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看着,不自觉中,董明的功法再次运转,而这一次,运转的却是炼气期功法,他已经开始吸纳小壶中的灵气。
灵气入体的舒爽感,笼罩董明的全身,掌心处的穴窍高速运转,引导着灵气进入他的脉络,当灵气行至全身所有穴窍之后,在他体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阵法,诱导着灵气在体内的穴窍内均匀扎下根来……。
然而,这个过程却相当短暂,壶内的灵气太少了,不足片刻功夫,小壶内的灵气已经被董明吸收一空,而他的功力,也仅仅增长了少许。
到底增长了多少呢?董明粗略估计了一下,假如此时他把另外两件灵物也同时吸纳,距离达到炼气一层,相当于只完成了百分之一的样子,看得出来,以后继续寻找灵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不达到炼气一层,就不能称为真正的修真者,现在的他,顶多只能算半个修真者。
想到距离炼气一层还过于遥远,董明也就息了继续吸收其余两件灵物的念头,吸收与不吸收,对他来说没多大区别,吸收灵物不是重点,能否寻到足够的灵物才最关键。
寻找灵物吗?一想到这个问题,董明心里就开始苦笑,灵物的载体那是什么,是黄翡古玉!那种东西,品相稍好些的都价格不菲,绝不是他可以惦记的,以他现在的小身家,又怎么可能随心所欲地去收购?
这种念头只在头脑里形成片刻,董明忽然又想到了那件刚刚被他吸光灵气的小壶,他现在才隐约记起,刚刚吸收灵气的时候,小壶内的灵气似乎只由壶盖的顶部流出,也就是小壶顶珠位置,那么,这个里面是不是另有乾坤?
小壶的个头比巴掌还小,它的顶珠更加袖珍,顶多只相当于一只绿豆大小,那么,会不会什么东XC在了其中呢?
好奇心充分膨胀,董明迅速找到了一件趁手的工具——他的不锈钢勺子,开始慢慢敲打小壶的顶珠。
这件董明五十块钱收来的物件,一旦失去了灵性,对董明来说,已经一文不值,相反,如果能探查出其灵气的根源,对他来说反而价值更高。
敲击的工作很轻松,董明敲得很轻,小壶的顶珠位置渐渐出现浅浅的裂痕,随着裂痕加深,突然,一块两毫米见方约一毫米厚的碎渣被敲落,瓷器外皮与瓷器内部居然不是一体!
随着这点瓷渣的掉落,里面露出了淡淡的黄色,董明再次轻轻敲击黄色部位,没费什么力气,一只约两毫米大小,不规则的翡翠碎渣,出现在了董明的眼前!
果然,灵气的来源,仍然出自黄翡,而这只瓷壶顶珠中的翡翠碎渣,却不知道是被哪一个淘气的制壶工匠,在烧制小壶之时放入了其中!
发现了这只翡翠碎渣,董明心里却变得兴奋,因为它不仅再次证实了,灵气的来源就是黄翡,同时,也告诉了董明,这种含有灵气的黄翡不是想像中那么稀罕,以后他一定还机会能够再次寻到!
董明再次将这只黄翡残渣拿在了手中,外形非常不规则,不知道是从哪里掉下来的渣渣,但是,只有这么大的一点个头,极不起眼的黄翡,却几乎拥有他手中路路通一半的灵气,说明了它极为不凡。
董明突然间想到了什么,他拿饭盒去水房倒了点水回来,再将这块黄翡渣渣泡在水中,却并没有发现出现什么变化。
他又想了想,小心地将这块翡翠捏到手中,放在窗台上轻轻研磨起来。
随着研磨,表层瓷土被磨去,表面的黄色变得更加清晰,董明没有停下,继续研磨着其他表面,随着将所有表层瓷土磨净,董明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这只翡翠渣渣居然晶莹剔透,霞光璀璨,赫然是一只高冰种翡翠!
看着这个渣渣,董明一呆,他立刻寻思,难道是说,种水越好的黄翡,所蕴含的灵气会越多吗,当然,还必须满足它是古玉的前提条件。
可惜这只翡翠太小了,只有董明手里路路通的几十分之一大小,假如它能有那只貔貅的个头……,董明不敢想了,或许只需要那样一件灵物,就足够他冲到炼气期一层,成为一名真正的修士!
董明随即又是一声苦笑,蕴含灵物的翡翠要求太高,种水好的黄翡本就少见,还需要满足古玉这个条件,条件如此苛刻的翡翠,又岂是易得之物!
董明手中的这三样灵物,无一不是在误打误撞中得到,这其中固然存在着偶然的成分,但除了第一件狗牙吊坠之外,如果没有通过细心寻找,仍然会与他失之交臂。
如此看来,只要他继续用心寻找,他所需要的黄翡古玉,也并非可望而不可及,世上一定会有许多蒙尘的明珠,等待着他去发掘,谁又能断定,以他目前可怜的身家,就不可能获得更多富含灵气的物件?
董明再次想到,在这个学期的开学之初,他还有一次赵州体校的短期集训,以应对来自东歧国屋根县的少年羽毛球代表队,想到了这里,董明心里再次活络了起来,因为他又有机会再去赵州了!
嘿嘿,董明美美地想着,赵州,很快我又来了,联盟路古玩市场,我还会再来的,呃不,除了联盟路以外,赵州还有其他的古玩市场,比如位于红旗大街的古韵文化市场、还有燕赵市场,这些地方嘛……,哼哼,我一定好好逛上一逛。
忽然,董明又想到了哪里不对,似乎漏掉了什么,他稍一寻思,便哑然失笑,忽然自言自语道,“这一次去赵州,我一定还要从哏儿都路过!”
第645章 训练安排
二月十七号这天,距离开学还有一周时间,但是在齐山文化馆的球馆里面,董明新学期的训练已经开始。
董明与左婕来得相对较早,在汤老师还没到的这段时间,两人都很自觉、默契地做好了热身,热身之后,又占了半场空间,开始“嘭嘭”地拉起了高远球。
左婕虽然接触羽毛球时间较短,甚至比董明还晚了半年,她的训练,也只是业余性质,高远球却已经拉得有模有样。踩着富有节奏的脚下步法,左婕将身体位置调整到最佳,标准的侧身转体,球拍挥出,随着一声脆响,轻松将球打到底线。
业余选手想打好高远球,通常需要几年时间的积淀,但左婕同样是业余球员,却在如此短的时间就可以将高远球施展自如,这便是有教练与没有教练的最大区别。
普通的业余选手,能真正塌下心来,利用一段时间跟随教练学习羽毛球技术的,少之又少,他们的羽毛球技术,多半在羽毛球运动之中,自发地慢慢领悟慢慢学习。这种领悟与学习的方式不是说不可行,但必然会让球员多走弯路,学习与掌握的速度较慢不说,掌握到的技术还很有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左婕却不同了,她的技术有汤老师教导,能像董明那样规矩地接受训练,凭心而论,此时左婕的技术相当规范,只是她的步法不如董明纯熟,没有董明的力量,当然,作为女生,左婕也没有去学习什么跳杀!
几个回合的正手高远球打完,左婕那边又更换了反手,董明也适时对他的出球落点做出了调整,以便于左婕更容易反拍发力。
左婕的反拍动作也相当标准,只不过还欠缺了一点火候,往往会打出“半场球”。这也难怪,毕竟正手球与反手球技术存在着一定差异,左婕若想打出满意的反拍,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
其实无论正手高远球还是反手高远球,两者发力的方式基本相同,甚至架拍的姿势,也都一般无二,只不过在正手击打高远球时,侧身方向,面对的是自己球场正手区方向,而利用反拍击打高远球的侧身,身体就要面向自己的反手区,正手与反手的架拍站位,两者正好相差180度。
董明感觉,反手发力比正手更加轻松,因为反拍发力,在身体的转体时,腰部力量更容易被借到,以腰部带动手臂,可以使球拍获得更加充沛的“鞭打”之力。
但是,通常情况下,反手球却是许多业余选手的软肋,这又是为什么呢,其中技术动作的因素固然重要,还有一点,那就是反拍击球之瞬间,球员较难观察到来球,无法做好球拍迎接来球,在击球之时出现失误。
这并不是说球员在使用反拍技术时,无法做到观察来球,只是因为这个抬眼观察的动作,往往会造成击球技术动作变形,因此,想打好反拍,尽量要利用感觉去判断球路,而不是去用眼睛一直观察。不用担心只依靠感觉,会造成击球不准,打得多了也就准了,反拍击球与观察来球,在某些时候就是一对矛盾。
对于一些技术纯熟练的球员,在反拍击球的时候,却并不耽误他观察来球,其实这也容易理解,因为他的反拍技术动作,经过长期训练已经定型,不会再容易因观察球路而受到干扰,但在多数情况之下球员击打反拍时,仍然更倾向于“盲打”。
总结起来,想打好羽毛球反手球,重点在于两点,其一在于发力,只要技术动作做得规范,发力基本没有问题,其二则在于球感,好的球感可以使球员不需要去观察来球,便可以保证将球击准。
反拍发力的时候,一定要利用转体时腰部力量,如果没有利用好腰力,挥拍力量就会明显不足,单凭使用胳膊发力,哪怕用尽全力,也很难打出满意效果,并且还会因为发力过猛,造成无谓的失误。
我们在击球之时,可以把人体与球拍看成一个力臂,使用胳膊发力的时候,力臂的起点在肩部,而加上腰力后,力臂的起点就变会为腰部,力臂的长度就会增加近一倍,力臂增长力量当然变大,更好地使用腰力,在击球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反拍击球中的“盲打”同样重要,盲打的难点,在于球员不容易在发力瞬间,球拍恰好击中羽球,只有做到在发力的瞬间球拍击中羽球,击球力度才可以得到保证。
就比如左婕的反手球,她的技术动作已经很标准,但还不能保证每一次发力时,恰好能够击中羽球,说白了,就是她的球感不足,对她来说,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算困难,只要增加一些练习,用不了多久,她的反拍技术便可以熟练运用。
董明的反拍技术也算纯熟,当然不会出现发力与击球脱节的问题,但他的熟练也只是相对的,打一些反拍后场球、反拍吊网前,都不是问题,却无法做到贾鼐杯赛中佘同那般自如。
佘同的反拍技术,几乎做到游刃有余,他的反拍不仅具有攻击性,甚至还可以施展技术动作要求更高的反拍滑吊,并且做到了炉火纯青,当时看得董明和方远航那可不是一般的眼热。
按照汤老师的说法,佘同的水平已经登堂入室,甚至达到了青年组球员的层次,这么看来,他能炫出一些不可思议的球技,也就可以理解了。
方远航曾说过,他回去之后,会努力学习佘同施展过的反拍滑吊技术,因为反拍滑吊极具欺骗性,哪怕对手事先能够做出预判,仍然几乎没有漏洞,更为难得的是,它还是一种极好的、处理被动球的手段!
反拍滑吊,董明也希望能够掌握,只可惜,当前他需要加强的地方还很多,还不能马上提到日程之上,对于董明来说,他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赶紧增强他的进攻能力!
“啪啪啪!”正在董明与左婕热身之时,球馆的门开了,汤老师走了进来,恰在她进门之时,正好看到左婕打出了一记漂亮的反拍后场,于是,乐呵呵地鼓起了掌来。
“汤老师!”董明与左婕几乎同时开口。
“你们两个来得倒是挺早,是不是早就盼着开始训练了!”汤老师笑眯眯地道。
“在家里呆得腻歪了呗,汤老师,这个学期,要教我一些新技术吗?”左婕笑嘻嘻地道。
“那你先说说看,想学习什么技术,老师想听听你自己的想法。”
左婕的眼神开始左右移动,目光从汤老师和董明的身上来回游走,然后,她自己却忽然摇了摇头,因为她也不清楚应该学些什么。
左婕空学了这么久的技术,还没遇到机会与别人交手,许多问题需要在与他人较量之时才会发现,所以,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需要加强。
想了一阵发现不知所谓,左婕小嘴高高翘起,撒娇一般对汤老师道,“汤老师,您让我自己说,我发现也说不出什么,不过……,”左婕说到了这里,突然转头看向了董明道,“我……,我想学得像董明那样,能在球场上与别人过招!”
“哈哈!”听到左婕如此一说,汤老师笑了起来,指着左婕道,“学习羽毛球的目的,肯定是为了能上场打球,不然学它干嘛呢,所以啊,你刚刚说与不说基本都是一样,不过呢,老师不知道你对自己有没有要求,是想让自己更厉害一些,还是无所谓呢?”
“我当然希望更厉害一些了!”左婕想都没想答道。
“那就简单了,这个学期,你仍然以练习步法为主……,同时,老师会给你增加部分套路球的练习。”
听到还要跑步法,左婕的脸登时便黑了下来,因为步法练习,是她最不喜欢的训练项目,枯燥、还相当辛苦。可是偏偏这个步法训练项目,却是汤老师要求她练习最多的项目,左婕实在想不通,在场地上以“米”字,按照一定的顺序不停地来回奔跑,到底对羽毛球会有什么帮助。
“汤老师,步法能少练一点吗?”左婕小声问道。
“少练当然可以,问题是……,步法训练不足的话,就等于降低了训练要求,以后就不可能变得太厉害哦!”
“好吧,多练步法就多练步法吧!”为了能让自己变得更厉害,左婕咬牙点下了头。
对于左婕的安排确定了下来,汤老师又将目光落在了董明的脸上,对于董明的训练安排,她更倾向于同董明多商量、多沟通,“下个月,算起来也只有二十来天,你要去赵州参加屋根友谊赛的选拔,对于这场选拔赛,你心里有没有压力?”
“压力多少还是有一些吧,我也不太确定,总归我会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