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大脑快速运转起来,如果进一步挑衅,那么他们可能就要牵扯到种族问题的泥沼里;如果就此退缩认输,陆一奇的气焰可能就要更加嚣张了;又或者说,他可以切换角度、偷换概念,进一步点燃战火?
面对陆一奇的攻击,他倒不至于直接被将军,然后束手就擒,到底应该如何回应,脑海里出现了好几个方案,只是需要做出选择;但这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全场注意力全部集中投射过来的情况下。
就在此时,陆一奇再次开口了——
准确来说,陆一奇根本就没有准备给对方开口的机会,他故意留下小小的停顿,表面看起来是落落大方地给予记者足够反应时间;但实际上,后续攻击早早就已经准备完毕、停顿只是为了制造出效果而已。
一呼一吸的停顿,陆一奇就抢在对方开口之前,完成了二次攻击,而且是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打趣方式:
“我希望,我不用出示出生证明,才能够证明我具备成为一名教练的资格。”
虽然简单虽然轻松虽然幽默,但……不卑不亢!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此番话语瞬间就让人联想起了此时正在竞选总统、并且因为出生证明而遭到竞选对手无耻攻击的贝拉克…*****(Barak…Obama)。
同样都是种族问题,同样都是不屈斗士,同样都是面对质疑,陆一奇以轻盈却有力的方式给予了强有力的还击。
刹那间,现场就有记者为陆一奇送上了掌声,为了他的勇气,也为了他的坚韧,然后,掌声就一个接着一个响了起来,最后连成一片,如同雷鸣一般持续不断地轰鸣着,就连空气都开始微微震动起来。
“堪萨斯城市报”的那名记者面色铁青:他的还击已经准备就绪,结果却被陆一奇打断,而且还以一种如此狡猾奸诈的方式完成了造势,不仅让他的后续攻击戛然而止,而且还成功地在媒体面前打响了第一炮,自己完全沦为了踏脚石,这也再次证明了他的想法——
“这就是一个卑鄙无耻之徒,堪萨斯州立大学都没有好货色!那该死的家伙!”
但是,木已成舟,因为缺乏足够了解而错失先手,最终反而被对方利用,新闻发布会就在如此气愤之中落下了帷幕。野猫队不仅取得了比赛胜利,同时还取得了媒体公关版面的胜利。
比赛日结束之后的第二天,ESPN以大写加粗的标题方式撰写了最新报道,“超级马里奥的超级登场:诺亚…陆率领堪萨斯州立大学从德克萨斯大学客场带走一场大胜,延续赛季不败金身!”
在NFL常规赛季如火如荼进行之中,ESPN居然以大篇幅版面报道一场NCAA的比赛,这本身就是最好的瞩目。这不仅是野猫队四个赛季以来首次登场ESPN的头条位置,同时也是陆一奇首次赢得了全美关注。
报道之中,ESPN将陆一奇描述成为“坚持不懈地用双拳拼搏出一片天地”的励志人物:
背负着歧视与质疑坚定前行,在混乱与动荡之中勇敢地承担责任,为球队注入了无穷活力,让野猫队重新找到了步调节奏,击败奥本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的两场比赛,更是被评价为“赛季最佳强力候补”的精彩对决。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比赛,是堪萨斯州立大学野猫队球队历史上,首次在客场击败全美排名前十的队伍。而这一切奇迹,全部源自于‘超级马里奥’临危受命地接过临时主教练的职责,这是否会成为NCAA整个2007赛季的关键转折点呢?我们拭目以待。”
ESPN的报道以简洁有力的姿态为这场比赛的报道画上了句号。
第126章 横空出世
“……此前很少有人注意到,诺亚在本赛季第一周取胜之后就创造了NCAA的记录,他是大学赛场率队赢得胜利的最年轻主帅,同时也是大十二联盟赢得胜利的首位亚裔主帅。显然,彼时没有人意识到他能够继续前进。”
“经过本场比赛,诺亚无疑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无论是战术布局还是临场指挥,他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成熟与老道,不仅没有怯场,而且还屡屡在关键时刻主宰了进程,对于比赛的解读和把握都堪称优秀。”
“我觉得,橄榄球也是时候出现一位亚裔领军人物了。谁知道呢?也许这位年轻人能够为橄榄球带来一些新的东西。”
“击败德克萨斯大学的这场比赛,甚至为他赢得了‘超级马里奥’的昵称,而昵称的起源是因为他的中文……”
啪。
江文瑾察觉到卫生间的开门声响,抬手就摁下遥控器的关闭键,将正在直播的ABC电视台晨间新闻节目“早安美国”关闭,快速转身,将厨房里准备好的早餐端到餐桌上,然后陆家言的身影就出现在了。
来到餐厅,陆家言顺口询问到,“怎么把电视关了?今天不准备看‘早安美国’的新闻了?”
虽然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英文交流已经不是问题,但陆家言和江文瑾在家中还是更加习惯中文交流;而为了练习英文听力,也为了不要与社会脱轨,他们总是习惯于在早餐时间看看晨间新闻,要么“早安美国”,要么“今日秀”;现在熟悉日常口语之后、偶尔也会看看“奥普拉脱口秀”或者“艾伦秀”。
前两者,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晨间新闻节目,三十年如一日的竞争对手;后两者,则是美国晨间脱口秀的王者,“奥普拉脱口秀”的影响力更是深远。久而久之,这也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习惯成自然。
现在,缺少电视的声响,就总觉得餐桌少了些许什么。
江文瑾微微有些拘谨,“……只是觉得有些吵,头疼,可能昨晚没睡好。”
江文瑾麻利地将早餐摆放上桌,豆浆油条,另外还有包子,他们就居住在纽约的法拉盛区,周围全部都是华裔移民,可以轻松方便地享受一切家乡食物——虽然这些食物也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做出了调整,不再是纯正的家乡味道,但这些年他们也都习惯了,或多或少是个念想。
“嗯。”陆家言没有多问。
江文瑾的视线余光此时才捕捉到餐桌上的报纸,心脏跳动猛然加速,以至于指尖都不由微微颤抖起来。
快步走过去,江文瑾将报纸一把收了起来,却因为太过着急,身体撞了餐桌一下,差一点就把豆浆打翻。
陆家言皱起了眉头,“这么毛毛躁躁得干什么?报纸留在这儿就好了,我一会看看。”
以前因为陆一奇读书的关系,他们支付不起高昂的书籍购买费用,平时累计学习英文也就非常不便——那是网络还没有普及民用的年代,陆一奇的唯一选择就是前往图书馆,但每天都必须从法拉盛搭乘一个小时的地铁进入曼哈顿,非常麻烦。
考虑到陆家言和江文瑾也需要学习英文,于是他们就订阅了“纽约时报”,另外还有唐人街免费发放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上面也有英文学习板块,如此习惯,一路延续了下来,即使陆一奇前往大学,也没有中断。
“不是担心妨碍到你嘛。”江文瑾有些拘谨地掩饰着,英文报纸可以留下,因为“纽约时报”并没有相关报道;但“世界日报”不能。
江文瑾小心翼翼地将“世界日报”卷了起来,转身就准备离开,却没有想到太过慌乱,以至于报纸卷筒掉了一部分下来,她立刻转身就准备捡起来,结果还是慢了半拍,陆家言已经主动伸手了。
“你今天是怎么回事?心神不宁的?”陆家言可以清晰察觉到江文瑾的慌乱,低声抱怨到,但随后话语就消失在了喉咙里。
“强势掀翻夺冠热门!NCAA首位华裔主教练闪亮登场!
——年仅二十八岁的陆一奇豪取新赛季的四连胜开局。”
体育版的头条,硕大的字体映入眼帘,正下方则是一张占据半个版面的照片,那张没有蓄须的脸庞略显青涩,单手握拳高高举起,手臂和肩膀的肌肉完全紧绷起来,坚毅的目光仿佛能够穿透纸面般,带着一股势不可挡、激情澎湃的力量,跃然于纸上。
“家言。”第二只靴子终究还是落地了,江文瑾有些局促,但紧张的情绪反而是松懈了下来,因为秘密不再是秘密了。
陆家言的动作稍稍停顿了片刻,然后坐直起来,顺手将报纸放在了旁边,似乎根本就不在意的模样,开始准备吃早餐。
江文瑾有些担心,在斜对面坐了下来,欲言又止,但终究情感还是战胜了犹豫,“阿奇好像做得还不错……”
“我说过,在这个家里不要再提起那个家伙。”陆家言的声音明显加重,透露出一股烦躁。
江文瑾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也开始享用自己的早餐,但转念想了想,拿起遥控器又把电视打开了。
“……虽然这只是一场NCAA的胜利,现在就讨论未来还是太早,但从专业评论分析员的角度来看,诺亚似乎非常值得期待。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现在你是NFL的球队老板,你是否会考虑让一名优秀的亚裔教练来为球队挂帅?”
“你是说诺亚…陆吗?”
“当然,他就是刚刚过去这个周末的明星,不是吗?就连NFL都听说了他的名字。”
“但那只是一场NCAA比赛而已,甚至不是冠军,而且……”
“我知道我都知道,所以这只是假设而已。拜托,我们现在正在做节目,又不是真正为NFL挑选主教练。”
“好吧。我的答案是……不,我不确定这是一个好主意。”
“噢,为什么?为什么!我觉得在赛场上看到一个亚裔面孔,这可以让千篇一律的橄榄球比赛增加一些乐趣,难道你不好奇这到底会发生什么吗?”
电视机里传来欢快的讨论声,“今日美国”的两位主持人心情非常愉快,嘻嘻哈哈的笑声始终在耳边回荡。
陆家言如坐针毡,早餐咀嚼在嘴里也食不知味,而且感觉越来越怪异,努力想要捂住耳朵摒除所有声音,却又如同魔音灌脑一般地钻入耳膜里,一口气就堵在胸口,吞咽不下去,真正是一场煎熬。
第127章 小小改变
到底应该如何确定一个新闻焦点真正引爆讨论热潮呢?
方法不胜枚举,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早安美国”或者“今日秀”的晨间新闻里可以听到主持人的谈论,这是其中一种。
而一场NCAA常规赛能够达到如此级别,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但显然,陆家言不想从任何途径得知陆一奇的新闻,更不要说如此强迫式的新闻灌输了,他没好气地瞪了江文瑾一言,无声地表达抗议。
但江文瑾却完全没有了刚才的拘束,满脸坦然,甚至还掰了半根油条,将另外半根递过来,用眼神询问:你要吗?
这触动到了陆家言的敏感神经,“啪”的一声就把筷子放下,一口气堵在胸口无法疏通,“……你还在为他说话?你明知道这件事情看不到未来,现在只是……”
“但现在不是取得突破了吗?”江文瑾直接打断了陆家言的话语,毫不示弱地还击到,“你看,就连’早安美国’都报道了,这是全美节目,收视率至少有三百万呢;而且,’世界日报’也给头版了,这也是全美报纸。”
“阿奇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闯出来了,好不容易取得一些成绩,却不能和我们庆祝,你觉得他又是什么感受?”江文瑾的脾气也上来了,将手中筷子撂下,“你知道阿奇昨天给我发短信,里面说了什么?”
陆家言避开了眼神。
“妈,我赢了。”江文瑾的声音不由微微有些哽咽,“阿奇始终在拼搏一直在努力,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取得成功,而他从来没有请求过我们的帮忙,难道我们就连最基本的一点点支持,都不能给他吗?”
“不行!”陆家言斩钉截铁地说道,“你知道这件事是不会有结果的,他会碰撞得头破血流,他会被逼迫到走投无路,这是美国人的运动,没有人希望看到一个亚洲面孔出现捣乱,你难道还不清楚吗?”
“阿奇足够聪明的话,他就应该早早离开那里,回来这里找一份工作,’世界日报’就一直在招记者,不是吗?他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不需要去那里遭受白眼,不需要去面对别人的歧视,买一套公寓,然后早点结婚,难道不好吗?我的想法难道就是错误的吗?”
“你看看他,还有两个月就要二十九岁了,结果还是单身,没有女朋友,也没有约会对象,生活根本就无法安定下来。你确定还要继续支持他吗?你就不想抱孙子了吗?你以为,我看着他在那里吃苦的模样,我心里就好受吗?我只是希望他能够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说着说着,陆家言也激动了起来,口沫飞溅地宣泄着自己的不满和郁闷,然后不由就想起了儿子的倔强和固执。
“都是因为你,如果不是你一直在暗暗鼓励他,他怎么可能这样讲不听?”陆家言想起了江文瑾所说的“短信”,只是觉得窝火,按照他来说,他们就应该彻底断绝联系,等陆一奇吃尽苦头了,就会回来了。
江文瑾却根本不买账,“阿奇的脾气到底像谁,你还不知道吗?倔强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你也倔,他也倔,然后我就被夹在中间,你希望我怎么办?就这样彻底把儿子丢掉吗?”
砰砰砰!
敲打墙壁的声音打断了陆家言和江文瑾逐渐升高的争吵,然后传来了闷闷的呼喊声,“大清早地就不要吵架了。”
准确来说,纽约的房屋都是如此——包括法拉盛区域,墙壁比纸片还薄,稍稍一点点动静就可能让左邻右舍一起加入其中,甚至就连晚上的呼噜声都能够此起彼伏地奏响一曲交响乐,堪称一大奇观。
隔壁邻居的声音让陆家言和江文瑾沉默了下来,然后江文瑾就再次拿起筷子,有些赌气地把早餐往嘴巴里塞。
自从陆一奇大学毕业之后选择成为一名职业教练,类似的争吵就没有间断过,隔三差五就要来一次。
最开始,陆家言和江文瑾两夫妻轮流与陆一奇争吵,试图说服儿子改变主意,但各式各样的沟通方式都尝试过了,也依旧没有能够改变局面,最终也就演变成了漫长的冷战——
前年感恩节,江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