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了一下以前的事情,张万三突然道:“对了,满银,还没问你,水井怎么样,没出啥问题吧?”
王满银伸出大拇指,“好着嘞,三哥你的手艺是这个,好用的很,比挑水省力多了。”
张万三得意的笑笑,“那可不,我老子就是钻水井的,跟着他学了不少年,对了昊子,听说你也要箍新窑了?”
张万三挠了挠后脑勺,“三哥,你听谁瞎传的,我可没箍新窑的本事,就想着把老窑给补一补,俢一俢。”
张万三也没多想,随口道:“那也不错嘛,你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咯,你说着是不是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满银周边的人日子都是越来越好了。”
“双水村的少安现在也箍了新窑,这还马上要结婚了,董彪那两口子听说鸡蛋隔三差五就吃一个。”
王满银和陈明昊对视一眼,笑笑,谦虚的说了两句。
没过一会儿,他们这个圈子的人突然多了起来,王中天,刘义,甚至和王满银不对付的副支书刘升民也来了。
刘升民现在好像放下了以前的梁子,主动给他递了一根香烟,释放出自己的善意。
不讨好不行,现在王满银已经不是和他一个档次的人,想要整治他的话,都不用亲自动手,随便在公社说两句就行了。
王满银的态度不咸不淡,把香烟接过去别在耳朵上,算是给两人的事情做了个了结,以后井水不犯河水
第四百八十六章 养猪任务
刘升民见王满银态度一般,识趣的离开了这个圈子。
“满银,这老东西精灵着呢,你可别信他的鬼话。”王中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道。
王满银皱了皱眉头,“这姓刘的不会在背后想整我吧?”
“那倒没有,只是叫你多个心眼,这瓜怂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信不得。”
王满银淡淡点头,“我心里有数,一个副支书,我还不至于操心啥。”
王中天大笑一声,旋即叹了一口气,对众人说道:“我爹前两天去公社开会,上面又有新的任务了,而且这个任务,怕是不太好做。”
“什么任务,和我们有关系没?”张万三连忙追问。
王中山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这不是废话,上面的哪次运动和我们没关系?而且这次和全村的人都有关系。”
“那你快说啊队长,可急死我了。”
王中天叹了一口气,“上面说现在祖国很缺肉,很多科研人员和军队都没肉吃,身体底子很薄。”
“所以上面给我们每个村子都布置了养猪任务,按照规定,每个村子,每三户人家,就得有一到两户人家养猪。”
张万三听完,深深皱眉:“这猪是完全给祖国养的?养肥了就得交给祖国?”
“对,这猪我们自己不能动,全都是集体财产。”
陈明昊忍不住破口大骂,“这算是个啥事儿嘛,让我们自己出粮出钱,啥都得不到,还得白白赔出去整整一头猪!”
“照这个任务,村里的人肯定不会去养猪,人都没得吃,哪里有猪的吃食?”
王中山连忙示意他们小声一些,“慌个求,祖国肯定不会做让我们老百姓吃亏的事情。”
“上面说了,年后,每个村到公社去领猪崽,所以猪崽我们是不用额外花钱买的。”
“另外,养猪的粮食也是由队里出,每头猪有两百斤的饲料,另外养猪的人家可以把自留地扩大二十公分,当猪饲料地。”
“所以说啊,祖国还是没有亏待我们,可能还能让我们赚不少呢。”
“对了,每头猪过年前会称重交给国家,重量不能少于两百五十斤,少的斤两用钱给补上,价格比供销社的价格要低一毛。”
众人沉默,过了一会儿,张万三摇摇头,“我刚刚在心里算了一笔账,感觉还是划不来。”
“要是没有两百五十斤的这个标准,那还好说,但是想用两百斤的饲料就养出两百五十斤的粮食,这不是开玩笑了嘛。”
“而且养一头猪的精力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家里人口少的哪里敢领猪崽,别到时候猪饿死了人也饿死了,就算人口多,要是没养到二百五十斤,到头还得赔点儿钱进去。”
“至于那二十公分的自留地,哼哼,能种个啥,反正这个猪崽我是不想领。”
张万三一番话,将农村人的算计展现的明明白白,其他人也深以为然。
王中天再次叹了一口气,“这笔账我也算过,所以我才说,这次的任务不好做。”
“但是没办法,这是上面的硬性要求,按照我们村的户头,这次有六十五头猪崽。”
“其实也没大家想的那么糟,这养猪的饲料我们队上就出了两百斤,这两百斤全是高粱面。”
“一头猪吃高粱面干啥,每天抽点儿时间去割猪草就可以了,偶尔掺点儿米糠,还不是照样长肥。”
“其余的高粱面,怎么处理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而且养猪也不是没有奖励,只要你过年养的猪达到标准,每头猪会奖励两块钱。”
“两块钱!”
张万三嗤笑一声,“还是看村里自己的吧,家里人口多的,多养一头猪倒是无所谓,无非就是多割一点儿猪草,人口少的怕是真养不起。”
王中天点点头,“是这个理,你们家里的条件我都清楚,所以我希望开大会宣布这个通知的时候,你们能带个头。”
张万三沉默一会儿,无奈说道:“行吧,谁叫我大小是个会计,这猪,我家里养一头吧。”
陈明昊想了想,也说可以去领一头猪崽。
“队长,我家里的条件你是知道的,这猪崽是真养不起啊。”这话是李栋梁说的,一张布满褶子的黑脸上满是愁苦。
别看李栋梁整天都是乐天派,出山挣工分的时候总能听到他唱信天游的歌声。
但是他家里的条件并不怎么如意,两个儿子早早和他分家,分家以后也不管他,他自己的那点儿工分,够自己吃饱饭都困难。
王中天也理解,开玩笑似的说道:“栋梁叔,你想要猪崽我都不给你嘞,你把猪崽给我饿死了,我对上面可担不起责。”
李栋梁苦涩的笑了一声,没有多说,表面乐观的人,指不定心里藏着多大的悲观。
“满银,那你呢,你起码得给我领两头猪崽回去吧?”王中天转头说道。
“我?”
王满银诧异的指了指自己,“队长,没开玩笑吧,我家里哪有人去喂猪?”
“别说喂猪了,就连个鸡鸭都没时间喂,我和兰花都在石圪节做事,家里没人、”
王中天的眉头皱成川字,“唉,这事儿难办咯,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村里这么多人,就不信连六十五头猪都养不活。”
王满银打了个哈欠,随意道:“队长,我看还不如直接让村里一起养这六十多头猪。”
“反正村里闲着的婆姨小孩不少,让他们去照顾这些猪,给他们开点儿工分,这事儿不就好办多了。”
王中天眼睛一亮,用力一拍大腿,“对啊,这好像是个法子,满银,你再给我好好说说,具体是个什么做法。”
“这有啥,就和我们集体种地一样,把这些猪养在一起,用村里的饲料来喂,让那些婆姨小孩去割猪草,煮猪食,打扫猪圈。”
“这事儿要是一个家里干还这不容易,但只要人一多,反而还没这么多事情,而且还能减少猪崽夭折的数量。”
王中天止不住的点头,“我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我现在就回去和你柱国叔商量商量。”
第四百八十七章 借粮食
王中天说完,便急匆匆的离开了,迫不及待想和王柱国商量一下王满银提出来的办法。
“满银,要我说还是你的脑瓜子灵光,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不像我们这些大老粗,一辈子就一把子力气。”李栋梁感慨道。
王满银将随身携带的茶杯打开,抿了一口热茶,“栋梁叔,我也就这么瞎掰扯,能不能行还不知道呢。”
李栋梁叹了一口气,“要是我那两个混蛋小子能有你一半。”
王满银直言不讳道:“栋梁叔,要我说你两个儿子真不是东西,你辛苦花了半辈子把他们养大,结果养成两个白眼狼,我从心里替你感到不值。”
李栋梁低着头,“其实也不怪他们,他们就是性子软,什么事都听家里女人的。”
陈明昊嗤笑一声,“好好的陕北大老爷们,居然怕自家婆姨,说出去真是让人笑了大牙。”
张万三脸上也露出鄙夷的神色,“当初娶媳妇儿的时候也是瞎了眼,两个恶媳妇儿,居然不准自家男人孝顺,哼哼,这要是放在以前,一纸休书把她们治得明明白白。”
他们的确为李栋梁感到不值,含辛茹苦一个人把两儿子长大,接过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居然被两个女人拿捏住了。
这两个女的他们也听说过,泼辣十足,相当强势,家里家外是不肯是一点儿亏的主。
或许是因为家里有两个兄弟的原因,她们觉得谁给李栋梁养老都会让自己家里吃亏,干脆都不养了,搞得现在李栋梁成为孤寡老人一般。
这样的婆媳,在他们这里还真的少见。
当然,李栋梁的儿子这么软弱,在陕北这地方同样非常少见。
李栋梁听着他们的不忿,抽了口旱烟,摆摆头,“算了,自己造的孽,自己受着,我也不稀罕他们的孝顺。”
“可你的孙子总得让你抱一抱吧。”张万三道。
李栋梁脸上顿时更加苦涩,两个儿子他早已失望透顶,但是两个孙子,他还是颇为喜爱的,可惜即便是在同一个村里,他也没有什么看到两个孙子的机会。
平时只有他借着给他们送粮食的名义,才能去抱一抱自己的孙子。
这些事情,村里人自然也是知道的,陈明昊便讽刺道:“从没听说,爷爷看自家孙子,手上还得带着东西。”
似乎是越想越气,他小声道:“栋梁叔,你要是心里过不去,我们帮你出口气如何,把那两个臭小子教训一顿,让他知道什么叫孝顺。”
李栋梁猛的抬头,“你可不敢这样啊昊子,缺德事儿咱可不能干,别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陈明昊切了一声,“这事儿我和银子以前又没少干,说白了你还是心软。”
李栋梁不想再多说,连忙转移话题,说着其他的话题。
凛冽寒风不知疲倦的在东拉河上刮着,这群孩子仿佛不知道疲惫一样,在冰面上乐此不疲的滑行。
张万三率先带着自己孩子回家,陈明昊见状也去喊孩子们准备走了。
李栋梁纯粹是来凑热闹的,见周围人都走开了,凑过来小声道:“满银,我求你个事儿。”
“嗯,叔你尽管说。”
“我想给你借二两猪肉,还有一斤白面包点儿饺子可行?我现在没钱,年后再还给你可好?”李栋梁硬着头皮道。
王满银抿了抿嘴,“叔,猪肉我有,你就是借半斤我也拿的出来,白面更不用说,送给你也没事儿,但你得告诉我,这饺子你是自己吃的是不?”
“你要是自己吃的话,就不敢提这个借字,小时候你帮衬过咱家不少,我孝敬你也是应该的。”
李栋梁迎着王满银的目光,讪笑道:“那肯定是我自己吃,家里又没其他人,除了我自己吃还能有谁?”
王满银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行,那这肉和白面就相当于我给你拜年的,叔你不用多说,你要说个借字那我就是没有。”
李栋梁张了张嘴,颓然说道:“满银,我给你说心里话,我一把年纪了还吃啥饺子,我是想给我两个孙子包点儿,好让他们过一个热闹年。”
“你这,我要是不还的话,心里过不去啊。”
王满银没再多说,“叔那你有时间就来家里拿,等会儿中午我去昊子家吃饭。”
李栋梁答应一声,落寂的转身离开,破旧的棉袄似乎挡不住寒风,佝偻的身影仿佛随时要被吹倒。
“爸爸,伯伯说中午在他家里吃肉肉吗?”松川松泽迈着小短腿跑过去,仰头问道。
王满银把他们抱起来,摸了摸他们冰冷的小脸,“对,我们去你伯伯家吃肉肉,等会儿多吃点儿,咱给他全吃光。”
松川松泽咯咯咯的笑了几声,又撅着小嘴道:“爸爸,刚才好多人亲我们,好讨厌啊。”
“什么人亲你们?”
松川松泽指着东拉河上那些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有五六岁的,有八九岁的,“呐,就是她们,一直要亲我们。”
王满银哈哈大笑,摸了摸他们的脑袋,“这说明她们喜欢你们。”
“可是他们都没刷牙,而且脸也没洗,还没有抹香香,我不想她们亲我。”
王满银捏了捏他们的小脸,“以后这些话可不要在别人面前说,会让别人伤心的。”
陈明昊手里抱着小俢文,王满银抱着双胞胎儿子,大海和杨乐走在前面,几人来到了陈明昊的家里。
刚到家里,陈明昊就发现窑洞里站着两个中年汉子,脸色瞬间冷淡下来。
“二叔,三叔,你们来了,有什么事?”陈明昊淡淡道。
二叔和三叔对视一眼,堆着笑容道:“昊子,家里实在没粮食了,我们想看能不能跟你们借十斤白面。”
陈明昊嗤笑一声,转头道:“巧珍,去给二叔和三叔各自打包五斤高粱面。”
二叔和三叔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无比,“昊子,五斤高粱面,你打发叫花子呢,你忘了小时候我们还抱过你呢?”
陈明昊淡淡道:“记得,我还记得我爹死了以后,我去给你们借粮食,当时你们也给了我五斤高粱面。”
第四百八十八章 脸皮怎么这么厚
陈明昊一句话,哽的这所谓的二叔三叔说不出话来,脸上强撑的笑容也显得尴尬无比。
很多时候,其实亲戚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那么和睦,那么互帮互助。
在有的家庭里面,亲戚反而还没有邻居来的实在,因为有的亲戚他是真的不拿你当亲戚看。
就像这二叔三叔两个人,平时别看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但是却把亲戚算计到了骨子里。
对那些光景红火的亲戚,他们逢人就说好话,对那些光景烂包的亲戚,他们生怕有人向自己家借钱借粮。
总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