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帮着李娟,把两个铜狮子摆到了鉴定台上。
第434章 百万价值,通过考核
沈瑜看着摆在桌上的两个镇纸,其主体都是狮子,一大一小姿态各异。
他先拿起了较小的一个镇纸,仔细端详。
何年看他确有购买的意思,便开始解释:“这件东西,是一个去外地收货的人送来的,上面的鎏金有点儿斑驳了,我看这种铸造风格,有点儿清中期的特点。”
沈瑜边看边问:“尺寸是多少?”
何年说道:“高10cm,宽9cm。你觉得怎么样?像什么时期的?”
沈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耐心端详细节。这件铜鎏金镇作卧狮形,狮子双耳下垂,鼻翼上翘,口阔露齿,颔下生须,双目炯炯,鬃毛卷曲及背,身形健硕,背脊节节凸出,四肢粗壮,尾毛丰密翻卷。
他心想,我看像是明末或清早期的镇纸。嘴上却说道:“何老师,我感觉您看的很准,虽然鎏金斑驳,但是整体造型还是能够看出明显的特点。狮子镇纸原本通体鎏金,铸造精良,形态生动威猛,符合清中期的特点。”
何年听了沈瑜的话,脸上露出笑容:“狮子作为‘殊方异物’传入我国的,作为一种凶猛的异兽和祥瑞的象徵经常出现在我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之中,不同时代塑造的形象,能体现其时代的审美。”
他心里猜测,这件镇纸具有明代狮镇的造型风格,应该是清初沿袭了明朝的铸造风格,虽然保存一般,但是,用修复空间进行修复后,就是案头文房佳器,颇可赏玩。
他面带笑容,放下铜鎏金镇纸,又拿起那件较大的镇纸。
这件镇纸比寻常的文房镇纸大很多。
何年解释道:“这件镇纸高18厘米,保存的很好,可能当做摆件用。我看是清中期,再明确点,就是雍乾时期的。”
沈瑜边看边说:“有可能是模仿了席镇,当然,它真正的作用,只能靠猜测了。”
他看着镇纸,想起了文房器皿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种类——轴镇。
这种器皿乃是观看卷轴用的特殊纸镇。一般纸镇为小型器,如此件镇纸般巨大者,通常作为观察大面积、大尺寸卷轴而用,故称轴镇。
这件铜胎掐丝珐琅狮钮轴镇,由底座和狮子钮组成,像是金属印章。整体造型端庄典雅,秀美大方。狮子主题突出,轮廓清晰,光彩明丽,工艺技法纯熟,珐琅颜色鲜明。底座也非常雅致,以变体夔龙纹为主体图案,布局疏密有致,掐丝线条精致匀称,珐琅釉质地细腻,色泽绚丽协调。钮部狮子的鎏金厚重,拙古沉稳。
圆雕的坐狮造型,回首张望,张口嘶吼,四肢强劲有力,姿态昂扬,其身躯健壮圆浑,直立挺拔,肌骨精准饱满,毛发繁密整齐,指爪犀利,透过狮子的表情和神态可感知其威严庄重之气势,高傲尊贵之地位。
沈瑜看完轴镇,笑着问道:“何老师,这两件镇纸什么价?”
何年答道:“这两件都是清中期的古玩。铜鎏金狮子镇纸,正是因为保存品相一般,两万元。这件铜胎掐丝珐琅的保存较好,形制较大,所以,要6万元。”
沈瑜也没压价:“何老师,这两套书和两件镇纸,我都要了。”
何老师:“好,痛快。”他转头对李娟说:“小李,给沈老板开票。”
李娟写了交易票据,并且在经办人那里填了自己的姓名。
沈瑜拿出银行卡付账。
周围的几个店员看到沈瑜轻松的花了20万,都有些羡慕李娟,恼怒自己为什么不积极主动一点。
李娟给镇纸配了盒子,加上两套书的书箱,一共四个盒子装进了两个大提袋里。
沈瑜说了声谢谢,从李娟那里接过袋子,有对何老师说道:“谢谢何老师,您这还有生意,我就不打扰了。”
何年愣了一下:“如果没有急事,坐下来喝口茶,朋友们一起聊聊天。”他还琢磨着两幅画的事情。
沈瑜又对王问里几人说:“王老师,宋老板,还有两位老师,我还有事,你们慢慢谈,我先回去了。”
“哦,好好……”
“这,这就走了?”
“沈老板慢走……”
王问几人的反应不同,但都没想到沈瑜真的就不再看这两幅画,而是买了东西就要走。
宋真和王问各自松了一口气,没人和自己竞争了。但是,牛、安两位画家却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后悔刚才没主动点儿和沈瑜搭上话。
他们二位是以画画为主业,收藏只能算副业。画廊又是他们这样没有太大知名度的画家,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他们的作品,以前主要在宋老板的画点销售,至于销量吗?呵呵。
当沈瑜的画廊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上的时候,很多画家就已经注意到了。之所以没有人毛遂自荐,是想看看沈瑜的画廊,能不能经受住市场考验。另外,沈瑜画廊的绘画来源,以艺术学院这样的学院派画家为主,从社会上征集的作品较少。
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和韵画廊迅速地跨过了初始阶段,已经开始筹办国际性的画展。
像李希这样,以前默默无名的人,居然也能在画廊的运作下,跑到国际画展上卖画。听说卖的还不错,这中消息很容易传开,传的特别快,几乎本地艺术圈都知道了。
如此一来,原先还想等一等看一看的画家们,已经坐不住了,正在想方设法的搭上画廊的路子。
牛、安二人在这里后悔。王问和宋真的想法再次发生改变。毕竟,沈瑜的态度摆在那,他们又开始拐弯抹角地询问起来。
沈瑜离开了文物商店不久,又有几个人走进了文物商店。
沈瑜坐在车上,打开了游戏页面,看到了一则提示:
玩家参与考验,供购买四件物品。
下面列举四件物品的信息。
《程氏墨苑》两函十二册,1996年影印本。购入价1200元。当前市场价值波动区间,2千—4千元。(不符合要求)
《方氏墨谱》六卷,明方于鲁撰。明万历方氏美荫堂刻本2函8册。购入价:11万元。当前市场价值波动区间:60万—70万元。(符合要求)
铜鎏金狮子镇纸,创作年代—清早期,购入价:2万。当前市场价值波动区间:12万——15万元。(符合要求)
清康熙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狮钮—轴镇,尺寸高18cm。创作年代—清康熙。购入价:6万。当前市场价值波动区间:70万—90万。(符合要求)
玩家购买的四件古玩中,有三件符合要求,达到考核要求。
奖励:游戏经验值增加。
奖励:抽奖一次。
沈瑜欣喜的看到,游戏考核对自己购买的古玩,列出了更详细的价值。除了购买价,还给出了当前的市场价值区间,可以清晰的看出了两者之间的价值差距。
第435章 新功能,新朋友,学会
沈瑜欣喜的看到游戏有了新变化。所购买古玩的信息里,出现了一个物品的市场价值波动区间,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继续保留这个功能?如果可以,自己以后每买一件古玩,就都可以知道他的具体价值,不需要拿到市场上去验证。
不过,他转念一想,游戏直接把市场价值完全展示出来,似乎就缺少了拍卖场上期待感与猜谜语一样的乐趣。
沈瑜打开车窗,让清凉的空气进入车内。
啪,他点了一支烟,默默计算今天买的四件物品。
按游戏考量,程氏墨苑虽然说不合格,但当做研究的资料还是没有问题的,其他三件古玩,自己也能用的上,不必着急卖出。尤其是那件轴镇,那是自己收藏的第一件特殊镇纸。
另外,这次考核获得了一次抽奖。这个抽奖是随机抽奖,没有特别指向什么内容。
他权衡利弊,觉得最近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这类抽奖暂时不动,等到有了需要的时候,再进行抽奖,也许那时候会更有针对性。
想清楚之后,把烟蒂在烟灰缸里压灭,发动车子。
沈瑜原本是想,直接把古玩带回家,但是,车子在路上行驶不久,手机响了起来。
他看看来电显示,是刘碧云的号码。
把车停在了路边,接起电话:“刘总,您好!”
“沈老弟你好,听说你刚从文物商店出去?”刘壁云的声音中带着些笑意。
沈瑜下意识的看了看车窗外,好奇的问道:“刘总,您这消息也太灵通了,我刚离开文物商店没多久,您就得了消息了,您是不是在文物商店安排了线人?”
刘壁云哈哈一笑:“老弟,你可别开玩笑了。买个文物,还用什么线人?我也刚离开商店。有事情向你咨询,你方不方便见面?而如果方便的话,我去你的画廊坐坐?也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
沈瑜说道:“特别欢迎。”
刘壁云:“好,咱们在画廊见面。”
沈瑜放下电话,琢磨刘壁云会有什么事找自己。他在电话里提到文物商店,有可能是和自己刚才看的两幅画有关。
他发动车子,驾车回到了画廊。
胡云霞透过窗户看到沈瑜的车回来,给鹿欣比划了一个手势。
鹿欣向外看了一眼,忙从咖啡厅走到了院子,看着沈瑜停下车,降下车窗,正在解开安全带。
她抽动鼻子闻了闻,说道:“你在车里抽烟了。”
沈瑜笑着点头。
鹿欣说:“少抽点,对身体不好。你怎么急着回来了?是有事儿吗?”
沈瑜先生嗯了一声,然后说道:“本来想回家,但是,等一会儿,刘壁云刘总要带朋友过来,就在二楼接待他们吧。”
“好,我来安排。”
沈瑜想了想,古玩就锁在车上,自己坐在一楼咖啡厅等待。
时间不长,他听到院外有隐隐说话的声音。抬头看去,只见刘壁英领着三个人走了进来。
他站起来,和胡云霞、鹿欣一起门迎接。
他走下台阶的同时,认出了和刘壁云同来的一个人,还有一男一女不认识。
沈瑜远远的打招呼:“欢迎诸位莅临,小店蓬荜生辉。
刘碧壁云笑着说:“我旁边这位,不用介绍了吧,你认得。”
沈瑜已经回忆起,这位高大的中年人,是曾经在收藏交流会上见过的那位胡总—胡洪涛。
“胡总您好,欢迎莅临。”
胡洪涛的国字脸上带着笑容,深色呢绒大衣把他的身形映衬的更加高大。他和沈瑜握手的同时,说道:“老弟不用客套。咱们见过面。你的画廊开张之后,我一直没来捧场,有些惭愧。今天和老刘一起逛文物商店,听他说要到你这里来,我就过来凑热闹。”
沈瑜:“您太客气了。”
胡洪涛说道:“我给你介绍一个新朋友。”他指着一位面容消瘦,眼晴深陷,头发花白的人说道:“这位是孟凡会长,是咱们滨海美术学会的会长。”
“哦,久仰大名,孟会长,您好。”沈瑜热情的与孟会长握手。
孟会长面带笑容的说道:“沈老板,我早就听说过您。但是一直没机会认识,今天,我算是借着胡总和刘总提供的机会,来认识新朋友。”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很温和。
沈瑜说:“您是前辈,应该是我去拜会您才对,只是我还在上学,也没什么门路认识您。”
孟凡介绍了最后一位客人,协会的理事白晓玲女士。
白晓玲穿女士西装,虽然略显成熟,但线条起伏夸张,说话的声音也极有磁性。
沈瑜听说过这个学会。虽然名为学会,其实是一个受职能部门领导的协会。当然,以前的沈瑜没机会登上人家的大门。
“几位都是收藏家,艺术家,麻烦大家也给我的画廊提提意见。”
胡洪涛说道:“老弟,你就别那么客气了。说到收藏,你可是后起之秀。”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走进画廊。一楼的咖啡馆儿没什么可参观的,他们直接就去了二楼。
此时的二楼展厅经过了几次改变。原本的有些空旷的展厅,此时布置的更加合理。不同风格的百余幅绘画,布满了展厅。一些艺术家创作的装置,则摆放在展厅的其他展位上,让参观者有更丰富的视觉感受。
几个人边走边看,胡洪涛和刘壁云其实不太懂绘画,看着到现代绘画,还会像孟会长询问。
沈瑜从他们的对话中发觉,孟会长其实懂得也不多,反而是那位白理事长,更像是专业出身。不但说话声音的好听,能够及时接住话题,决不会让任何人因为看不懂绘画而为难。她总能用自己的话语引导出对方想要的内容,仿佛是对方式发现的玄机。这位白晓玲对沈瑜也不停的恭维,如展厅布置的专业,灯光如何科学等等。
等几人看了一遍之后,沈瑜说道:“我留了一个会客厅,咱们坐着聊。几位喜欢喝茶还是喝咖啡?我这里的饮品一定不如你们那里高档,但是种类还算丰富。”
几个人以孟会长的年龄最大,胡洪涛说:“孟会长,您喝什么?
孟会长说:“年纪大了,就喜欢喝点儿红茶。”
胡洪涛:“好,咱们都喝红茶。”
沈瑜让胡云霞准备祁门红茶,端了过来。
胡云霞给几个人斟茶之后,就离开会客室。
孟会长品了一口,赞了一声好茶。
刘壁云放下茶杯说道:“老弟,你也不是外人,我就直说了。我们听到消息,去文物商店看两幅画,但是,听说你看了之后,也没问价就走了,我们就有些疑惑。”
第436章 买与不买
沈瑜听了刘壁云的话,心想,果然是这个事情。
他环视刘壁云几人,问道:“刘总和胡总都喜欢这两幅画?还是看好了其中的某一副画?”
刘壁云说:“我不太懂画,但是也知道蒋兆和先生的名头。不过,胡总想买,我可不敢跟他争,也争不过他。”
胡洪涛哈哈一笑:“那幅画要价并不贵,但是,我听了沈老弟的消息之后,又开始犹豫了。”他看向沈瑜,问道:“老弟,你看过那副画,是不是觉得有什么问题?”
沈瑜见孟会长没有说话的意思,就说道:“我对于绘画的鉴定,也不精通。看了那两幅画之后,由于有些地方看不懂,所以就不敢乱问。”
刘壁云说:“老弟,您就别客气了。”
沈瑜:“我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