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京觉得李卫东是在骂人,不过“蠢货”这两个字有些太文明了,于是他也开始破口大骂起来,各种难听的国骂不断的从王京嘴里喷出。
  李卫东尴尬的叹了口气,随后开口说;“老王,我不是在骂人,我是说想到这个招数的人,真的是有些笨。这种砸人饭碗的事情都敢干,就不怕职工们闹事么?”
  “这些人领导当久了,一个个早就捞的脑满肠肥了,哪管普通工人死活!”王京一脸不屑的说。
  王京当年下岗之后,也是领了一段时间的基本生活费,最终还被老婆赶出了家门,作为受害者的他,自然对运输公司的领导们颇有怨言。
  王京的一句“捞的脑满肠肥”,却突然提醒了李卫东。
  “上辈子,我从日本打工回来的时候,朱士聪和王海滨那一伙人,早已经被双规,而且进入了司法程序,最后可都判了。
  后来我听说,好像是有人举报他在美国买了个大别墅,还把孙子送去了美国,纪检部门的人来一调查,结果是一查一个准,而且还拔出萝卜带出泥!整个公司的领导班子都进去了。”
  想到这里,李卫东立刻从桌子上的一堆报纸里翻看起来。
  片刻后,李卫东拿出了一份不久前的报纸。
  “找到了!”李卫东长叹一口气。
  “厂长,你找到什么了?”王京开口问。
  “你看看这条新闻。”李卫东将报纸递给了王京。
  王京结果报纸,低头一看,这是一条平平无奇的新闻。
  新闻的标题是:中纪委监察部再次公布举报电话。
  王京瞬间明白过来,他开口问道:“厂长,你该不会是要向中纪委举报朱士聪他们吧?”
  “谁说我要举报了?”李卫东呵呵一笑,接着说道;“这个月有上百职工少领了80块钱,他们现在应该恨死朱士聪了吧!
  现在中纪委的举报电话就在这里,给他们一些暗示,让他们去举报朱士聪,更何况他们都是运输公司的职工,对公司的情况也更加了解。”
  王京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这可是得罪朱士聪的事情,就怕他们不敢去做啊!”
  “不会打匿名电话么!随便找个公用电话亭,打完了就走,谁知道是谁打的!”李卫东笑着说。
  “可是打匿名电话举报的话,纪检部门未必会受理吧!”王京接着道。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要举报的人多了,纪检部门肯定会派人来查的。”李卫东回答道。
  “举报这种事情,总得有真凭实据吧!”王京又问道。
  李卫东却露出了自信的表情:“要真凭实据还不简单,纪检部门的同志来查查不就有了!”


第三百八十四章 苍天饶过谁
  王海滨走出了纪委的大门,一阵风吹过,王海滨觉得额头发凉,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纪委叫王海滨去问话,一来是手里掌握的证据还不充分,二来也是希望王海滨可以主动的交代为题,给他一个坦白从宽的机会。
  然而腐败分子往往都有侥幸心理,他们是决然不会抓住这种坦白从宽的机会的。
  所以面对纪检部门的询问,王海滨摆出一脸正气的样子,信誓旦旦的承诺,自己绝对没有贪腐。
  王海滨这种情况,纪检部门的同志也是见多了,他们也没有为难王海滨,而是简单的问了几个问题,便让王海滨离开了。
  事实上在运输公司的领导干部当中,王海滨不是第一个接受纪委询问的,也不是最后一个。
  在此之前,朱士聪已然接受过纪检部门的询问,他做出了跟王海滨一样的选择,没有交代任何问题,同时还摆出了一副受冤枉的表情。
  王海滨毕竟是心虚的,他觉得有必要去找朱士聪汇报一下情况,或者说是去找朱士聪统一口径,免得再被纪检部门问话的时候,出了破绽。
  返回运输公司之后,王海滨直奔朱士聪的办公室。
  刚到办公楼门口,就看到朱士聪的司机小赵,从里面走了出来。
  “小赵,朱总在办公室吧?”王海滨开口问道。
  想要知道领导在不在,问领导的司机最合适,因为领导出门全靠司机,司机对于领导的行踪也最为了解。
  小赵赶紧答道:“朱总不在,我刚把他送回家。”
  “朱总回家了?”王海滨看了看手表,距离下班还早的很。更何况像是朱士聪这种领导,午餐和晚餐都是要有应酬的,怎么可在这时候安安稳稳的回家。
  于是王海滨接着问道:“朱总今天怎么回去的这么早?”
  “领导今天提早回去,是为了收拾行李的。”小赵开口答道。
  “领导要出差?”王海滨急忙问。
  “是去南方,特区那边吧。”小赵开口答道。
  “都这时候了,怎么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王海滨心中暗骂一句。
  一时之间,王海滨并没有意识到,朱士聪是打算跑路去港岛。
  ……
  朱士聪的车,在出青河是的国道交界处被拦住的。
  朱士聪可不像丁义珍那样,有那么多反侦察的手段,面对纪检部门的同志,他连人带车加司机,一股脑的都被带走了。
  之所以连司机都带走,是因为司机对于领导的事情,往往都知道的比较详细,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
  两天后,纪检部门来了十几辆车,将运输公司的整个领导班子都给带走了。
  在小小的青河市,这显然是一件大事,瞬间传遍了整个青河市的街头巷尾。
  而对于青河市运输公司而言,这显然是致命的打击。运输公司本来就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如今又经历了这种变故,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运输公司再也不可能重现往日的辉煌了。
  ……
  昔日的仇人都进去了,李卫东心情大好,就连晚饭也多吃了半碗。
  李登科老爷子却一直在唉声叹气,虽然李登科已经退休了好多年,但是作为运输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看到运输公司今天这副惨样子,心中总归有些不是滋味。
  只听李登科开口说道:“今天白天的时候,我回了一趟公司家属院,见了见之前的老同事,才知道现在运输公司的情况已经非常的糟糕了。
  整个领导班子,集体的垮掉了,很多的中层干部,也都犯了错误,也都被停了职,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不过现在运输公司是群龙无首,公司的业务已经完全停下来了。”
  李卫东只好安慰道:“爸,你也别担心,运输公司好歹是国企,而且上面还有交通局,国际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等着交通局来管,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更何况运输公司里面有多复杂,你又不是不知道,就算是交通局派人来,一时半会也理不顺的。”
  李登科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卫东,我知道你有本事,你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帮运输公司?”
  李登科对于运输公司,还是有很深厚的感情的。
  李卫东却笑着摇了摇头:“爸,你自己都说了,运输公司里面很复杂,还让我出手去帮运输公司,这不是把你儿子我扔到火上烤么?
  而且这种事情,交通局都还没有出手,我上杆子凑上去,不是帮人,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所以即便是要去帮运输公司,也得通过交通局才行,我自己可不能贸然过去!”
  “说的也是,这浑水不好趟。”李登科点了点头,他觉得李卫东说的很有道理。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爸,你就放心吧,运输公司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倒不了的。别忘了运输公司还有客运业务呢!”
  国营运输公司跟其他的国企性质是不同的。在业务层面上,运输公司还要承担部分公共民生方面的事情。
  比如市内的公共交通、城市之间的长途客运等等,类似的这种公共民生类的运输业务,是必须要让国企来掌控的。
  就好比城市内的公交车,很多线路实际上是亏本的,要是交给私营企业去做,那就把亏本的线路一砍,只做赚钱的线路,那么那些住在偏僻地方的老百姓,出行该怎么解决?
  所以这种亏本的事情,还得是国企来做,大不了以后再跟国家要补贴。
  也正是因为运输公司的这种特殊性质,所以当运输公司的三产全都破产,货运业务也统统卖光以后,就凭一个客运的业务,运输公司最终也活了下来,甚至后来还盖了更大的汽车站。
  因为老百姓有出行的需求,所以就需要有汽车站,也就需要有运输公司进行运营。
  李卫东的记忆当中,运输公司最后就是守着汽车站过活。
  未来几年,城市的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市内的公共交通也开始快速发展,青河市单独成立了公交公司,将市内公交的业务,从运输公司脱离。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c
  再后来,城市之间的客运车辆的运营,都承包给了个人,不过这些车依旧要挂靠在运输公司,运输公司也从中收取管理费。
  运输公司控制了汽车站,所以客运车辆想要进站拉客,就必须得去运输公司那里挂靠,乖乖的交管理费。
  要是不挂靠在运输公司的话,压根就不准你的车在青河市的地界上出现,因为那是非法营运,被逮到的话直接扣车,损失更加惨重。
  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这种私自非法营运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很多非法营运车辆跟管理部门玩躲猫猫,可谓是屡禁不止。
  后来经过几次整顿,再加上公路摄像头的普及,私自非法营运的车辆已经很难再跟交警躲猫猫,这种情况也逐渐的销声匿迹。
  没有了非法营运的车辆,城市间的客运业务自然也就被各地的运输公司所垄断。而垄断经营,向来都是比较容易获利的。
  于是运输公司光管理费,就收的飞起,一辆车根据线路和载客量的不同,每年的收费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仅此一项,就够运输公司很滋润的活下去了。
  管理费大大的增加了客运从业者的成本,结果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长途客车的车票也就变贵了。
  直到高铁逐渐的普及,运输公司躺着收管理费的日子,终于要走到头了。
  虽然高铁的票价要贵一些,但高铁的速度却更快,行程时间只有高速大巴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动车,也要比高速大巴快一倍。
  面对高铁的冲击,长途大巴的客流锐减,有的线路干脆只能停运,运输公司的管理费自然也就越收越少,日子又开始难过起来。
  ……
  运输公司群龙无首,日常业务也陷入了瘫痪当中,领导班子都进去了,至少没有人签字发基本生活费了。
  于是当月那80块钱的基本生活费,就没发下来。
  很多下岗职工可指望这80块钱生活呢,如今钱没发下来,他们的生活瞬间雪上加霜。
  然而运输公司的领导们全都进去了,这些可怜的下岗职工即便是想要找领导解决问题,也无人可找。
  这个时候,张姐顿时觉得,电器厂的工作是真香!
  原本张姐这批服装厂的工人,来电器厂工作都是迟到早退的,完全就是把这里当成是贴补家用的场所。
  如今没了每个月的那80块钱,电器厂当临时工,成了她唯一的经济来源。
  于是乎张姐也不迟到了,也不早退了,每天都工作到天色渐黑才往家里走,只为多挣点钱。如果不是担心一个女同志晚上回家不安全的话,张姐估计都敢加班到晚上。
  在电器厂当临时工,每个月可以赚一百多块钱的消息,也在运输公司的下岗职工当中传开,很多下岗职工都开始打听门路,希望可以到电器厂来当临时工。
  ……
  正如李卫东所说的那样,交通局作为运输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最终还是出手相助了。
  而且交通局的局长王长胜,还亲自约李卫东吃饭。
  交通招待所里,酒过三巡后,王长胜这才把话切入到正题:“李厂长,我听说你以前也是运输公司的职工,你们家老爷子,还是运输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说起来这运输公司,也算你的娘家啊!”
  李卫东早就猜到了王长胜的意图,于是他开口答道:“说娘家都是见外了,我从小就在运输公司长大,出生是在运输公司的医院,不到三岁就去了运输公司的托儿所,后来上的也是运输公司的子弟学校,可以说运输公司就是我家啊!”
  “既然如此,那运输公司的事情,还希望李厂长能多多帮忙啊!”王长胜看紧说道。
  李卫东就等着王长胜这句话了,他点了点头开口问道:“运输公司现在属于最困难的时期,能帮忙的话,我一定义不容辞,只是不知道,该怎么个帮法啊!”
  “李厂长,听说你那里,招了一批运输公司的待业职工?”王长胜开口问道。
  李卫东也没有隐瞒,他开口介绍道:“我以前在运输公司,当过一段三产服装厂的厂长,这个三产的服装厂早就倒闭了,服装厂的工人也就成了待业职工。
  我琢磨着毕竟以前共事过,恰巧我这里也需要他们的岗位,所以就吧他们给招了过来。不过这些人来我这里都是干临时工的,他们的人事关系还都在运输公司,而且我对他们的管理也比较的宽松。不用考勤,随时来随时走。”
  “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也有所了解,我听说这些待业工人,在你那里工作,一个月能赚一百四五十块钱呢!”王长胜接着说。
  “也不一定,我那里是计件工资,干得多拿得多,干得少的话肯定是赚不了这么多钱的。”李卫东回答道。
  “其实对待业职工而言,一百四五十块钱已经不少了,比在运输公司里发80块钱的基本生活费好的多。”
  王长胜说着微微一笑,试探性的问道:“李厂长,你看看你们那里,能不能多招一些运输公司的待业职工?”
  “早就猜到你要提这种要求!”李卫东心中暗道。
  李卫东接到王长胜的饭局邀请时,就已经猜到了王长胜的意图。如今运输公司所面临的困境,牵扯到近万名职工的生计问题,这可不是一个交通局能够解决的。
  交通局能够动用的政策和资金,实在是太过于捉襟见肘,必须得有外力的帮助才行。
  而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