些工程师们提出的疑问。
  对面的B。W。工程师在逐条过问题时,大多照本宣科,没指望这边能给出什么突破性意见。
  甚至,刘铭还听到坐在远处的两个年轻业务员,在低声讨论对方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品牌。
  “刘总,以上是我们公司总结出的问题,有一些已经拖了很久了,请问什么时间可以给我们准确的答复?”卢康安客气地问道,供货合同是他与东方工业集团签的,被拖成这个样子,他的压力很大。
  高宏在边上忍不住的道:“刘总,我们这个项目的很多设计节点已经迫在眉睫,如果方便的话,请为我引荐一下贵司管董事长。”
  刘铭笑道:“高总果然快人快语,我听说,董事长还在京都开一个什么重要的会议,关于这些汇总出的问题,倒是不必麻烦他,一天如何?”
  话音一落,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下来,B。W的工程师们以及十一部的业务员均望向刘铭。
  “一天?”高宏皱眉问道。
  “一天?”副总丁顺同样疑惑地望向刘铭。
  刘铭肯定道:“一天,指的就是今天,仅仅是让高总你看到我们东方工业的诚意,至于你所说的答复时间,我需要三天!”
  高宏惊异道:“三天,就全答复了?”
  刘铭耸了耸肩,“加加班的话,两天也行……”
  卢康安刚要开口说话,立即被高宏制止了。
  “咳!刘总,那我就坐在这里静待佳音了!只要能解决问题,我多开两天会也没问题!另外,如果刘总您三天拿不出解决方案,仅需要为我引荐一下贵司的管董事长,您意下如何?”遇上这么个吹牛X不上税的,以高宏工作多年修炼出的涵养,也险些破功。
  刘铭笑呵呵道:“完全没问题!如此,我先回去准备了,咱们下午见。”
  丁顺眼见着会议场面已然失控,赶紧跟着刘铭走了出来。
  “刘总,你这刚参加一个会,就能把问题全解决了?我们前前后后研究了5个多月了。”
  刘铭一边走进电梯,一边回头对丁顺说,“丁总,我也希望有五个月的时间去开会研究啊,可惜没有。”
  外贸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马德亮望向刘铭,“换人?”
  刘铭身旁的丁顺脸色十分难看。
  “对!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如果马总认为还有别的方法,也可以另请高明。”
  “唔。”马德亮寻思了一下,道:“你需要多少人?”
  “人数不重要,但得使着顺手,我对丁总和十一部的弟兄没有什么偏见,只是相互不太了解罢了。”刘铭道。
  “具体怎么个换法?”马德亮问道。


第283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当马德亮问起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手配置时。
  刘铭心里早有预案,“我需要看看七部和14部的空闲人员,现在两个部项目比较多,所以,只抽调那些手头没负责重要项目的就可以了。”
  丁顺算是听明白了,在刘铭心里,他带过的队伍,即便是替补级的,也比十一部的这些人强。
  马德亮见刘铭并非想拆部自立,便放心道:“可以,我给高大为和唐俊臣打电话,协调人手。”又转头对丁顺道:“你的部门,负责配合!”
  即便是一把手,跨部调人,也是需要手续的,刘铭建议直接把订单的30%分配出去,丁顺此时也只能是咬牙认了,毕竟,项目执行不下去,就算是100亿,也水中之月而已。
  中午,高宏连去食堂吃饭的心情都欠奉,就守在会议室当中,一边在自己的电脑上回复邮件,一边等着刘铭的回复。
  下午一点钟,上班铃响。
  会议室大门被刘铭推开,跟在他身后的是五个新面孔。
  高宏疑惑道:“刘总,这几位是……”
  “哦,高总,重新为你介绍一下,新入项目组的郭明、陈筱羽、朴酉道,郭明接替王剑,负责项目后续执行,陈筱羽则负责项目的文档处理,至于朴酉道,他是我的助理,可以通过他随时联系我。”
  高宏点了点头,这是骡子是马,得遛遛才知道,对于东方厂变更组织结构,他并不关心。
  “另外,为了体现出我们对B。W。项目的重视,集团授意所有涉及到供货的分公司,均成立B。W。项目小组,专门配合我们。”
  正说话间,会议室外传来敲门声。
  毕楚楚夹着笔记本走了进来。
  “这位是代表输送设备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毕主任。”
  陆续的进人,会议室半小时内,热热闹闹地坐满了20余位分公司的项目小组代表。
  高宏脸上的表情立时好了许多,有些技术问题,跟外贸公司的业务员讲,再转到设计那边,难免会出纰漏,能这样面对面交流,效果会好很多。
  他暗忖,看来这位年轻的领导,果然很有诚意!
  丁顺则在心里苦笑,哪有什么集团支持,事实上这些代表,全是刘铭上午亲自给几家分公司老总打电话要来的!
  单凭在厂内的这份儿威望,丁顺就已经自愧弗如。
  他手下部长王剑,成天忙着给分公司打电话沟通,结果越沟越不通。
  瞟了一眼王剑,此时都已经被挤得靠在墙边上听讲了。
  “静一静!”刘铭拍手道。
  “首先欢迎诸位进入项目组,都看一下自己手中的问题汇总,相信这些问题,外贸与诸位都曾沟通过,今天,诸位对此有什么意见与问题,可以当面与B。W。的工程师们澄清,时间紧迫,咱们从现在开始分组讨论吧。”
  “嗡”的一声,B。W的工程师便被分公司代表们分割包围,高宏满心欢喜地看着这一幕,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场景。
  “王剑,你负责引导代表与B。W对接,丁总,郭明,筱羽跟我出来一下。”刘铭安排道。
  就在隔壁的另一间会议室,刘铭领着这个项目的新团队开小会。
  坐在小会议室的丁顺,感觉到刘铭身上的气势都发生变化了。
  刘铭沉声道:“虽然仓促,但也算把项目组搭建起来了。郭明,筱羽,你们现在需要做一件事,给我深挖技术协议!看到那些B。W的人了吗?足有47条待解决问题,而我们呢?零!这就足以说明问题!”
  丁顺坐在那里听得简直是无地自容,对啊,如果把项目执行比喻成两个公司在打仗的话,自己一方,属于抱着脑袋挨揍,没有一丝还手的能力。
  这几个月下来,自己一直在向领导班子陈述项目难度,方案更迭,进度拖沓,可却从来没换个角度,想一想对方有没有问题。
  郭明点头应是,刚将天竺国电电厂交付的他,回到国内休整两天,便接到这么个大活儿,还是在刘铭的指挥下,让他兴奋不已。
  而筱羽则想到,刘铭曾在年会遁的时候,给大家灌鸡汤,说天竺,仅仅是开端,我们要征服的,是星辰大海!唐钰执行的马来亚巴仙港口项目与现在这个交趾项目,算是迈向东南亚市场的第二步了吗?
  “还有两天的时间,你们要在第三天,与对方开正式的项目会,都去忙吧!”
  “好嘞!”
  企业之间的交流也分官面上与私底下,尤其是一家外企,和一家大型企业,两个属性完全不同的企业,双方的职员都希望了解一些关于对方的信息。
  一整天下来,B。W。公司的工程师们对那个说话“管用”的年轻领导,非常好奇。
  B。W机械工程师李自安,在中场休息时,问毕楚楚道:“毕工,那个刘总在外贸公司职位很高吧?”
  “好像刚升了常务副总,仅次于一把手的位置了。”
  “像刘总这样的领导,年薪大概多少?”李自安八卦地问道。
  “这个……”毕楚楚还真不太清楚刘铭的收入,而且这种隐私问题,也不太方便回答给外人听。
  李自安忙解释道:“只是随便了解一下罢了,不方便说的话就算了。”
  毕楚楚道:“我跟刘铭不在一个公司,还真不清楚他的收入,如果只是大概的话,那估计得百万以上吧。”
  “什么!?年薪百万?”
  李自安思路有些凌乱,在他印象中,这种大企业员工不都是每个月两三千块钱的吗?
  正说话间,郭明和陈筱羽重新走进会议室,挨个与讨论小组碰头。
  李自安又问毕楚楚道:“这两位也是外贸公司的?”
  “是啊,他们以前都是刘铭的部下,据说是临时调过来帮忙的。”
  当得知这两人来自外贸业绩第一的部门,年终奖税后50多万软妹币之后,李自安的眼神都变了。像B。W。这种刚入华夏的外资企业,工程师的年薪资只有20万,而高宏这种华人资深项目经理,年薪才堪堪达到50万元。
  等到第二天,郭明与陈筱羽再次参会时,高宏等人终于收起了轻视之心。
  郭明当先道:“高总,根据昨天的面对面沟通,我们已经将贵司提出的47条意见,成功缩减至39条。其他条目中,有22条要求并未体现在原技术协议中,涉及到设计供货范围的变更,使我们的分包商很难接受。另外十条与我们依据的设计标准冲突,还需要重新厘定责任归属。最后七条,我们认为是合理要求,并将提交相关技术文件。”
  陈筱羽将已经标记好状态的问题汇总表,发给高宏等人。
  尽管大多数问题仍未解决,可高宏感觉这次已经不虚此行了。
  每一条都有详尽的回复,并且援引内容都标记得十分清楚,这还仅仅是对方两天半的时间制作出来的。
  “感谢郭经理!陈经理!那么我们接下来继续研究这22条?”
  “高总,关于这个项目,我公司也总结了几条问题,希望您能协调解决。例如,地震系数的变更、钢结构平台材料的变更、高强螺栓镀锌等问题。”
  接着,陈筱羽这边又拿出了一本问题汇总表,递给B。W等人。
  “这……”李自安看着几张A4纸,共计50条技术问题,需要B。W。进行澄清!他的脑子突然出现了一句话,来而不往非礼也!
  郭明等参会人员,则又是另一番感受。这张“回礼”,是刘铭领着他和陈筱羽几个外援,连续两天两夜没离开公司,与相关供货分公司技术、工艺、生产部门开会研究出来了。
  没有背后不分昼夜的拼命奋战,哪来谈判桌上的侃侃而谈!?
  外贸副总都知道,刘铭在分公司老总们眼里,有一言九鼎的威信,却不知,这种威信不同于酒桌上的吆五喝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