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些光景红火的亲戚,他们逢人就说好话,对那些光景烂包的亲戚,他们生怕有人向自己家借钱借粮。
总的来说,这类亲戚是很令人反感的,就像陈明昊所说,在他父亲去世的那段时间里,他家里的日子是最难过的。
首先他父亲去世之前,光是看病就花光了积蓄,以至于后来的葬礼都是村里人帮助,加上借了不少钱粮才办下的。
可葬礼结束以后,家里的确是没啥粮食了,眼看分粮的日子还久,而且他家挣下的工分还不多,只能向别人去借。
第一时间,自然是想到了自己的亲戚,可是来到二叔三叔家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却是冷淡无比。
打包了五斤高粱面,嘴里还假模假样说他们家里也没粮食,这五斤高粱面是好不容易挤出来的,千万要省着吃。
当时陈明昊没有多说,拿着这十斤高粱面就回去了,不过此后再没有上过二叔三叔家一次。
也正是这一番巨大的家庭挫折,才让一个游手好闲的二溜子,开始学着扛起家里的重担,每天在地里死命的挣着工分。
至于那时候的王满银,压根不知道村里发生了这些事情,他还在外地潇洒的闯荡。
“昊子,当初的情况你也了解,二叔家是真没有粮食,那五斤高粱面,也是我们家三天的口粮。”
“对啊,你可不能不知道感恩啊,你困难的时候,我和你二叔还不是给了你粮食。”三叔附和道。
陈明昊好笑的看了他们一眼,指了指桌上打包好的高粱面,“这十斤高粱面,就是我感恩你们的,拿着就快走吧,午饭不留你们吃了,我还得招待其他人。”
二叔脸色难看的看着桌上的高粱面,闻着灶房里若有若无的一丝肉香,深吸一口气,继续打起笑容道:“昊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和你三叔好不容易来一趟,好歹得吃个饭再走。”
“再说,其实高粱面我们家里也有一些,缺的就是白面,你不知道,家里的孩子闹腾着要吃,我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想借点儿。”
“别人都说,你家现在每天都要吃鸡蛋嘞,光景这么红火,借点儿白面,应该也不打紧。”
旁边的三叔眼珠子转了转,直接来到一旁,对着陈母道:“陈嫂子,当初陈哥还在的时候,我们一起喝过不少酒嘞,今年家里实在困难的不行,队上分不出粮食来。”
“你放心,只要明年的粮食分得多,我们第一时间给你还回来,而且肯定都是新的白面。”
陈母装聋作哑道:“啥,你是谁,说了些啥,哎呀人老了,眼睛不好使了,耳朵也背了,昊子,这两人是谁啊,咋一直在我们家?”
陈明昊不耐烦道:“二叔三叔,现在谁家有富裕的粮食?我这一大家子还得吃饭呢,你们带上这五斤粮食就回去吧。”
二叔还想再纠缠,王满银看不下去了,直接开口道:“你这当长辈的脸皮怎么这么厚,别人就差拿扫帚把你轰出去了,你死皮赖脸还待在这儿干啥?”
二叔和三叔气的嘴皮子直哆唆,指着他问道:“你又是谁?凭什么管我们的事?”
王满银扬了扬眉毛:“我是王满银,昊子他兄弟,你们两是个什么货色,我一清二楚,就你们这种亲戚,不要也罢!”
陈明昊拉了拉他的手,小声道:“银子,你别插话,传出去不好听,他们毕竟是长辈。”
王满银嗤笑一声,“老子一个二溜子又不在乎名声,这些长辈的嘴脸,属实叫人恶心。”
二叔脸上的假笑也消失了,冷哼一声:“我说是谁呢,昊子,原来是个二溜子。”
他还欲再说,旁边的三叔却是拉了拉他的手,嘀咕道:“你特么别说了,这人才不是啥二溜子,石圪节的王主任你不知道啊。”
二叔眨了眨眼睛,“哪个王主任,石圪节哪里有姓王的主任?”
三叔瞪了他一眼,没再解释,转头堆着笑容,“是这,五斤高粱面也不错,三天的口粮嘞,那我就先走了,不耽误你们吃饭。”
说完,拿起桌上的粮食,快步走出了窑洞。
二叔又仔细看了一眼王满银,顿时感觉有些熟悉,像是在哪里见过一样。
来不及多想,他冷哼一声,桌上的粮食也不拿,直接转身离开,表现自己的不满。
“那人是谁?你怎么着急干甚?”走出去,二叔不满问道。
三叔瞥了他一眼,“你能不能长点儿脑子,我现在总算知道这陈明昊的光景为啥突然就红火起来了。”
“为啥?”
“就是因为刚才那个高个子,叫王满银的,他是中学的教导主任,我见过他在台上讲话嘞。”
“而且他婆姨还是公社食堂的组长,和公社主任的关系特别好,陈明昊有他帮衬,家里光景能不好吗?”
二叔听完,瞠目结舌,他们这些庄稼汉,哪里认识这种公社的大人物。
他懊悔道:“早知道有今天,当初陈明昊来借粮食的时候,就该多借一些,说不定我们现在也能认识认识王主任。”
三叔嗤笑一声,“后悔有个屁用,以后还是躲着点儿吧,没看见他对我们有多不待见啊?”
另一边,没了这两个烦人的亲戚以后,陈家也再次恢复了欢声笑语。
田巧珍端上酱牛肉,拿来一瓶白酒,王满银尝了一块牛肉,确实很香,食材的底子在这,哪怕手艺不如兰花,但依旧是头一等的下酒菜。
几个孩子吃得飞快,吃饱以后就去外面疯玩,王满银和陈明昊则一口肉,一口酒,悠哉悠哉的喝着
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衣裳
这天,难得有一个艳阳天气。
刺眼的朝阳拨开纱巾般的云雾,像是给银装素裹的大地渡上一层金色,在雪地上反射出一大片金光。
屋檐下的冰棍也在金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经久不息的寒风终于在今天休息了片刻,黄土高原像是迎来了暴风雪过后的宁静一般,安逸而静谧。
王满银将堂屋大门用力推开,深深吸一口气,鼻腔里顿时充斥着新鲜的冷空气,令他精神一振。
“爸爸,雪人的脑袋没有了。”松川从他的胯下钻过去,指着院子说道。
王满银一看,最小的两个雪人脑袋似乎被风吹下来了,在地面砸成个扁脑袋。
“没关系,等会儿爸爸重新给它做个脑袋。”
兰花拿着一件绿色军大衣披在他身上,“孩子都知道多穿点儿,你就这么穿着件线衣跑出来?”
王满银不在意的笑笑,将靴子穿上,然后把三轮车给推了出来。
“爸爸,我们要出去吗?”松泽眼睛一亮,立马高兴的大呼小叫。
王满银回道:“不是我们要出去,是我要出去。”
“喔,又可以出去玩咯。!”松泽松川像是没理解到他的意思,继续高兴的在院子里乱跑。
三轮车很干净,王满银检查了一下轮胎还有没有气,又把链条给扭紧了一点儿。
“兰花,家里还缺啥不,等会儿我在县城顺便买回来。”
少安约他今天去县城大采购,把结婚用的东西全给买回来。
兰花想了想,摇摇头,“家里啥都不缺,你看着办吧,想买点儿啥就买点儿啥。”
没过一会儿,少安和澜叶骑着自行车来到他们的院子。
“澜叶,你也要去啊。”兰花拉着她的手说道。
澜叶嗯了一声,红着脸道:“我爸说婚姻大事,自己也得出力,不能啥都让少安哥去干。”
兰花笑了笑,“对了,你们两结婚穿的新衣裳我都给你们做好了,拿给你们看看。”
“真的?”
澜叶高兴的跳了跳,跟着兰花来到窑洞里。
兰花拿出了两件厚棉外套,一件是枣红色,一件藏青色,款式都是相同的,料子自然也是最好的。
衣服上面用金线绣了一对鸳鸯,看上去大气高贵,各处细节也设计的很到位,花纹自然,给人一种工艺品的感觉。
澜叶喜爱的摸着手里的衣裳,忍不住将自己身上的碎花棉袄脱掉,直接将新衣裳换了上去。
站在全身镜前,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感觉与平时好像很很大的不同,少安见了也是眼前一亮。
“兰花姐,你的手艺也太好了吧,我简直喜欢的不得了。”澜叶细声道,转圈欣赏着自己。
兰花温声道:“喜欢就好,裤子我都给你们买好了,都是黑色的的确良,你们到时候在里面穿上秋裤就行了。”
“鞋子穿皮鞋,呐,这是你们姐夫亲自去挑的呢,他说外面大城市的人都这么穿。”
少安的皮鞋是棕色尖头皮鞋,澜叶的则是黑色,有三厘米的脚跟,这还是王满银托金俊海从黄原带回来的,原西县城根本就没得卖。
“这,兰花姐,我和少安哥结婚,让你们还花了不少钱,这裤子和鞋不便宜吧,要不我们还是把钱补给你。”澜叶不好意思的说道。
少安不在意道:“澜叶,你就别和我姐夫他两推辞了,等会儿他们又得不高兴。”
兰花:“就是,还是少安懂我们,你收下我们才高兴嘞,两条裤子也不值什么钱。”
澜叶不舍的将身上的新衣裳换下来,重新用木衣架挂好,“兰花姐,等我从县城回来再拿。”
兰花轻轻点头,转头问少安要不要试一下衣服,要是不合适的话,正好有时间再给改改。
“我姐做的肯定合适。”
少安嬉皮笑脸说了一句,但还是将身上的军大衣脱掉,换上了藏青色的衣裳。
新衣裳很能衬托出少安的精神气,本来就昂扬向上的精神,此刻更是显得阳光自信,一双虎目炯炯有神。
和澜叶站在一起,一个温澜如玉,一个阳刚威猛,相得益彰,如同天造地设的一对。
王满银不由有些羡慕了,他和兰花结婚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衣裳穿,更别提大操大办的酒席了。
“好看的很嘞。”少安满意的说了一句,将衣服小心脱下,和澜叶的衣裳挂在一起。
“对了少安,你和澜叶还差啥东西不,我实在是想不到你们结婚送啥东西。”兰花顺嘴问了一句。
少安挠挠后脑勺,“姐,你做的这衣裳,还有这裤子皮鞋就够多了,这就是最好的新婚礼品,其他的再不敢买了。”
澜叶点头,“就是,兰花姐,以后都是一家人了,我们不讲究这些,就这两件衣裳,我们就喜欢的不得了。”
兰花无奈的摆摆手,“算了,问你们也是白问,我还是和满银自己想吧。”
少安知道自家老姐的固执,也不多说,反正姐夫的家底这么厚实,一点儿新婚礼品,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走吧。”
“等等。”
兰花叫住他们,从煤炉子的铁锅里拿出几个热气腾腾的包子,“今天早上刚包的,白菜猪肉馅,你们带着在路上吃。”、
少安伸手接过去,给澜叶递过去一个,然后自己直接往嘴里塞了个半个。
“唔,好烫,好香,好吃。姐,那我们就走了啊。”
少安一边吃,一边走出窑洞,骑上自行车,嘴里叼着包子,双脚一蹬,自行车就朝院子外面驶去,澜叶连忙骑着自行车跟上他。
“爸爸,我们也要出去玩儿。”
松川松泽见王满银挥了挥手,连忙大声喊道,迈着两条小短腿就要朝三轮车跑去。
兰花赶紧把他们抱起来,安慰道:“爸爸一会儿就回来了,我们和爸爸做拜拜。”
“不要,我们也要出去玩儿!”
“拜拜!”
王满银连忙挥手,不顾哭闹的两个儿子,双脚用力一蹬,骑着三轮车飞速消失在他们的视野里
第四百九十章 大采购
自行车在雪路上反而更加费力,顶着灿烂的日光,日上三竿的时候,三人这才来到县城,然后直奔百货商店。
“哟,又来了,这是来买年货是吧。”杨兵看见他们,抓起一把瓜子递给他们,笑呵呵说道。
王满银接过瓜子,递过去两根大前门香烟,“杨哥,今天我们可不只是来买年货,我小舅子准备结婚了,买结婚要用的烟酒糖果。”
杨兵恍然的点点头,扫了少安和润叶一眼,“你这小舅子有福分,居然能娶到这么俊的姑娘,我这里提前祝你们新婚快乐,早生贵子,白头偕老了。”
润叶害羞的低头,少安则大大方方点头,说了声谢谢杨哥。
“需要买些啥,要是拿得多,我们就直接去库房拿,不过优惠是真没有,你们也知道,这是集体的财产,我们说了不算。”
王满银点头表示理解,转头问少安大概需要准备多少。
少安道:“福堂叔说了,这次办酒席,田家疙捞那边的人怕是都得来,另外和我关系好的那些金家人估计也会来凑个热闹。“
“倒时候估计得办个二十多桌,姑且就按二十五桌来算。”
杨兵砸吧了一下嘴,“还是你们乡里好,结个婚就办这么大,这个开销可不小。”
少安笑了笑,“按二十五桌算,每桌要准备十根烟,十块糖,还有花生瓜子,算下来,起码得买三条烟备着,称三十斤的糖,瓜子花生各来二十斤吧。”
“除了结婚以外,剩下的过年还能用,不知道还够不够嘞。”
“对了,还有鞭炮,要大挂的,给我来十挂吧。”
来县城的百货商店主要就是买这些东西,其他的他们自己村里就能置办,像是婚服,剪纸,被褥,就是兰花给他们做的。
其他的像是新床,新椅子,都是拜托村里的手艺人做的。
杨兵点点头,“东西不少,烟票糖票什么的你们都够吧?”
少安掏了一大把出来,“放心吧杨哥,要是没有钱票,我们咋敢踏入这个地界。”
王满银趁机插了一句,“杨哥,我买一条红梅香烟,另外再来三盒大前门,糖果给我称十斤,瓜子也来十斤吧,花生不用,村里人送了不少花生过来。”
“对了,桃酥也要,买个五斤吧,我们公社的供销社也有桃酥,想吃了再去买也不远。”
杨兵点点头,“行,那你们跟我到库房去,东西不少,外面拿了就没多少了。”
跟着他来到库房,杨兵这才想起问少安要什么香烟。
“要金丝猴吧,拿来招待客人也够了,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