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修湖啧啧叹道:“也对……现在修田大哥苦尽甘来喽,以后小松当官,他家花不完的钱。”
第八十七章 日常
“翠兰,多亏了你跟修田,要不然我们孤儿寡母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灿军一心想练武,但是他胆子太小了,没小松关照,我真怕他在讲武堂被人欺负死。”
池家老房子里。
阿红姐带来一筐鸡蛋,拉着池母的手不停感谢。
“阿红姐你不用担心,灿军是个好孩子,我会让小松多照顾灿军,你就安心回去吧,鸡蛋也带回去。”
“不行不行,鸡蛋是给你们吃的,拿着拿着。”
“我要你鸡蛋干什么。”池母坚辞不受。
不过推来推去,还是拗不过阿红姐,无奈之余只能接受。
见池母收了鸡蛋,阿红姐这才说道:“翠兰,那我就先回去了,你家忙着盖房子,我不耽误你忙事情。”
“也没留你在这吃饭。”
“讲哪里话,你家正在做事情呢……我走了啊翠兰。”
阿红姐匆匆离去,池母将鸡蛋放进厨房,拎起热水瓶就准备出门。
“妈,我跟婷婷也去帮忙盖房子。”池小芽和温婷两个小姑娘,一左一右拉着池桥水的手,跟在池母后面。
池母笑着抚了两个女娃的发梢:“小芽、婷婷乖呀,在家照顾弟弟,盖房子这种事情,有你们爸爸看着呢。”
最小的池桥水,咿咿呀呀说着不清晰的话:“大妈,大妈,鸡,鸡蛋,吃。”
“要吃鸡蛋是吧。”池母往屋子里喊道,“小武,小武,小武你死哪去了,从碗橱里拿个煮鸡蛋出来!”
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池桥武和温墨山,磨磨蹭蹭走出来。
身后还跟着走路摇摇晃晃的池桥东。
池桥武举着鸡蛋:“谁要?”
“剥给你弟弟吃。”池母皱起眉头,“你们两个是不是又在偷看电视,等你们爸爸回来,看你们挨不挨打。”
池桥东高兴地拍手:“哥哥打,打哥哥!”
池母见状,又训斥道:“还敢带老四一起看电视,把老四眼睛熬坏,你们就有出息了!”
池父池母四个孩子,池桥松、池桥武、池小芽、池桥东;二叔二婶一个孩子,池桥水;小姑、小姑父三个孩子,温墨山、温婷、温墨水。
从大到小排序。
分别是池桥松、池桥武、温墨山、池小芽、温婷、温墨水、池桥东、池桥水。
池桥武一边给弟弟剥鸡蛋,一边狡辩:“谁看电视了!”
结果温墨山一句话就露馅:“是老四自己要跟着我们,不是我们让他看电视的。”
池母骂道:“还说没看电视!”
“又不给我们找大哥,又不给我们去大棚,还不给我们看电视,要我们怎搞啊!”
“你哥没给你们买练字本是吧,不知道去抄字练字吗。都八岁了,马上下半年一到,就送你们去学校上学,不让你们待家里祸害。”
“妈,我不想上学,我想跟大哥一样练武!”
“你问问你大哥答应不答应,你大哥练武之前,也去学校上过学,你们以后不识字,练武都练不明白。”
习武有年龄限制,一般十三岁到十五岁,是最佳开启练武的年纪。
在此之前,大家族都会让孩子先夯实基础,同时送进学校学习文化课——大夏民国基本做到六年义务教育。
也就是小学六年,免费教学,只收少量的课杂费。
示意小孩们在家里好好呆着,池母匆匆赶下山,去给盖房瓦匠们送水。
…
…
…
不觉时间就到了傍晚。
池桥松骑着二八大杠回家,瓦匠们还在忙碌盖房,太阳不下山,他们不会停。
见到池桥松,都热情的打招呼:“小松回来啦!”
池桥松也会礼貌的一一回应。
晚上吃饭。
一家人都疲惫不堪,这几天事情赶到一块,每个人都连轴转,一刻不得闲。
“小松可搞一点?”小姑父提着酒瓶问道,每晚他跟池父、二叔,都要喝点散白消除一天的疲劳。
“不用。”池桥松对酒没兴趣。
池母问道:“你在讲武堂可见到阿红婶家的灿军?”
“丁灿军?”
“对。”
“见到了。”
“多关照关照他,阿红婶不容易呢,男人走得早,这么多年一个人把灿军拉扯大,真是不容易呢。”池母叹道。
二婶好奇问道:“灿军多大了?”
“刚满十五,去年就吵着要练武了……今年好不容易卖了头猪,又从我这里借了几百块钱,凑齐讲武堂的学费。”
“看到小松出息了,他们都赶着往上去。”小姑摇摇头,“但是都没看到,小松他们这一届学员,总共才毕业四个还是五个来着?”
“五个。”池桥松回道,“去年进阶力士境的有席龙龙、孙乾、马忠军,今年又进阶一个潘正侠,都已经办了毕业。”
“但你还是大师兄吧?”
“这是肯定的。”
不管后续有多少学员进阶力士境,池桥松大师兄的地位都牢不可破。当然大师兄只是一个称号,别人认不认,还得靠实力说话。
“阿红姐可怜哦,但就怕灿军练不出来,不是人人都有小松这样的天赋。”小姑言辞一向犀利。
池父说道:“总要拼一把,我当初也是想拼一把,才把小松送去讲武堂,这拼出来了,家里光景立马就好了。”
语气虽然平淡,但其中不无自得。
当初借钱送池桥松上学,已经成为池父这大半辈子,最得意的一项决定。
一家人就这样聊着琐事,吃完晚饭,等看过天气预报,池父就跟着池桥松去了田舍——今晚轮到他守夜。
守夜不是晚上不睡,而是睡在田舍,方便处理突发问题。
池桥松并不觉得有这个需要,但是池父认为很有必要,怕池桥松夜里睡太死,看顾不过来五亩地大棚。
“爸,你先洗洗睡。”
“嗯,我先睡,明天还得早起去买材料,铁丝网和钢筋都没了,得再买一批……钱真不禁花,跟流水一样,马上就要流干了。”
“我这还有一条大金链子,明天爸你拿去找人融化掉,再去银行换点钱,怎么也能换到万把块钱。”
“不留着戴?”
“戴这玩意干啥。”池桥松笑道。
他不混社会,才不愿意戴什么大金链子。
先去大棚里检查一遍,蔬菜长势正常,小青和五道眉都已经睡下,斧头也趴在窝里啃着一根大骨头玩。
田舍一切正常。
夜晚的风有些冷,但池桥松并未回屋,而是抽出一把铁刀,来到院子外面空地上练刀,修炼《泼风快刀》。
跟随郝伯昭断断续续学了有几个月,目前还没摸到门窍。
刀意迟迟出不来。
但他没有气馁过,依然每日早晚勤修不缀。
噌啷!
刀刃出鞘,寒光在星光下闪烁。
第八十八章 快与慢
《泼风快刀》讲究一个快字。
但是郝伯昭在教导时,又常常说要快慢结合,快到极致时慢自然来。
池桥松刻意放慢招式的速度,慢吞吞往前递招,或者时而快时而慢,并没有练出所谓的快慢结合感觉。
更没有体会过快到极致就是慢的境界。
风吹拂在脸上、身上,带走运动产生的热量——这个季节,这个时间段,温度不寒不热,恰到好处。
田舍院外。
初月的微光如清水,温柔洒落地面。
三两颗星,陪伴着弯弯月牙,免得夜空太过于孤独。
池桥松身影不断翻飞,偶尔会有刀光闪过,反射出清冷的月光,为整套刀法,为他整个人,增添些许质感。
“清风剑在手!”
“双刀就看走!”
他喜欢在练武时,默默念叨一首地球上的老歌:“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歌词已经记不全,就这么几段来来回回重复,却也有种自带BGM的意境,让他挥舞铁刀挥得更加带劲。
“快!”
“快!”
“快到极致!”
池桥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将手中铁刀,挥舞到最快的速度。每一个招式之间的衔接,每一下身法上的兔起鹘落,都要在最短时间里完成。
正所谓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
武道高手人人都快。
徒手接子弹不要太容易。
“喝!”
“哈!”
身体旋转,铁刀在背部旋转一圈,这一招动作好似直升机的螺旋桨,在《泼风快刀》中有个好听名字——清风落叶。
借助铁刀旋转带起的气浪,身体轻轻提纵,接着就展开另一招——威震雷霆。
只见铁刀在他背后旋转过后,单手持刀,身体借着旋转的力道,翻身一周挥刀劈出,仿佛加长版大风车。
轰轰轰!
刀气切割在泥土上,切出道道犁沟。
这不是刀芒,只是附着在铁刀上的明劲、暗劲,被惯性喷出,溅射而成的痕迹。切口粗糙,仿佛被犁耙犁过一般。
很快。
随着池桥松不断翻飞施展,一套刀法即将练完。
就在他沉浸于刀法之中时,院子里月桂大棚,月桂树忽地抖一抖枝桠,像是微微长大一些,生出些簇新的嫩芽。
下一秒钟。
池桥松向后弯腰搭桥,铁刀快速在头顶掠过,刀刃仿佛一道白练,在眼前展开。
恰巧他仰天而望,目光便看到铁刀所化的白练,与天空中的一轮弯月重叠。那一个霎那间,周围一切仿佛从极快的旋转,转入极慢的定格。
就像电影中的子弹时间。
池桥松感受到自己向后弯着腰,铁刀与月牙光影重叠,揉碎成一团白光缓缓流动,似一把温柔如水的月光之刀。
他握住月光之刀的刀把,在这仿佛被定格的场景中,慢吞吞施展出接下来的刀法招式。
恍惚过了一刻钟,恍惚世界只有一道光,月光之刀从定格场景中挥出,向立在地里的练功木桩轻柔劈去。
铎!
一声清脆炸响。
定格的世界轰然碎裂,池桥松整个人都从慢镜头中退出,目光循着手臂往前看去,哪还有什么月光之刀。
只有半截铁刀,颤巍巍的晃动。
断掉的前半截刀刃,已经透过木桩,扎在三米远外的泥地上。
前后从他弯腰到劈刀,哪有什么一刻钟,实际只是一瞬间,但他嘴角咧出一道弧度,心头尽是酣畅淋漓的畅快。
“刀意!”
他已经施展出《泼风快刀》的刀意:“刚才那一瞬间,就是老师经常提到的‘快到极致时慢自然来’吧!”
这一刻他彻底明白,所谓快慢结合,并非招式有快有慢。
而是现实世界里招式极快,精神世界里招式极慢,两种世界的快与慢结合在一起,就成就了《泼风快刀》的刀意。
“武道!”
“功法!”
“精彩绝伦!”
捡起半截刀刃,他再看向练功木桩,上面有个狭长的裂缝。
伸手摸上去,顿时有一道微弱的细碎白光,把他的手指切开一道细小裂口。用力挤一下,便滚出一滴血珠。
“果然好烈的刀意!”
池桥松哈哈一笑,转身就向院子里走去。
然而走到一半,他忽然顿住脚步,向不远处的树林里望了望,眉头微微皱起,然后果断回屋拿出手电筒。
返回树林前,仔细照了一遍。
什么都没发现。
“看来是我的错觉。”他摇摇头,放下手电筒,转身回屋。
又走到一半时,忽地快速转身,手电筒对着树林照射一圈。树林什么都没有,只有风吹过树叶发出轻微的扑簌簌声音。
自嘲一笑,池桥松这才真的进屋,把门栓插上。
径直往月桂大棚走去。
毫无疑问,月桂树上,代表《泼风快刀》的小黄花已经鼓起花苞。
“《疯牛大力拳》圆满、《十二路弹腿》圆满、《禹剑》圆满、《猛虎大力拳》圆满、《白虹剑》大成、《泼风快刀》凝聚1%……”
练出暗劲,进阶勇士境后没多久。
池桥松就在一次练拳中,将《猛虎大力拳》练得圆满,准备新学年就向郝伯昭提出,再兼修一门《大力神拳》。
“先试试《泼风快刀》需要多少肥料养熟。”
目前肥料库有十包肥料,池桥松爽快拿出一包,洒在月桂树上,肥料化作一道只有他能看见的光落下。
花苞壮大一些,但并未张开。
看到这个景象,池桥松心就微微发凉,这一次花开的效果比上一次《白虹剑》幅度还小,再看月桂树信息。
“……《泼风快刀》凝聚6%……”
“嘶,一包肥料才涨了5%的进度,这岂不是要二十包肥料,才能把《泼风快刀》养熟?”
考虑到进度可能有小数点,他又默默拿出一包肥料撒上去,等待月桂树信息更新:“……《泼风快刀》凝聚12%……”
涨了6%进度。
“如我所料,一包肥料的进度不止5%,应该有5。5%以上,这也就是说大约……”他算术不太行,算了好一会,“至少十七包,至多十八包肥料,能将《泼风快刀》养熟,比《白虹剑》肯定要多一些。”
《白虹剑》只用了十五包肥料。
现在肥料库还剩八包肥料,池桥松叹了叹气:“还得继续攒肥料。”
…
…
…
就在池桥松对着月桂树叹气时。
院子外面树林,一棵老槐树的枝桠上,月光照射进来,照出一只狐狸人立的身影。
这只狐狸看上去十分苍老,皮毛都已经斑秃,眼眸中的神采也很浑浊,微微流露出一丝复杂情绪。
望着月桂大棚,静静伫立。
等看到池桥松从月桂大棚走出,它的眼中,骤然有一道亮光闪过,随即又恢复浑浊。
老迈狐狸的嘴角似乎有轻微上翘,很快就四脚落地,从老槐树枝桠上跳下,小跑着离开了树林。
第八十九章 百兽大力拳
“小青,加油吃,加油长大,加油蜕皮!”早晨喂过小墨坎蛟吃鸡崽子,池桥松心态轻松的与小青开玩笑。
小青也不知听懂没听懂,轻轻回应一声:“哞。”
有了小青的蛟蜕肥田,大大缓解他不能进山打猎的压力。
乃至于他还跟池父提了一嘴,让池父以后将小青拉的屎,还有两只五道眉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