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那几条狗,许世彦倒是也能打猎,但肯定没有现在弄得多。
  许世彦是从心里佩服老李头,这老爷子年轻的时候,绝对不一般。
  “三儿,给,给的,留着,留着。”老李头说话不太溜到,有点吃力。
  “坐,坐。”老爷子费劲抬起手,招呼许世彦坐下。
  “不了,大爷,我这刚回来,还没去我爹那边儿看看呢。
  我先过去一趟,等晚上,咱爷俩再唠。”
  山上住了好几个月,下山了肯定得过去看看爹妈,这是规矩。
  “哎,哎,晚上,晚上,聊。”
  老李头这么大岁数了,这点儿规矩还能不懂么?于是朝着许世彦摆摆手,示意他快去看爹妈。
  许世彦从东屋出来,回西屋换了套衣裳,然后跟苏安瑛俩人,拖着爬犁去了村东头许家。
  “爹、妈,我们下山了。”一进大门,许世彦就大声喊道。
  “老六,金凤、小波,快出来,看我带什么好吃的回来了?”
  终归是骨肉亲人,感情还是不一样的。
  当初刚重生回来的时候,满心怨气,看着谁都不顺眼。
  在山上住了这么久,许世彦的想法也有些转变。
  再怎么样,也是亲爹亲妈,该孝顺的还是要孝顺。
  当然,远香近臭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偶尔回来看看,带点儿东西给家里就行了,可别太亲近。
  不然就老爷子那臭脾气,许世彦不认为他能承受的住。


第七十章 老四的婚事
  要是搁平常,许世彦在外面这么喊,许世琴早就领着侄儿侄女冲出来了。
  可今天家里却静悄悄的没什么动静,许世彦觉得奇怪,领着媳妇往院子里走。
  直到俩人走到屋门外,刚要伸手开门,屋门从里面推开了。
  “三哥,你回来了?”是许世琴,只是看着脸上好像不太高兴的模样。
  “咋地了?家里有事啊?”许世彦纳闷儿,忍不住问。
  “别提了,四哥不是初六订婚么?吴家那边出幺蛾子呢。”
  许世琴叹气,伸手扶着苏安瑛进门。“三嫂,你小心点儿啊,跺跺脚,别滑着。”
  从外面带了一脚雪,谁进门都跺跺脚,门口那里湿漉漉的比较滑。
  许世琴不放心嫂子,小心翼翼的扶着。
  “出幺蛾子?还能出啥幺蛾子?
  当初是他们看好你四哥,死皮赖脸的要跟,这会儿又出幺蛾子?”
  许世彦愣了,没记得上辈子有这么回事啊?
  许家老四许世德,在青岭教书,跟青岭吴家的闺女吴秋燕俩人处对象好几年了。
  许家兄弟都长的不错,许世德为人活泛,性子也好,刚去青岭教书,就被吴家人给相中了。
  吴家大闺女叫吴秋燕,比许世德小一岁,长得还不错。他家小儿子正好就在许世德班上。
  吴家人看好了许世德,家里不管做点儿什么吃的,都让小儿子拽着许世德来家里吃饭。
  这一来二去的,许世德就跟吴秋燕看对眼了。
  吴家早就想把婚事定下来,但许家这边始终没点头答应。
  主要是许世彦一直没对象,许家还是很讲究规矩的,哥哥没结婚,弟弟不能先娶媳妇。
  总算今年开春有人给许世彦提了大营大队的苏安瑛,许家这边着急,俩人没见几面就定下了婚期结婚。
  许世彦这边刚订了婚,吴家那头就催着也订婚,生怕婚事出岔子。
  这年月多数都没有订婚太早的,一般都是结婚前一个月,或者月初订婚,月末结婚。
  要知道订了婚就得当亲戚走动了,逢年过节的不得送点儿礼?许家五个儿子呢,可拿不出钱来。
  所以许家这边一直没着急,秋天了才找媒人去吴家谈亲事。
  当时也说的挺好,腊月初六订婚,二十六结婚。
  正好队里分了钱和粮,手头宽裕,赶在年前杀了猪办酒席,结了婚就过年。
  可没想到,许家这边结婚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许世德学校放寒假,正准备着回来订婚呢,吴家那头出幺蛾子了。
  “吴家那头说,要一百块钱彩礼,还得要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没有这些不订婚。”
  许世琴很是气愤,这几样加在一起得五六百块钱呢。
  关键是,自行车还有收音机、缝纫机,没有工业票根本买不到。
  许家也没个工人,去哪里弄工业票?
  再说了,就算有工业票,这几百块钱从哪里出?
  为了许世德结婚,家里已经给做了全套家具、被褥,还给吴秋燕买了二斤毛线、一块手表,一双皮鞋,做了一单一棉两套衣服,这些不都是钱?
  许世彦一听,也是吃惊不小,吴家这胃口够大的啊,真敢要。
  进了东屋,就见到许成厚周桂兰夫妇坐在南炕上。
  许成厚叼着个烟袋锅子,一口接着一口的抽烟,周桂兰的脸色也不太好。
  见到许世彦夫妻进门,许成厚赶紧把烟袋锅子往炕沿下磕了磕,不抽了。
  “三儿两口子回来了?快,过来坐。这几天你妈就念叨,不知道你俩啥时候下山?”
  许成厚的态度,意外的温和。
  这一冬天,许世彦可没少往家里捎吃的,不管打了野猪、黑瞎子还是狍子,都让人捎一半儿回来。
  可以说,入了冬之后,许家就没断了肉,生活比往年不知道好多少。
  村里头如今谁不羡慕许家?都说许成厚两口子养了个有本事的儿子,一家子跟着沾光儿。
  许成厚也觉得脸上有光彩,对这个三儿子一改往日看法,态度自然大不一样了。
  许世彦对老爹这般态度,心里直画魂儿,他爹吃错药了吧?以前可从没见老爹这么和气过。
  还是周桂兰拽了儿子一把,许世彦这才坐下,苏安瑛也跟着坐在了炕沿上。
  “爹,妈,我刚刚听老六说咋回事儿?”许世彦坐下之后,少不得要问一问。
  “唉,别提了,一家子让老四这婚事给愁着了。”周桂兰叹气,把事情讲给许世彦听。
  “你说这眼瞅着就到订婚的日子了,那头又整这么一出。
  一百块钱彩礼,咱紧紧手还能拿得出来,可那收音机、自行车,咱去哪儿淘登啊?
  这不为难人么?”周桂兰一边说,眼睛就红了。
  外人看着许家五个儿子,日子红红火火,可实际上呢,谁家日子难过谁自己知道。
  光是这五个儿子结婚娶媳妇,就够人头疼的了。
  前头这三个还好说,都挺顺利的。
  别看大媳妇二媳妇都是知青,可当初人家也没要这要那,都是按照村里的规矩置办结婚。
  要是老四结婚,真照着吴家的要求办了,前面三个媳妇心里咋想?能乐意?
  后头老五的媳妇呢?等老五结婚,是不是要的更多?
  周桂兰真是觉得难心,都快愁死了。
  “愁什么愁?本来我也没看上老吴家。
  哪有他们家这么办事儿的?好好的大闺女嫁不出去了咋地?成天把小伙子往家里拽?
  这都什么玩意儿?”许成厚气的瞪了北炕上坐着的许世德几眼。
  “瞅着你挺精明,净干蠢事儿,你就没地方吃饭了是吧?非得上他家去吃?
  你找不着个媳妇了?就非得找老吴家的?”许成厚满心火气,全都朝着老四发了。
  许世德也很郁闷啊,这都说好了的事情,临时又变卦了,他这婚到底是结还是不结啊?
  “人家那边早就说了要订婚要订婚,是你俩不同意,舍不得过节那点儿东西钱。
  要是早订婚,能有这事儿么?”许世德低着头,小声嘟囔。
  “你个兔崽子,你再给我说一遍?我今天特么的踹死你。”
  许成厚耳朵又不聋,哪能听不见儿子说啥?
  当时就火了,抬手拿起笤帚疙瘩,就要去抽儿子。
  许世先几个都在东屋呢,还能真让父亲把老四打了?于是赶紧上来拦着。
  “爹,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啊。”


第七十一章 好吃的
  许世彦并不知道吴家为什么会变卦,上辈子许世德结婚很顺利,没出这些岔子。
  但是他知道,如今这件事怕是很难善了。
  因为许世彦清楚的记得,吴秋燕是年前腊月二十六进门,第二年农历六月就生了许海洋。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当时对外说的是孩子早产,可许海洋生下来七斤多,根本不是早产。
  要是这么算的话,如今这个时候,吴秋燕肚子里已经有货了。
  这是啥年月?七七年,民风还没那么开放呢。
  没结婚俩人就睡到一块儿去,还怀了娃,闹出来可不光是女方没脸,男方也跟着丢人的。
  而且,一旦女方反口,说是男的耍流氓,那结果就更可怕了。
  许世德轻则会被逮起来蹲笆篱子,重了,吃花生米也有可能。
  当然,吴家应该不至于闹的那么狠,估计就是想借机拿捏,从许家多要些好处。
  不然他们就直接找来了,不至于让媒人捎信,要那么多东西。
  “爹,你也别打他了,事情到这个地步,打还有什么用啊?想办法解决吧。”
  许世彦叹气,他是真的不想回来,一回家就各种烦心事儿,消消停停过日子那么难么?
  “能怎么解决?一百块钱彩礼,两转一响,把我这身老骨头砸碎了,咱家也拿不出这些来啊。”
  许成厚被儿子们拦着,手里的笤帚疙瘩招呼不到老四身上,索性直接扔过去,正好砸儿子头上了。
  “阳历年刚分了钱,除去你们两口子,家里四个壮劳力加上你妈,总共也就分了六百来块钱。
  都拿去给他说媳妇,咱家日子过不过了?”
  许家劳力不少,可吃用也多,老老少少十几口人,一年光口粮也得几千斤啊。
  工分扣除粮食后,还能折算出六七百块钱,那真就是好日子了。
  “老四,你这就去吴家,跟那边好好谈一谈,问问吴家人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他们家提的条件,别说是咱大房子村了,就算上公社,不,连县里头都算上,也没几家能做到的。”
  “他们家要是不想结这个婚,趁早说清楚,别这么难为人。
  他们家要是还想把闺女嫁过来,就好好的谈,婚期都定了再闹这一出,传出去让外人笑话。”
  许世彦想了下,提议让许世德去吴家摸摸底。
  这事儿别人出面都不适合,反正是许世德结婚,这混小子把该办不该办的事都办了,总不能事到临头他躲着不出面吧?
  “啊?让我去?能行么?”许世德有些犹豫。
  “谈论婚事不都是媒人出面么?哪还有自己个儿去谈的?”
  “你不去?你自己的婚事你不出面谁出面?咋地?你还想让咱爹咱妈出面啊?
  滚蛋,赶紧去,把事情整明白了再回来。”
  以前,许世彦在家里地位低,老爹不待见,兄弟们也都瞧不起,所以说话不硬气。
  如今不一样了,他已经搬出去另过了,而且日子过得还挺好,腰杆子硬着呢,说话当然也硬气。
  “嗯,我看老三这话在理。老四,你赶紧去青岭一趟。
  就跟吴家那边说,他们要一百块钱彩礼,我咬咬牙能给,其他的不行,咱弄不来。”
  许成厚琢磨了一下,觉得目前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于是立刻吩咐许世德去青岭。
  许世德满心的不高兴,却也没办法。
  只好穿上了大衣,戴好帽子手套,出门直奔青岭,找吴家人说事去了。
  “哎呀,对了,我还带回来不少肉,都在院子里呢。”
  许世彦这才想起来,他可是拉了半爬犁的东西,都在院子里搁着呢。
  “老四要结婚办酒席,我寻思着家里肉不多,这些天没少划拉,就想着整回来给老四结婚用。
  老五,快跟我去搬下来,收拾了留着用。”许世彦说着,起身就往外走。
  许家那三个兄弟都在北炕坐着呢,一听这话,连忙跟着出去。
  其他人也都坐不住了,纷纷跟着出门看热闹。到外面一看,好家伙,爬犁上两个麻袋。
  “这都啥啊?全是肉?”一家子人都傻眼了。
  老三这一冬天到底在山上划拉了多少东西?经常往家里送,今天又弄回来两麻袋?
  “不全是,有一些松子、核桃、榛子、葡萄糕、软枣子干儿、糖李子饼儿、山里红皮儿、山梨坨子。
  都是瑛子在山上闲着没事儿弄的,留着给老六和孩子们吃。
  剩下的是野猪、黑瞎子、鹿、狍子肉。
  反正这一冬天确实没少划拉,我留下了一些走人情,剩下的都给家里拿来了。”
  这两口子都是闲不住的人,苏安瑛上了山也是各种划拉。
  她不能打猎,却能去捡核桃、榛子,摘山葡萄、糖李子啥的。
  山葡萄就照着许世彦的办法熬成糕再晒干,软枣子直接晒。
  熟透的糖李子用筛子搓出来粉状果肉,加点儿淀粉蒸一下捏成小饼儿晒干,也能当零嘴儿。
  把山梨的表皮削掉,用线穿起来挂着晒。
  晒到半干放锅里蒸,蒸熟了再拿出去晒,就是梨坨子。
  山梨肉粗酸涩,直接吃并不好吃,但是晒成梨坨子,加水蒸出来,却酸酸甜甜的格外好喝。
  没有零食的年代里,这些东西,都是小孩子们的最爱。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没那个时间去弄,秋天太忙了,秋收还顾不过来呢,谁有这个闲心?
  也就苏安瑛,跟着许世彦上山了,不用她干什么活,所以她就在许世彦指点下,做了这些。
  “哎呀,三嫂,还是你最好了,弄这么多好吃的给我们。”
  许世琴一听说有那么多零嘴儿,当时就高兴起来。
  几个小的也凑到苏安瑛身边,三婶长三婶短的,把苏安瑛哄的直迷糊。
  周桂兰也挺高兴,走到爬犁跟前儿,仔细看了看麻袋里的东西。
  然后指使儿子,把各类冻肉放到仓房去,剩下那些零嘴儿啥的,都拿屋里。
  东西从爬犁上卸下来,一家人欢欢喜喜回了东屋。
  周桂兰从袋子里抓了几把吃的,让许世琴带着孩子们去西屋吃,这边大人说会话。
  “老三,队里前几天把钱分了,你们两口子的钱,在我这放着呢。”
  周桂兰起身,从柜子里翻找出来一叠钱,递给了许世彦。
  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