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北国科技-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估计到了那个时候,U盘和MP3也都该出现了吧。


第718章 调令
  1995年7月
  第三次台湾海峡危机爆发。
  ————————
  奉天,巨大高科会议室。
  这是一个大会议室,会议室的长桌子上,铺满了各种文件。
  在会议室的一端,是两方的各种会计人员,用老式算盘或者计算器,不停计算,另一端,则只有两个人面对面的坐着。
  张燕有点不耐烦了,她已经在这里呆了差不多一周。
  这两天,她每天给家里打电话,但还是不能缓解心里的思念。
  “老丁,我也不能总在这里呆着,我这周日无论如何要回去了,家里孩子还小,根本离不开我!”
  对面的中年人,默不作声,从烟盒里又抽起一根烟,点了起来。
  他现在胡子拉碴,不复往日意气风发的模样。
  有的时候,是形势逼人强。巨大高科就跟辽省的大环境一样,最近是流年不利。
  当初他初到奉天,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仅仅半年就把巨大高科拉出泥潭,紧接着,说服光电总部,进军液晶产业。所有人都对他的工作能力,背景无不拜服。
  想当初,丁尉亭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狭天子以令诸侯。
  但随着LED价格的崩盘,LED大屏迅速平民化,巨大高科算是断了一臂。
  紧接着,进军液晶产业,又碰到了人员培养的瓶颈问题,白白耽误了一年时间。
  等到好不容易突破了产品良率之后,又遇到了第一次液晶产业低谷。一步错就是步步错,现在落到了被全彩收购的境地。
  想当初,在工大,他与白学成两人棋逢对手。就是初到光电时,也是各有千秋。
  这才两年不到,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到无法追赶的地步。
  仅仅是一个全彩滨城基地的实力,就已经超过巨大高科的全部了。
  这里固然有时机掌握的问题,还有大环境的问题。
  例如在最需要融资支持的时候,辽省根本提供不了公司发展需要的资金。就像冰城的经济规模,已经大幅度超过奉天一样,巨大高科的大势已去。
  被全彩吞并已经是最佳方案了,但是丁尉亭就是不愿意这样认输。
  他总是希望哪里还有一丝机会,巨大高科的机会,也是他的机会!
  在丁尉亭面前,两个烟灰缸都已经满了。
  ————————
  “你再考虑考虑吧!”
  张燕受不了满屋的烟味,转身离开了。
  “张总,多彩的袁总在香格里拉请客,时间已经定了,6:30他会派车来接我们。”
  “知道了,刘总他们也去吗?”
  “我和老白一个车过去,刚才袁帅给我打过电话了。”
  刘兴安从另外一间会议室走了出来。
  自从光电科研解体后,他转回工大资产管理公司担任第一任总经理工作。但工作内容还是与原光电系各企业有关系,替工大监督原光电系各企业的财务等工作。
  工大在各企业占股超过三成,所以他在一堆企业里都是挂了董事衔。
  他这次来实际是被张燕拖来的。工大资产管理公司把一部分公司的股权增值业务,委托给了张燕挂帅的龙江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张燕生完孩子就复出工作了。
  龙江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是一个专门管理基金的公司,两大基金以及一些私人资金都交给龙江公司管理。
  她拿到委托以后,对工大旗下各公司的股权做了一遍梳理,发现一部分资产不但没有处于增值的境地,甚至有缩水的危险,巨大高科就是其中的代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顾问小组拿出来一个方案,那就是由全彩全资收购巨大高科。
  既盘活了资产,又帮助全彩消灭一个靠低价竞争的对手。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奉天之行。
  但是没有想到,好好的方案,在丁尉亭这里卡了壳,到现在也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丁尉亭始终不肯认输出局。
  事情如果真要是闹到,股东大会强行表决通过的话,大家多少年的交情就打了水漂。
  张燕离开会议室。
  既是受不了丁尉亭一根接一根的烟,也是不忍看他落魄的模样,眼不见心不烦吧。
  “小丁还没有吐口?”
  刘兴安早就不在会议室里呆着了,事情已经委托给龙江,他来就是占个台,表达一下大股东的态度。
  “没有,他还转不过弯来。我们可跟他耗不起,时间就是金钱啊!”
  “刘总,白经理请你们进去,他那边接到一个电话!请你们一起听一下。”
  小刘秘书从小会议室跑了出来。
  ————————
  第二天。
  刘兴安走进了烟雾缭绕的会议室。
  “小丁,振作一点,这么点小事,就这样了?”
  “刘部长,再给我点时间,我觉得我还有机会。”
  丁经理比昨天还要落魄,满脸胡子茬,他一周都没怎么刮胡子了。
  “你出来一下,我们几个自己聊聊。”
  刘兴安招了招手,丁尉亭就跟着站了起来。刘部长以前是他的上级,现在还是,这点尊敬他还是有的。
  走到了小会议室,屋里只有他们四个,其它人,包括几个人的秘书都不在。
  “白经理,你说吧!小丁我找来了。”
  刘兴安对站在窗口往外看的白学成,提醒了一下。
  “老丁,我了解你的心情。”
  白学成转过身来,举手制止了丁尉亭的解释。
  “现在有这么一个方案,你看可不可以接受。”
  “什么方案?只要字一签,我这几年的心血就没有意义了啊!
  再给我点时间,好吗?
  老白,算我求你了!”
  “你别激动,听我把话说完好吗?”
  “好!你说,我听着!有烟吗,给我来一颗。”
  丁尉亭把烟扔在大会议室了,没有带过来。
  “老丁,你别抽烟了,喝口水吧!”
  张燕从旁边递过来一个杯子。几个人的秘书都不在,只有她的资历最低了。
  ————————
  “方案是这样的,巨大高科并入全彩之后呢,你来担任合并后的全彩总经理职务。
  你看这个方案是否可以接受?”
  白学成满眼通红,昨天他差不多也是一宿没有睡。
  丁尉亭刚从张燕手里接过水杯,手一抖,差点就打翻在地。
  “老白,你啥意思?你这不是要逼死我嘛!!!”
  他稍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利害关系。
  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小丁,别激动。你怎么这么不冷静?让白经理把话说完!”
  刘兴安地位十分超然,几个人以前都是他的下属。现在虽然不是了,但是他是大股东。
  “我呢,昨天接到了一个电话,或者说是一个调令。我要离开全彩了。”
  白学成从兜里摸出了烟,用微微颤抖的手点着了。
  “老白,这是什么情况?”
  丁尉亭的声音,徒然大了起来。
  “要是真有人欺负到咱们头上,那可不成!”
  他这才注意到,白学成的模样不比他强多少。


第719章 接管
  “没有人欺负我,电话是小成打来的。”
  白学成把目光投向窗外,他的嗓子有些沙哑。
  窗外是肃萧的大街,也许是炎热的夏日,也许是经济的萧条,窗外的主干道上,人流稀少。
  奉天的经济,已经被北方两个兄弟城市比了下去。
  但奉天的发展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奉天的人才底蕴,城市规模,人口总量,甚至发展潜力,都不是两座后起之秀可以比的。
  白学成原来打算,收购成功后,仍然让巨大高科独立原作。这样可以把一些低世代产能,向奉天转移。
  早期的液晶产线,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结果在技术,投资双密集的液晶行业里,可笑地采用了人海战术。
  这些产能,产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随着全彩的国际化,不知不觉间,人员用工成本在快速增长。
  在一个企业内部,就有这种问题,同工同酬。
  低利润产线的工人,向高利润产线工人看齐。国内的员工,向国外同事看齐。
  全彩的管理体制里,有很深的大锅饭烙印。
  一些老员工,会直接闯进他的办公室,反应待遇问题,公平问题。
  所以,虽然真正同工同酬做不到,但是安抚式的,各种名目补贴,不知不觉间就多了起来,一些低世代产线,已经在亏本运营了。
  巨大高科这两年挣扎求存,工资,待遇比全彩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这是他们能靠着小屏产品活到今天的秘诀。
  保留巨大高科作为独立实体,把低世代产线,产能向奉天转移,以此降低运行成本,维持整体利润率,就是一个可行方案。
  随着冰城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它已经有能力带动千里之外的奉天了。
  可是现在,这些都不干他的事情了。
  ————————
  “小成的电话?他要把你调到哪里去?他不是不管事情了吗?”
  丁尉亭的声音,回复了正常。
  成永兴在全彩没有任何股份,间接持股也没有了。就连几家相关基金,也基本清了仓。
  “他希望我去林晶圆。林晶圆的两条新产线已经建成,但良率一直上不来。叶静几个年轻人搞不定,他希望我过去把摊子撑起来。”
  昨天的电话,打了差不多一个小时。908那条以进口设备为主的产线,进展还可以,但是春城的国产线,建成超过半年了,一直无法正式生产。
  这条线不能顺利投产,对后续在建的几条线,也产生了巨大压力。
  它们还要继续建吗?
  这几条线,用的都不是林晶圆的自有资金,其他出资方,几地政府,银行,全在跳脚。
  几十亿的投资,投下去了,如果最后烂尾,一批人要掉脑袋。
  “林晶圆啊,那还差不多。”林晶圆,虽然还没有看到效益,但在大家心目中,地位不比全彩差。“不过那边是个烂摊子啊。”
  林晶圆算是工大系的一个热门话题,很多消息,也就传到了奉天。
  林晶圆的管理团队,是由多方力量结合在一起的,有无锡帮,有电工部,林大帮,工大帮,光机所及身后的中科院人马,再加上一堆童子军成员掌舵,简直是大杂烩。
  这种结构,遇到成绩,自然皆大欢喜。一旦遇到困难,相互推诿,互相指责,埋怨,相互瞧不起,就是家常便饭了。
  事态在908线顺产之后,变得更加严重了。
  “是啊,我也是权衡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去了。全彩以后就交给你了。”
  “这…”
  “小丁,事情就这么定了吧。大家都没有什么时间。白学成准备明天就回去了。那边小成催得很急,没有功夫墨迹了。”
  刘部长盖棺定论。
  “那好吧。我去安排一下。”
  “总算可以回家了!”
  张燕在旁边小小的欢呼了一下。
  她的孩子刚刚出生,虽然不需要喂母乳,但每天都让她牵肠挂肚。要不是这次的收购案都是熟人,不来不好看,她才不会出来。
  她的小日子,舒服着呢。
  ————————
  等丁经理退出去以后,刘总提醒了一句:
  “你这次的任务很重啊,这个才是才是重中之重!”
  他举起手指,摆出一个剪刀手的姿势。
  “知道,如果不是因为它,我还不过去呢。这个项目做下来,我也该青史留名了吧!”
  白学成手里的香烟都烧到手指了,但他好像一点感觉都没有。
  青史留名,就是电话里劝他的用词。
  钱已经吸引不了他。只有如此巨大的诱惑,可以使他离开一手带大的企业。
  “大胆干吧,有小成在那边,你有啥可担心的!”
  张燕在旁边打气。
  成永兴的一些事情,谁都不说,但心里都有数。
  ————————
  冰城
  工大南区,行政楼。
  一大坨西装革履的中年人,一起往外走。
  “羊校长,别送了!”
  白学成拦住了身后几人。
  “你们出征林省,我总要表达一下态度吧!”几位校长,仍然坚持要送。
  白学成不再说什么,抬头,挺胸,带头向外走去。
  这个时刻,也许就是他的尖峰时刻了。
  无数的压力,重担,期望,都在他一个人身上。
  以前在后勤部的时候,他仅仅是一名不起眼的处长,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工作,但经过几年的历练,他已经赢得了地位和尊严。
  白学成接掌林晶圆,是多方推动的共同结果。
  白学成的就职,也代表着一件事情:
  那就是林晶圆的回归!
  全彩,林晶圆,被戏称为工大的左右护法,在光电系解体后,具有异常重要的地位。
  它们或者是因为规模,或者因为影响,都要比其它公司来得更为重要。
  以多彩,精密光机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则构成了更大规模的第二梯队。
  林晶圆作为两大护法之一,非常特殊。
  不仅仅是因为规模。
  这间企业,工大虽然是大股东,但影响力基本为零!
  由于种种原因,工大始终没有办法影响到林晶圆的发展和决策。
  第一条1微米,第一条0。8微米,甚至即将到来的第一条0。5微米,以及计划中的0。35微米,都被放在了春城!
  没有人愿意承认,但这就是事实。
  工大对这间旗下的重点企业,完全失去了掌控力。
  管理方面,晶圆一直被成永兴及其主导的童子军所把控。
  而技术方面,晶圆的主要力量来自林大和春城光机系统。
  工大的影响力,已经降到了最低。
  所以,白学成的履新,也就同时意味着,工大力量将全面接管晶圆这个游子。
  这也是工大对此事如此看中的原因。
  白学成差不多带走了全彩的大半个团队。
  时隔数年,工大又一次全校总动员。派出了新成长起来的精兵强将。林晶圆这一仗,只准胜利。只能胜利。
  ————————
  一群人,簇拥着走出了大厅,来到了楼前的广场。
  行政楼也和其它所有的南区建筑一样,楼龄不超过两年。
  工大这批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