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时邵敏忽然脚步匆匆走进来,一看江森在抹药膏,就立马随口大声喊道:“江森,放弃吧,你这个情况就该去医院做手术了!你这药膏哪儿来的啊?小心越擦越严重啊!”
一边说着话,已经走进了卫生间里,开始哗哗放水。
江森听着厕所里的动静,把一次性被用掉三分之一的药膏盖子拧紧,珍而重之地放回口袋里,才对邵敏说道:“你出医疗费我就去,谁不去谁是孙子!”
邵敏笑系着裤腰带从厕所里走出来,笑呵呵回答:“我出个屁的医疗费!不是你自己的事啊?”
“妈个逼,没钱你说个鸡毛啊?我特么还想白日飞升呢,嘴上说说谁不会啊?”江森笑骂着,拿着自己的脸盆、毛巾和肥皂出了门,顺便拿走了挂在角落里的内裤。
这条内裤,是他这些年来,唯一的不动产投资——
毕竟内裤这东西,没换洗的,真的不行。而且如果长期只使用一条内裤,并且一直用体温来烘干的话,那无论是从效率还是能耗方面考虑,都太特么太不成正比。
另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湿内裤穿在身上,真的难受……
江森端着脸盆,满脸药膏地从屋子走出去后,文宣宾才弱弱道:“江森的脸,好吓人……”
“唉,是啊,这家伙,将来很难很难啊,我真担心他就算能考上大学,毕业了也找不到工作,别人毁容那是可怜,他这种,真的好恶心……”邵敏走到水槽前拧开水龙头,任由自来水哗哗哗地淌,一副沉重的语气说着,但随即马上又调门一变,话题转移地非常生硬,炫耀似的问道,“诶,对了,你觉得你历史会考能考几分?有A吗?”
“A个屁……”文宣宾说话的语速,总是那么温温吞吞、拖拖拉拉的,很腼腆地笑道,“我能有个B就笑死了,不像你们,都能考A……”
邵敏一本正经道:“我觉得地理考个A,还是稳稳的,历史就不好说啊……”
文宣宾道:“江森昨天说,他今年三门会考,百分百都能拿A。”
“他啊……”邵敏挠挠头,又跟打自己脸似的道,“怎么说也是能跟胡江志单挑的家伙,历史会考拿个A,不是应该的吗?不过话说回来啊,今年期末考,历史和地理……计算机就不说了,那两门会考都不算在总分里了,江森的文科优势全没了,居然还敢跟胡江志打赌,都不知道他怎么想的。用他的政治换胡江志的物理吗,那分数也不够换啊……”
邵敏嘀咕着,终于关掉了水龙头,然后甩甩手,又笑道:“不过好像跟我也没什么关系,下星期考完地理和计算机会考,这学期又少了两门课,哈哈,真是想想都高兴!”
文宣宾道:“空出来的都上数学和物理。”
“你闭嘴!我不听、我不听~”邵敏逗逼地喊着,跑了出去。
水房里头,只剩下文宣宾一个人,对寝室里的三个同班同学的成绩羡慕又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继续慢悠悠地跟搞仪式一样,龟速地处理着他的衣服,好像能洗到天荒地老。
天花板上老旧的白炽灯,习惯性电压不稳地眨了眨。
水房门边的镜面上,一道水汽从镜面吹拂过,吹出几行一闪而过的字。
残忍得令人毛骨悚然。
“历史会考A奖励:皮肤状况由超危重度致命性多发痤疮综合症伴超重度油脂性毛囊炎,转为超危重度多发性痤疮综合症伴超重度油脂性毛囊炎。
皮肤状况继续改善条件:地理会考A、计算机会考A,本年度期末考试全校排名第一名。失败惩罚:皮肤状况复发为超危重度致命性多发痤疮综合症伴超重度油脂性毛囊炎。
完成额外奖励:完美眉眼。”
第9章 盘面分析
江森涂着满脸药膏回到302寝室时,张荣升已经在伏案写作业,邵敏则拿着个望远镜站在窗边,嘿嘿嘿地淫笑,幻想着说道:“妈的要是咱们学校有两幢宿舍楼就好了,男的一幢楼、女的一幢楼,最好还是正好两对面,这样等女的洗澡的时候……”
“你去做梦好了。”江森直接打断道,“住校的女的,全部加起来也不到二十个,二十个人住一整幢楼,那特么都不叫浪费,那叫拍鬼片。”
邵敏转过头来,看向江森,并不真的带有恶意,但就是习惯使然地抬杠:“我觉得跟你住在一起,也有拍鬼片的感觉啊。”
“哈哈哈……”正一心好好学习的张荣升,忽然笑喷出来。
江森对邵敏每天必须来几次,一年到头无歇的人身攻击已经麻木,只是顺着他的话,淡淡回答:“我愿化作厉鬼,荡涤人世间的一切傻逼,以斗争求和平,让世界重归美好。”
“我日!”邵敏笑着朝江森竖起一个中指。
江森就不再多话了,放下手里的东西,跟张荣升一样,赶紧从书包里拿出周末的各科作业开工。刚刚挤痘痘,已经浪费了他二十来分钟的时间,这就导致今晚又得晚睡二十分钟。
哪怕明天是周六,可周六也有周六的安排。
更不用说,他刚才吃饭的时候,脑子里就已经有了关于期末考试的计划。
十八中的高一期末考试不分文理,全年级八个班大杂烩一样扔在一起,数理化、史地政全都要算进总分。但由于这学期期末有全省会考,高一考的是历史、地理和计算机操作三门,十八中和其他兄弟学校,也就会按照惯例,不再重复多考一遍历史和地理。期末成绩单上,会直接拿会考成绩当期末总评,也就是ABCE四个等级,而没有具体分数。历史、地理以及原本就无关紧要的计算机的分数,便也不会被列入期末总分当中。
这也就意味着,江森他们的期末考试,将形同一场高一年级的理科大比——他们今年期末考试真正要面临的科目只有六门,除了语数英外,剩下的便是物理、化学和政治。
对江森这种略偏文科的学生来说,可谓相当不友好。不过还算幸运的是,江森同样不怎么拿手的生物要到高二才开始学,这就大大减轻了他的补习压力。
眼下这六门课当中,真正能拉江森后腿的,只有一门物理和半门数学。
敢提“半门数学”,是因为最近这半个月来,江森已经基本找到了当年刷题终于刷透的感觉,很多题目做起来思路越来越清晰,缺的只是进一步的熟练度和“刷题直觉”而已。
唯有物理,依然能对他造成直接破防级别的真实伤害。
“语文,考个一百一以上不成问题,只要改卷子的不故意多扣作文分,一百二我也很有信心,英语,一百三应该是很稳的,不过要上一百四就有点难度,数学……争取能上到一百一到一百二之间吧,胡江志那个傻逼,天花板也就一百三左右,拉不开多少分数。
化学考个九十分应该是不难的,政治九十分也有相当的把握。
物理……月底之前,尽可能想法子上到六十分?”
江森以一种相对客观、不多不少的自我判断,先在心里给立了个能做到的目标。如果不算物理的话,以他前面那五门的标准,其实就已经是东瓯中学中等偏上学生的水平了,刚好踩在曲江省一本线的边缘——也就是十几年后所谓的985线。可惜,被一门物理毁了所有。
不过就算这样,江森心里依然还是很有信心赢下跟胡江志的那个赌局。
因为期末考试,跟平时月考不一样。
平时月考,语数英三门都是百分制,江森的两门大课优势凸显不出来,但数学又会相对来讲被人拉开比较多的分数;再加上物理科目上的失分,他在另外几门课程上的优势,就被直接抹得干干净净。这样一来,本该在段里鹤立鸡群的江森,总分就直接掉到了全段四五十名左右。可到了期末考,这种情况就不会再发生了。
首先是语文和英语这两门,平日里江森按照百分制的卷子做,分数都在85分左右,两门加起来,最多也就领先胡江志十来分。但换成期末150分的卷子后,光语文这一门,江森就有充分的把握,能甩开胡江志10分以上,英语最起码也能拉开他15分左右。
而数学这门大课,虽然江森自认为很弱鸡,但那也是跟他前世最巅峰时期相比。
好歹也是文科高考数学能稳稳考到130+的选手,怎么可能真的弱?
现在的情况,无非是扔下这些高考知识的年头太久,按前世的年龄来算,差不多快二十年,需要重新找回感觉罢了。数学天分并不算好的他,花了一整年的时间,现在总算差不多已经赶上全市平均水平。而这个全市平均水平,眼下放在拖全市平均水平后腿的十八中里,那就是妥妥的中上游——就像今天数学课发下的那张卷子,全班第二,段里二十名以内。
今年期末考,150分的数学卷,江森很确定自己能靠到110分左右。发挥好一点,接近120分也不是没可能,而这本来也就是他从今年一开始就给自己立下的目标。
而反观胡江志那个看起来好像很灵光、很生猛的家伙,其实按江森的观察,胡二傻典型的就属于那种下限很高,但天花板却不过如此的类型。
135分,这就是江森对胡江志高考数学天花板的判断。
当然,胡江志以后肯定要报理科,将来的数学考试难度肯定比较大,这方面跟江森还是有区别。不过现在嘛,既然大家都是高一,胡江志照样也突破不到哪里去。
而且以这小子目前飘啊飘的状态,135分这个天花板,他还不见得能抓得住。
可能最后分数出来,也就127或者128上下,最多高不了江森15分。
三门大科目这么一比,江森最保守估计,自己语数英最不济也能拿个350分,这是他的底线。
而胡江志,则是最多也就340分程度,这是他的上限。
两相一比,真实水平差距肉眼可见。
至于另外三门,政治和化学江森同样有能力稳稳压住胡江志十分以上,让总分进一步拉开到20分到25分左右。
也就是说,只要江森的物理不被胡江湖超过25分以上,那他就稳赢了。
而根据前不久物理课最后一次单元考试的结果来看——
江森同学,物理46分,胡二傻同学,物理89分……
嗯……
江森的略微飘了三五分钟的思路,就此打住。
好吧,看来这个学校里,也就只有他有资格管胡江志叫胡二傻,其他人还是不要做这个尝试了。毕竟正面打脸胡江志的难度,确实还是稍微有点大的。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一点难度都没有,那又谈得上什么赌局?
江森掐着日子算,接下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供他攻克难关,想把物理从完全不及格学到勉强能及格,机会肯定还是有的,而且应该来说,很大!
一念至此,江森忽然情不自禁大喊:“加油加油我最强!加油加油我最棒!偶也!”
靠在窗边的邵敏不禁转过头来,嘴角抽抽地看着江森。
正在认真写作业的张荣升,也忍不住抬起了头,无语地对江森翻了个白眼。
“江森,你有病啊……”
江森却只是呵呵一笑:“数学只能考个全班第四的渣渣,你懂个鸡儿?”
张荣升瞬间暴跳如雷。
“江森你个流脓怪!你去死!去死啊!!!”
第10章 参赛选手
天色稍微暗下来的时候,302里的三个人,全都已经自觉或半自觉地进入了好好学习的状态。
高一二班两个长得高大壮的小朋友一直没回来,看样子应该是回了家。
文宣宾也没回来,洗了一个多小时的衣服,依然还在洗,按他的习惯,估计能洗到熄灯。
隔壁301和303的房间里,窸窸窣窣地有了点小动静,但明显没平时热闹。
宿舍楼一到周末,还是老样子,能回家的,都回去了。
只有像江森、张荣升和邵敏这样的纯外地人,才没办法地只能选择留守。
不过要是再进一步比较,最没办法的肯定还是江森。
江森是真心回家还不如待在学校里舒服,山里头的那个家,生活环境比这边的宿舍还要艰苦十万八千倍,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不太方便。
不像张荣升、邵敏和文宣宾,这仨货严格意义上其实属于“择校生”,是以非市中心户籍,特地花钱买进十八中这破怂学校的。因为下面的县级普通高中,教学条件更糟。
而真正跟江森同届的总共八个免学费“特困生”当中,有两个就是东瓯市瓯城区本地户籍,实打实的城里人,根本不需要住校,每天跟本地孩子一起走读,也没人知道他们是贫困生。其余不算江森在内的那五个,其中四个是女孩子,周末住不住校,江森不清楚,只知道她们里头一个发育得很好的女孩子黄敏捷,也是他们班上的。
剩下最后一个男孩子,则被分在高一一班,名叫林少旭,住在301,成绩非常不错,但性格无比孤僻,不仅不跟江森说话,也几乎不跟住在三楼的所有住校生说话。
不过江森倒是很能理解小林同学的心情。
小孩子嘛,自尊心强。
脑袋上顶个特困生光圈,内心苦大仇深也是难免。
不像他,表面上看起来已经不要脸了,行为上也确实经常不要脸,但自尊心这种东西,依然垫在人性的最底层,只是不会轻易拿出来示人。
毕竟到了江森这把年纪,经历过那么多风雨后,心里自然明白,尊严永远是靠实力挣来的,是看结果说话的,没有那份本事,越是绷着,越是折磨自己。
但你完全不要它,那也不行。
对有些东西,所谓“看开了”的意思,从来就不是躺平任操。
而是懂得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接受现实。
再然后,下一层就是进一步明白,如何去获得自己想要的。
只有到了这一层,一个人才能开始真正无所畏惧地面对这个世界——具体表现出来,在那些看不懂还要嘲笑你的傻逼眼里,这就叫不要脸。
但往往越是这种时候,江森反而越不会在意这些话。
毕竟只要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没必要向傻逼解释太多。
同样也是基于这一层,当一个能勇敢面对生活中一切困难的人,再能冷静下来,仔细观察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