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北国科技-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89级检测连续出了多名天才选手,每各自都在不同领域叱咤风云。这个现象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校园内,很多学生自发开始研究。研究89检测的崛起过程。以前大家没有被注意到的细节,被不停翻出来。
  这些不同的讨论小组,隔段时间还会定期聚会,交换信息。
  经过讨论,大多数人都认为,成永兴是有一定预测能力的,这从他的离奇昏迷事件中可以证明。
  他当时应该是预见到了危险,并做好了最坏打算,只是最后被母爱成功唤醒。成永兴回春城发展恐怕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只有父母才能够保护他的安全。
  总之一堆谜团。
  冯言和郝云丽身上的谜团也不少。魏惜寒曾经问过冯言,冯言也解释不清楚,在那个寒假里,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就突然开窍了。
  ————————
  这次魏惜寒是抱着八卦的心态去了解,结果收获了各种各样离奇的传闻。她甚至对成永兴产生了些畏惧心理。
  结果,一回到学校,就被闺蜜雷得不轻。所有的畏惧心理都烟消云散了。
  成永兴要真的是自己的男朋友,闺蜜这样做还有点儿道理。因为他会跑来跟自己抱怨,而不会翻脸。
  但是两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啊。这样无来由的调理,完全就是不知死活了。
  魏惜寒很想去解释一下,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解释。
  卢玲的做法完全是脑残。没有别的解释。
  —————————
  好在卢玲不是真的脑残,她从闺蜜的反应看出了不妙,另外李主任也跟他讲了几次,慢慢的,她也就收敛了起来。
  成永兴欣喜地发现了这个变化。在与魏惜寒单独会面的时候还表扬了她,把她弄得哭笑不得。


第669章 办公室
  南门小区的附属办公楼终于可以使用了。
  办事处借用教室做办公室,安全性和私密性都非常不好,学校的师生,直接就能推门进来。
  望眼欲穿的众人,掐指一算,随便找个日子,就搬了过去。
  小区物业有保安和小车队,办事处一下子就有了大公司的派头,门卫,保安,车队就全有了。
  通过李大姐的关系,办事处的几个人都拿到了驾照,但没有人敢开车。正好小车队在这里,社区小车队的司机成了他们的陪练。每天中午的时候,大家都会抓紧时间练一下。
  本来下班他们也想练,但是,早晚,小车队都出车,有本职工作。小车队虽然叫车队,但只有一个司机,每天早晚接送成永兴的父母和刘璇上下班。
  卢玲最胆大,一个星期就把车开走了,往返林晶圆。来来回回的,路也熟悉,再加上这个时代车流少,居然没有出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区终于封顶,很快就会验收。各家单位的门牌都已经分配了下去。
  魏惜寒级别够了,拿到一套120米。把卢玲羡慕得够呛。
  卢玲拿到一套80米。把其他同学羡慕得够呛。
  ————————
  这段时间院子里十分危险,施工队还在施工,但是来看房子的络绎不绝。电梯不开都挡不住,很多老教授,步行爬楼,十几层上上下下,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渴望,溢于言表。看得一众年轻人是目瞪口呆。
  施工单位不停投诉,因为根本没法干活了。最后不得不清场,不准任何人进来了。部分拆除的院墙,又被重新围了起来。
  剩下的主要工作是内部的一些管线,至于小区绿化,还有地下车库,估计要等到明年了。
  社区办公楼,总共四层。
  一楼规划了个小型超市,一个小门诊药店,和一个托儿所。
  二楼是物业团队的地盘。目前主要是施工单位在用,项目会议也在这里召开,成永兴在这里能偶尔见到刘璇。
  自从冰城回来后,两个人见面的机会又少了起来。接送刘璇的任务也交给了司机。
  好在刘璇会经常跑过来,因为小区要验收。每次她过来,两个人就一起出去吃饭。春城的餐饮娱乐水平,比冰城差多了。吃了几次饭,吃腻了以后,成永兴动起了建个特色食阁的想法。
  后世很常见的多窗口食阁,此时还没有出现,应该有不小的市场。而且小区正对林大南门,市场也是不缺。
  地点吗,就在一楼,把超市撵到地下停车场就可以了,那边面积还大一点,反正停车场也没有人用。
  三楼被光电办公室临时占据,地方还很空旷。
  四楼,是成永兴自己的地盘,他开始往里搬仪器了。他要在这里建个私人实验室。这个楼的最初目的就是这个,总不能把实验室建到家里吧。
  为了实验室,四层的小办公楼居然还有货用电梯,十分高级了。
  ————————
  楼的背面是个半露天游泳池,还在加紧施工,一众年轻人,宁可商场不要,宁可晚收房子,也要游泳池。
  春城和所有北方的城市一样,游泳设施缺乏,水资源也不丰富,所以每到夏天,游泳池爆满,游泳池里就跟下饺子似的。
  这个小区游泳池,就成了一众年轻人的最爱。光电系有个一号工程,这个游泳池就成了办公室的一号工程。
  虽然这个称号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是好像这么一宣布,游泳池的建设速度果然快了不少,也许6月就可以用了。
  ————————
  一号工程和908两个工程进展还算顺利。国外的采购设备,一切正常,该能买到的,都能买到,该买不到的还是买不到。
  现在的一号工程指挥部里,群星璀璨,无数大牌教授,院士出没其中。至少东三省的各院校都派人参与了进来。
  成永兴认识到一个问题,一个团队,领导人太重要了。
  他做项目的时候,只能指挥同班同学。魏惜寒做项目就可以指挥研究生了。
  李校长这个层次,基本上除了官员以外,没有限制,哪怕他本身没有能力,他组建的团队都不是成永兴可以比的。
  在单个小型项目上,成永兴可以靠零零碎碎的记忆片段获得成功。
  但是到了大型项目,与其说重生者有帮助,不如说重生者的钱有用。
  海量的资金,加上光电及全国相关力量的支持。晶圆项目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看笑话的人开始闭嘴。各种各样的参观请求,被发到了光电系,春城,林大,甚至南门小区。


第671章 不平衡
  1994年6月
  ————————
  全彩上市的日期已经敲定在6月13日。集团上下都充满了紧张与兴奋的情绪。
  即使是在春城,全彩的上市也是万众瞩目。
  尽管大多数人员没有股份,但也在期待着。只要全彩上市,那么林晶圆能调用的资金量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借着全彩上市的春风,林液晶的第二轮融资,也启动了。内部职工股开始发行,成永兴手里的部分股份也被放出来,供员工们低价购买。
  大多数人,对这次的股票配售,都是满意的,股票只要到手,立刻就能套现。
  林液晶股票的黑市价格也被全彩上市的新闻带动,终于突破了徘徊达一年之久的10元大关。
  但不是所有人都满意。
  作为总部人员,卢玲得到了2500股的配额,但她想换成价值更高,马上上市的全彩股票。好在成永兴搬到四楼去了,听不到她的抱怨。
  ————————
  除了卢玲,比较失意的人,就是后勤部门员工。他们的隶属关系,属于光电保安或者是光电物贸。
  后勤部门经过几次调整,最后终于形成了两家企业集团。一家是光电物贸,负责食堂超市等后勤业务。
  物贸成立后,立刻就开始了扩张。他们的第一把火就是,在所有光电系统的住宅小区建超市。地面上没有空间,那就建地下。
  光电职工,都是高净值人群,这几个社区超市一成立,立刻大火。
  物贸公司是轻资产运行。除了人,就没有什么财产了。
  在这个年代,开超市不要太简单。
  货是厂家的,地方是租的,更不要提,场地是母公司提供的,连押金都不需要。尤其地下停车场改建的超市,连装修都是物业负责,更不要提小区超市的排他性。
  所以,物贸公司就像吹气球般膨胀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社区超市了,想建几个巨型旗舰超市,打出品牌。
  这个演变,出乎了光电一干管理者的预料。
  成永兴与张燕做过推演,认为连锁餐饮应该是物贸的头牌,毕竟物贸的核心资产是各食堂,结果超市闯了出来。
  物贸公司分拆的时候,是以甩包袱的想法,在股权上没有太过严格的定义。
  物贸管理层的绩效考核标准极低,只要公司不亏损,就有股权的奖励。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贸公司员工可以逐渐拿到公司的主导权。
  结果就是这个政策,激活了物贸的活力。
  成永兴都不记得物贸公司总经理,肖文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还特意让张燕把他的简历传真了过来。
  肖文彬果然不是工大出身,他出身商业系统,在秋林担任过副总,快退休了被送到光电养老。现在看来,这个肖大叔,显然不甘于寂寞啊。
  政策既然定了,就不能修改,但是光电想拿回主导权的问题不大,无它,资本而已。
  物贸公司想要扩张,以他们现在的轻资本模式,很容易被新资金掌控。光电不准备掌控,但是坐船还是可以做到的。
  光电保安和光电物流两家合并在光电保安的旗下。
  与物贸的轻资产运行不同,保安都是些重资产。运输车辆的价格可是不低,哪怕为了做账的考虑,保安公司也拿不到物贸的政策。
  也许是这个原因,保安公司没有什么大动作,还在慢慢整合四个中心城市的物流仓储体系。
  ———————
  一辆红色的捷达车,由南向北行驶在人民大街上。
  但令人震惊的是,开车的是成永兴,而副驾驶座上的年轻面孔,根本就没有人认识。
  如果这个情况被记者捕捉到,立刻就有成头条新闻的可能。
  能让成永兴当司机的人,估计地球上也没有几个了吧。
  但实际情况是,副驾驶座位上的王晨,才是真正的司机。
  为了上市,全彩管理层大部去了美国,成永兴只好回冰城坐镇。需要司机把车从火车站开回公司。
  王晨是刚调到社区小车队的,但很会来事。才一周时间就跟成永兴父母,还有办公室的几个人混熟了。
  每天王晨接送奚风华夫妇上下班,很容易就得到了两位老人的认可。另外他也主动为三楼的的同事们提供用车服务和驾驶教学,收获了一致好评。
  领导有两个弱点,一个是秘书,一个是司机,做事情很难避过他们。好在成永兴自己开车,基本上跟司机不打交道。
  “怎么样,到春城还习惯吗?”
  遇到了红灯,等待期间,成永兴没话找话。
  “挺好的,两个城市差不多,这边条件也不错。李大姐借给我一套房子,挺满足的。”
  “这次分房子没有保安公司的份,你们意见很大吧!”
  绿灯亮了,成永兴换挡,车又开了起来。
  保安公司只有高管有资格在总部分房子。这点底下的人有意见,成永兴也知道。当初把他们分出去,就是为了省下这些隐形的福利。
  “分房子还好,保安公司的分房计划也公布了,虽然没有总部面积这么大,但总好过没有。
  同事们意见最大的是股票,很多人从建厂就在这里了,结果什么也没有。但是领导有,大家得心态有些不平衡。”
  成永兴转脸看了一眼新司机。
  “不平衡”三个字,很少人会用到,大多数人会讲不公平。用词的区别,代表着思维方式和素养。
  这个王晨,在他接触到的几个人里,待人处事能力是最强的。在短短的一周之内,他就与成永兴的父母,关系处得比曹永丰秘书还要好了。
  曹永丰多少还是有些书生气,很多事情放不下身段。
  想到这里,成永兴又想到前秘书,林天鹏,也许只有他的情商与王晨有一比。人才在哪里都是会发光的。林天鹏刚刚被提拔,已经是精密光机的副总经理了。
  成永兴开车稍微有点走神,但还是安全抵达了火车站。王晨接过钥匙,转身把车开了回去。
  很快的,开始检票了。
  听说高速快修好了,以后就不需要坐火车了。


第672章 上市(上)
  1994年6月11日,匹兹堡,周六。
  晴空万里。
  初夏的暖风,给大地带来了繁花似锦。
  郝云丽和林婷,两位女士拎着些水果和饮料,沿着公园里的小路,边走边聊天。
  在烧烤区,有个小型聚会。许云解,苏兴国,孔高家,孙宇,赵梦佳,徐蓉等在美国的同学都来了。刚才得到通知,会有更多的同学及老乡赶过来,她们只能临时去再买些东西。
  大伙聚在一起的主要原因就是,下周一,全彩股票即将上市。
  89检测的同学们里,最少的人也有3万股,而早期就参与LED小组的同学,则有百万股之多。当然了,股票最多的冯言等人没有在这里。他们还在国内。
  随着全彩股票上市日期的临近,大家都没有心情学习了,干脆就都聚在了一起,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林婷在匹兹堡读书,离纽约最近,所以大家以她为基地,聚到了一起。同学们现在都不缺钱了,按季度发放的分红,足以保证衣食无忧。这些天,陆陆续续到来的同学们,已经聚了好几次了。
  看到两位女士拎着饮料,男同学纷纷迎了过来,把东西接了过去。
  郝云丽到匹兹堡有段时间了。
  她这次回来,一个是想换换环境,经过一年多的挣扎,碰壁,她终于放弃生物芯片。没有生物专家的支持,她很难做出有实际意义的项目。
  虽然国大与南大的合作谈判,还在推进,但是郝云丽准备退出。即使合作能成,芯片专家也很难继续主导项目。
  她这次回美也是想与半导体产业界联系,看看有什么项目或者方向,毕竟她的人脉,都在匹兹堡。
  另外,她也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