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澜得意地说:“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般的庸脂俗粉你也看不上。”
  张宣,“……”
  见他语噎,袁澜适时转移话题:“你什么时候有空,年前你答应跟我聚一聚的,一晃都过去两月了。”
  张宣拍拍额头,“得,我的错,你看我这记性,都把这事忘到姥姥家了。
  要不过几天怎么样?过几天我忙完了,亲自上门赔罪。”
  袁澜目的达成,就道:“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你应该很忙的吧。那我先不耽误你时间,挂了,改天见面再说,跟你谈点事。”
  “行,挂吧。”
  把听筒放回原位,张宣心情大好,没想到新书这么给力,竟然卖断货了。
  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人民文学的宣传给力啊!
  这个电话打的有点长,口都干了,张宣起身给自己倒杯热茶。
  喝一口,顺便在屋子里转转,没发现双伶人,好一会儿才想起来,今天是星期三,这妮子这会儿估计已经到了教室。
  一杯茶喝完,张宣盯着茶几上的电话时,茶几上的电话就响了。
  不用猜也知道是谁。
  接起,那边传来一个声音。
  “睡醒了?”
  “嗯。”
  陶歌问:“吃中饭了没?”
  张宣谎话张嘴就来:“没心情哎,在等你消息。”
  陶歌笑说:“那你可以好好吃了。”
  张宣明知故问:“卖的很好?”
  陶歌说:“市场反响不错,比你想像的好。
  今天上午10点之前,京城和沪市的所有新华书店均告售馨。
  就在一个小时前,你们羊城的新华书店也打来电话催货。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全面断货。
  而京城的各大新华书店,现在已经开着车、携带大量现金堵在出版社大门口。”
  全国全面断货?
  开车带现金堵门?
  张宣人都听懵了!
  仿佛在梦里听故事,梦里听别人的故事。
  什么时候梦入己身了?
  通过袁澜的电话,他就知道书卖的好,但也没想过卖的这么好!
  这盛况去年“废都”做到了。
  今天才开张,自己就做到了?
  7万册书开门就卖完……
  牛!太他妈的牛了!
  见他久久没说话,陶歌问:“还在听?”
  张宣慌忙说:“在听。”
  陶歌打趣说:“我还以为你傻了呢。”
  张宣实诚道:“这样下去,也快傻了。”
  随后他紧着问:“二次加印没?”
  陶歌说:“你放心,准备充分,工人和机器都在连轴转。”
  张宣问:“这次加印多少?”
  心情不错的陶歌打哑迷:“你猜猜看?”
  张宣说:“我现在是大牌作家,我不想猜。”
  陶歌威胁说:“那姐挂了。”
  “别,我猜。”
  张宣瞬间投降:“50万册有没有?”
  陶歌,“……”
  张宣蹙眉,“这么大的出版社,这么没魄力?”
  陶歌,“……”
  张宣加大声音,追问:“到底多少?”
  陶歌这次终于开口说话:“30万册。根据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新一轮预订数量,目前计划加印30万册。
  就在半小时前,已经有加印的23000册图书发往了京城各大新华书店。”
  “才30万册?”
  没达到预期,张宣怨念道:“‘废都’去年卖了200万册,还不算盗版的大头。你们要是不做足准备,盗版可就走你们前面了啊……”
  陶歌解释说:“你说的我们都有考虑,但我们得根据市场情况走。
  不过你不要太担心。目前出版社已经暂停其它实体书印刷,集全力优先保障‘风声’的供应。
  同时宣传攻势也开始在全国各大省、市级城市铺开,预计未来一个月,销售数据会迎来爆炸式增长。”
  哎,还是没魄力啊!张宣在心里默默叹口气。
  但随后他又能理解这种情形,国内改革开放才多久?市场经济开放才多久?
  人民文学这种大型单位的权利都掌握在老一辈手里,思想难免有些保守。
  而这年头不比后世,出版社的图书发行渠道很单一,就是新华书店,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住了各大出版社的手脚。任何决策都要根据新华书店的需求而定。
  不过话说回来,初出茅庐,要是加印的30万册能在一个月内卖完,他也很知足了。
  他的短期目标是超越“白鹿原”的60万册。
  至于长期目标,那当然是超越“废都”。
  不过长期目标属实有点难。2年能卖出1200万册盗版书的“废都”,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
  不过生而为人,谁又没点梦想呢?
  这个电话聊了很久,但聊的张宣浑身舒畅。
  结束通话,情难自禁的老男人直直地跑到一楼,还没进门就大喊:
  “老邓!老邓!两个月没跟你喝酒了,今天有酒喝没?今天我想醉。”
  邓达清此时正在写学术论文,见他不请自来,手指扶扶眼镜问:“这么高兴,你今天是遇到喜事了?”
  张宣一屁股坐下,面带笑容地猛烈点头。
  老邓偏头瞅他半晌,面色有些惊疑不定:“你小子不会已经有4000万身家了吧?”
  张宣眨巴眼,戏谑道:“怎么,怕了?”
  老邓摇头,“怕?迟早都要走出那一步的,我老邓有啥子可怕的哦。只是我现在还没准备好。”
  张宣问:“你还要准备多久?”
  老邓想了想说:“至少也要过完这个学期吧。做人得有始有终,我要把这一届学生带到毕业才行。”
  张宣点头,随即复问:“今天有酒喝没?”
  老邓看着他,“想开了?”
  张宣回答:“想开了。”
  “能醉?”
  “能醉!”
  “行。”说着,老邓把桌上的东西归置一番,就起身道:“你今天如此有心,那我带你去个地方。”
  张宣跟着起身出门,好奇问:“去哪?”
  老邓把门一锁,说:“钱世立你还记得吧?”
  “记得,去他那?”
  “想吃好喝好还不付钱,咱就得去那。”


第240章 我要吃狗鞭
  踩着光滑如镜的青石板路,张宣望着两边的老房子,忍不住问邓达清:
  “在这样的地方开饭店,能有生意吗?”
  老邓回答:“生意确实一般,吃饭的人都是附近几条巷子里的熟客。
  要不是钱世立手艺了得,那破饭店早就没活路了。”
  张宣困惑说:“他父亲都失踪这么多年了,按道理……,应该回不来了吧……”
  老邓也这样觉得:“你说的没错。钱世立其实心知肚明,一个大活人无缘无故消失十多年了,还怎么回得来?
  可他不忍心搬地方啊。毕竟那小饭店是他父亲开的,是他那过世的媳妇一生精血所在地,更是他老母亲的精神寄托。
  你是不知道,她母亲天天盼着丈夫回来哎。”
  路过一户人家时,张宣发现有一对夫妻在门口打架,场面热闹,打的挺凶。
  em……,不,这么说不对。
  算不上是夫妻打架,完全是男子单方面拽着女子头发在地上狂揍。
  女子本能地双手护头,不敢还嘴,不敢还手,任由男人拳头如雨点般地落下,任由男人骂骂咧咧。
  女子就知道哭,大哭,伤心的哭……
  悲天悯人的样子听得人不落忍。
  见张宣和老邓停下来看着自己,男子立马瞪眼大骂:“看什么看!没见过打自己老婆的?”
  老邓试着劝解:“一个大男人要有气度,不要对自己老婆动手动脚,有什么不对可以好好说……”
  “叼,你学咩人做乜Hi架两啊,你以为你系边Hi个!滚!不然连你们一起揍!”男子脾气非常火爆,一点就着,甩手就抓起旁边的椅子朝两人砸来。
  哐当一声!
  两人见机闪得快,椅子砸空了,砸在地上断了一只脚。
  他娘的,忒嚣张了点!
  过路看一眼都看不得了?
  只看一眼就敢吹胡子瞪眼,张宣不能忍。
  就在张宣打算动手时,老邓已经冲过去了。
  哧溜一声儿,老邓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冲过去了。
  张宣怕他体格吃亏,也不犹豫,跟着一个飞腿踹过去。
  男子看起来高大威武,但压根不扛揍,身体比嘴巴实诚多了,几下几下,就被打得抱头缩地上大喊“救命!”……
  “呵!原来是个孬种!就知道揍娘们,揍娘们算什么本事?以后见你一次打你一次。”老邓气不过,又是一巴掌掀过去,最后吐口唾沫星子,扶扶眼镜走人。
  张宣瞅瞅已经呆愣的女子,也拍拍手跟着老邓走。
  步行20来米远,张宣谨慎地回头望望,见男子没追出来,心一松就打趣道:
  “我说老邓,你刚才也太勇敢了,就是捡砖头有失风范。”
  老邓呵呵直乐,一副特别斯文的样子讲:“咱又不是傻子,那大块头明显比我强壮,没砖头我可不敢上。”
  张宣探头问:“我要是不在呢?”
  老邓理直气壮地回:“那我就当作没看到啊。”
  张宣无语,“就让人白凶相了?”
  老邓说:“这有什么?人嘛,活着总有不顺心的时候,忍忍就过去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张宣眼皮跳跳,瞬间服气!
  良久才竖根大拇指道:“老邓,你太妈的有才了!把欺软怕硬说得这么艺术。”
  老邓不以为意,笑着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天天楼上呼哧呼哧地练习拳击,打一两个人应该不成问题,这就是我刚才出手的底气所在。
  妈的哦,你是不知道,我老邓最看不惯打老婆的男人了。
  小时候我那老父亲也爱动手打我老妈子,我有一次拿刀硬刚了一回,我那父亲啊,后面十多年变了个人似的,特别温驯,可惜就是死的有点早,哎……”
  “……”
  张宣无言以对,都不知道怎么安慰。
  趟过直路,来到一个拐角时,老邓突然拉着他跑了起来。
  面对突发情况,张宣一脸懵逼,跟着一边跑,一边问:“这是怎么了?”
  等到跑过那个两层楼的木房子,老邓提醒道:“你仔细看,过拐角时,大家都在跑。”
  张宣侧头,不看不知道,嚯!一看还真是这样。
  一伙5个半大小子,在直路上还慢吞吞地晃荡,一到拐角就飞奔似地跑了起来。
  那些孩子嘴里还发出“哦嚯哦嚯……”吓人的声音。
  打量一番木房子,张宣问:“有哪里不对么?”
  老邓跟着看一眼木房子,唠嗑道:“这是阴宅。”
  阴宅?
  张宣心中莫名一紧:“里面不是住了人吗,那门口不是有个人在吸老旱烟吗?怎么就成阴宅了?”
  老邓告诉他:“据说啊,我也是听说的,那吸旱烟的小老头是一个手艺人。
  早年间出门谋生不在家,回来时发现父母都病死了。他是个孝子,说生前没照顾好父母,死后要照顾好他们。
  于是尸骨没下葬,而是塑成金身放在神龛上,日夜焚香祷告。”
  张宣听得身子发冷,“没人管?”
  老邓摇摇头:“管肯定是管过的。可人家就一单身汉,为了这事婚都不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怎么管的过来呢?”
  张宣语塞,这种老顽固社会上似乎有不少,于是赶忙转移话题道:
  “我们还要走多久?”
  老邓说:“快了,前面拐两个弯,再走百来米就到。”
  这时张宣感觉背后有点凉,一个跨步越过邓达清说:“老邓,等会回家我们换条路走。”
  老邓大笑:“张宣,瞧你个怂样,你怕了?”
  张宣反问:“你不怕?”
  老邓说:“白天不怕,晚上怕。以前晚上我都是走另一个出口的。”
  张宣建议:“以后白天也走另一个出口吧,小心刚才那男子报复。”
  老邓若有所思,“你说得在理,以后我一个人不走这边了,绕弯走那边。”
  钱世立的饭馆藏在一个老旧巷子里。
  从外表看只是一幢低矮的平房,与民居无异,在羊城的私营饭店里,压根排不上号。
  饭馆左边是一家宾馆,招牌很小,规模也不大。
  饭馆右边是一家布匹店,门口挂着十多套定制西服,里面还有个裁缝在给客人量身子。
  快速扫一眼周边,张宣目光最后停在了饭馆门口的老太太身上。
  老太太70多岁的样子,坐在轮椅上晒太阳,神情痴呆。周身上下倒是蛮干净的。
  旁边有一个护工,端个碗蹲在一侧,用调羹小心翼翼地给老太太喂食,动作温和,声音轻柔,一副极有耐心的样子。
  张宣悄声问:“这是钱世立老娘?”
  老邓小声说,“可不是么。这老太太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坐在门口等她老公回来,十多年来天天如此,也是个痴心的哎。”
  小饭馆门脸不大,里面就6张桌子。
  可能还没到饭点的原因,就两个客人,显得有些冷清。
  此时,钱世立正和一个青年男子围在一张八仙桌上喝茶聊天。
  见到张宣和老邓进来,钱世立和青年男子立马站了起来。
  青年男子偏头偏脑,“哟,稀客啊,老邓你今天怎么舍得来了?”
  老邓同两人很熟,侧身拉过张宣,笑呵呵开口道:“我是带我老板来打牙祭的,老钱你今天要拿出看家本领才行。”
  随后老邓指着青年男子调侃:“许海志,是个二代,除了对香江一个小明星上心外,平日里和我一样,都是在单位混吃等死的货。”
  张宣有点诧异老邓的口风,这么不客气?
  看来这姓许的和老邓是非常要好的哥们。
  随即伸手:“你好,张宣。”
  许海志热情地握着他的手,问:“大老板你好,喜欢女明星吗?”
  张宣,“……”
  就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
  钱世立看不过眼,直接踢了一脚许海志:“收起你那一套,第一次见面别把人吓到了。”
  许海志拍拍裤腿,不以为意地笑说:“能和老邓玩的来的人,不会是小心眼。”
  老邓应声,“那肯定的,要是小心眼,我就不把他介绍给你这个痞子了。”
  招呼张宣和老邓落座,倒杯茶,钱世立就问两人:“想吃点什么?”
  老邓看向张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