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能将她搞过来,辅佐叶轻蝉的话,那么,郭永坤感觉任何事情都不再是问题了。
这是一个比豺狼更凶悍的女人。
“我得给你找个帮手。”郭永坤说。
“哦?谁呀,很厉害?”叶轻蝉问。
“必须的。到时销售这一块的业务,还需要她来扛大旗,你不要亏待她就行了。”
叶轻蝉撇撇嘴道:“郭老板,放心好了,我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要真是有本事的人,我能开出的薪资福利绝对比你高。”
这一点郭永坤大致同意,因为他们是外资主导的合资公司,自主权限很大,不像自己这边,想开个高薪还得做假账。
“那就好。等着吧,开年之后我想办法将人弄过来。”
1986年悄然而至,这一年对于从商的人而言,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年份。
这一年,我国第一家国营企业宣告破产——沈洋防爆器械厂。
这一年,我国首家证券交易部成立。设在申海静安。
当时的轰动不难想象,排队的特别多,从静安寺开始排,一直到京城西路,好几百米长。发售的只有两种股票,一种是“小飞乐”,一种是“延中实业”。每人只能买两张,一张是五十元,纸质的。
这些重大事件郭永坤强迫着自己回忆起来,因为对于他十分重要。第一家的国企的破产,宣告着铁饭碗的结束,这对于他接下来的人才招聘,大有裨益。
而股票的合法流通,无疑彰显著资本的崛起,或是说计划经济根本是行不通的。对于郭永坤而言,股票、以及股权结构的普及化,将是他未来彻底执掌健力宝的一个有效途径。
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因此不断回忆着年份内所发生的大事件,记录在随身的电话薄上,这将派上大用场。
而且1986年,对于健力宝来说,同样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年份。
这一年有亚运会,地点是在韩国,我国运动健儿将夺得金牌榜第一的佳绩,此等荣耀,自然无法少了健力宝。
所以接下来的一年,郭永坤会很忙。
春节期间,老郭家也算其乐融融,虽然郭永慧远在美国,不过添了一个蔡玉霞……以及,她肚子里的宝宝。
没错,蔡玉霞怀孕了。这可差点没高兴死李秀梅,自从得知这一消息后,家务活再也不让她干了。
她当前只有一个任务:替老郭家生个大胖小子。当然,女孩也行。李秀梅对此还算开明。
叶轻蝉回了羊城,郭永坤陪着家人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十五过后,便提起行礼,踏上了开往金陵的火车。
第213章 阿珠同志
郭永坤这次是独行侠,一个人都没带,因为他这辈子从未来过金陵,无法解释为什么会认识这里的一个女人。
找到阿珠同志并不难,化工研究所这种特殊单位,全市仅有一家,甚至都无需找,逢人一打听心里也就有了数。
难就难在,怎样让阿珠跟他走。
总不能直接找上对方,说我这边有一份更好的工作,你跟我走吧。那样对方九成九会当他是骗子,还会产生许多不合逻辑的疑团,以阿珠同志的聪明头脑,难保会察觉些什么。
那可就得不偿失。
所以哪怕已经找准此行的目的地,郭永坤依然没有贸然上门,而是在距离研究所最近的一家宾馆,住了下来。
他需要顺其自然地与阿珠接触。并且合乎情理地向对方发出工作邀请。
做不到这两点,不会轻举妄动。
……
“倒,倒,倒……”
化工研究所的前院里,五辆解放车陆续驶入,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有序停靠,周围汇集了不少人,大家表情各异,唯独没有高兴的情绪。
“五车洗发精和肥皂,听说下午还有五车,这要用到猴年马月?”
“是啊,估计等过期了都用不完。”
“我说各位,还是往好的方面想吧,都是平时家里必须要用的东西,不一样要花钱?”
“也是,奖金都快半年没发了,能发点东西总归也是好事。”
“所里也有所里的难处,不是没催过,可二厂那边效益越来越差,根本拿不出钱,只能拿东西抵债了。”
职工们议论纷纷。一众领导踱步在解放车旁边,皆是苦笑不止。
有人打趣道:“这下好了,家里以后再也不用买清洁用品。”
“不能想办法卖掉吗?”
“卖?卖给谁?谁去卖?你啊?”
提建议的人顿时一脸尬笑。
从第二日化用品厂的业绩来看就知道,他们生产的东西老百姓越来越嫌弃。人家有专业的营销团队都卖不动,何况己方这些门外汉?
“这可是整整十万块的肥皂和洗发精呀,不是一星半点,从何卖起?”为首始终没说话的那位,终于开了口,长叹口气。
他就是研究所的所长,庞跃强。
“你们要真有这方面的渠道,可以去沟通下,哪个单位如果能吃下这批货,我也不要十万了——虽说十万还是成本价。八,不,七万就行。给七万现金,这些东西全部拉走。”
几名手下你看我,我看你,都没说话。一来可能并无渠道,二来即便有渠道,也缺乏信心。
二日化的东西他们不是没用过,的确比不上一日化和三日化,更别提外面打进来的其他品牌,譬如“申海牌硫磺皂”什么的,有人为了抢一块都能打架,真心好用。
庞跃强摇摇头,知道这是一种奢望,将视线投到最后面的一个女人身上,道:“小珠啊,你负责安排一下,给大家都发点,拿回去总能省一笔开销。”
“好的,所长。”
隔日,庞跃强正在办公室里工作,秘书小王过来敲门。
“所长,有个叫郭永坤的年轻人说要见你。”
“郭永坤?谁呀?”
“不知道。问他什么单位的,他也不说。”
庞跃强差点没被气乐,现在登门拜访的人都这么硬气了吗。“不见,让他打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可……”小王搔着脑壳道:“他说我们抵债的那批肥皂、洗发精什么的,他有办法处理。”
“哦?”庞跃强眼前一亮,从背靠椅上站起,“让他进来!”
那批东西昨天所里每个人都发了,可你猜怎么着?一人拎一袋子回家,结果感觉基本没少。
实在太多了!
他正为此苦恼着,放任不管吧,总归也是现钱抵的。留着自用,用到过期都不可能用完。伤脑筋。
“庞所长好。”
郭永坤踱步走进。
庞跃强给小王使了个眼色,对方沏好两杯茶水,端到木沙发旁。
“是小郭同志吧,来,坐,坐。”
他上下打量着对面的年轻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对方讲普通话,显然是个外地人。
“庞所长,听说贵所被人抵债了一批日化用品,数量有点多,发也发不完,销也销不出去,对吧?”郭永坤没有拐弯抹角的意思,直奔主题。
“没错!那不是有点多,应该说相当多,我一个材料仓库都塞满了,堆成小山一样。听说小郭你有渠道消化掉?”
“也算不上渠道,我有办法。”
“哦?”庞跃强不得不确认一下,“全部消化完?”
他大致猜到对方的身份。这两年政策有变,过去的投机倒把不复存在,社会上多了一些倒买倒卖的家伙,他们挖空心思搞到各大工厂计划以外的商品,然后各显神通销售出去,以此牟利。
老实讲,他看不起这种人。但又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人通常很有本事。
“当然。”
庞跃强心头一喜,具体什么办法他也懒得打听,以他的年纪和阅历,很清楚有些事情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对方的办法很可能不正规。
不过现在他也顾不了太多,乐意装回糊涂。
“那怎么操作?商量下价格,你给我钱,东西你拖走?”
这要是在河东,郭永坤就给他收了。这个世界上有卖不出去的商品吗?没有。只有不会营销的人。
但现在他在这边人生地不熟,这么多东西一下拖走,根本没有地方放。再一个,也不符合他的利益。
他为什么要接下这笔差事、帮对方的忙?
目的只有一个:合乎情理地接近阿珠同志。最好能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定关系。
“不。东西还放在你们这里,我想办法帮你们出手,完事后你们给我一定好处。”
好处,也是必须要拿的。否则就显得不合常理。
庞跃强蹙了蹙眉,他算是听出来了,对方一个子儿都没打算拿,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
“我们这里是十万块的商品,你打算要多少?”
“五万。”
“啥?”庞跃强险些没抄扫帚赶人,丫的心未免也太黑了吧。“小郭同志,你没开玩笑吧,十万块钱,你一个人要一半?”
“什么十万?”
“我不都说了嘛,这批商品的出厂价是十万块,人家拿来抵欠我们的十万块钱。”
“所以进价十万的商品,你就打算卖十万?”
庞跃强微微一怔,“不然呢?”
“这样吧。”郭永坤抿了口茶道:“如果这批货处理完,最后的收入没有二十万,我一分不取。”
“什么?二十万?!”
别说庞跃强了,就连杵在旁边的小王,都被这番话给吓懵了。
“怎么可能?”
庞跃强瞠目结舌,他们研究所虽然主营的是化工原料,但毕竟也算在行业内,对于日化用品的利润他一清二楚,别说第二日化用品厂,就是一厂和三厂,包括申海日化用品厂,他们的利润率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
而且二厂的商品本身就不好用,老百姓都知道的事情,人家申海牌硫磺皂才卖一块,你却卖到一块五,谁会买账?
“凡事皆有可能。”郭永坤淡淡道:“还是那句话,如果赚不到二十万,我一个子儿都不要。”
“你确定?”
“可以签协议。”
庞跃强托腮沉思,如果真能收回二十万现金的话,给对方五万又有何妨,他们照样大赚。他的心里期望,这批货能换回七万现金就谢天谢地了。
可是,这事怎么就感觉很不靠谱呢?
“那如果连十万块都没卖到呢?”庞跃强双眼死死盯着对面的年轻人。
对方只说卖二十万,画了一只大饼,但如果他耍什么花招,将自己价值十万块钱的商品,最后只卖出五万、甚至更少。
对,那时自己确实不用付他钱。可他显然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卖不到十万,差多少,我补给你们。”
庞跃强下意识与小王相视一望,敢说这话,那说明对方确实有些凭仗。
但俩人依然想不通,怎样将一种商品,卖出远超它实际价值的售价?老百姓又不是傻子。
“这一点也写进协议?”
“可以。”郭永坤点头。
庞跃强深吸一口气,他打算赌一把,因为对方提出的条件,他根本无法拒绝。而且也没有其他的路可选。
“小王,准备协议。”
“好的,所长。”
半个小时后,俩人签完协议,并摁上红指印。
“庞所长,事情我马上就会着手去办,你们这边最好能安排一个人与我对接。”
“哦,这简单。”庞跃强点点头,这个要求也算合情合理,指指小王道:“就他吧,你看行吗?”
“也、不是不行。不过我这人性格强势,最好的话,安排一位女同志吧,沟通起来会方便一些。”
郭永坤已经打听清楚阿珠同志在研究所的具体事务,猜想这样要求的话,庞跃强应该会第一时间想到她。
果不其然,庞跃强略一思忖后,对小王吩咐,“你去把小珠找过来。”
就这样,郭永坤总算和阿珠同志碰上面,而且顺理成章。
第214章 抽奖
市体育馆。
看台中间的大操场上,临东的位置,正在搭建一座高台。
阿珠目视着站在台下东瞧瞧、细看看,指挥工人施工的那个年轻人,下意识地伸手挠头。
已经几天过去,她还是没搞懂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此事如果交给她来办,她肯定会四处奔走,去找那些零售单位寻求合作。正常人应该都会这样做。
毕竟那么多商品,想将它们卖出去,拥有固定客源的零售单位,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对方完全不像一个正常人。
这几天在领导的授意下,她一直跟对方待在一起。对方没去联系任何销售渠道,反而租下了体育馆,在这边搭起“戏台”,行为让人十分费解。
莫非想用唱戏或放电影的方式吸引客流?
这样或许能起到作用,但你的东西非但不好用,还比别人卖得贵,老百姓真的就会买账吗?
阿珠对此深表怀疑。
“想什么呢?”
身侧传来声音,阿珠扭头笑了笑,说“没什么”。
“这边差不多了,接下来你能帮忙联系一下几辆解放车,以及一家广告公司吗?”
“你想搞宣传?”
“没错。”
“宣传什么?”
“抽奖。”
“啥?”阿珠瞪眼问。抽奖这两个字的含义她自然清楚,只是她完全想不通,这跟他们的目的有什么关系。
抽什么,奖什么?
郭永坤笑了笑,问,“听说过傻瓜瓜子的有奖销售吗?”
阿珠眼前一亮,用力点头。
此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新年伊始,傻瓜瓜子抓住年底的销售旺季,搞了一场为其十八天的有奖销售,奖励上海牌小轿车一辆。
“所以你也想采用这种方式,在商品包装内塞入奖券,吸引大家购买商品,这样就算价格高一点,也有人愿意买单。”
“不是。”
“……那你说这个?”阿珠白眼一翻。而且客观讲,她觉得这个方法值得一试。
“为了让你好理解。我的办法比他们更高级,也更符合我们现在的情况。傻瓜瓜子有奖销售,奖励一台小轿车,其主要目的还不是赚一笔,而是为提高知名度,创造持续的利润价值,这与我们的情况截然不同。我们是一次性买卖。”
“那、到底怎么搞?”阿珠听得云里雾里。她感觉有奖销售的招数已经很新颖,且具备吸引力,对方居然说他的办法比这招还高级,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