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制造过程好比建房子,每搭建一层楼层都需要让楼层足够水平齐整,才能在其上方继续搭建另一层楼,否则楼面就会高低不平,影响整体可靠性。
使楼层整体平整的技术,在集成电路中制造中用的就是抛光技术。
CMP技术,是普通抛光技术的高端升级版本。
这个技术,它是从0。35微米步进到0。25微米的关键工艺。为了制造多层结构的3D高密度集成电路,必须使用CMP平坦化技术,代替传统的方法。
这个技术,真正进入视线,就是从92年6月开始。它的大规模普及,则是在94年以后。
成永兴对CMP技术抱以厚望。希望这个在更高制程上使用的关键技术,可以作为降维打击的武器,拉动现在中国的晶圆技术,强行上个台阶。
此时中国从2微米到1微米,到底是被什么技术卡住了,他还真不知道,因为后世没有这方面的资料。
术业有专攻。每一个子方向,都代表着全新的专业和技术。
机械,化学,材料,物理,光学,电子,量子,算法,除了核物理,其他的,但凡能想到的,都在晶圆产业里被涉及了。
LED时代,成永兴可以靠小聪明加刻苦,冒充一把天才。
到了LCD时代,他就无法介入到细节工作,因为LCD所涉及到的领域,已经过于庞大和庞杂。
而到了晶圆时代,如果他再跑到前线去冒充专家,那就是自取其辱了。
他需要做的,就是给冲锋在前的战士们,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
第481章 真假1微米(4)
“这些CMP技术也要交给我们俩弄吗?”
今天得到信息量太大了。两个年轻人很有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多重图案技术,一听就明白,也就敢照亮照亮。但是CMP技术,涉及的就是就是真刀真枪了。
机械研磨,研磨液怎么办,研磨速度,机加工精度,这里面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他们两个与成永兴多少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毕竟学习时间太短,基础知识不牢靠。
“这几个技术,我会交给其他人进行研发。”
这个CMP技术,也很重要,但它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公开的技术。现在就是比,谁先采用了。早采用,早受益。它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搞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技术,被叫做真1微米的原因。
CMP技术摆在前台做幌子,多重图案技术藏在后面。
“是要交给赵主任他们吗?”
“我会另外安排。你们就不用管了。”
这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工大在集成电路工艺上面,这两年也做出了些成果,但毕竟底蕴不足。
另外,术业有专攻。只靠一个专业的十几个人,去包打天下,根本就不现实。
赵主任领着一群弟子,已经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狂奔了起来。那么就让他们继续走下去吧。
这些技术,很多都是系统性的。它甚至不是靠一两台设备,一两个设备厂家能搞定的。
引入第三方力量,就是必须。
不过这个事情不急。幌子的作用,主要还是幌子。
————————
“我们现在干什么?”
“第一步还是先来验证概念,另外要试验一下,看LELE和 SAMP 这两条路,哪一条更容易实现,难度最低。”
多重图案技术法,有两条实现路线。一条是LELE,另一条是SAMP。
LELE 是将设计版图分解成两套独立的低密度图形,通过两次单独曝光和两次单独刻蚀,然后叠加在一起,形成更精细的图案。
SAMP 是通过一次光刻形成核心图形,然后通过沉积(Deposition)在核心图案两侧形成侧墙(Side Wall),最后通过刻蚀(Etch)和修剪曝光来实现所要的图形。
“这两条路,是你提出来的,你自己不知道?”
严亮觉得这个事情有点奇怪。
“我又没有自己动手做过,我哪里知道?”
“这真是你自己的想法?”
“你问这么多干什么?好奇心太大,会害死猫,你不知道吗?”
“我们又不是猫!不说算了,谁稀罕!”
一个人又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只要时间长了,总是要漏出些马脚的。以前,成永兴每次还会去找借口解释,慢慢的,他连借口都懒得找了。
这也是他只相信身边这几个人的缘故。至少这些同学,同乡,他信得过。
可惜了,当初的黄埔军团,只剩下这两个人。由于缺乏可信助手的缘故,他的很多想法,都无法执行了。
————————
“这样搞的话,908工程根本就没有必要了啊!如果是这样,能不能跟国家说说,把908工程的经费要过来一部分?”
“国家的拨款,你们就不用考虑了。908计划,国家到最后也没有给拨款,他们跟我们实际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银行贷款。”
“到最后?这你是怎么知道的?算了,我不问了。”
光电在全力冲刺LCD的产能,二号线,已经到了花钱如流水的阶段。
这又是一笔以亿为单位的投资,只靠光电自身资金,是支撑不起的。真正支撑光电进行大规模投资,实际是银行借款。
这两年,光电算是把冰城各大银行都借遍了。
冰城很多企业,跑到市政府去告状,说他们的正常经营活动受到了影响。这些企业,都是正牌的国营企业,他们的声音也是很响亮的。
这种声音,其实去年就有。
光电集团的出现,确实对冰城的社会资金产生了挤占效应。光电拿到的银行贷款多了,自然,其他企业得到的银行贷款也就相应减少。
尤其在1991年三角债最严重的时期,光电的出现,使得很多企业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但光电的出现,也不完全是负面效应。首先是LED产业链的兴起,激活了整个电子企业。这些本来是负担最重的一批企业,不需要政府救济了。
其次,光电的销售市场,基本上都是面向国际市场,所以它带来的资金完全属于额外的资金。这部分的外汇收入,到了国内,则需要被兑换为人民币,这种人民币,就属于额外增发出来的。也就是说,冰城的银行系统里,就会多出等量的资金。
正负相抵,大体持平。但具体到某些企业上,就很难说了。
————————
“没有国家的投资,那建晶圆厂的投资从哪里来?你准备晶圆厂和TFT…LCD,两条路同时进行吗?”
光电已经欠了一屁股债。欠银行的,欠设备供应商的,欠施工单位的。要不是看在大屏LED这棵摇钱树的面子上,早该围上来追款了。
“第一,这个晶圆厂,不会这么快启动。这个工程的启动,至少要等LCD项目上正轨,也就是《全彩科技》挣钱以后才会进行。”
“那大概是什么时候?”
“我的预期,也许是年底,也许是明年。”
建立一个新的晶圆厂,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它不仅仅是厂房,而且包括人力资源。
TFT…LCD的人力资源,实际是通过LED产业训练出来的。
“第二个,新工厂投资不会这么大。我们也没有必要一次就追求太高的产线指标。”
成永兴在研究历史上几个重大项目的时候,总是不能很好理解过去人的一些思路。
以908为例子,这个工程的目标是,月产1。2万片、6英寸、0。8…1。2微米的芯片生产线。
而此时中国的实际工艺水准,是4…5英寸,2…3微米。这样的话,908工程的目标里,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大的进步,一个是,4英寸…>;6英寸。另一个是 2微米…>;1微米。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把两个大的进步,放在一个项目里去实施呢?
一个个来不好吗?解决了一个,再去解决另一个。
过高的标准,导致项目的难度加大,最后耗时七年才完成。结果一建成,就过时。
成永兴已经习惯了小步快跑的前进方法,对这种每次上大台阶的做法,实在是不习惯。
LED时代,《巨大高科》是以季度为单位进行技术演进。
LCD时代,《全彩科技》以半年为周期,向前进化。
到了晶圆时代,前进的脚步,最多是以年为单位。钱砸下去,马上要看到水花。
————————
“我们两个要怎么分工?”
“这次的多重图案技术验证,以叶静为主。”
成永兴想了一会,觉得叶静这种沉稳的性格,会更加合适一些。
多重图案技术,思路上非常简单,但历史上,不少企业都在这个工艺上栽了跟头,说明它还是有些难度的。
不过成永兴也有他的优势。那就是他所知道的信息,都是各厂家千锤百炼的结果。
这就好像,在液晶技术里,他只熟悉TFT技术一样。CSTN是怎么回事,里面有什么技术诀窍,他根本不清楚,因为后世对这种被淘汰的技术,不怎么关注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技术的难度只是使用方式方法的问题,绝对不存在做不到的问题。
第482章 发展
1992年6月
欧洲足球锦标赛,丹麦以替补的身份参赛,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夺冠,创造了一个无法复制的神话。
————————
“Mr。 Cheng, A very good news!”
电话一接通,大鼻子就来报喜。
“xBM已经把我们列入他们的备选供应商。”
“这真是太好了。”
成永兴也一直在等这个消息。
“还有更好的消息呢!”
“还有好消息?”
“对!xBM问我们的产能是多少。问我们能否提供每个月一万片的产量!”
LCD的销量和利润可是比LED大多了。光电给几家供应商的出厂价,相当的低。
以现在的价格,各家供应商的利润空间相当可观,一片LCD,仅仅靠代销,毛利就有500美元。无电路板的版本,毛利润接近了600美元。
“Mr。Cheng,这可是个大生意啊!客户说了,如果我们的产量没有问题,他们的后续型号,也会用我们的产品!”
xBM在93年,推出了多种型号的笔记本电脑,仅仅xBM本身,这个市场就是足够大了。
如果这个生意能成,LCD业务,能给可锐每个月贡献500万美元的利润。一年下来,就是6千万美元!而现在可锐的市值才有多少?才刚刚过一亿美元!
这来钱多快啊!LED做得辛辛苦苦,一年才能有几百万美元的利润,弄不好,还得亏损几个月,何苦来呢?
————————
“亲爱的史密斯,恐怕会让你失望了。我们没有这么大的产能。目前能够提供给你们的,最多是一个月一千片。”
“为什么会这么少?”
从一万片,下降到一千片,这直接少了个零!
“良率问题啊。我们也有良率问题啊!”
TFT…LCD的良率,在业界已经是老大难问题了。
虽然原因不同,但光电也确实一直在跟良率搏斗。
如果从厂房建设开始计算,这条产线的建设周期已经超过15个月了。哪怕是一条正式线,也该建成了。
但是一群生瓜蛋子,跳进一个全新的领域,要是不出问题才怪了。
一号线的设计产能是单班四千片,但由于不少设备设计的先天缺陷,现在看来,单班月产三千片成品,估计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样吧,我这边提价,面板的价格,每片加50美元,你把其它几家的产能匀给我。”
史密斯想得很清楚。光电的产能,现在是几家分,每家只能拿到一千片。如果只有一家独占呢?
抢过来一片,就等于是抢过来5百美元的利润。这个帐,连小学生都会算。
什么专利联盟?
只要在LCD产业站稳脚跟,LED?那是什么东西?
“史密斯,这不是钱的事情!”
“100美元!”
“好了,我服你了!”
“你答应了?”
电话那边的人,心头也在滴血。要不是看在xBM的市场足够大的份上,机会又是千载难逢,无论如何是不能做这个让步的。
xBM是谁,所有跟xBM沾边的都发了啊!
微软,英特尔,难道大家就没有听说过吗?他们是怎么起家的?
————————
“不是答应你,而是有另外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
“我们有一条新线,大概年底前会量产,现在遇到了点资金问题。如果你肯投入两千万美元进来,这条产线的产能都给你!”
二号线,已经到了设备款支付的高峰。可锐的这个电话,来的正是时候。
“这条线的产能是多大?”
“大概一个月四千片左右吧。”
“咦?TFT产线的产能,不都是3万片吗?”
“你不是开玩笑吧。你看到哪个TFT…LCD厂家,能够提供这么多合格产品?你不是不知道还有个名词,叫做良品率吧!”
“你的意思是,这四千片都是最终的合格产品?”
如果是合格产品,那就说得通了。不考虑其他因素,这四千片面板,每个月就能给可锐带来200万美元左右的毛利。计算投资回报率,两千万美元,一年就回来了。
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率,在任何时候,都是少见的。更不要提,它背后代表的含义。LCD产业,笔记本显示器市场。
“当然。我什么时候玩过虚的?我们的数字,指的都是有效产能。”
————————
“两千万美元投下去,我们能占多少股份?”
LCD这个行业,市场实在是太大,利润也实在是太大。其实上次开会,大家就动了这个心思,可惜光电不带他们玩,只是让他们做经销商。
这次的机会,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了。
“两成吧。毕竟我们这边也有投入,还有技术投入。”
这条还没有建成的产线,成永兴把它作价一亿美元,正好跟普通量产线的造价差不多。
“两成太少,我们要四成。”
出价嘛,价格不论出多少,大家本能的都是需要还价。在史密斯看来,这是个趁火打劫的好时机。项目快建成了,缺最后一笔钱,那还等什么?
很快话题,就进入了讨价还价环节。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