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老陆吗?我是刘铭。”
“我这搬家呢,找我吃饭?”
“一天就知道吃!我是想问你,有没有来外贸的想法?”
“呦!那感情好啊,前几天王旭峰还过来跟我们显摆他在香港买的手机呢!”
“你可想清楚了,我们这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都是出差,而且现场环境都不太好。”
“老刘,咱是那挑三拣四的人吗?既然去,当然就服从任何命令!”
刘铭又跟陆战哈拉了一阵,才乐呵呵的挂掉电话,搞定一个了。
接下来,给郭明打这电话时,刘铭还比较犹豫,他觉得郭明是那种典型的干设计的人才,硬拉到外贸来,不一定能适应。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刘铭将电话拨了过去,结果郭仔那边答应得非常痛快,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输送设备分公司那边,陆广坤担任了技术副总,而之前一直对他耿耿于怀的徐翠华,再次担任副室主任一职。
这样一来,当年同入输送机室的五位当中,有四人跳到外贸,唯留毕楚楚一人坚守设计岗位。
刘铭四人一商量,单独将毕楚楚请出来,吃了顿海鲜大餐请罪。
“看在你们请我吃饭地份上,就原谅你们啦!”毕楚楚双手各持一枚螃蟹爪,豁达道。
刘铭笑着解释道:“毕同志,我们把你留在输送设备公司,那是有目的的。”
“咦?说来听听!”毕楚楚疑惑道。
刘铭从容道:“你想啊,我们四个都是销售,将来搞来订单,是要交给输送公司做设计的,如果你也走了,我们在输送一个自己人都没有了能行?那陆广坤跟咱们哥几个向来都不对付,我们得防着他在图纸里下药啊!”
刘铭一席话,说得其他几人连连称是。
毕楚楚瞪大眼睛,“有道理啊,没想到我的作用,突然间这么重要!”
“很快,我这就有一个电厂总包项目上马,设计负责人非你莫属,毕主设!”
毕楚楚被刘铭“毕主设”三个字说得心潮澎湃,嘴上却连连推脱。
刘铭劝道:“其实这项目本身,没什么技术难度,难就难在如何处理厂内关系,这需要经验,毕同志,你是我们最信任的人,加油!”
刘铭鼎力支持毕楚楚,希望她能成为设计领域独挡一面的大能,这样无论是为了未来自己的计划,还是在不久的将来对抗陆广坤,她必然可以发挥重大作用。
望着四人殷切的目光,毕楚楚犹豫的道:“那我就试试?”
接着,几人边吃边讨论这次重大改革的后续影响。
不仅分公司们大受裨益,就连不少设备室主任都在调到新单位后,也都获得了晋升,要知道往年的借调名额才一个,而这次机会则百年难遇。
设计院还有一些没有设备属性的专业科室,例如电算室,那简直要被抢疯了,都是玩钢铁的,哪家分公司设备的研发制造不需要核算强度、刚度、扭矩?
最后管总发话,将这20人的电算小组拆分,分给每个有需求的分公司,并以此为骨架成立电算室组,这才算平息一场夺人大战。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相比人人抢手的电算科室,设计院里还有一大批退休补差的老同志,老院长。按说以这些人的资历和水平,那也是各分厂视如珍宝的级别,可不知为什么,管总却始终不同意将这些老设计师们调至新部门。
海归派的管总更欣赏新兴技术,认为这些老同志掌握的技术都已经过时了,跑到新分公司尸位素餐,会将论资排辈的不良风气给带过去。
搞得这些老头老太太们异常难受,这大半辈子的青春年华都献给厂子了,结果企业一合并,竟被闹了个扫地出门的结局。
这几天,老同志们都相互扶携着去拜访梁志宏和王兴国这两位从设计院里走出去的干部。
王、梁两位领导同样忧心忡忡,他们最清楚这些老同志身上的学识本领,是万万不可能被某个新设计软件所替代的,设计师这个职业跟医生有些类似,很多经验都是靠经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得到,都说设计院的底蕴深厚,其实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精华所在,怎么能这么轻易遣散?
现在南方几个刚刚兴起的机加工企业,正是求贤若渴,握着大把钞票来盛京挖人,如果老几位被请了过去,用不了三年,对方便能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技术体系,这与资敌何异?
可当两位在面对以大刀阔斧破除旧制为己任的管洪亮时,纷纷败下阵来。
管总的原话是“总抱着破瓷烂碗,追捧遗老遗少,改革能成功吗?”
这段时间设计院里的气氛非常沉重,老同志们都哀声叹气。
刘铭听到这里沉吟半晌,抬头问毕楚楚,“咱们院里大概有多少这样退休的老同志?”
毕楚楚道:“大约得有一百人吧!我前两天下楼听乔院长和肖院长聊过这事。这些老同志其实也就是想晚年有点事情做,不想回家被当成废人养着,怪可怜的。”
一听到“玄冥二老”的字号,王旭峰吓得脖子都缩回去半寸,他离开设计院,恐怕这二老最少有一半的功劳。
刘铭认真道:“这个事情很重要,我们应该出把力!这样,下午我就去找老院长谈谈。”
第二周,整个设计院的老同志们搬进了安装服务公司的独立小楼,全员挂职外聘顾问!又过了一周,原重机厂设计院的老同志合计60余人,也都以相同的待遇搬进来。
第135章 结构
在全体分公司热火朝天争夺设计院资源之时,不声不响的安装服务公司却抢到了最大的那块肉。刘铭巧妙利用了安装服务公司的一个优势,在执行安装项目时,有权独立雇佣一些外包安装队伍。
管洪亮知道这件事后,也没在意,反正都已经不算是东方工业集团内部编制的人了。安装公司想外聘就聘吧,等到他们聘不起的时候,自然会把这些人逐渐清理出去。
总经理钟城乐得简直要起飞,公司对外服务依靠李长生带领,原九分厂的员工们也都跟随刘铭指画的战略,转向对外服务这块,而大侠主持的对内服务倒成了光杆司令,这一下子填充了上百位堪称业内翘楚的老年顾问团,全品类技术和生产问题均能提供咨询服务!
安装服务公司这下子终于成为四角齐全的服务中心!
厂里各分公司遇到技术难题想请老同志把把脉,便有地方去了,明码标价的技术服务费,刘铭标新立异的提出建议,小项目咨询服务按小时收费,大项目大工作量咨询服务按合同百分比分成,虽然一时间让对方不好适应,却比之前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还找不到明白人,强了不知多少倍。
这一下,梁志宏才算松了一口气,心里不由得羡慕起刘铭这小子,事情在自己这里都是难题,可到了刘铭那里倒全成了助力!
当刘铭将郭明与陆战以及新分配到部里的七个大学生,一并介绍给七部众人时,大伙儿都长舒一口气,终于有人能分担一部分工作量了。
这批应聘入厂被招进外贸公司的三十多个大学生,杨总特批,由去年业绩最高的七部优先挑人,这时候刘铭可是毫不客气,亲自下场面试,仔细过了一遍筛子,才挑出了这七个人。
刘铭的七部,目前只有七个部员,是所有业务部中,人数最少的,而业务量却是最为庞大的,除了每人手头有五六家隧道机备件用户要回复,电话推销的也逐渐开始有了反馈,而王旭峰还兼着部里目前最大项目的协调工作。
刘铭毫不客气的把陆战与郭明两人,扔到王旭峰那个蓝博电厂项目组中,并从其他人手中调了10个隧道机备件客户资料交给他们,要求必须尽快熟悉外贸工作。
另外七个大学生直接分给几位“老人”,先从当助理做起。嘱咐唐钰,从头开始教这几个新人做邮件培训。
时间紧迫,刘铭希望他们尽快上手业务,因为到不了年底,恐怕就要出差天竺了。
经过设计院拆分的一番混乱之后,分公司也逐渐进入正轨,可果真如此吗?
此次外贸公司合并,领导班子扩充至一正七副,除了潘永富与高大为,其余五位副总经理均来自重机厂,还设一位常务副总,由原重机外贸处处长马德亮担任。
而外贸公司下属十个业务部门,经历与重机厂的合并后,扩充至十四个业务部。再加上财务、综合、执行等辅助部门,全公司猛然扩张到800余人,占据行政大楼的一层楼,也算是兵强马壮了。
班子会上,杨斌有些腻歪的望着这位下首坐着的五大三粗的马德亮马总,感情他们这四个业务部,就得配四个副总管着?
看着会议室里这个态势,自己这个堂堂一把手倒成了少数派,真是说不出的别扭。针对一些两个厂家重叠信息分配上的问题,他只能坐看潘永富和高大为被对方四个副总轮喷,自己却不方便拍板做决定。
几次碰头会开下来,杨斌才搞清楚两家外贸公司组织架构上的区别,机械厂这边,是以部长为主导的工作小组,有问题都是部长直接向他杨斌汇报,潘永富与高大为两位副总则作为辅助配合的存在,基本上不管具体业务,由于外贸项目不多,所以杨斌完全忙得开。
而重机厂这边,四位副总主导手下的那个业务部,由分管副总来跟马德亮直接汇报工作,领导配置架构更加适合规模扩大后的外贸公司。
杨斌这才发现,自己手下的老弟兄吃尽暗亏,感情对面这群副总实际上干得都是自己手下部长的活儿!尽管没什么正经业务,但重机厂外贸公司的组织架构搭建得高明,合并的时候就占便宜。
这种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很深远,杨斌可预见到的,就是不久的将来,马德亮一定会提出由副总们兼管外贸所有业务部,逐级向上汇报问题,这是非常合理的建议。到时你总不能让潘永富和高大为一人管五个部,其他副总仍是一个吧?
一旦被重机厂副总掌握业务部的对外报价以及个人报销审批权,那后果可想而知。
“该怎么化解这种渗透呢?”杨斌苦思无解。
一场讨论会下来,都快下班了,还没有个最终结论。
最后马德亮和稀泥道:“我建议,这些重叠信息暂时按设备来划分,毕竟哪家收集的也都不容易,咱们贸然分割,恐怕会多出许多不良影响。”
杨斌一听,“马总说得有道理,暂时先按这个办法处理,后续的信息上报时,一定加强区分管理。”
马德亮会后又建议道:“杨总,趁着年底大家都在,我建议把十几个部的头头们聚在一起喝顿酒,让大伙儿互相认识认识,往后才好开展工作。”
这个建议倒是正中潘永富下怀,开会时可把这胖子憋屈坏了,对面那四位文质彬彬的副总,全是语态高雅,骂人不带脏字的选手,搞得在外贸公司称王称霸多年的潘永富极度不适。
“既然上了酒桌,那就别怪胖爷下手无情了!论喝酒,爷们还没怕过谁!”潘胖子想到这,连忙举手对杨斌道:“杨总,我也赞同马总的建议!”
当晚的天汇酒店,最大的国色天香包房当中,一众外贸头头脑脑汇聚一堂,觥筹交错。公司内部没法明火执仗的搞斗争,双方便默契的将战场搬到了酒桌上。
第136章 硬怼
这副总们甫一交锋,潘永富就感觉自己中埋伏了,对方那几个瘦不拉几,身上没几两肉的家伙,好似酒篓子一般,啤的白的红的,酒到杯干,毫不客气。
这潘胖子开始还想着向常务副总马德亮冲锋,结果,刚跑没两步,便倒在冲锋的路上。
刘铭坐在末席,笑看潘永富在那里被灌得死去活来,菜都还没上齐,潘永富就已经被人架出去当了“鲸鱼”!
望着这几位新加入的文质彬彬的副总们,刘铭十分解气地自语道:“重机厂的副总们真是优秀啊!”
“潘总一看就是性情中人,我老马就喜欢结交这样的朋友!”马德亮故作关心状地安排人侍候狼狈不堪的潘胖子,志得意满地瞥了眼已经有些萎靡不振的杨总,重机厂这次可说得上是大获全胜啊,这正是在这群机械厂干部面前竖立威信大好时机。
想到这,马德亮开始站起身来端着酒杯挨座跟业务部长们喝酒,敢在这20多人的大桌上来回打圈,酒量不是一般的厉害,在刘铭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传说中的国内销售一把手凌彦飞方可与之一战了。
只见这马德亮对下属部长们嘘寒问暖,酒到杯干,肢体语言丝毫不走板,没过一会儿,便打到了刘铭这里,刘铭笑呵呵的端起可乐加雪碧勾兑的饮料,准备应付过去,结果被酒桌子上练出火眼金睛的马总给瞧出了端倪。
马德亮收回酒杯,没有跟刘铭碰杯,却并未直接揭穿刘铭,只是淡淡地开口问道:“这位小兄弟怎么称呼啊?”
“马总你好,我是七部刘铭。”
“今天这是身体不舒服吗?怎么不喝酒呢?”这下,大伙都知道刘铭手里端的这杯是赝品了。
刘铭则实话实说,“马总,我对酒精过敏,一口都喝不了。”
这时,旁边的一位重机副总笑着走过来,打圆场道:“我当年也是酒精过敏,没啥可怕的,多喝几次自然就免疫了,来刘铭,我在这陪一个!”
刘铭面带微笑,手上的酒杯却已经放下,“这位是唐总吧?可能我这病跟您当年得的不大一样,我的医生告诉我,一滴不能沾!”
话说到这份上,周围瞬间静了下来。
不管认不认识刘铭的,均困惑的望向这边,心道,这小子也太牛了,领导给敬酒都不吃。
知道刘铭脾气的冯涛,不禁直捂额头,以前在外贸公司里,自己就已经算是个异类了,没想到这货简直就是异类本类!
马德亮微笑道:“哎呀,小刘是吧,你还年轻,我们这是销售公司,如果到了场面上连一杯酒都不喝的话,以后的工作恐怕不好开展啊。”
坐在左近的重机部长均在那起哄架秧子,而另一侧的机械厂部长们则均默不做声,酒桌上的气氛有些诡异。
刘铭微笑道:“感谢领导提醒,我这个部的工作啊,恰好靠的就是我这不喝酒的脑子开展的。”
马德亮闻听心里微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