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教育领域做些事情,说起来高大上,一旦真正做起来,却极其困难,你的切入点在哪里,你的资源又在哪里,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非常难以把握。
东磨盘乡的教育资源,基本包括乡里的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余下还有两个较大的村子,拥有相对正规的小学,至于他大下所在的下洼子村,只有一所类似于董家沟子形式的小学,当然,学生数量要多于董家沟子村。
建成叔几乎不可能获得组织的支持,他没有资金,更不可能提供编制,那么接下来将如何开展工作呢?
感谢依旧云齐!
第643章 固脉成
下洼子村小学,由一对老夫妇支撑,他们都是民办教师,平时虽然工作勤勉,但教学质量堪忧,想想也容易理解,哪有什么年轻人会愿意来这么偏僻的山沟来吃苦呢?
这也造成了下洼子村小学,多少年来,极少有人考入县中,当然也不是没有,而且这个考入县中的人,董明还认识,就是那个与汤老师相亲的对象胡成立!
胡成立的老家在花子地村,花子地村太穷了,连个村办小学都没有,村里的孩子们只得到邻近的下洼子村读书,结果,胡成立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考入了县一中,然后成为了一名“重点大专”生。
下洼子村小学考入县中的人很少,考入东磨盘乡中学的学生也不多,每年能有三两位就不错了,学校的升学率如此惨淡,想想也能理解,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于读书的热情还能有多高?
建成叔敏锐地意识到,下洼子村小学最缺乏的就是师资,他如果想在村教育方面做出成绩,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想办法改善村小学的教师资源!
前面说了,在大下阶段,建成叔一没资金二没资源,无法解决老师的编制,更得不到组织上的帮助,那么,他有办法可想吗?
别急,我们的建成叔有他的思路。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一些毕业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但是即便如此,也不等于会有人愿意来到下洼子村这个山沟就业,即便人家想来,建成叔也无法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
不过建成叔不会被困难吓倒,他一直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他打开思路之后,很快寻到了一条明确的方向。
当前社会上有一个名词比较热门,那就是支教,参与支教的多是些新近毕业生,他们寻求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人生经历,甚至有些人希望在这种经历之中灵魂得到升华。
有支教意愿的毕业生,或社会人员,通常会到当地教育系统、团委甚至民政系统登记,然后就会被分配到有需要的地方,按照合约完成一年至更多年的支教任务,就可以获得一份支教证明,这种证明只是对你经历的一种说明,至于会不会对将来的就业有所帮助,那就不好说了。
支教系统可以临时缓解当地教育情况,但却不是一劳永逸的做法,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支教人员,一般不会愿意背井离乡到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落户。
建成叔却换了一个思路,这一次,他再次跑到了康宁,并且通过一些关系,在支教登记名单中,找到了四位户籍本就在康宁当地的学生,把他们请到了下洼子地村。
刚毕业的大学生们,虽然一个个眼高手低,成不了什么大事,但让他们去教导小学生,却能力富裕,比原来的那对老夫妇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有了支教人员的加入,很快,下洼子村小学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带动了起来,更重要的是,自从有了支教人员的加入,下洼子村小学从此也开设了英语课。
不知道是山沟的宁静,洗涤了他们的心灵,也不知道是建成叔私底下做的工作出现了成效,支教队伍中,有位名叫唐小妹的老师,居然决定留在村里,成为一名民办教师!
在她的带动下,支教队伍中她的那位男友,也半推半就地同意留下。
他们虽然同样喜欢大城市的繁华,但也容易被这种繁华吞噬,安安静静地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并且,民办,也不是没有转正的机会!
做出了成绩,建成叔再次得到了东磨盘乡许书记的通报表扬,当然,他也同样拿到了县教育局的表彰,这种实打实的成绩,可不是编出来的,至于玲姑夫有没有出力,那就不为外人道了。
建成叔现在已经是内外功兼修,基本为博取新三中校长铺平了道路,现在的建成叔,只要等到相关部门找他谈话,事情也就板上钉钉了,他仿佛已经见到了这个职位在向他招手。
任何事情都会存在变数,但建成叔却相信,这一局,他应该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送走了建成叔这位准三中校长,董明的家里也没有归于平静,大年初一串门的人络绎不绝,在村里就是这样,如果不把该串的门都串完,绝不会罢休。
日子又一天天过去,可能因为这些天大伯没脸过来的缘故,爷爷的身体居然慢慢好了起来,但是,挂在他脸上那浓郁的阴霾,却一直挥之不去。
正月期间,村里人多半会招呼些关系近的人,来家里喝酒聊天,董明的家里往年也是如此,但是今年因爷爷身体的缘故,没有张罗,倒是董双华经常会被人喊去,特别是胖婶家请客的时候,还特意嘱咐带上了董明兄妹。
胖婶家与董明家离得近,原来董明还一直是她口头上的女婿,两家关系一直不错,只是后来随着董明去了县里念书,女婿这个称谓也就慢慢淡出了胖婶的嘴边。
董明正式开学的日子在二月二十五号,他因为需要训练,在十七号这天,便提前返校,由于今年过年较晚,这一天才刚刚大年初六。
董明在当天下午,终于见到了董老师和袁秋容,当然也包括董淑芬。
当董明见到董淑芬的时候,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董淑芬仅仅对他露出淡淡的笑容,打过招呼之后便不再言语,其中疏离之意明显。
董开河与袁秋容对董明倒是热情得不得了,在董明进入家门的时候,二人脸上的笑容就从来没有断过。
董明很清楚,为什么董开河一家人会在过年期间,返回了县城,这是在躲清静呢。
董老师与村民们的关系虽然改善了一些,但村人看他们家人的目光,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多大改变,特别是村里人过节期间,会相互间请来请去的,与其给别人和自己制造尴尬,倒不如躲出来更加自在。
董老师确实自在了,一晃已经半年未见,他现在是红光满面,看得出来,哪怕一直受到村人冷落,董老师的生活却非常滋润。
董明来到家里,董开河夫妇自然留饭,可能看着青菜不多,袁秋容打发董淑芬去菜市场,董老怪也厚着脸皮跟在了她的身后,这一次,董淑芬倒也没有拒绝。
“有日子没见了,你现在过得还好?”跟在董淑芬身后的董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得没话找话地尬聊。
“平时在采石峪住校、上课,周末就回家,能不什么不好?”董淑芬不咸不淡地道。
“唔……,”听到董淑芬的话,董明就像肺里被呛进了一口水,吐不出来,还特别难受,他知道这是董淑芬故意在冷着他,却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这么做,好像,自己也没得罪过她吧?
董老怪情商不低,唯独对待女生没有半点经验,他随董淑芬出去一趟,统共加起来没说几句话,却句句被对方噎到肝疼,其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呵呵,我们准备下周日再回去,这段儿时候,欢迎你随时来家里。”董开河喝了一点小酒,说话时候非常随意,不带一点儿师长的样子。
我倒是想来的,董明心里嘀咕着,他能看出来淑芬一脸的的冷淡以及不欢迎,那还过来找不自在干嘛!索性以训练太忙为由,推了出去。
倒是袁秋容的眼光较毒,她早已经发现了,好像自家闺女跟董明之间,出现了一点隔阂,但她身为人母,这种时候,却不方便多说什么,纵有不解,也只能等到董明离去之后,再私下与闺女交流。
离开五金公司家属院的董明,心中的失落,当然是难以名状,他能够猜测到,董淑芬疏远自己的理由,或许因她家在村里的尴尬处境有关,又或许因她与董明之间的距离有关,但无论哪种原因,这种结果都会让董明莫名心痛。
董明能够记得,在董家沟子小学时候的董淑芬,小丫头质问他考前是否获得考题,那时的她,还充满着战斗意志,没有任何烦恼;董明还能记得,在假期期间,他们一同嬉戏时的快乐,大家去爬山、去探路,共同探究长城的秘密,那个时候,仿佛世间只有快乐,天空永远是蓝的。
董明抬眼看了看天,此时的天空,早已经漆黑一片,满天的星星仿佛嘲弄一般眨着眼,这便是又一天的结束吗?
董明很想去问问老天,是不是年龄越大就烦恼越多,还能不能再寻回以前那种简单的快乐?然而,没有等到他的提问,就已经有凄厉的寒风,怒吼着迎面冲来,回应了无边的寒冷。
几乎踉踉跄跄走进的校园,乌蒙蒙的路灯,似乎在黑暗之中扒开了一点缝隙,让董明可以正常呼吸,他感觉,此时的空气,似乎比平日粘稠。
宿舍门房大爷,看到进门的董明,一如既往露出慈爱的微笑,仿佛在欢迎他的孩子回到了家园,纵使笑容再如何温暖,董明的心中仍是冰凉一片。
回到了宿舍的董明,心里乱哄哄的,假期他回了一趟家,终于见到了大哥董柏,本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儿,却不想,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董柏负气而走。
回家见到了大喇子,挺开心,没想到他的弟弟二喇子居然辍学了。董明对于听到董新阳的消息,倒是没起什么波澜,小学时期的义气之争,他才不会放在心上。
最让董明心烦的,却是回到县里才见到的董淑芬,竟然对他不冷不热,这究竟是怎么了?
浑浑噩噩之间,运转着功法的董明忽然感觉眉头一松,仿佛一股清凉游遍了全身,他瞬间醒悟,原来不知不觉间,固脉竟然完成了。
感谢依旧云齐!
第644章 灵物
体会着身上那种熟悉的感受,董明心中激动无比,这种感觉太熟悉了,这就是完成固脉之后,可以开始修炼的感觉。
在董明原来所在的修真界,几乎任何人都清楚修真方法,若想成为一位修士,必须要跨越磨穴、通脉及固脉三个阶段。
然而,在董明原本的修真界,能够成为修士的人却少之又少,方法大家都非常清楚,但绝大多数人被卡在了磨穴期。一个人一旦能够进入磨穴期,基本标志着必然能够成为修士,然而,玄之又玄的磨穴阶段,又岂是那么容易进入呢?
每个修士进入磨穴期的方式都是独特的,想进入这个模式只能依靠自己探索,根本不可能有经验分享,他人无法给你半点帮助,这便是进入磨穴期的艰难之处。
董明重生到这个世界,重新开启磨穴阶段,由于携带前世的经验,再次顺利进入磨穴,并且利用更短的时间完成了修真前期三个阶段。
勉强能算练气期了,可是董明感受着自己空荡荡的气海,不禁苦笑,这个世上灵气不缺,却驳杂无比,根本无法为其利用,一旦引当前灵气入体修炼,那就不是修炼,而是寻死了!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董明也不是没有修炼的机会,在他手里,有几样类似灵石的物件,其中含有一定的灵气,环境中的灵气无法吸收,但是,灵石中的灵气吸收起来却没有任何问题。
三件灵物中,他最早得到的,是那件狗牙吊坠上的路路通,别看这件路路通只有玉米粒大小,灵气含量却碾压体积是它数十倍大小的貔貅与更大的瓷壶!
董明伸手摸了摸挂在胸前的吊坠,感受着吊坠上面那只路路通熟悉而温润的感觉,对于这件陪了他将近一年的挂件,董明已经对它生出了莫名的感情。
正是因为这件吊坠的存在,才让董明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是有灵物存在的,才让董明在无灵气可用的世界中,有了继续修炼下去的方向。
董明爱惜地将手从吊坠上移开,心里继续盘算着剩下的那两个物件。
那只貔貅,是董明在哏儿都沈阳道市场得到的,收到这只貔貅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如果当初不是这件貔貅被摔裂,从此有了P眼儿,估计他也没有机会将其收入囊中。
这只貔貅董明得到之后,便一直挂在腰间,对于刘小明不要随身佩带的嘱咐,早已经被董明忘到了脑后。
董明伸手将貔貅从腰间解下,放在手中摩挲,看着这件淡黄色的翡翠,想着许老爷子说它是件古玉,董明却也没觉得好在哪里,看起来不过是一件糯化种的翡翠貔貅,并且还因为那么一摔,成为了一件有了P眼儿的貔貅!
这件貔貅再怎么不起眼,好歹也是一件翡翠,通过与许老的学习交流,加上董明自己分析,他现在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基本判断,通常黄翡古玉,才会蕴含有灵气,既然这件貔貅是黄翡,又被许老认定为古玉,那么它拥有灵气也说得过去。
然而,既然黄翡古玉才有可能是灵物,可是那个“倒提壶”,为什么也会含有灵气?
那件得自赵州联盟路古玩市场的倒提壶,它首先是一件瓷器,与翡翠没有半点干系,其次,通过那位聚宝斋老板的表现,这件小壶肯对是一件现代工艺品无疑,既不古,又不翡,为什么也会含有灵性?
在不解之中,董明拉开了抽屉,取出了那件壶盖与壶身一体的小壶,看着它那细细的壶嘴,还有底下那个黄豆般大小的孔洞。
董明不是瞎子,它确实是瓷器无疑,但是壶身上那若隐若现的灵气却做不得假,这让董明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看着看着,不自觉中,董明的功法再次运转,而这一次,运转的却是炼气期功法,他已经开始吸纳小壶中的灵气。
灵气入体的舒爽感,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