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个人正在聊天的时候,就听到有服务员说道:“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我们可以帮你介绍。”
  紧接着,又一位服务员说道:“沈先生来了,快请进。”
  何年听的分明,第一个声音是新来的服务员,见到客人,就主动上去打招呼。
  第二个服务员是老员工,她的问候,明显是针熟客。
  他侧头向入口处看去,只见一个穿羽绒服的青年,迈步走进门来,笑呵呵的和回应着店员的问候。
  何年一眼就认出来了,来人正是沈瑜。
  沈瑜走进店铺对店员说道,“您好,我来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古玩。有什么新进的货物吗?”
  何年已经站了起来,对几位顾客说道,“来了熟客,我去招呼一声,几位先坐着喝茶。”
  一起喝茶的几个人,见到何年的动作,也回头看向门口。
  他们坐的位置距离店门不远,也看到了走进来的沈瑜。
  何年,王问,宋真这几个人的心情立刻变得不同,原先风轻云淡的表情,也变得有点古怪。


第432章 元代山水,蒋兆和的人物画
  沈瑜从胡云霞那里收到的消息,开车到了文物商店附近,把车子停下,步行几十米,到了文物商店门口。
  他没着急进去,而是习惯性的先看游戏地图。果然,在地图中,文物商店的平面图里多了几个蓝点。
  他不由得感慨,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老字号单位的招牌依旧是好用,还是会有人把东西拿到这里来卖。
  他曾经想过,自己是不是也开一家古玩店,或者让画廊兼营古玩?如此一来,会不会有人拿着东西到自己这里来卖?
  但是,考虑过几次,都觉得这样弊大于利。因为自己身边没有可靠的鉴定师傅。一是人靠不靠得住,二是技术是否靠得住。万一收到了假货,容易赔钱,而收到了不合法的东西,后续麻烦更大。所以,考据之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沈瑜迈步走进店里,自然有店员过来打招呼。他有段时间没来这里了,店员中出现了新面孔,一些老员工大多认得他。
  毕竟,沈瑜来过几次,买古玩的事情被一些人知道之后,会把这些事当做谈资,向新人炫耀。
  一位老店员热情的招呼沈瑜的同时,不动声色的挤到了新同事的身前,占据了有利位置。她也是有心思的人,胡云霞的例子摆在那儿。原本工资待遇还不如自己的小胡,到了沈瑜那里,在一家不错的画廊已经干到店长,这种反差和变化,让很多店员暗中羡慕。
  胡云霞偶尔请这些同事们聚餐,自然也有人愿意通报一些消息给她。
  “沈总,您还记得我?”
  沈瑜当然不记得她。但他笑呵呵的问道:“记得,记得,你是—”
  他故意拖着长音。
  店员笑容满面:“我是李娟。”
  “——对对,李娟。”沈瑜一点没觉得尴尬:“最近店里收了什么古玩?”
  李娟引着沈瑜向里走:“何老师收了一批货。您看——”
  她用手一指。
  刚才几位客人看过的那两幅画,还没来得及收起来。
  这时,何年走了出来,笑呵呵的说道:“哟。沈老板来啦!小李啊,我来介绍就行了。”何年对沈瑜称呼,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化,从小沈到沈老弟,到沈老板。
  沈瑜自己没有感觉,但是,当他从一个收藏爱好者,到几家店铺的老板,又到开办画廊。他的画廊又开始主办一些大型的活动的时候,在一些收藏圈和艺术行当里,他的地位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化。一些老江湖自然知道其中的分寸。
  李娟自然不敢和何年争什么,只得面带笑容的退到了一边。
  沈瑜笑着说道:“何老师好,有段时间没见您了。听说您又收了好货。您的眼力和运气,可是越来越好了。”
  何年笑着答道:“哎呀,人的年纪越来越大,眼力与判断力其实是在退步的。正好,你来了,也帮我看看这两张画。”他面带笑容的指向条案:“这是刚收的,不错的两幅画。”
  他嘴上说着帮他掌眼,其实是让沈瑜看看,我最近收的作品怎么样?关键是看了,你还买不着。
  绝对是炫耀。
  沈瑜看向他说的那两幅画。
  这两人的对话,让原本坐在休息区的几个人坐不住了。
  王问相对了解沈瑜,宋老板听说过沈瑜,以远远的见过一面,但没说过话招呼。
  不过,他们可知道沈瑜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都有些担心,万一他要争买这两幅画,可就不太好办了。自己之前的犹豫,那是自己的事儿,如果有别人来争着买,心情可就不一样了。
  王问站起来的同时,看到宋真也站了起来,他就走慢了一步。让宋真和牛、安两位画家,先走出去。
  宋老板笑呵呵的说道:“沈老板,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宋真。”
  沈瑜看到这位胖胖的老人,有听到他的话,迅速回忆起对此人的一些印章。
  王问主动给双方做了介绍。
  秃顶老人是牛池,矮瘦的老人是安河。沈瑜打招呼的同时,依稀记起两人都是本地的画家。他们比沈瑜年长许多,但说话中,都带着几分客气。
  宋真说道:“沈老板最近可是少见,您看看这幅画怎么样?我刚才正与何老师在这谈价呢。”他指向那副立轴。
  他句话里有几层意思,最重要的就是,这画我正在谈,您先别抢。
  王问也说道:“沈老弟,真是巧了,我与何老师正在谈这幅山水镜心,你对收藏很有心得,看看怎么样?我还拿不定主意。”
  沈瑜听明白了他们的意思,笑着说道:“既然几位老师正在谈,那我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何年却说道:“沈老板,不管买不买,看看无妨。”说罢,伸手示意沈瑜看一下那两张画。
  沈瑜推却不掉,就先看向镜心。这张山水画尺寸不大,纸墨古香古色。作者没有留下款识,画中描绘了一角陵岩,山寺隐隐,云水流动的自然景色。除此之外,能证明这张画身份的,只有镜心旁边附有一张边跋。边跋内容是:元人秘宝。康熙五十七年横云山人王鸿绪于长安。有印文:王鸿绪印、俨斋。
  沈瑜看完之后,不置可否,又看立轴。立轴描绘了一位少年或学生,正在抖空竹的场面。作者是从侧面的角度,去刻画角色,造型与笔法是典型的蒋兆和风格。这张画的款识算得上简单,只有“兆和”二字。印文:兆和。立轴的尺寸是89×53cm。
  沈瑜点了点头:“这两张画不错,都是好画。”然后,他笑着对何年等人说道:“几位继续聊,我先看看别的。”
  何年几人愣了一下,没想到,沈瑜这么干脆就看完了,也不感兴趣?
  沈瑜不等他们说话,就自行溜达到古籍区。
  王问几人眼看他果断退出,反倒有些不知所措。如果说沈瑜表现出想买这幅画的意思,也许王问和宋真立刻就会下定决心,而且一定要争到手。可是,看到沈瑜如此不重视的姿态,二人又开始狐疑起来。
  他是不想要?还是放烟雾弹?
  自己能不能再趁机与何年讲价?能便宜多少钱不是关键,关键是,买古董需要这种乐趣。
  沈瑜看了看古籍区的商品,对李娟说道“李姐,我想看一看这套《程氏墨苑》,麻烦您了。”
  李娟喜滋滋的答应:“好的。”
  她从架子上拿出了两函十二册的一套书,放到柜台上,然后说:“这套书是最近收来的,1996年影印本,保存的非常好。”


第433章 墨谱与墨苑
  沈瑜认真的翻看着手中的书册,并没有去理会何年几人偶尔投过来的目光。他可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真的不想买,以现有的知识判断,那两张画有问题。
  他回忆起在进入文物商店之前,通过游戏地图判断,那个位置没有真正的古董。因此直接放弃了那两张画。
  说起来,给胡云霞通报消息的店员,所提到的新收文物就是这两张画,只是可惜,限于她的眼力和判断力,无法判别这些文物的真假,只能根据何年等人的判断来传递消息。所以虽然传递了消息,但是消息指向的文物是假的,对沈瑜没什么用处。
  不过,虽然画是假的,可是,文物商店里还真是多了几样可以捡漏的古玩,应该是最近这一段时间收来的,只是很多人都发现其真正的价值。
  就在沈瑜放弃那两幅画,准备开始选择可以捡漏的古玩时,游戏突然发出了任务提示。
  临近年关,玩家是否愿意参加一场特殊考验:在没有游戏辅助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古玩。
  玩家参与或不参与均无惩罚。参与并完成考验,有奖励。未能完成请考验,无奖励,无惩罚。
  沈瑜心中吐槽,游戏真会找时间凑热闹。刚考完试,又要考核?
  不过,既然无惩罚,试一试也无妨。他借着翻书的掩饰,选择了参加考验,并且悄悄打开虚拟地图,果然,虚拟地图上原先显示的红点、蓝点,全都不见了。在参加考验的时候,这些功能被临时关闭。也就是说,他想选择古玩,只能凭借自己的眼力进行检验。
  这还是沈瑜第一次没有游戏辅助进行挑选古董。他突然来了兴致,觉得这样的考验很有些挑战性,也颇为刺激。即便是买错了,也当做可以当做交学费。
  平复心情之后,把手中的这套书检查完毕。
  这套《程氏墨苑》两函十二册,是依据明末程大约的《程氏墨苑》为底本影印,书中插图众多,印制品佳。这本书影印出版到现在为止,不过十一年,其实算不得古籍,但好在印刷精良,再加上墨苑这本书比较少见,买下来也无妨。
  最重要的,他很喜欢墨苑上记录的墨模版式。程大约,也就是程君房,他与方于鲁是明万历年间两大制墨家,两家制品目录“墨苑”、“墨谱”都是研究墨史的重要著作。也是研究明代民间美术的重要依据。
  沈瑜对李娟问道:“李姐,这套墨苑要多少钱?”
  李娟说:“加上书函和书箱,一共1200元。”
  沈瑜没有犹豫:“那就先把这套书定下。”
  李娟答应一声就要开票。
  沈瑜说道:“李姐,您先等一等,我还买别的东西。”
  李娟看到沈瑜对着摆放的古籍善本看了一会儿,问道:“李姐,柜子里那套书,是方氏墨谱吗?”
  她看向沈瑜所指的地方,笑着回应:“沈总,那套书的确是方氏墨谱,不过,那套书几位老师判断是明代的印本,所以,价格略高一点。”
  沈瑜说:“我想看一看这套书。”他带上了李娟准备的手套,等着李娟把两函书取出来。
  李娟小心翼翼的把书放到了鉴定桌上,示意沈瑜可以查看。
  沈瑜打开书函。这套书的保存明显比那套程氏墨苑更加仔细,有书函备有书箱,不过,书箱明显是后配的,并非原装。
  这套方氏墨谱一共两函八册。开本阔大,白口四周单边,正文字数不定。厚册装帧,保存品相完好。书籍有白棉纸本提要:琴棋书画、笔墨纸砚,自古便为文人雅好……
  沈瑜慢慢翻看书籍,同时检查有无问题。此书是徽州著名造墨家方于鲁所辑,由丁云鹏绘制,共书面设计和雕刻工艺同样美妙绝伦,共收录方氏所造名墨图案和造型三百八十五式,雕刻精美,型制细入毫发,具有极强美感,使墨模造型艺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准。
  这套书刻印精良,亦属明代版画之精品,在古代版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墨谱有六卷,曰:国宝、国华、博古、博物、法宝、鸿宝,涉及到人物、动物、神话、传说、历史等内容,可谓“形文毕陈。图咏并载”。
  他越看越喜欢,这套书除了可以研究明代制墨,也算是版画奇珍。不过,他可不敢大意,默默地梳理目前能得到的信息。
  明方于鲁辑;丁云鹏、吴廷羽、俞仲康绘图;黄德时、黄德懋等镌刻。
  综合考虑,这套方氏墨谱,应该是明万历十七年(1589)方氏美荫堂刊本。
  他得出自己的结论,已经看过了八册书籍,开始回忆自己曾经看过的地图上的信息。
  隐约记得,在这里的位置有一个蓝点。目前来看,古籍价值比较高的应该就是这一套墨谱。巧合的是方于鲁和程君房都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制墨名家。
  《方氏墨谱》始刊于万历十一年,成于十七年(1589);《程氏墨苑》成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两部图谱的内容相近,刊刻的初衷都是为制墨者提供墨锭的式样模板。后世对两套书的评价极好,据说,还牵扯了两位制墨名家的争斗。
  自己喜欢收藏文房用品,买这么两套书倒也无妨。即便是达不到考核要求,应该也不会亏。
  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浏览了店里摆放的古籍,确定了古籍区应该没有其他捡漏机会。
  他放下书,对李娟问道:“李姐,这套书多少钱?”
  何年看沈瑜要买这套书,就走过来说道:“沈老板,看好这套墨谱?”
  沈瑜点头:“这套书不错,原本是想买这套程氏墨苑,看到还有方氏墨谱,就一起买下来,当做收藏。”
  “沈老板真是好眼光,这两套书集明代明代制墨,特别是墨模的大成,对后世影响很大。墨谱是一个月前才收集到的,盒子是后配的。保存的只能说上佳,不能算完好。”
  沈瑜问道:“您给个实在价?”
  何年说:“沈老板,咱们这里可不能讲价,十一万。”
  沈瑜只是问问而已:“好吧,就按这个价格买。”
  李娟开始开票。
  沈瑜又说道:“先等等,我还要买两件东西。”
  他走到了摆件儿和杂项区,看了一会儿,指着架子上的一大一小的两个狮子摆件,对李娟说道:“李姐,我想看看那件铜胎掐丝珐琅的狮子,还有另一件铜鎏金的狮子镇纸,麻烦您了。”
  他隐约记得,这里好像也有蓝点。看过这里的物品和标价,只有这两件狮子镇纸或摆件,是最有可能捡漏的东西。
  何年说道:“这两件古玩都是清代的,目前我们判断是清中期的。”
  他帮着李娟,把两个铜狮子摆到了鉴定台上。


第434章 百万价值,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