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八年才出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八年才出道- 第6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仓健苦笑摇头,不再说话。
  他作为当年首屈一指的国学天才,知道天赋这个东西,真的是比不得。他当年也让一批人绝望,现在王谦让他绝望,也是应该的。
  林溪湛轻轻的上前一步,微微弯下腰,仔细看着王谦画作上的每一个细节,其他人都安静地看着林溪湛,只见林溪湛认真地赞叹道:“笔墨韵味一体,劲俏而不失优雅。构图简约明朗,画面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用笔清隽,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刚柔相济。”
  周围再次安静无比,王谦和文仓健也不再说话,看向林溪湛的评价,其他人更是屏住呼吸,看着林溪湛。
  林溪湛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说实话,我大概十岁的时候,见过民国时期最后一位丹青圣手现场作画。当时那位大师已经七十岁左右,技艺和境界都已经达到成熟化境,当时他作画给我震撼很大,后来我也因此潜心研究练习国画,但是天赋有限,没能有所成就。”
  “不过,今日,王教授给我的震撼,比那位大师带给我的感觉更加巨大,更有冲击。”
  “不敢相信,王教授今年仅有三十岁出头。”
  “这幅画,堪称国画巅峰之作,所有国画巅峰技艺和意境的集大成之作。”
  “墨色淋漓多变,和泽有神,意境悠远,清雅幽丽,超凡脱俗……”
  最后四个字,超凡脱俗。
  林溪湛说的最是认真和掷地有声。
  在场的每个人听的都是心驰神往。
  站在后面的颜子欣听了最是震撼,想到自己昨天还托人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王谦品鉴交流指点,脸色就忍不住绯红,知道自己是真不自量力!
  她的年龄和王谦是差不多,但是境界却是相差至少几辈子。
  王谦听了林溪湛这位港岛国学泰斗的话,也忍不住脸色微微一红。
  这幅画,他临摹的是前世见过的那位唐寅的著名观庐山瀑布图,就是那幅被炒作拍卖出六亿美元的天价国画,事后被证明是炒作的谣言。
  这幅画不是唐寅最优秀的画,但是放在这个世界,却是最优秀都不为过。
  因为,这个世界的华夏历史上,还不曾出现过类似于唐寅这样的超级天才,能将唐宋元等几个时代出现的丹青圣手的特长都学会并且融为一体。
  这个世界历史上的几位丹青圣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擅长,所以各具特点。
  王谦这幅画,将历史上几位丹青圣手的特点都融为一体,并且发扬光大,超越前人,融合之后的意境和表现更为清晰悠远,所以这幅画说是华夏千年来的国画集大成者,真的不为过。
  要说缺点,可能只有一个!
  那就是,这幅画的年代太短了——刚刚完成。
  王谦的年纪也太年轻了,堪堪三十岁出头。
  但是,即便如此,这幅画在国学领域的价值和意义都非同凡响。
  在场的每个人,看着这幅画,都是一睁眼热。
  如果能收藏这幅画。
  他们相信,这以后真的是传家宝级别的,而且绝对是国宝级的传家宝。
  甚至不需要多久,只用百年,等王谦去世了,这幅画就会成为国宝级的存在。
  就如民国时期的那最后一位丹青圣手的作品,到现在就已经是价值上亿的国宝了。
  王谦的作品不论是艺术价值还是技艺技巧都超过那位丹青圣手,以后等王谦去世了,作品价值超过那位丹青圣手,也是很合理的吧?
  不过,这时候,林溪湛看着最后的那一行落款,苦笑道:“王教授这一行字,可是在疯狂的打老头子的脸呀。”
  其他人看了,又何尝不是苦笑不已。
  文仓健摇头道:“这更显得我不自量力了,王教授学究天人,实在是佩服。”
  李希言也是摇头不语,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其他人更是如此了,看着那一行字沉默不已。
  因为,这一行字,王谦并不是用他创造的瘦金体书法所写,而是正宗行书字体所写。
  而这一行行书书法所展示的水准,赫然已经达到了大师境界,并且还超出被称作南方行书第一人的林溪湛一筹,甩开文仓健不止一筹。
  说是当代行书第一人,也不为过,即便与古代几位专注于行书的书法大家相比,也不差多少了。
  这行行书,是王谦当初临摹王羲之的书法所写,重生以来,已经具有王羲之书法境界的九成九,只差一点就能成为千古行书第一人,可惜,这一点却是最难以跨越的。
  不然,王羲之也不会被称之为书圣了。
  这一行字,更进一步给这幅画增添了巨大的价值。
  千古以来第一幅国画集大成者之作,同时融合了当代唯一书法宗师的瘦金体书法所创作的一首足以流传千古的佳作古诗,还有一行堪比古代行书书法大师的行书字体。
  以及,今天这场聚会所代表的意义。
  全部都汇聚到这一幅画当中。
  在林溪湛,文仓健,李希言,薛振国,赵树仁,颜子欣等几位专注于国学领域的人看来,这幅画简直是闪烁着七彩霞光的超级神器。
  谁如果能得到,其在华夏国学领域的地位资历都会提升一个档次,以后在其他地方参加国学交流聚会的时候,都会成为焦点。
  一双双眼睛炙热的看向王谦。
  文仓健,林溪湛,李希言,贾富清几人眼神最为渴望。
  可惜。
  王谦仿佛没有看到一样,这幅画是他在这个世界临摹的最认真,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幅画,他当然不会送人,微笑道:“林老过誉了,一时兴起的作品而已,雪荣,收起来吧。”
  眼巴巴忐忑看着王谦的秦雪荣立刻松了口气,她真怕王谦将这幅画送人了。
  她虽然不是国学领域的人,但是同样知道这幅画的意义以及将来的价值,自然想要自己说起来,此时听到王谦的话,她才不怕其他人的眼光,叫来姜煜,一起小心翼翼地将这幅画拿到一边去放起来,等待墨迹干了就迅速装裱收藏起来。
  她打算,以后专门修建一个王谦作品收藏室,用来收藏王谦写的作品,想来将来肯定会震惊世人!
  见王谦没有送人的打算,在场的所有人都微微遗憾。
  他们可是看过王谦的所有视频,见过王谦几次公开赠送人作品的经过,所以刚才才会有所希冀。
  毕竟,王谦就连那幅震惊亚洲华夏文化圈的侠客行都能送人。
  可惜,他们没能如愿。
  文仓健收拾心情,对千羽真珠说道:“真珠,我那幅作品你收起来,送给你吧。原本,我还想把这幅我数年的心血之作赠送给王教授,但是在王教授那副作品之下,我这幅作品太过普通了,根本拿不出手,就送给你了。”
  文仓健的话,让其他人苦笑了一下。
  的确呀,在王谦那副画之下,他们还有什么资格说话?
  书法?人家是书法宗师,还是行书大师级巅峰境界。
  国画?人家是国画集大成者。
  古诗词?
  别开玩笑了!
  当代谁人能与之相比?
  所谓交流,就好像学生见到了大师的感觉,变成了纯粹的请教,他们现在都不敢随便说话和展示了,那纯粹地献丑。
  王谦也笑了笑没说话。
  千羽真珠答应一声,崇拜地看了王谦一眼,然后也认真缓慢地将老师文仓健的画作收起来。
  虽然,和王谦那副画相比,文仓健的作品的确显得普通一般,但是在外界也是抢手的作品,尤其是在岛国,更是很多上流社会想得到的收藏品。
  千羽真珠拿回去自己收藏或者送人,都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可惜!
  千羽真珠看了看秦雪荣和姜煜收走的化作,眼中满是渴望和遗憾。
  如果能得到这幅画,带回岛国,只怕会让整个岛国文化界震撼吧?也能让他们开开眼界吧?


第588章 更进一步更绝望!太假了。
  两幅画的交流,让这场聚会显得比较沉寂。
  没有大家之前想象的那么活跃。
  原本想向王谦请教的林溪湛,赵树仁,薛振国,和贾富清,张跃几人都显得很沉默。
  在王谦那幅望庐山瀑布的画作面前,他们真的不好再班门弄斧了。
  南方第一行书?
  林溪湛可不敢再顶着这样的名头了。
  王谦在魔都,在京圈诸多大拿看来也是南方文化圈的,而那一行行书已经超过林溪湛,所以林溪湛此时对于自己最拿手的书法是不敢再提了。
  古诗词?
  王谦之前发布的作品已经切切实实地奠定了当代古诗词第一人的地位,无人可撼动,刚才画作上的那首同名古诗,也足以流传千古,其描写和气势都堪称一绝,如此古诗佳作面前,他们也不敢再献丑了。
  小说作品?
  那更不敢说了。
  王谦此时刚刚完成三国演义,在小说领域正式如日中天的地位,将当代一众小说家都甩在了身后。
  张跃已经是当代比较成功的作家之一,但是此刻也不敢在王谦面前提一句小说的事情。
  所以。
  这场聚会的后面,王谦就变成了绝对的主角,大家不敢再如文仓健一样和王谦交流,而是变成了请教。
  书法,国画,诗词,等等,都是他们请教的领域。
  薛漫,颜子欣,千羽真珠几人抓住机会就向王谦请教,王谦也知无不答,尽可能的回答在场几人的请教问题。
  即便是林溪湛和李希言,文仓健几人提出的一些比较高深的疑问,王谦也能给出很是圆满的回答。
  让现场气氛逐渐融洽,王谦的地位也更进一步的提升。
  就连林溪湛,文仓健几人,在王谦面前也逐渐变得恭敬,仿佛真的是学生在面对老师一样。
  时间过的很快。
  马上就到午饭时间。
  大家开始陆续告辞,都没有答应王谦的午饭挽留。
  林溪湛对王谦郑重地说道:“王教授,今日一见,方知世上真有神人。有生之年能见到王教授如此神人,我也死而无憾了。刚才向王教授请教,的确字字珠玑,就连我也受益良多,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向王教授请教。”
  林溪湛对王谦的称呼依旧是王教授,仿佛自己是王谦的学生。
  王谦急忙说道:“林老言重了……”
  林溪湛摇头:“不,我说的就是实话。我只希望王教授以后不要再藏拙,有实力,有天赋就要绽放。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王教授这样的人来带给年轻人更多的文化自信,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我们国学文化之美。”
  新的时代,林溪湛身为从民国时期就存在的老一辈,深刻地知道此刻国内的国学文化凋零到了什么地步,所以将一些希望寄托在了王谦的身上,此刻也明白了为何官方对王谦的推崇力度如此之大。
  他知道,官方也和他想的一样,希望能借助王谦的影响力和实力底蕴,来激发大家的民族文化,宣扬传统国学文化,以此来对抗西方的文化入侵。
  同时,还和亚洲其他的华夏文化圈的国家竞争。
  林溪湛看了看文仓健,意思不言而喻。
  文仓健苦笑道:“有王教授在,华夏文化必将再次绽放光芒。我希望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一天。我们国内有些人不自量力,妄想挑战王教授,我想王教授会让他们认清现实的……”
  王谦对文仓健的话不置可否,他对岛国的情况不是那么了解,也不想去了解,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岛国那些人就是跳梁小丑而已,不需要去理会,自然就会在绝对的实力之下碾压而过,掀不起什么风浪。
  薛振国再次提醒地说道:“王教授,京大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原本我对您这次在京大的讲课还有一点担心,但是现在我知道,是我多虑了。王教授学究天人,我想我和其他所有人都小看了您。不久之后,国内可能不会再有人对您有任何的质疑。”
  薛振国身为京圈资深国学传承之人,自然知道现在京圈内流动着什么暗流,基本上都是针对王谦的,之前的确有些担心,毕竟是他亲自邀请王谦来京大讲课的,如果到时候搞砸了,他是要背锅的,还会损害京大的声誉。
  可现在,他知道,就这一幅画,就足以将所有一切阻碍和质疑全部打碎。
  无人可挡。
  颜子欣看着王谦:“希望能有机会在港岛聆听王教授的教诲,港大永远对王教授敞开大门。”
  颜子欣虽然年纪不大,可在港大的地位却是不低,因为他是林溪湛的关门弟子,自然也有资格代表港大对王谦发出邀请。
  王谦微笑道:“以后再说吧,我最近真的没时间。”
  颜子欣遗憾地点点头,林溪湛和赵树仁也露出遗憾地表情。
  千羽真珠和薛漫都没有说话,她们在这个时刻,没有资格说太多话,只是默默地看着王谦。
  贾富清微笑道:“王教授,希望下次有机会到西北大学来坐坐。”
  王谦笑而不语。
  张跃壮着胆子说道:“王教授,您的三国演义结束了。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写小说作品?说实话,您的这本三国演义足以列入名著,如果以后您不再写小说了,将会是华夏小说领域和所有读者的损失。”
  大家听了张跃的话都看向王谦。
  林溪湛,文仓健,李希言等所有人都面露期待。
  的确,他们也都非常的喜欢王谦的三国演义这本书,林溪湛和文仓健,李希言等人还反复看过多次,自然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看到这样优秀的作品。
  但是,以他们在国学领域的的确,却又不希望王谦将太多的时间耗费在小说领域上。
  在国学大师看来,小说是最不入流的领域,书法,国画,诗词文章,才是真正的文学,国学。
  古代文豪,也没有人是写小说的。
  流传的几大名著作者,在古代都算是不入流的街边文人,写的东西也是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街边文学。
  所以,林溪湛,李希言,薛振国等传统文人都希望王谦以后能将更多的时间倾注在古诗词,书画领域上,能留下更多足以流传千古的古诗词佳作,以及书法和国画作品,那样才能掀起这个时代的国学潮流。
  小说……
  是下下之选。
  只有贾富清和张跃这样偏向于现代的文人,才没有那么深的偏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