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老板说:“您这是大事儿,您先忙,如果最后得出了什么结果,一定告诉我一声,我也去看看。如果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我也算是见证者。”
  于老师和沈瑜回了博物馆,与工作人员办了交接手续,然后就去找同事商议,开始研究宝盒的问题。
  沈瑜离开博物馆,回了酒店休息。洗漱完毕,准备喝茶的时候,手机铃声响了。
  他拿起手机一看,是陈晨的电话号码,按了接听键:“喂,陈姐,有事吗?”
  陈晨说道:“沈总,晚饭有安排吗?”
  沈瑜说:“目前还没有安排。”
  陈晨说:“我请你吃饭,怎么样?”
  沈瑜现在没什么事儿,于是说道:“好,去哪儿吃?”
  陈晨说:“我定了距离酒店也不远的苏杭菜。”
  沈瑜说:“好的,没问题。”
  两人定下时间,陈晨放下手机,旁边的张小琴问道:“怎么样?”
  陈晨说:“已经约好了,你满意了。”
  张小琴说:“哎呀,我也是没办法,这两天出来陪你,多认识一位客户,回单位也好交代。”
  陈晨说:“你可别像恶虎扑食一样,弄得那么难看。”


第126章 蜜汁,手卷修复完毕
  下午5点,沈瑜慢悠悠的走到了苏杭菜的门口。从店外可以看到,这家饭店只有一层,大厅里已经有几桌客人。
  他没看到陈晨,就在路边的休息椅坐了下来,琢磨着明天到博物馆的事情。
  游戏任务让自己成为捐赠人。这个捐赠人也许会给自己带来好的名声或者无形的好处。但是,研究春寿宝盒的年代,如果有人提出疑问,自己又该怎么证明自己的观点?
  自从收藏了一个乾隆铜胎寿春宝盒之后,曾经研究过春寿宝盒的市场价值。在研究了同时期的物品之后,参考了历史上的拍卖价格。他对宝盒的市场价格,定位在300万~500万之间。
  自己舍掉这么大的利益,换来一个捐赠人的名声,剩下的,就看游戏的奖励是否满意了。
  如果要进行捐赠,不知道手续是否与滨海博物馆相同,他琢磨着,要不要明天邀请陈晨一起去博物馆?
  沈瑜琢磨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以及应对的方式,就听到有人招呼自己。
  回头一看,陈晨还有他的两位同学,沿着人行道走了过来。
  看到这个情景,沈瑜觉得这次饭局也许没那么简单。
  上次见面的时候,他就觉得陈晨这两位同学的关系有点儿怪异。不过,这时候掉头走,可就太不给面子了。他站起来,等着三人走到近前。
  陈晨看到沈瑜,原本还想解释一下,今天带两位同学一起来吃饭。可是,张小琴已经抢前说话。
  她向沈瑜伸出手。
  沈瑜会意,与张小琴握了握手。
  张小琴说:“沈总,陈晨请您吃饭,我们不请自来,您不介意吧?”
  沈瑜笑着说:“怎么会呢?一起吃饭多热闹。”
  陈晨说:“小琴推荐这家菜馆,咱们来试试怎么样。”
  张小琴说:“这家店顾名思义。擅长做杭帮菜和苏帮菜。走吧,咱们进去尝尝。”
  陈晨已经定好了位置,服务员带着他们走到了临窗的一张餐桌前。
  张小琴热情的分配座位。四个人,两排座,她主动和沈瑜做到了一排。
  欧临急忙与陈晨坐到了一排。
  张小琴看了欧临一眼,然后对沈瑜说道:“沈总,你不知道,我这次跟他们一起玩儿了两天,可别扭了,总感觉自己在当电灯泡。”
  欧临听了张小琴这话,心里已经高兴坏了,但嘴上还是谦虚:“怎么会呢?你说话太夸张了。说的好像我们两个冷落你一样。”
  他边说话边看向陈晨,想得到对方的回应。
  但是,他没有等来回应。
  陈晨心里有些恼怒。因为张小琴的热情撮合,也因为欧临的厚脸皮。
  沈瑜看着这三人的表情,不由得好笑。这三人各有各的心思,张小琴太热情,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陈晨与欧临的关系值得玩味。
  至于欧临,他刚才那番话,恐怕这两位女士心里面都不舒服。
  沈瑜心想,今天可能有戏看了。
  服务员拿来菜单,请几人点菜。
  陈晨对沈瑜说:“沈总,这次主要是请您。您先点。”
  沈瑜说:“女士先点。”
  几个人推来推去,张小琴说:“咱们还是快点儿吧,别让服务员等急了。我最熟悉苏杭菜,我先点。”
  她对服务生说道:“一份松鼠鳜鱼,一道蟹粉豆腐。”
  然后,把菜单递给陈晨,转头对沈瑜说:“各地都有松鼠鳜鱼,但是苏帮菜的松鼠鳜鱼非常有特点,你可以尝到南甜的味道。”
  陈晨点了响油鳝糊、银杏菜心。
  欧林点了一份糟鸭。
  沈瑜接过菜单浏览一遍,里面有些菜只闻其名,未曾尝过。他指着菜单上的雪梨火方,向服务生询问:“这位帅哥。您店里这道雪梨火方,是出自传统的蜜汁火方吗?”
  服务生笑着说:“先生真是行家,原本杭帮菜里有蜜汁火方这道名菜的。但是,原本的烹饪方法,甜味与脂肪太重,不符合今天健康饮食的风尚,所以,就有师傅就开始改良,慢慢的出现了雪梨火方,就是用雪梨来替代蜂蜜的甜味儿,同时还能中和两头乌火腿肉的油腻。”
  沈于点头:“那就来这个吧。”
  四个人一共点了六道菜。让沈瑜感觉怪异的是,陈晨三人都不愿意喝老酒和绍黄,居然点了起泡酒。
  不过别人请客,那就客随主便。
  沈瑜向陈晨询问,这几天都去哪里游玩。
  陈晨说起去哪儿购物,去哪儿逛街等等。
  张小琴帮沈瑜倒茶,同时说道:“沈总,这两天,您在魔都,都去哪里游玩了?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呀?我对魔都很熟,可以当向导。”
  沈瑜说道:“我这人生活比较无聊,爱好也不多。这两天,要么跑博物馆,要么跑古董市场。明天和博物馆的一位老师约了见面,恐怕没时间出去玩儿。”
  “呦——”张小琴说:“我听晨晨说。您是搞古董收藏的?您还认识魔都博物馆的研究员或者专家呀?”
  沈瑜点头:“我只认识一位。”
  欧临突然插话:“不知您认识哪位老师啊?我也见过几位专家。”
  沈瑜听他的语调有些戏谑,很明显是觉得自己在吹牛,于是说道:“我只认识于老师。这次来了魔都,主要是通过于老师学点东西。明天跟于老师约好,在博物馆看一件东西。”
  欧临对陈晨说道:“我也见过博物馆的于老师,就是不知道,人家记不记得我。”
  张小琴手脚麻利的将起泡酒打开,给每人倒酒,打断了欧临的话题。
  几个人说话的时候,服务生把菜肴陆陆续续上来。
  陈晨举起酒杯:“这次出差,全靠沈总帮忙。到了这儿又有两个同学接待。所以我请大家吃饭,表示谢意。”
  沈瑜举杯,与三人碰杯:“陈姐太客气了。”
  几支酒杯先后碰在一起,起泡酒溅起漂亮的酒花。
  几个人都是年轻人,不用按照严格的酒桌规矩。陈晨领酒过后,张小琴热情的劝酒劝菜,四人开始边吃边说。
  张小琴尝了一口蜜汁火方,仿佛第一次品尝一般,对沈瑜说道:“沈总,真是没想到,您对美食也有这么研究。看菜单,居然还能知道它出自哪一道菜。”
  沈瑜很少被人这么吹捧,尤其是被异性吹捧,心中难免有点得意,说道:“我也只是听说过,不懂什么美食。”
  他尝了一口之后,说道:“这菜不错,你能推荐这家,看来是真喜欢美食。”
  张小琴说:“业务需要,帮忙订餐订的多了,自然知道哪里好吃。你如果没什么游玩目标,我可以给你推荐。”
  他们说话的时候,欧临也一个劲儿的向陈晨献殷勤。
  陈晨随口应付欧临,眼睛时不时的瞟向张小琴和沈瑜这里。
  张小琴及时的帮沈瑜夹菜添酒,动作娴熟自然,丝毫不会妨碍沈瑜吃饭,在他需要什么的时候,张小琴总能及时的递上。
  一来二去,沈瑜竟然有点习惯了,他明知道这张小琴一定有目的,但还是被这种手段弄得有点儿飘飘然。他也不得不佩服,张小琴这眼力劲,自己可没学会。
  沈瑜不由得想到,自己今天的菜还真是没点错,这还真是蜜——汁火方。
  陈晨连着向沈瑜看了几眼,被欧临注意到。
  欧临心里有些不高兴,于是向沈瑜问道:“沈总,您说明天要去博物馆等,我们能不能也跟着去长长见识?”
  沈瑜说道:“你们去参观博物馆,这个不用问我。我明天去和于老师研究一个东西,不知道放不方便带几位去?”
  欧临一听此话,眼神中多了点不屑的意味,看向陈晨。
  陈晨夹菜。
  张小琴问道:“沈总,您要去办的事情,不能带外人?”
  沈瑜解释:“不是隐秘的事情。我收了件古董,想和于老师几个人研究一下真假。”
  他说到这里,觉得有必要问问陈晨,于是说道:“如果确定了古董的真假,可能要捐给博物馆。”
  他看向陈晨:“陈姐,万一需要帮忙办手续,能不能麻烦你帮我联系一下,我不懂这个手续,如果需要的话,可不可以给你打电话?”
  陈晨还没说话,张小琴立刻接话:“不用陈晨,这事情我就能办,我也在银行工作,找我就行了。”
  陈晨立刻说道:“小琴,这是要抢我的饭碗呀。”
  然后,她对沈瑜说:“沈总,您放心,明天我们跟你一块儿去博物馆。您去办你的事儿,我们三个去看文物。如果需要我,就给我打电话。”
  沈瑜举起酒杯:“太好了,谢谢。”
  几人碰杯的时候,张小婷笑颜如花:“哎呦,这是应该的。”
  一顿饭吃罢,四人回到酒店,约定好明早一起出发,沈瑜回去休息。
  陈晨对张小琴说:“你干吗这么积极呀?他又不是你们银行的客户。”
  张小琴说:“晨晨,你隐瞒的也太深了。你告诉我说,他只是普通客户,没多少家底。可是据我所知,你们银行的能让你请几天假,出来陪客户,他的存款不会太少。另外,又会吃又会玩古董的人,还想向博物馆捐赠,他的家底儿一定很厚。”
  晨晨说:“我没隐瞒,只是保护客户隐私。”
  张小琴说道:“放心,我不会抢你的客户,只是想多点人脉而已。”
  ……
  沈瑜回到房间,洗漱完毕,就听到游戏的提示音:“无名手卷修复完成……”


第127章 明代——书画合璧手卷。
  沈瑜听到提示音,立刻点开了修复空间,看到了提示信息:
  无名手卷修复完成。无名手卷的真实名称——青溪图-书画合璧手卷。
  花费了这么多时间,精力终于完成了,他很期待,想看看这幅手卷,到底是谁的手笔。
  点开手卷详细信息,只看了一行字,他便呆立当场。
  清溪图书画合璧手卷,时间:明代。作者——董其昌。尺寸31cm*160cm。
  董其昌?!
  沈瑜又看了一遍,确认自己没看错。瞬间,他被喜悦与惊讶的感觉冲击的无法言语。
  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找到的手卷,居然是董其昌的作品,这可是大名鼎鼎的书画家。
  董其昌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书画作品更是风靡后世,极大的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史。
  这张通过修复空间完成的作品,已经排除了仿品的可能。
  沈瑜想要快点把作品拿在手观赏,就在他点开物品栏,要从修复空间取出这幅手卷的时候,兴奋冲动之余,他又用理智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
  这是在酒店,不是在自己家里,无缘无故拿出了这么一副手卷,万一被什么人撞见,自己可没法解释。
  他决定,暂时不把作品取出来,一定要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沈瑜点开修复空间的修复信息,开始查看这幅手卷的模拟图像。
  信息显示,这幅手卷的材质是绢本,最后一次重新装裱,正是清末民国的时期。自己也是侥幸凑齐了这些纸绢,才将其重新修复起来。
  他暗自庆幸,如果不是自己在发现了这些隐藏的古董,又用修复空间进行修复,恐怕这张作品就腐朽在那栋老房子里了。
  沈瑜点击虚拟图像,放大之后,慢慢查看这幅书画合璧手卷。
  整体来看,手卷左半边是水墨山水,右半边是书法,作者把绘画和书法融合在了一张作品上。
  手卷从左向右展开,画家用平远法安排画面景物。近处是缓坡、怪石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怪石、树木掩映中,透出三四处房舍。
  画面中间有几部分留白,表现得是平静的水面,山水连接处,以少量的线条画出波纹。随着画面向远处延伸,水面连接缓坡、深谷、高山,画面的上半部分表现连绵起伏的山脉,与云岚。整幅画面展现出了一副自然的景观。
  着幅画只用水墨,没有设色。笔墨简练,多用披麻皴。作者以淡墨勾勒山体和树木,然后以重墨点苔勾叶,突出结构,分别主次,而云气、水面天空则全以留白处理,可见画家手笔的不同凡响。仔细品味,可以领会烟云生动,景物潇洒之妙。
  画面到了结尾的时候,远处的山峦渐渐模糊消失。在画面的左上角,董其昌书写了题画诗——欲写江南好风景,霅川一派出维摩。落款:董玄宰画。钤印:董其昌印(白文)
  随着画面消失,董其昌又在这张绢本长卷上,用行草书抄录唐代王维的青溪诗: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清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书法部分的钤印有:董氏玄宰(白文)、玄赏斋(朱文)
  整幅手卷上,留下了历代的藏家鉴藏印。
  沈瑜一个一个的辨认,大约有:曾藏于荆门王文心处(朱文)、蒙泉书屋书画审定印(白文)、荆门王氏珍藏(白文)、文心审定(朱文)、文心鸿福(朱文)、白岳由溪程岂棠氏珍赏之印(朱文)。
  他将这一幅长卷看完,终于松了一口气。按捺不住兴奋的情绪,在房间里走了一圈,又点了一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