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之199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身子往后靠了靠,张宣摊在沙发背上说:“原因你进门时我就告诉你了,我现在缺钱。”
  陶歌不敢信:“你还缺钱?”
  “对,非常缺钱。”
  “你现在都是千万富翁了,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张宣沉吟一阵,临了临了,还是把自己要建中国第一CBD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前后花了10来分钟才讲完。
  这10分钟陶歌一直没插嘴,而是耐心听着。
  只是听完后,她不淡定了,直接起身拽着张宣去了书房,她很是好奇是什么样的CBD?
  她要看看策划书。
  张宣翻翻白眼,无奈地从抽屉里找出策划书,递给她:“都在这,你自己看吧。”
  陶歌非常不客气,霸占着他的座椅就看了起来。
  半个小时左右,陶歌看完了,闭上眼睛回味一番后,她抬头对张宣说:“我不是很懂这东西,但还是感觉很惊艳。
  我觉得我老头子应该会很感兴趣,可以的话我明天拿给他看看。”
  “当然可以。”
  张宣等的就是这话,但还是试探着问:“这样会不会不好?”
  陶歌把策划书放包里,再次拆穿他的小心思:“少来,你打得什么主意我还不知道么?
  不过你也别抱太大期望,我老头子初来乍到,很多东西都在熟悉中,就算对你的项目感兴趣,短时间内也给不了你帮助。”
  张宣秒懂,坦诚地讲:“我也不指望他给我助力,我只是借他的东风用用,在今后的一系列审批手续上,有关单位不要给我拖个一连半载的就行,我的时间很宝贵。”
  陶歌觉得在理:“这个应该没问题。”
  两人很识趣,没在这个问题多纠缠,又把话题回归到了科幻上。
  当她看完新鲜出炉的5000字“发条女孩”时,张宣就问:
  “你在欧洲那边留过学,又在人民文学工作这么多年,你认识那边的出版社么?”
  这才是张宣告诉她自己写科幻小说的初衷,找关系,为实体书出版省时间。
  陶歌说有。
  但没直接告诉他有到什么程度,说等他写完再讲。
  很显然,陶歌看这5000字看了个寂寞。
  或者说,她脑子里满是传统文学,天然排斥科幻,没看进去。
  就知道是这个样子的,张宣非常理解:“行,等写完了我再联系你。”
  “张宣,张宣,吃晚饭了。”
  就在张宣和陶歌在书房说天谈地时,门外响起了一个喊声。
  是老邓的声音。
  “张宣,张宣,吃晚饭了。”这次不仅在喊,还开始拍门了。
  砰砰砰,声儿还挺大。
  “呢,你拍,你继续拍,好像这门不是你的一样?”张宣无语,把门打开就直直地朝老邓瞪眼。
  老邓扶扶眼睛,乐呵呵地本来想跟他斗几句的。
  但是看到身后的陶歌时,立马变成了斯文败类,热情地招呼:“陶歌你也在啊?那正好,我们刚准备了饭菜,不介意的话,一起下去吃点喝点吧。”
  两人也是照过几次面的,陶歌看一眼张宣后,也没拘束,说行。
  晚餐很丰盛,老邓和导员准备了10个菜,挤满挤满一桌子。
  这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喜酒,张宣本来想封个红包的。
  但瞄一眼文慧和陶歌后,又放弃了。
  老邓特意拿出2瓶茅台,问张宣:“你很久没跟我喝了,今天能不能陪我喝点?”
  张宣很是干脆地把杯子移了过去:“今天舍命陪君子,尽管来,给我倒满。”
  说着,他把陶歌的杯子移了过去。
  最后又把文慧的杯子也移了过去。
  老邓问文慧:“文姑娘,你能喝多少?”
  文慧爽利笑说:“给我也倒满吧,我应该能喝一杯。”
  鲁妮有些不放心,嘱咐说:“不要逞强,能喝多是多少,你能来,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文慧说好。
  这个夜,吃的好,喝的好,喝酒没一个怂人。
  本来文慧开始还蛮矜持的,但看到其他四人一杯接一杯,最后还是陪着喝了一杯多点。
  结果就是,非常豪爽的陶歌最先倒了。
  文慧一开始没醉,但酒的后劲足,慢慢地也有点意识不清,最后倒在了沙发上。
  倒是张宣,还勉勉强强维持着头脑清晰。
  张宣对鲁妮说:“导员,文慧就靠你了。”
  鲁妮弯腰试了下,摇头,又试了下,还是摇头:“张宣你来吧,你们是那么要好的朋友,避讳什么?”
  老邓咧咧嘴,帮尖道:“就是,一个大男人,一点都不敞亮,我不喜欢。”
  张宣:“……”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不是不敞亮,我怕做梦。
  和这对狗夫妻互瞪一番,张宣最后还是妥协了,蹲着身子把文慧背到了三楼。
  真软,和梦里一样……
  导员在前面开门,然后又帮着把文慧放到了床上。
  文慧搞定了,张宣又下楼把陶歌背到了二楼次卧。
  一切搞定,导员就对老邓说:“老邓,我今晚到三楼睡吧,文慧喝醉了独居不安全,我不太放心。”
  有些话一听就懂,文慧要是换成邹青竹,几人都没这个担心。
  老邓痛快地说:“你上去吧,我和张宣再聊会。”
  导员似乎知道两人要聊什么一样,很自觉地出了门。
  看到门关,张宣拿过一根生黄瓜,随便洗了洗,咬一口说:“钱到位了。”
  老邓伸手瓣了一半黄瓜过去,跟着咬一口:“我明天就去办签证。”
  张宣嘱咐:“别有压力,能挣多少算多少,早点回来。”
  老邓点头:“知道,等我好消息。”
  君子之谈,点到为止,两人吃完黄瓜,也是各自散去。
  还是这个晚上,张宣做了个梦。
  梦醒时分,他浑浑噩噩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梦里和现实一样,文慧身子很软很舒服。
  日次,红日高升,又是一个大晴天。
  ……
  一大早,张宣就带着老邓和陶歌去了天河路228号。
  张宣本以为自己一行人很早了,没想到裘博仁和陈敏更早。


第321章 抿心自问,我是不是对你更了解?
  有些人喝醉酒了,会胡乱地骂天骂地,打人,甚至拿刀砍人。
  有些人喝醉了,沉默不做声,肢体虽然不听使唤,但脑子却一直很清醒。
  酒醉心里明,文慧就是这类人。
  其实昨晚张宣跟老邓、鲁倪的对话,她听得一清二楚,只是当时没力气自己爬起来。
  昨晚张宣背她上楼,把她缓缓平放到床上,文慧也知道。
  清晨醒来,目光在床头柜上的半杯凉茶上停留些许,文慧也是慢慢坐了起来。
  她准备洗个澡,然后做早餐,喊楼下的四人吃。
  ……
  再次见到张宣,裘博仁和陈敏的心态有些复杂。
  有钦佩,有无语,更多的是对工作地认真。
  两口子觉得,甭管这号称国内第一CBD的综合体最后能不能建成功?
  但为张宣这么大一作家做设计,不至于拿不到钱。
  想通这点后,没有后顾之忧地裘博仁和陈敏又重新对张宣充满了热情,有了期待。
  他们希望张宣成功。
  他们希望这CBD能建成功,成为万邦设计的一张亮眼名片。
  跟陪同的李梅打个招呼,张宣就问夫妻俩:“我大概什么时候能看到效果图?”
  裘博仁回答道:“昨晚我们已经联系了赵卓明老师和马克·海默夫妇,他们正在赶来的路上,效果图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张宣表示理解,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地标建筑的设计,我可以给足你们时间。
  但在不影响总体规划的情况下,尽快把西塔楼商场的效果图做出来,我要赶时间。”
  两人知道张宣财务紧张。
  裘博仁和陈敏也瞬间明白张宣为什么要先建购物城了,这是打算以战养战。
  很聪明的做法。
  陈敏笑说:“你放心,我们会根据你的要求优先把西塔楼的效果图做出来。”
  “那就好,在这先谢谢两位了。”
  就这样,几人聚在一起聊了半小时,随后又各自散开,各自忙碌。
  围着纺织厂和空白地皮转一圈,老邓问张宣:
  “这地皮你花了多少钱?”
  张宣漫不经心地说:“不多。”
  老邓扶扶眼镜:“不多是多少?”
  张宣笑道:“你有没有心脏病?”
  老邓咧嘴笑了:“说吧,我身体健康的很。”
  张宣看着他眼睛,缓缓开口:“2800万,现金。”
  老邓语塞地厉害,好半晌才说出一句:“堪堪一年……你小子哦,比我想象的还要优秀。”
  张宣不满了:“老邓,跟你商量个事,别小子小子的了,我马上就是你老板。要学会尊重。”
  老邓乐呵呵道:“这就是你不对了。
  你这么有钱,这么有才,生的比花还好看,我老邓嫉妒你啊。可是又拿你没办法,难道还不许我过过嘴瘾哦。”
  张宣瞄一眼不远处的陶歌,小声嘀咕:“问题是我的不小啊,你不能凭空污蔑人清白。”
  “你小子……”此刻,老邓头都晕了。
  裘博仁夫妇很忙。
  而效果图没出来之前,张宣也不想去打扰他们。
  领着老邓、陶歌转悠几圈后,张宣也是带着相关资料去了深城。
  蛇口海关,办公室。
  阮得志有些诧异,“你这么急着出国?”
  张宣把茅盾文学奖的事情简单叙述一遍,就看着阮得志同志说:
  “老舅,我也是没办法,时间凑巧碰到一起了,你有没有渠道快速拿到签证?”
  阮得志见他说的认真,也知道事情有个轻重缓急,当即就抓起电话拨打了一个号码。
  一番问询后,阮得志对张宣说:“走,我现在就带你过去办理签证。”
  办证很顺利。
  有阮得志带着,张宣从递交材料和到领事馆见面都一路畅通无阻。
  出来后,张宣问:“大概多久能拿到签证?”
  阮得志说:“4天后来拿。”
  ……
  办完签证,张宣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心里没来由一阵轻松。
  他知道这次飞往英国会面对什么?
  可前世今生都两辈子了,张宣这次做好了准备。
  这次他不打算逃避。
  只是去英国之前,他还要办几件事。
  首先他给管院主任打了个电话。
  电话一接通,张宣就把要去英国的事情简单说了下,然后等回复。
  主任隔着电话问:“你这次要去过久?”
  张宣模棱两可地说:“我此行是去找一些资料,找一些灵感,去多久我也没把握。
  不过我10月份之前会赶回学校。”
  听到要缺课一个月,主任顿了顿,稍后道:“你尽管去吧,只要是有利于你创作的事情,学校会大力支持你,只是你在外面要注意安全。”
  张宣一副感动的样子说:“谢谢老师,我会注意安全的。”
  主任好奇:“我可以问下你新书是什么类型的吗?”
  张宣想了想,道:“传统文学。”
  听到不再是谍战题材,主任很是期待,最后说:“张宣啊,加油,我以为你为荣,中大以你为荣。”
  张宣再次说声谢谢,后面聊了几句后,也是把电话挂了。
  第二个电话,张宣打给了米见。
  电话是刘怡接的,“张宣?”
  张宣热切说:“诶,阿姨你好,吃中饭了没?”
  “刚吃完不久,你是找米见吧。”刘怡回答。
  张宣说:“是,我找她有点事。”
  刘怡看一眼外边:“你这电话不凑巧,吃完中饭后,米见和她小姑、以及她奶奶去了紫薇公园。”
  接着刘怡问:“你的事急不急,要不要我去喊她回来?”
  张宣连忙说:“那不用喊了。我这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告诉她,我要去一趟欧洲,跟她电话道个别。”
  刘怡把话记在心里:“成,阿姨帮你转告她。”
  “好,谢谢阿姨。”
  第二个电话挂断,张宣足足等了半个小时后,才心有戚戚地打第三个电话。
  给双伶同志电话。
  电话一通,张宣就见言简意赅的阐明来意。
  听他要去欧洲,杜双伶静了静,想到了莉莉丝。
  但下一秒又把莉莉丝从脑海中净化掉。
  她几乎没有犹豫地说:“亲爱的,你去吧,只是在外面记得注意照顾好自己,记得想我。
  还有,你的新书我要当你的第一个读者。”
  “嗯,我会尽快回来。”
  “我在学校等你。”
  “好。我不在学校的日子,你们尽量住女生宿舍,别让我担心。”
  “我听你的。”
  张宣问:“你和阳永健什么时候过来?”
  杜双伶回答:“我们商量9。2号过来。”
  张宣关心问:“叔叔会送你们么?”
  杜双伶告诉他:“会,我爸说会送我们,你不用担心我的安全呢。”
  听到这话,张宣算是放心了。
  接着他又问:“这次孙俊要送阳永健么?”
  提到孙俊,杜双伶声音忽然小了几分:“永健似乎和孙俊闹矛盾了。”
  张宣不敢信:“闹矛盾了?怎么可能?怎么个闹法?”
  杜双伶说:“永健似乎不理孙俊了,我问永健原因,她也不说。”
  张宣瞬间明了,这是阳永健听了自己的馊主意后,在考验孙俊,也在考验她自己。
  就是不知道这羊角辫姑娘划几道痕迹了?
  不过张宣也不揭破,玩笑道:“我听说大学有人在追阳永健,可能移情别恋,动心了吧。”
  杜双伶很是惊讶:“真的?”
  “你问她,要是她说没有,你就看她眼睛会不会对角转,要是对角转了,那她就在说谎。”
  杜双伶噘嘴问:“你怎么对永健这么了解嘛?”
  “……”
  张宣瞄一眼周边,没好气说:“大热天的别吃醋啊,我受不了。
  你抿心自问,我是不是对你更了解?
  我经常带你爬山,带你潜水,带你在草原上骑马领略风光,螃蟹怎么走路,每步走多远?
  你难道还不清楚么,咱不兴吃醋的。”
  闻言,杜双伶脸热热地嗔怪一声:“臭德行~”
  两人就这样热热乎乎地聊了20来分钟。
  快到尾声时,张宣突然想起一件事,于是对她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