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练武平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练武平天下-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片地不算太平整,需要大修。
    池桥松也就专门请了几天假,每天都在整改二亩薄田。
    他现在力气巨大,耐久力也非常好,可以从早干到晚不停歇。当然,个人的力量,比起挖掘机来说还是太小。
    要不是池母拦着,他都想去县城里,雇一辆挖掘机过来。
    …
    …
    …
    一个星期时间。
    眨眼而过。
    田舍周围变了一番模样。
    一大片山体被池桥松刨掉,然后填到另一侧的土坡上,让整个田舍周边成为一块大约有四亩地的平地平台。
    二亩薄田就具现化在平台上。
    然后专门平整了一条土路,通向半山腰的砖瓦房。
    他打算等以后慢慢的铺上砖石,这样就有一条下雨也能进山的路,不用每次下雨都弄得一脚烂稀泥。
    嘟嘟嘟。
    拖拉机的声音从山脚拉近。
    池父开着拖拉机,将一捆一捆的塑料皮运上来,到了田舍,大棚施工工人一起将塑料皮抬下来,搬进田舍。
    田舍已经被征辟为仓库。
    “钱还够吗?”池桥松问道。
    “够呢,可能还花不掉,自己买材料就是省钱。”池父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擦汗,光着的膀子上都是精壮肌肉。
    胳膊晒得黢黑,背上晒得通红。
    这是一个跟黄土地打交道半辈子的普通农民,没有念过什么书,却舍得借钱送儿子进讲武堂,搏一份出头机会。
    “歇一会,喝口茶。”
    “不了,我把拖拉机开下山,等会再上来……你妈还在种那个翠、翠啥扁,我回头直接去帮她,这边你仔细看着。”
    池母在种新收的扁豆。
    池桥松给经过一亩薄田改良的扁豆,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翠玉扁。
    “是翠玉扁,爸,真种出来,咱家就拿这个名字去卖。”池桥松纠正一下,随即又说道,“你跟妈不要着急,活是干不完的。”
    池父将拖拉机摇起来,在嘟嘟嘟的嘈杂声中,大声说道:“日子有盼头呢!”


第十六章 禹剑
    “池桥松,你最近天天请假,还练不练武了!”庚申七班的班长胡航宇,走到池桥松面前,严肃质问道。
    讲武堂有点学术自由那味道,学员想上什么课程自选。
    但是学员会被分班,每个班级有班长配合老师管理,全体班长组成纪律委员会,狠抓讲武堂的学员秩序。
    “我有老师的假条。”池桥松满脸晦气。
    他才从家里忙完大棚的事,回讲武堂露个脸,就被班长给盯上了。
    胡航宇一脸正义表情:“老师的假条确实可以让你请假,但武道一途容不得你半点松懈。你平时就资质差劲,难得有机缘领悟,难道不该勤能补拙,再接再厉吗。”
    十八岁的胡宇航,人品不坏。
    就是权威主义思想灌顶,总想着操控班里每位学员,仿佛七班都是他在秀操作。
    “武道修行在内不在外,机械化的训练并不一定对武道有进益,这是我总结出来的一点经验,免费分享与你。”
    池桥松懒得理会对方的正义感爆棚。
    他最近打听到,教授《苍鹰开碑手》的徐景阳老师,还会一门入门剑法《禹剑》,属于少见的以兵器横练入门的功夫。
    武者修炼最开始的时候,要把全身筋肉皮膜都夯实,才能滋生明劲,而拳脚类型的功夫,最能打熬身体。
    故此很多入门功法,都是拳法、腿法、掌法、硬气功之类。
    只有明劲勃发之后,才能从容运使兵器,否则容易伤身。因此剑法、刀法之类的武功,都有品级限制,需要进阶力士境才能学习。
    《禹剑》无品级限制,非常罕见。
    “胡言乱语!”
    胡航宇见到池桥松敷衍自己,顿时皱眉呵斥:“难道你比老师还懂武道,老师让你勤学苦练,你却偷懒狡辩!”
    “我还有事。”池桥松想走。
    胡航宇身体往前一横,直接拦住他的去路:“我是班长,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好好谈一谈。”
    谈什么?
    谈武道?
    池桥松已经力士境,两门横练功夫大成,自然不会在此浪费时间。
    他伸手去拨开胡航宇,胡航宇见状,脚下用力便打算来个“岿然不动”,让池桥松明白,自己的《疯牛大力拳》同样练得行云流水。
    但下一秒钟,一股沛然巨力传来,直接拨开小鸡似的将他拨到一边,差点就脚下拌蒜栽倒。
    等池桥松头也不回走掉。
    站稳身体的胡航宇,靠在门框上,心头还残留着莫名的震撼:“怎么他这么大力气,他凭什么这么大力气!”
    …
    …
    …
    “你要跟我学《禹剑》?”徐景阳好整以暇的看着桌上礼物。
    一条可以类比地球上硬玉溪的金圣香,两瓶可类比海之蓝的婺朦胧,这份礼物已经算得上很有档次。
    池桥松基本掏空了家底,才以小姑父的名义,从批发部半买半赊过来。
    家里为了修大棚,又一次负债累累。
    当然。
    都知道池桥松学武有成,将来有大出息,所以借钱远比上一次要容易。
    “是的,徐老师,我武学资质很差,机缘巧合才练会《疯牛大力拳》,现在再难往上推,所以想触类旁通。”
    池桥松言辞恳切。
    原本他打算等有学员快要突破力士境,就把自己突破的消息公布,既能拔个头筹,又不显得过分突兀。
    这样便不会引起有心人关注。
    谁知道等了几个星期,这届讲武堂学员,拔尖资质的一个都没有,都还在蒙头练武,苦苦打熬筋骨皮膜。
    没有挡箭牌,本着低调的原则,他也就暂缓公布消息。
    但又想学新的武功,于是打起《禹剑》的主意,这是难得以兵器入门的武功,学到手绝对不会亏。
    “想学可以,但这点礼不够。”徐景阳拿起金圣香,整条烟放在鼻子下嗅了嗅,“烟倒是没买假。”
    真是贪心!
    池桥松假装心疼咬牙:“我回去再赊一条过来。”
    “两条,去吧。”
    “好。”
    池桥松匆匆来去,从孔宏才那里又领到一张假条,随即在胡航宇怨愤、羞怕的眼神中,骑上二叔的二八大杠离开。
    梅雨季节,干货容易受潮,二叔索性暂停收购,留在家帮着盖大棚。
    他的自行车就暂时给池桥松骑。
    叮铃铃,叮铃铃。
    这辆二手自行车,骑着十分顺畅,就是铃铛一路上响个不停,片刻后来到一条街上的粮油店。小姑父温一祥正在榨菜籽油,他是粮油店的伙计。
    “小松,你咋这么快回来了?”小姑父诧异。
    “小姑父,您再帮我个忙,再去赊两条金圣香。”池桥松也不废话。
    “还要再赊两条,咋回事?”
    “送的礼不够。”
    “一条金圣香,两瓶婺朦胧,送给知事大老爷都够了,送给你们老师还不够?”小姑父听了,无语到极点,“进讲武堂的时候,就收了一大笔学费,现在学个武功,还要另外送礼,这是哪里的道理咧!”
    抱怨归抱怨,小姑父还是又给赊了两条金圣香:“你早点拿钱过来,批发部老板限我一个月内销账。”
    “放心吧,小姑父。”
    …
    …
    …
    两条新的金圣香,摆上桌子,徐景阳终于满意点头:“一三五下午,你过来找我,去后院三号场地教学。”
    “谢谢徐老师。”
    “客气了,收礼办事应该的。”
    徐景阳贪是贪了点,但教学还算认真,自此一三五的下午,他都认真教授池桥松《禹剑》。
    《禹剑》演化自《禹步》,《禹步》相传为古时夏禹所创,乃是高深的内外兼修功夫,修炼很难,渐渐失传。
    倒是《禹步》在流传中,演化出不少新武功,《禹剑》就是其中之一。
    “天有北斗七星,《禹剑》练时要脚踏北斗,以身法带动剑法,这就是《禹剑》可以横练入门的缘故。
    当然。
    既然兼具了入门效果,那么实战威力也就大大下滑,更重养身,有《禹步》内外兼修的那股子韵味。
    你且看我走位,看我剑招,你先把这一套表面东西学会。”
    徐景阳单手持剑,单手并指,在草地上不断踏步,不断变换方位。长剑与身体之间,呈现出特殊的气质,仿佛一位舞剑的谪仙人。
    仙气飘飘。
    池桥松拿着木剑,跟随对方,不断来回比划,短时间走不出对方的节奏感——身体还是欠缺一点和谐。
    哪怕《疯牛大力拳》、《十二路弹腿》接连大成,凝滞的地方依然存在。


第十七章 武士搏击
    资质太差,武道一途若无外挂,前路渺茫。
    连续一个星期回家,池桥松仔细盯着月桂树,没有第三朵小花盛开的迹象。
    也就是说。
    《禹剑》他还没有摸到门窍,凝聚不出代表《禹剑》的武道外功果实——这就很尴尬了,连门窍都摸不到,自然也无谈使用外挂。
    好在池桥松心态放得很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只需要练出皮毛即可。
    “嚯哈!”
    模样大变的田舍,一处砖石垒砌的平台,池桥武和温墨山正在一拳一脚的演练基础。
    池父、小姑父、二叔等人,都在大棚里面种浇水、种菜。大棚已经完工,现在塑料皮掀开放在一边,天气够热无需保温。
    不远处的山顶上,池桥松也在练剑,脚踏北斗七星,手持三尺宝剑。
    树叶婆娑,清风徐来。
    阳光被遮挡,留下斑驳阴影。
    木剑陡然直刺,啪嗒,在树干上留下一个浅浅小坑。池桥松费力的转动手肘,让自己的剑招更贴合《禹剑》所描述。
    一门功夫,想要摸着门窍,至少要形神兼备。
    他现在还在练外形,让一招一式都能潜移默化使出正确姿势,这一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最吃力的阶段。
    还好。
    有《十二路弹腿》打底,他可以感受到剑招配合的身法上面,自己驾驭起来要游刃有余。等日后练得武功多起来,大约就能融会贯通,让身体再无凝滞。
    “清风剑在手……”
    铎铎两声,剑尖在树干上连点。
    “双刀就看走……”
    持剑翻滚一圈半,帅气的劈叉姿势落地,再后背绕地半圈,仿佛托马斯回旋一般站起来,继续向前刺剑。
    “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一边练剑,一边哼几声也不知跑调没跑调的歌曲,池桥松渐渐找到了《禹剑》的感觉,那是一种模糊的体会。
    他有过两次。
    一次是前身修炼《疯牛大力拳》,忽然有一天就记住了所有招式,能连贯打出。一次是《十二路弹腿》修炼中,双腿不停侧踢,再顺势一招高难度动作。
    门窍说不清道不明。
    可能困顿许久,也可能一秒顿开。
    “有了!”
    他收回木剑,匆匆下山。
    来到田舍面前,望着大棚里的二亩薄田,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景象。特意留在大棚外面的月桂树,周边用篱笆和铁丝网围了一圈。
    打开小门近前,可以看到月桂树的另一根枝桠上,一朵淡淡的小黄花盛开。
    “《禹剑》凝聚1%……”
    毫无疑问,这棵武道外功根基所化的灵根上,每一朵小黄花,都代表一门武功。耗时一个半星期,《禹剑》摸着门窍,正式凝聚在月桂树上。
    “果不其然!”
    池桥松嘴角微微翘起。
    当即选择使用肥料,一包肥料化作一道光,洒落在月桂树上,小黄花迅速绽放到极致,然后开始凋谢,结出一枚青涩的果实。
    “嗯?”
    池桥松诧异的看着尚未成熟的果实,发现果实上的信息显示:“《禹剑》凝聚34%……”
    一包肥料,才让《禹剑》多了三分之一的成熟度。
    这显然出乎他的意料。
    他不是没想过,品级越高的武功,需要施撒的肥料越多,没想到入门品级的《禹剑》也要三包肥料。
    看着仓库中所剩的孤零零一包肥料,他无奈选择撒上。
    “《禹剑》凝聚67%……”
    “没有意外的话,等到八月初才能成熟了。”每个月的月初,薄田都会吞吐天地精华,凝聚一包肥料。
    这是目前肥料最大来源。
    “爸妈,这枚果子你们帮我看好,很重要。”池桥松不能整夜守在这里,好在至亲的父母可以信任。
    “放心,月桂树我们宝贵着呢。”
    …
    …
    …
    七月中旬的天气,已然酷热难耐。
    讲武堂还没放假,按照普通学校的制度来说,七八两月都会放假。不过朱大元帅都还没放假,讲武堂怎好先放假。
    剑法已经摸到门窍,剩下就靠肥料,池桥松不再跟随徐景阳练剑。
    “学了《禹剑》,似乎略有所感,徐老师,容我回家休整几天。”他如此解释道。
    徐景阳微微抬眉,觉得池桥松在捆风。
    但不用再费心教学,这就很舒服:“回头还继续学吗?”
    “若有疑惑,还想向徐老师请教。”
    “我有时间,会为你解答。”
    “好。”
    等池桥松离开,抽着金圣香,徐景阳一脸惬意:“送这么多礼,就学了一个半星期的《禹剑》,嘿,真不知道是说你傻,还是有财力。”
    当然。
    时长时短,礼物概不回退。
    池桥松到宿舍收拾一下东西,准备先搬回家住。高温天气,宿舍连个风扇都没按,在这里睡觉能把他热死。
    行礼还没收拾好,就听到外面一阵喧哗。
    王民忠从门外匆匆跑来:“池桥松,老师打起来了,快去抢位置。”
    “什么情况?”池桥松表示不理解。
    “周老师跟刘首席切磋,就在后院大广场,所有学员都去围观了。”
    “是吗,那还等什么,走。”
    周向贤和刘文涛都是武士境的高手,这种切磋场面可不常有,他跟王民忠迅速向后院大广场跑过去。
    说是大广场,就是泥巴地。
    果然讲武堂所有的学员、老师,都围在墙头跟下。
    池桥松仗着自己力气大,很快挤到前排,见泥巴地中央有两人对峙。首席讲师刘文涛脸色铁青,周向贤老师则嘴角挂着讥讽的笑容。
    “周向贤,大帅明文规定,禁止街头斗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