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们昨天采到的鸡油菌和鸡枞菌拿出来一些,求人帮忙总不能空着手上门吧?”
听唐铁这么说,几个妇女也没犹豫,直接点头转身走出院子,很快唐家坳就热闹起来,每家每户都拿出一些自己采摘的菇子菌类,收集到一起后交给唐铁。
吃过午饭,唐铁带着村民准备的菇子菌类还有自己精心准备的野茶叶来到下坝村。
“早就想过来感谢你,可天天都被那群婆娘拉着进山,这些东西是大家伙儿对你的谢意,你别拒绝。”
唐铁把东西交给苏策,然后把最近几天的情况和村民的表现说了一遍,说完之后主动问道:“小苏,现在是不是可以跟她们说种植木耳的事情了?”
苏策直接摇头,“她们刚开始有不满意的感觉,这个时候提出种植木耳肯定会有人打退堂鼓。依我看,再憋她们几天,等收入再下降一些后,她们不甘心的情绪才会更高,到时候很有可能把种植木耳当成救命稻草。”
唐铁想了想,觉得苏策说的有道理,顿时笑道:“那行,听你的。”
说话的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是说道:“要不我现在就出去学习种木耳,免得她们天天在我耳朵边上吵,听着脑瓜子疼。”
……
唐铁从下坝村回来了,下坝村的那个年轻人没有跟着过来,这让村民多少有些失望。
第二天唐铁就走了,打电话也不接,唐家坳的村民第一次感觉到没了主心骨的慌张失措。
联系不上唐铁,有人给唐铁的媳妇打电话问询唐铁去哪了。不知道是唐铁有过交代还是她真不知道,反正没有问出个所以然。
无奈之下村民只好自己进山,没了男人在身边,这些妇女的胆量根本不足以支撑她们进入更远的山林,收入也是一天天下降。
渐渐地,进山的热情就消耗殆尽,妇女们重新回到坐在家门口八卦闲聊的状态。
“二铁这个没良心的说走就走了,咱们可怎么办啊!”
“到底什么情况啊?铁叔从下坝村回来第二天就走了,是不是下坝村的那个年轻人跟他说什么了?”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哟,说不定那个年轻人给他出了一个好法子,二铁自己出去赚钱了。”
这句话让在场的妇女齐齐一愣,表情各异。
沉默片刻之后,又有人说道:“要不咱们去下坝村问问,要是有赚钱的法子,咱们也干。”
“你认识那个年轻人吗?那个年轻人认识你吗?人家会跟你说?”
“不说就坐他家不走,吃他的喝他的,看谁熬得过谁。”
“夜里是不是还得躺人家被窝里继续熬?”
“那你说怎么办?”
“吵什么吵!找那个年轻人有什么用,人家不愿意跟你说你还真能缠着人家不成?要我说,咱们去村委找屈书记,屈书记官大肯定能找到唐铁,再不济也能让那个年轻人说实话。”
“对,找屈书记,屈书记是真心帮咱们的人,找她肯定能行。”
“现在去?”
“现在去!大家都去,人多好办事,去喊人!”
如果唐铁在,肯定会被唐家坳村民爆发出来的团结一致惊讶,仅仅十分钟左右,唐家坳六十岁以下的女人全员出动,浩浩荡荡几十口子朝着张湾村出发。
第94章 我不去
唐家坳村民不是第一次闹事了,以前都是围攻唐铁,告唐铁的状,从未像今天这样围堵在村委大院里。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几十个女人聚在一起,毫无组织纪律的肆意发表自己的言论,村委大院比镇里赶大集还要热闹。
看着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模样,屈书记心里很是纳闷,前些日子还一副干劲满满的样子,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
张明全阴沉着脸,这么多村民围在村委,而且全部是妇女。他跟屈书记不一样,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很清楚农村妇女一旦不讲理,那可真是百口难辩。
这是他当村干部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群体性事件,心里很是不满,更多的却是愤怒和担心,心里已经把唐铁骂了无数遍。
一个大男人天天被一群妇女欺负,连个屁都不敢放,算什么男人!村民都闹到村委来了,他身为一村之长竟然脸面都不敢露。
看着被围在中间的屈书记,张明全眼神更加不善,妇女们真要激动起来啥事都干得出来,万一伤着屈书记,事情就不可控制了。
再看看院子外面围观看热闹的百姓,张明全不满的情绪再度飙升。
“吵什么吵,都闭嘴!”
张明全憋着一口气,大声喊了一声,震住吵闹的妇女后,又是快速说道:“有事就说事,吵吵闹闹的谁能听清你们想说什么?派个会说话的代表出来,村委会替你们做主的。”
长期积累的威望在这一刻发挥了它该有的作用,张明全的话让吵闹的现场变得安静,随后从人群里走出两个四十来岁的妇女,脸上带着不好惹的表情。
“屈书记,我们进山采菇子的收入越来越少,让二铁去下坝村找那个姓苏的年轻人讨法子,他从下坝村回来第二天就跑了,打电话也不接,现在村里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这事儿村委必须给我们做主。”
“对,要么把二铁找回来,要么就把下坝村的年轻人喊过来,让他亲口说说他跟二铁说什么了!”
唐铁跑了?
张明全当场愣住!
屈书记皱着眉头看着说话的妇女,果然还是告唐铁的状,但怎么就跟苏策扯上关系了呢?
屈书记知道现在不是排异解惑的时候,当着唐家坳村民的面拿出手机拨通了唐铁的电话,电话响了好久始终无人接听,这让她脸色变得难看。
连续拨打两遍,都是一样的结果。
“屈书记,二铁的电话我们打过无数遍了,一直都是这样无人接听,你还是联系下坝村那个年轻人吧。”其中一个代表主动提示。
屈书记迟疑了一下,注意到这些妇女的殷切,无奈拨通了苏策的电话。电话很快接通,屈书记直接问道:“你是不是跟唐铁说什么了?他人去哪了你知道吗?”
苏策不知道唐家坳发生的事情,疑惑问道:“我天天忙得不可开交,我能跟他说什么啊。”
“唐铁前两天是不是去找过你?他都跟你说什么了?”屈书记只能换个角度提问。
听到这句话,苏策这才明白她的意思,坦然承认道:“说了啊,说唐家坳进山收入越来越低了,怎么了?”
唐家坳的两个代表就站在屈书记的身边,屈书记打电话的时候她们一直竖着耳朵,生怕听不清楚电话里的内容。
听到苏策坦然承认,两人同时露出不出所料的神情,转身对旁边的同伴小声嘀咕着。
屈书记眉头皱得更紧,她有种预感,唐铁外出还真有可能跟苏策有关系。心里忍不住的烦躁,又对着电话说道:“唐铁跑了,打电话不接,唐家坳的村民把村委都围起来了……”
卧槽!
苏策听得一愣一愣,唐家坳除了唐铁不就剩下一群妇女了吗?那些妇女胆子这么大吗?
“她们都说这事儿跟你有关系,你这一会儿要是不忙来村委一趟把事情说开。”
“不去。”
苏策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他不是没见过农村妇女吵架,两个妇女吵架都能把整个村子变热闹起来,更何况是那么多女人,他自认自己这幅小身板扛不住这么大的阵仗。
“苏策,我告诉你,事情是因你而起,你别想着推卸责任。你要不过来,我带着唐家坳的村民去下坝村找你当面说事,你自己选吧!”
张明全看屈书记的表情就知道苏策肯定退缩了,顿时冲着屈书记的方向大声喊道。苏策听没听到他不在乎,他只是想把这些妇女的注意力引到苏策身上。
果不其然,张明全的话让刚刚安静下来的唐家坳村民再次变得躁动起来,隐约中听到有人说去下坝村。
屈书记扭头瞪了张明全一眼,村委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去下坝村就能解决了?万一闹出更大的麻烦怎么办?
“苏策,你听我说,你要是跟这件事没关系,最好是过来一趟把事情说清楚,别让事情闹大了,行吗?”屈书记语气中带着一丝哀求。
“我不去!”
苏策听到了张明全的话,心里不由变得烦躁,怎么就是因我而起了?抵触情绪瞬间爆发。
可他同样担心张明全真把那些妇女带过来怎么办,又是连忙说道:“唐铁出去学习技术了,等他回来唐家坳的村民就能多一条创收的路子,再多我就不知道了。”
说完,也不管屈书记听没听清楚,直接挂断了电话。
苏策的话让屈书记愣了一下,顾不上思考苏策说的真实性,赶紧把苏策的话转述给唐家坳的村民。
“你们要是还相信我,就回去等几天,等唐铁回来,我去你们村里亲自询问唐铁。”
屈书记故作轻松的看着唐家坳的村民,心里却是忐忑不安。她不知道苏策是不是骗自己,但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哪怕只是拖延几天时间也好。
“看吧,我没猜错,就是下坝村那个年轻人给二铁出了法子,二铁自己出去赚钱了。”
“可屈书记说二铁出去学技术了,等他回来就能带咱们继续赚钱。”
“就是,屈书记从来不骗人,她才是真心替咱们办事的人,我信她。”
“要不,咱们回去等几天?”
“等二铁回来吧,要是二铁回来不说实话,咱们直接去下坝村找那个年轻人,让屈书记跟着一起去。”
一直以来唐家坳闹事都是屈书记出面处理的,女人本能的偏向女人,很多次屈书记都是帮妇女们说话,哪怕明明不怪唐铁,久而久之就在这些妇女心中积累了一定的可信度。
本来她们也没打算闹事,如果不是为了多赚钱,谁没事儿跑到村委闹事,她们又不傻。听屈书记给出保证,再加上身边同伴的态度,很快就统一了意见,从村委大院离开。
等她们走远之后,屈书记这才长出一口气,紧绷的神经也逐渐放松起来。回头看着张明全,“张书记,群体事件不是你这么处理的。”
说完也不管张明全什么表情,径直走向自己摩托车停放的位置,苏策既然不敢来,那自己就过去找他,总要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苏策说谎了,自己最起码也能做到心里有数,赶紧想其他解决办法,群体事件肯定不能置之不理!
第95章 卖鱼也开始追溯产地了?
这一通电话让苏策心情变的极差。
张明全不问是非黑白直接扣帽子的恶劣态度是一方面,再有就是唐铁莫名其妙的做法。
学习种植技术本来就是为了让村民增加收入,这是一件好事,怎么到他手里就变成这副模样了?
“小苏,怎么接个电话就变得愁眉苦脸了?”
“男人本坚强,奈何女人伤!小苏,看淡就好了。”
“小苏,我有个表妹……”
订购的浮筒昨天晚上送到了,黄要齐确实安排了一个熟练工人过来,在钓友的热情帮助下,今天正式搭建浮台。
浮台先在大坝边上组装好,然后让快艇拖拽着赶往钓友们精心挑选出来的钓位进行固定。
苏策摇头失笑,跟其他人比起来,还是钓鱼人可爱,只要让满足他们钓鱼的心思,就没有别的小心思,更不会生出麻烦事。
眼看着快艇拖着刚组装好的浮台离开,苏策扭头招呼杜冰给钓友们分发冰镇饮料,看到坝头出现的身影,眉头顿时一皱。
屈书记刚上坝就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忙碌着,来到苏策身边,好奇的问询这是干什么用的。
苏策简单解释两句之后无奈说道:“屈书记,我真不知道唐铁为什么不接电话,这事儿跟我真没关系。”
“我这次过来只有一个问题,你老实跟我说,你到底给唐铁出了什么主意?”
苏策没心思在她身上消耗太多时间,坦然把事情说了一遍,“我原本的意思是让唐铁逼一逼村民,为以后推广种植木耳提前扫除一些麻烦。谁能想到他一声不吭的就跑了,而且还不接电话。”
屈书记恍然大悟,眼神莫名的看着苏策,“木耳种植技术好学吗?产量和价格如何?”
苏策摇头,“我不知道技术好不好学,我只知道价格还不错,如果村民配合的话,收入肯定要比打工强一些。”
听他这么说,屈书记脸上多出一层笑容,轻轻点头:“比打工强就好。”
说着,话锋一转又是问道:“你们这边情况如何了?船也回来了,是不是收入又有所增加?加下来你还有什么打算?”
“你刚才不是说只问一个问题吗?”
苏策的话让屈书记表情一顿,脸上的笑容瞬间隐匿,不满的哼了一声。
……
北湖水系资源充沛,千湖之省的称号名副其实。
长期的生活习惯让北湖百姓学会了各种烹饪水产品对技法,蒸煮煎炸无奇不用。正因为会吃、爱吃,他们对水产品的要求也愈发提升。
江城作为北湖的省会城市,各种餐饮饭店多不胜数,其中就有大量跟鱼有关系的饭店。
孔令杰从下坝水库带回来的一万斤鱼并没有一次性全部出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价格,他之所以敢提前支付大额货款支持苏策修路,甚至不惜等待这么长时间,就是看中了野生鱼的噱头。
早些年搞经济提升,为了所谓的经济指标,大量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水系资源首当其冲,野生鱼类资源越来越少。
经济提升让老百姓的荷包渐鼓,随之对生活品质对要求也开始提高,野生鱼类的价格连续上涨。现在风向一变又开始搞禁捕,本就不富裕的野生水产供应链就变得更加紧张。
野生水产资源紧俏的当下,如果不好好利用这种噱头,孔令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合格的生意人。
所以,他给客户的供货价远远超出一般养殖产品的价格,单拿草鱼来讲,供货价格一斤就达到了十五块钱,几乎是养殖草鱼价格的两倍了。
高价位路线相当于自己主动缩小了客户群体,最起码早期无法满足所有客户。只有等下坝水库野生鱼的名气打开之后,才有可能覆盖到那些中低档的餐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