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因为半导体产业工人工资增长的太过于快速,刨除电子厂不算,即便是其他产业线上的工人。
他们的工资也脱离了之前的等级制度,开始实行工资双轨制。
之前按等级划分的工资依旧有效并且按月发放,而现在每个工人,每个月还能额外领到加班费,奖金,跟杂七杂八的补贴。
这些费用加起来,比之前的工资高了有三倍。
虽然跟电子厂那些动不动就过千的工资来说还是相差巨大。
但是一个月领着两百块的工资,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这两百块可是能够让人羡慕的流口水。
虽然对于这些工人们来说,他们比不上电子厂,但是各家工厂的厂长已经向他们承诺,他们的工资每年一定会有调整。
只要游戏公司的订单不消失,他们的工资只涨不跌。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成就,四机部一众领导才能带着小红花,参加一连三天的庆功宴。
“神气个什么,再有一个月咱们的火箭就组装完成。到时候如果火箭发射能够顺利回收,咱们也要开一场这样的庆功会。
林平花了这么多钱投资在火箭回收项目上,再花个百八十万开场庆功会,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当林平的父亲还在车间里指挥大家组装发动机的时候,有车间的老同事一边看着报纸,一边跟现在的林总调侃着!
知道儿子在另一头搞大事,当父亲的又开心又无奈。
开心是因为儿子真的带领了一个产业欣欣向荣。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说破大天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只可惜,老爸这边却是困难重重。
刚刚克服一个难题,紧接着又来两个难题。
火箭发动机回收技术,可真不是过家家一样简单。
他们这些人为了赶在年底之前拿出两个样品试射一下,可是没少加班加点。
现在得知林总的儿子正在那边红红火火的搞着庆功会,对于车间里的工程师们来说,工作之外调侃两句也算是调节心情。
若真说起庆功会,这真不是一般人敢于想象的。
毕竟,庆功会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要有拿得出手的功劳。
现在火箭发动机正在组装之中,理论设计上都没有问题。
可是真正发射之后谁也不敢保证什么问题都不会出现。
毕竟对于大家来说,以前认知中的火箭都是一次性的。
而现在林总家的儿子想要搞二次利用,听上去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
不过好在所有设计跟制造都已经完成,就差最后来一发真格的发射试验。
如果试验一切数据正常,那这两名火箭就可以完美的回收。
可是如果数据严重异常,哪怕只有零点一的异常现象,最终恐怕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失败。
虽然大家已经在小体积的火箭上取得了成功,甚至就在前几天,那一枚长五米的小型试验弹,第五次成功的试验回收。
这枚五米长的小型火箭,升空到了三千米的高空,然后下落回收。
只不过现在大家所组装的这一台,高达二十一米,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能否成功,大家都不敢拍着胸脯做保证。
只能说在理论上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率!
“如果咱们这两枚火箭成功一枚,我一定说服我儿子给大家搞个庆功会。
但是如果两枚火箭全部失败,首先就要问责的就是咱们发动机的研究部门。
到时候别怪我跟大家翻脸,庆功会不但没有,所有人都要写五万字的检查。
另外还有加班加点的找出原因,即便马上就要过年,所有人也不得休假。”林总经理这一番话,可是让大家更加的没了干活的积极性。
不过调侃归调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手下的这枚产品能够一次性适应成功。
之前的试验已经进行过二三十次,从两米长到三米长,最后演变成五米长的小型火箭,每一步都是大家心血的结晶。
这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希望他长大,希望他一切如所愿。
第374章 确认出席
火箭是否发射成功的关键,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也就是发动机。毕竟整个火箭可以说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就是发动机,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庞大的燃料储存模块儿。
其他部分的结构,跟这两个部分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而火箭能否稳定持续的提供动力,就要看发动机部分是否一切正常。
“林工也不要太过于紧张,一个人承受压力的上线是有数量的,如果你率先顶不住崩溃的话,整个项目团队都会受到影响。
你可是大家的主心骨顶梁柱,如果你都不能排解压力放松下来,那大家伙只能会更紧张。
当一个人精神过于紧绷的时候,这时候最容易犯错,只有松弛有度慢慢放松下来,才有可能集中注意力安心干好自己手头上的工作。”有人劝解着林工程师,希望不要受到儿子的影响,给自己太过于大的压力。
“人家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你们家这林平,那可是妥妥的已经成了一条巨龙。
你这当父亲的,面对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结果没有到来之前就已经崩溃。”大家之所以纷纷开口劝说,是因为每一个跟在他身边工作的人,都明显的感觉到随着火箭试验阶段的到来,林工程师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才短短几个月时间,白头发的数量越来越多。
明明现在大家生活条件明显提高,福利待遇越来越好,甚至借着林平航空航天公司的名义,大家都住进了更加宽敞装修也更好的小洋楼。
不再是居住在像宿舍楼一样的集体房屋,家家户户有了更宽敞的活动面积。
按理说条件好了之后,人应该放松下来才对。
而且之前在使用体制内资金的时候,每一项试验大家都要反复的在草稿纸上演算数据,甚至恨不得就在纸上完完全全搞定一项试验。
因为经费的原因,早些年不得不一分钱掰开数瓣来花。
每一次实际试验测试的时候,都必须要得到几乎百分之百的数据肯定才会上试验台。
而现在研发的资金量几乎是大水漫灌一样,几乎每一步都可以在实验中寻求数据结果。
如果放在以前,回收火箭的样体不可能从两米,到三米,然后再到五米。
这中间顶多会安排两米发射一次,而直接跳过三米的火箭弹体,跃升到发射五米级别的回收火箭。
而中间被跳跃过的三米火箭,就需要完完全全在也算稿纸上得出确认的数据。
归根结底还是穷,在没有资金的支持下只能用数据的方式模拟一遍。
而现在有钱之后,单单是两米的火箭就发射了很多次。
这要放在以前那可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虽然说两米的火箭制造成本花不了多少钱,可是再小的蚊子那也是肉。
再小的浪费,那也是浪费。
而到了三米火箭的时候,发射数量虽然没有比两米火箭翻了一番,但明显也是增加了好多次。而到了五米发射,虽然连续发射三次都取得了成功,可是第四次第五次依旧选择了发射。
重复即是浪费,可是只有重复才能够确认发动机处于完全正常的模式。
现在要上更大的家伙,一上来就制造了两台。
虽然以前也有过先例,制造两枚火箭留作备份。
可是那时候更多的是需求结果,要一个必须成功的结果而已。
而现在,更多的是需要获得足够的数据。
即便这两次发射失败,以现在的预算资金来重新制造,还可以继续制造五枚火箭。
也就是说,七次发射机会有一次成功即可。
而且七次发射机会即便每一次都成功,也要把所有的资金全部花费完毕。
即便是重复的浪费,不要一次次的发射下去。
对于很多航天人来说,尤其是那些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步步走过来的航天人,他们不理解林平为什么要这样做。
通过实际发射两次外加所有的数据运算,完全可以确认这枚火箭的可靠程度。
根本不需要另外的五次发射,这完完全全就是浪费资源。
可是即便大家有埋怨,却没有一个人正式的打报告。
虽然大家现在名义上也是航空航天公司的职员,完全可以有义务向上级汇报。
可是,之所以没有打这一份报告,甚至就连林平的亲生父母都没有打这份报告的想法。
大家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以前想要搞试验,单单是资金上的审批就要两三个月。更不要说在资金审批之前,还有科学论证的环节,这样的论证短则两三个月长达半年,甚至夸张的时候一年两年都有。
而遇到那些大的科研项目,一个论证三五年也是有可能。
毕竟没钱,那些动不动就需要上亿的项目,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资金去搞研发。
现在虽然也要立项审批,科学论证资金审批每一项都还要按照程序走一遍。
然而以前好几年才能走完的立项审批,现在只要打报告上午打,恨不得晚上就能收到回复。
虽然这么形容有些夸张,但是现在的流程几乎是只要你提报告,无论什么样的科学实验,只要通知结果上跟火箭研究有关都会得到批准。
可即便就是如此,被审批的项目如流水一样下发到各个部门的时候,大家惊讶的发现航空航天公司拨过来的款项,居然才花了不到百分之四十五。
连一半的钱都没花了,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大家都认为已经非常的铺张浪费,甚至放在以前被人用手指着脑袋说,这就是犯罪,也是毫不为过的形容词。
而现在如果预算没花完,这些预算就会被收回,新一年的预算重新审批。
眼看着离过年没几个月,大家现在不但要紧锣密鼓的搞火箭回收,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花钱。
不过好在都是穷过苦过的人,对于有些特别夸张的项目,大家也并没有很草率的立项。
虽然花的是公司的钱,并非体制内的研发资金,可作为一个人终归还是要讲点良心。
不能因为花着别人的钱,就没有节省的概念。
此时整个航天体系,除了科研任务之外,伙食也是直线的上升。
整个航天体系所有的职工,在一段时间内都是航空航天公司的职员。
在航空航天公司没有完全培养出自己的一套人马之前,这些人就要一直挂着两个牌子办公。
以前十天半个月吃不到一顿大肉,而现在食堂里每天都能剩下很多肉。
最初的那些日子,无论是鸡蛋奶,还是猪羊牛肉,通通无限量供应。
听说很多牛羊肉还是直接从蒙古进口回来的。
吃惯了没有油的菜汤挂面,当大家敞开了吃肉的时候,还闹过一段时间的肠胃病。
以前很长时间吃不到的猪肉,牛肉,羊肉,现在一日三餐尽情享用。
甚至有人开玩笑,这几个月以来,航空航天体系的职工们,倒是干成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火箭回收系统进入最后的关键性实验,第二件大事就是整个航空航天的职工增肥明显。
大家的脸逐渐圆润了起来,甚至很多人的衣服都已经穿不下。
腰带的痕迹最为明显,有的人不得不为自己的腰带重新打孔。
吃的好住的好项目资金异常的充沛,自然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赞誉跟赞美。
对于这样的生活,任何的科研工作者都是幸福感十足。
大家坚信火箭回收项目一定能取得成功,不过航空航天部门的领导们却越来越担忧。
花了这么多钱,给大家里里外外彻底改善了一番,而且在项目资金上大水漫灌式的批。
如果到了年底拿不出满意的结果跟成绩,别说是跟林平没法交代,就是自己体制内的领导也没法交代。
以前没钱,生活也差,吃不好住不好。
大家对于科研项目的进程缓慢,还算是有一个能说出口的理由。
而现在,任何方面都挑不出借口。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拿不出让人满意的成绩,恐怕高层需要有人背黑锅。
毕竟这么多钱砸下去,如果不能取得阶段性成果,恐怕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交代不过去。
“林平那边庆功会可马上就要开始了,咱们这边儿可不能给他添堵。
瞧瞧,这大红请帖,都发到咱们手上了。
说是邀请咱们观礼,见证一下四机部取得的成就。
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这明显是给咱们施加压力。”主管航天的一众领导一个没跑掉,全都收到了观礼的请帖。
只是大家不清楚这最终出主意的人,到底是四机部的钱敏钱部长,还是林平这个小鬼。
如果只是钱部长的话,这事儿就当是串个门。
可是出主意的人如果是林平,那这里边味道可就变了味儿。
“手下的人都说了,要是咱们发射成功也要求林平召开庆功会。
而且规格要按照四机部的走,毕竟如果真的成功了,这可是全世界独一份的技术。
现在就担心,万一结果不如预期。
到时候这老脸恐怕不好再跟林平见面。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可就变得非常难看了。”手中的大红请帖红的让人扎眼,本来请客吃饭是件好事,可现在没有一个人有开心愉悦的心情。
“那咱们去还是不去?或者派个代表?”大家都明白这一份请帖背后的压力。
如果参加这样的宴会,一旦未来的发射不如预期,恐怕就会被无数的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甚至上级领导也会对这件事非常不满,连成绩都没有拿到就迫切的想要参加庆功会。
可是如果不去,只是派一名代表的话,这么多请帖发了过来恐怕也太过于失去礼节被人诟病。
尤其林平还是航空航天公司的老总,这其中被邀请的很多人,名义上还算是林平的部下。
毕竟大家在航空航天公司还兼着各种工作上的职务,老板发出邀请,不去参加似乎不太合适。
“我现在也想知道到底是谁出的鬼主意?让我们这么多人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的犯难。
要不,我们把林平的父母当成代表,让他们二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