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衣服在仓库跑不了的。我看你们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应该饿了吧,先吃东西,吃完东西洗个澡再看也一样。”
辉嫂压着心口叹气道:“老弟,不瞒你说哎。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这一路啊,总是心慌慌地乱,总想看一眼衣服才放心。”
闻言,孙福成皱头看一眼女儿,也觉着怪异。但他这个做父亲的在这个场合又没法做声。只得保持沉默。
“得咧,嫂子我看你是魔怔了。”见拗不过,张宣识趣的也没扫兴,只得先带着两人去了租赁仓库。
红砖平顶仓库里,辉嫂围绕着衣服细细转一圈,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摸着衣服,辉嫂随即也醒悟过来了,知晓自己刚才表现的太过急切,在人前失去了往日的沉稳。
这是很失分的表现!
带着这种自责的辉嫂望向张宣,有点尬尬地笑道:“老弟,我……”
作为两世为人的老油子,从辉嫂进仓库的眼神变化,他就差不多懂了。
懂的同时也能理解。
从困苦中出来,面对骤然变好的日子,面对难以想象的金钱冲击,谁不会患得患失呢?
谁没有失态的时候呢?
张宣知道她要说什么,没等她开口说出来就打断道:“嫂子,饿了吧,走,今天带你和老爷子吃大餐去。”
听着这体贴话,辉嫂松了一口气,很热情地应一声:“诶。”
中饭是在大酒店吃的,花了张宣好几百。
酒好,菜好。但孙福成这次却没有同往常那样大吃特吃,没有大口咀嚼,没有吧唧嘴。
老男人心想:别看这老梆子平日里荤腥不忌,带着三菱刀肆无忌惮,不惧任何人。其实也是一个讲究的。
哪些地方该行什么样的礼数,关键时刻孙福成明清,一点儿也不含糊。不愿意给女儿失分。
张宣端起酒杯向两人开口道:“嫂子、老爷子,我敬你们一杯,这些日子把你们累着了。”
孙福成和煦笑笑,不二话,端起酒杯一口干完。
完了,人家倒一杯酒,还回敬张宣一杯:“来,这杯我敬你,我很感谢你。阳云他们两夫妻能遇到你这样的弟弟,是他们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张宣赶紧错位,连着摆手道:“老爷子,咱也算得上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一杯我们一口干了,往后的日子还得靠您老帮衬着呢。”
孙福成自觉嘴笨,听得只是颔首笑了笑,接着又是一口干。
这顿饭人虽少,却也吃的热乎。
三人闹闹哄哄的,叙说着小时候的吃食、景物,讲着那个年代的一个鞭炮、一串糖葫芦、一什棉花糖、一个红薯、一粒花生,过年的一件新衣服,过节的一顿白米饭,讲过去的嬉笑,讲曾经的辉煌,讲以往的落魄。
更多的是讲现在从困境里走出来了,出人头地了,不容易……
喝着喝着,烦恼已去的三人都喝开了。
尤其是辉嫂,比以往任何时刻都热情,一杯一杯的啤酒,差点把张宣和孙福成两个大男人灌坏了。
饭后,三分醉意的张宣直接给他们在这个酒店开了两间豪华房。
自己也要了一间。
然后三人各回各房,洗完澡,倒头就睡。
心敞亮,心自在,这一觉睡得舒服。
时间悠悠。
当张宣再次醒来时,太阳已然西斜,天色慢慢暗了下来,酒店的房客越来越多了,外边走廊上时不时走过一阵欢声笑语。
“老弟,醒了吗?”
就在老男人半坐在床头迷糊之际,听到了敲门声。
“醒了,嫂子你等一下。”张宣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太阳穴,也是紧着穿衣下床。
开门,关门。
张宣把两人放进来就问:“嫂子,今天又不做事,你们咋不多休息会?”
辉嫂把圆滚滚的背包放下就笑说:“睡了几个小时就够了呢,再睡怕晚上睡不着,影响明天做事。”
话到这,辉嫂指着背包对张宣说:
“老弟,这里面是75。9万。连同上次的32。6万,刚好凑够这批罚没物资的所需总额108。5万,你数数,看对不对。”
“行。”
张宣看到这熟悉的背包就知道里面都是钱,也知道他们俩要办正事了。
应一声后也就不再客气。
老样子,他对钱从来不打马虎眼。从来是公是公,私是私,做的坦坦荡荡。
在两人眼皮底下提起背包,走到床边,拉开拉链,开始一摞摞往外掏钱。
一万。
两万。
三万。
……
七十五万。
望着床上一次摊开的75万,张宣除了核对数量外,还会随即抽一些查看真假。
十多分钟后,75万数目对,真伪也对。
接着他开始数那一把零散的钱,一路数过去刚好90张一百的。
9000也对数。
对着满床的钱瞅了会,张宣从中拿出5摞,也即5万给了辉嫂。
然后嘱咐说:“嫂子,这5万你帮我带回去,给我老妈。家里那些钱建完别墅可能就所剩无几了,需要拿点新钱安她人家的心。”
辉嫂接过钱就满口答应道:“好,你放心吧,钱我一定亲自交给舅妈。”
张宣笑着点头,然后又对着满床的钱瞅了瞅,才开始收钱,一把一把归拢到背包里。
末了对孙福成说:“老爷子,明天还得麻烦你一趟。”
闻言,孙福成那死寂的脸上挤个短暂的笑,默默点头,表示明白。
第121章 升级VIP
午饭吃的热闹,晚餐几人却随性的很。
按辉嫂的意思,在路边找一家肠粉摊,三人坐在矮凳上,匆匆糊弄了事。
这一餐,孙福成又成了饭桶,吸溜吸溜一口气吃了三份。
……
次日,太阳刚出头,地上就像着了火一样燥热。
闷的让人难受。
吃完米线,张宣一言不发背着包安静地走在前头。
孙福成和辉嫂一左一右,默默地跟在后头。
三人都没说话,不敢说话,生怕说话分散了注意力而忽视周边情况。
就这么走着,拐弯直走,拐弯直走,直到一只脚进了海关大门,张宣那绷着的弦才松弛下来。
转身对辉嫂说:“嫂子,我现在安全了,你们去忙吧。等我办完事来跟你们汇合。”
“成,那我们走了。”到了海关这种安全地带,辉嫂此刻也是踏实的,笑着应一声,也是转身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
办公室。
阮得志今天难得清闲,此刻正在喝茶、抽烟、看报纸。
某一刻,听到门口有响动声,他看也不看就知道是外甥来了。
眼神从张宣身上扫过,停在了沉甸甸的背包上:“里面都是钱?”
张宣咧嘴笑着看他,没说话。
阮得志也是跟着笑了,几乎秒懂,什么也不问,起身拿起车钥匙就往外边走。
张宣也是转身跟着走。如今这么多现钱在手里头,心端端地跳,连水都没心思喝一口。
发动面包车,驶出海关。
阮得志偏头看张宣一眼就问:“这次还是去中国银行吗?”
张宣想了想说:“现在钱还不算太多,没必要换地方,还去那吧。”
阮得志默然,认可这说法,往前开了一阵才再次开口说:
“这两天我比较空闲,等你忙完了,我跟你去一趟学校。早点把写作的租房弄好,这样我以后就彻底放心了。”
张宣说好。
来的比较早,这个点银行的人还不多。
VIP区的人更少。
排队到张宣时,里面的大姐问:“办什么业务?”
他把背包放在柜台上,找出存折递进去,说:“存钱。”
闻言,大姐的目光情不自禁在鼓鼓囊囊的背包上停留两秒,然后接过存折认真操作了起来。
某一刻,大姐又抬头问,“存多少?”
张宣回答道:“70万。”
说着,老男人拉开拉链,开始一沓一沓掏钱。
看到这么多的现金,里面的柜员大姐每接一摞,都忍不住瞟他一眼。
70万,70眼,那眼神儿,那热情劲儿,老男人都快被她烤熟了。
心情不错的张宣此刻在歪歪:要是这个大姐生的好看点,他都忍不住问人家QQ是多少了,微信号多少了。
哦哟,虽然QQ和微信还没出现。那也没关系啊,一起找个浪漫的酒店,共进烛光晚餐也行。
把钱存进去。
存折上的总额数字立马从35万彪升到了105万。
盯着105这个数字,这一瞬间张宣恍惚了,自己重生一年,竟然不知不觉成了百万富翁。
这可是93年的百万富翁啊。
实打实的值价!
也是在这一刻,张宣心里油然生出一种成就感:老张家的外债还了,不要再吃红薯饭了,大姐遇了良人,家里还建了别墅,而现在存存折上又躺着105万。
他唏嘘啊,他感叹啊,重生过来的自己,总算为家里做了点事。
总算他妈的干了点人事。
内心澎湃,差点喜极而泣!
眼瞅着他收好存折要走,里面的大姐突然起身绕了出来,叫住张宣和阮得志,殷勤地给两人倒杯水,然后就嘚吧嘚吧地卖弄那八寸金莲,软磨硬泡缠着张宣,要他升级为VIP贵宾客户。
两世为人,张宣本来特别腻烦这类人。
但奈何这大姐说话好听啊,声音清脆啊,眼神儿得劲啊,笑容甜蜜蜜啊。
瞧瞧人家这嘴皮子溜溜,说话都不带重样的,听起来真是让人身心愉悦。
被这牛皮糖女士给缠住了,张宣默默看了眼阮得志,见他微不可查地点点头后,也是同意了。
心想以自己的身家、以后可能会暴涨的身家,为了方便,VIP总要办的。
既然都要办,那到哪里办不一样?至少这里还算熟悉,双方已经打过几次交道了。
花了点时间升级VIP,张宣收到了一张名片,方圆。
这名字倒是真心不错,简单易记,只是方女士哪里方了?
圆倒是有些地方着实圆了,甚至圆的让人想犯罪。
哎,想啥子呢?
身体真是长开了啊,见到方的圆的就想爬上去看看啊!
要不得,要不得……
在方圆女士的热情护送下,张宣和阮得志离开了银行,上了面包车。
一上车,把车门关上,张宣就偏头对阮得志说:“老舅,把舅妈和蔓菁接出来吧,我很快就要去学校了,想请她们到外边吃顿饭。”
在老男人看来,虽然杨迎曼不是特别待见自己,但自己在人家家里住了这么久,好歹也得知情识趣才行。
都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就权当给阮得志同志脸面了,谁叫这位舅舅是个顾家顾亲情的种呢?
这也算是投其所好。
果然,老舅听了这话,笑容都软了几分,慈祥了几分。
前面来了大货车,阮得志降低车速,靠边行驶说:“改天吧,今天不成。今天是你舅妈40岁生日呢,她老爷子来了,苏进一家子也来了,晚餐我们到家里吃。”
说到这,他瞟一眼张宣,又跟着嘱咐一句:“今晚你不要到外面过夜,回来一起吃。”
“老舅你就放心吧,舅妈生日这么喜庆的事,我怎么可能缺席呢。”张宣乐呵呵地拍着胸膛说违心话,也是脑壳疼。
今天是便宜舅妈生日?他可记不得。
那这便宜舅妈40岁生日,送点什么礼物好?
送贵了吧,张宣又不甘心,真觉得她不配。替阮秀琴同志不配。
送便宜的吧,又掉价,人家不一定看得上的同时,还落了舅舅脸面。
他知道,这东西要么厚脸皮不送,要送就得是贵重的。
真是纠结!
就在张宣头疼时,阮得志似乎猜到了他的想法,于是说:“你还在读书,不要考虑送什么贵重东西,倒是你舅妈喜欢康乃馨,你买一束这个她肯定高兴。”
张宣侧头看了看阮得志同志,见他说得认真,也是应承一声好。
第122章 学前班就跟人练手了
……
中午。
张宣赶到火车站帮了会忙,跟辉嫂和孙福成吃个便饭唠嗑一阵后,也是马不停蹄的随着阮得志去了一趟花店。
阮得志买了一大束玫瑰花,99朵。鲜鲜艳艳,真是要人老命了。
张宣还真按老舅的意思要了一束康乃磬。
阮得志这个严肃男人看不出来还是个浪漫情种哟。
买了玫瑰还不算,还跑去“老凤祥”买个黄金戒指,跑到蛋糕店买了一个西式蛋糕。
尤其是蛋糕上用奶油涂鸦的“我爱你”三个字,直看得张宣肝颤。
哦哟,你都四十多岁的油腻大叔了,你知道吗?
还“我爱你”,这像话吗?
这年头这个样子,真的像话吗?
嗯哼,光看一眼就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开车回去的路上,张宣瞟一眼蛋糕就瞟一眼亲舅,瞟一眼蛋糕就瞟一眼亲舅……
直到后来阮得志同志老脸尬红尬红时,张宣才乐不可支地放过他。
临了临了,张宣探头调侃道:“老舅,要不你等会唱首甜蜜蜜吧。”
阮得志拒绝说,“我唱的不好。”
这么好玩的事儿,张宣哪会放过他:“你唱不好我教你啊,听着啊: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车内歌声荡漾,优美又动听。
阮得志目视前方,微笑着没接话,任由张宣唱的天花乱坠都没接话。
那一副又臭又硬的样子,差点把张宣憋出内伤。
……
新式小楼,四楼。
当张宣和阮得志进门时,发现屋里有了大变样。
杨蔓菁和小十一两女忙上忙下的,正在布置花灯和气球。
墙壁上还张贴了许许多多彩色剪纸。看不出来嘛,小十一这像画里走出来一样的姑娘,竟然还有如此手艺。
杨迎曼和秦月明同上次一样,在厨房忙活,时不时还和客厅里下棋的两男人搭一句话。
下棋的两男人,一个是苏进。
另一个是舅舅的岳父杨国庭。头发花白,目光炯炯,看起来蛮精神的一老头子。
把百合送给杨迎曼时,张宣挤个笑脸,送上最简单的六个字:“舅妈,生日快乐。”
“谢谢。”杨迎曼看到娇艳的百合,脸上第一次对张宣有了笑容。
一个送花,一个接花,无声对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