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交通局能够动用的政策和资金,实在是太过于捉襟见肘,必须得有外力的帮助才行。
  而在王长胜看来,李卫东就是最佳的外力。
  其实就连李卫东自己,也觉得自己是最有可能帮到运输公司的人。
  首先,李卫东有钱有企业,也有用工的需求,他有能力安置一批运输公司的下岗职工。
  其次,李卫东原来就是运输公司的人,由李卫东介入帮忙的话,身份认同上不会出现问题,可以避免不少的麻烦。
  第三就是李卫东最近也招了一批服装厂的下岗职工,这意味着李卫东是有可能再伸出援手的。
  只听王长胜接着说道;“运输公司的待业职工,每个月可以领到80块钱的基本生活费,不过自从朱士聪他们出事以后,这80块钱的生活费,已经发不出来了。
  因为朱士聪贪腐的问题,运输公司的账目都被封存起来,要彻底的清查,运输公司的银行账户也被冻结,所以财务上是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而且据我了解,即便是银行账户解封了,里面也没有多少钱,这些年运输公司卖资产的钱,都被那些蛀虫转移走了,要等到追回赃款以后,才能拿回来。
  所以待业职工这每个月80块钱的基本生活费,全都摊在了我们交通局的头上。可我们事业单位靠的是财政拨款,每年拨款都是固定的,哪有多余的钱,再给运输公司发基本生活费啊!
  可是没有基本生活费,很多待业职工就得饿肚子,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所以才来找你,希望李厂长能够给那些待业职工,找一条活路!
  我知道你那里可是咱们市的用工大户,一次招工都是上千人,所希望你能够帮帮忙,安置一些运输公司的待业职工,干临时工也成,工资不用太多,一个月有百八十块,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就行了!”
  “我那里可没有太多临时工的岗位。”李卫东故意做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开口说道:“我们厂的确是用工比较多,可是招聘工人,全都是根据需求,有计划来的。不是说想招就招的。”
  “李厂长,你那里的生意可是越做越大,以后肯定还得招工的,不如就趁着现在,把工人先招过去嘛!”王长胜开口劝道。
  李卫东却又摇了摇头:“实话实说,就算是我招工,可我那里的工作,运输公司这些待业职工,还真不一定能干得了。我那里采取的是军事化管理,这个军事化管理就是……”
  李卫东将电器厂那种严苛的管理制度,向王长胜介绍了一遍,随后开口问道:“王局,你觉得运输公司的待业职工,能受到了这种军事化管理么?”
  王长胜顿时沉默不语,以他对国企职工的了解,还真受不了这种军事化管理。
  “李厂长,其实找你帮忙,也只是临时的解决一下待业职工的基本生活问题,等过一段时间,赃款追回来了,这些待业职工还是得回运输公司的!”王长寿又说道。
  “我信你才有鬼呢!”李卫东心中暗道。
  未来几年,下岗职工只会越来越多,运输公司朝外推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把人收回去!
  于是李卫东笑着摇了摇头,开口说道;“王局,我是做企业的,不是开善堂的,我们这种民营企业,不可能像国企或者事业单位那样,养一堆闲人,所以让我安置运输公司的待业职工,我实在是无能为力。”
  王长胜顿时一脸的不满:“李厂长,你刚刚还说运输公司是你的家呢,还说要帮忙一定义不容辞呢,怎么转眼间就变卦了!”
  “王局误会了,我可没变卦,我只是说,不能帮运输公司安置待业职工,但没说不帮忙!”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有句话叫自助者,天助之,所以想要解决问题,还需要这些待业职工自己多努力才行!”
  “李厂长,你说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现在的运输公司,能卖的都卖了,就连货车也都卖了,这等于是要饭的卖了自己的碗,以后去要饭都没有碗盛饭!你要他们多努力,要他们自助,他们拿什么努力,拿什么自助!”王长胜开口说道。
  “其实也不是都卖光了,我记得运输公司应该还有三百多辆老解放吧!很多还是我在运输公司那会儿买的呢!”李卫东开口说道。
  “老解放?那破玩意儿有啥用?卖车的时候都没有人要,全停在仓库里,等着生锈呢!你还指望那东西能拉货创收?估计只能等着卖废铁了!”王长胜撇着嘴说。
  “那些老解放是没办法拉货,但是整修一下的话,开起来还是没有问题的。”李卫东开口说道。
  “就算还能开,又有什么用!货车不能拉货,难道开出去遛弯啊!”王长胜显得有些急躁。
  “王局,你说的没错,就是开出去遛弯啊!”李卫东是一脸淡定,接着说道;“虽然这些老解放拉货不行,可是作为教练车,应该没有问题吧!
  我觉得可以把那些老解放修整一下,拿来组建一个驾校。至于驾校的老师嘛,运输公司里不正好有四百多待业的司机师傅么!那些可都开大货车的老手,教人开车绝对没问题!”
  王长胜微微一愣,心中稍作思考,发现这还真是个好主意。
  那些老解放虽然又破又旧,但只要还能开动,用来做教练车就没有问题。
  而且那年头也没有人用新车做教练车,买了新的货车,肯定得趁着车况好的时候,去跑运输赚笔钱,给新人菜鸟用的教练车,都是快报废的老旧破车。
  驾校除了要有车,还要有老师,而这一点就更好解决了,运输公司里有的是老司机,他们常年跑货运,一年能跑几十万公里,很多人更是跑了二十多年,驾驶经验十分的丰富,做驾校的老师还不是绰绰有余。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运输公司现在有四百多待业的司机,成立一个驾校的话,这四百多司机的生计问题,不就解决了!
  而且开一个驾校,除了司机之外,总得有行政后勤人员吧?总得有招生人员那边?我估计又能解决二三百人的岗位。
  这么算起来的话,一下子就能解决七百名待业职工的生活。这能给你们交通局缓解不少压力吧?建驾校这事情,对你们也没难度,现在驾校不就是交通局管的么!”
  王长胜点了点头,这个建议让他十分心动,一下子解决七百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的确是帮了他的大忙。
  但随后,王长胜马上说道:“李厂长,你这个建议是挺不错的,但是建一个驾校,光有人有车还不行,这资金也有不少吧?我们交通局靠的是财政拨款,预算有限,可拿不出多少钱。”
  “我可以出资金!”李卫东接着说道;“我刚才就说了,能帮忙的话,一定义不容辞!”
  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方案,接着说;“你们交通局出车出人出土地,然后折算成价格,我就按照折算的价格掏钱,当做驾校的运营资金,咱们一人占一半的股份!”


第三百八十五章 自己人好办事
  利用运输公司的资源,跟交通局合伙开一个驾校,是李卫东早就想好的主意。
  这些年李卫东也一直在等待,等着运输公司彻底的陷入困境,然后就可以实施自己的计划。
  以李卫东的财力,当然有能力自己掏钱建一所驾校。
  但是当时政策可比现在严苛的多,民营资本就算是有钱,也拿不到开驾校的相关资质,所以开驾校必须得依靠交通局才行。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是没有驾校的,当时也没有私家车,想要学习驾驶的话,主要有梁总途径,一是去部队参军,在部队里可以学习到驾驶技术,二就是运输企业内部师父带徒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高考的恢复,国内的技术培训也开始恢复,这时候有些中专技校便开设了驾驶与汽修的培训专业,不过是以汽修为主,驾驶为辅。
  不过在当时,中专生也都是天之骄子,从中专技校毕业以后,即便是学了开车,也不会去当司机,而是成为技术工人,有些甚至能都当工程师用。
  1988开始,国内的驾驶员培训和考试,划归公安交警部门负责的。
  这时候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专业的驾驶培训学校,而这些专业的驾校,也都是公安交警部门,委托专业运输企业开办的。地方的公安部门自己是没有力量办驾校的。
  到了1993年,驾驶培训又归于交通部门管理,而公安交警部分则负责驾驶证的考试,也就是形成了现在考培分离的制度。那个时候的正规驾校,都是交通部门办的,其他人想要办驾校,根本拿不到资质。
  2004年以后,国家对于驾校的政策逐渐的放开,民营资本开始进入到驾校行业,全国各地的驾校井喷式的增长,这也是驾校野蛮才成长的时期,从2004年到2014年,短短的十年内,全国有2。3亿人拿到了驾照。
  这时期的驾校可谓是槽点满满,乱收费、教练素质低下、教学水平差、服务态度恶劣等情况,在驾校行业中是很普遍的。
  到了2015年,国家对于驾校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让驾校行业更加的透明,国内的驾校才进入到一个正常的发展时期。
  李卫东所身处的1993年,正是交通部门刚刚开始管理汽车驾驶培训的时候。
  1993年的中国,道路交通的基础建设开始进入到了新的高峰时期,各地都在大力兴建省道国道,经济比较发达的的确则开始修建高速公路。
  道路变得畅通了,也使得交通运输变得更加的方便。买车搞运输的人,自然就越来越多。
  那个时候的卡车不查超载,而且也还没有出现司机互相压低运费进行恶性竞争的情况,在多拉快跑的货运体系下,买辆车拉货还是比较赚钱的。
  然而在九十年代初,驾驶仍然是一项技术活,很多人想要搞运输赚钱,也能贷下款买到车,可不会开车却成了阻碍自己发财致富的门槛。
  所以在整个九十年代,驾校的培训资源,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那时候想要去驾校学车,得托关系走后门,也因此那个时代的驾校教练,又牛又拽又凶,想上车练习,就得给教练送礼,要不然就别指望碰方向盘。
  当时学驾驶的人,都是为了开货车赚钱,早一点学会开车,就能早一天拿到驾照,也就可以早一天赚钱,所以也只能好好巴结着教练,只求可以多摸几把方向盘。
  驾校本来就是一项暴利行业,而在九十年代,还没有民营驾校,公办驾校处于垄断行业,那利润就更是十分惊人。保守估计的话,当时驾校利润在五成以上,这个利润率比烟草行业还要夸张,毕竟烟草行业赚到的钱,大部分都交税了。
  这种暴利的行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放在平时的话,就算是李卫东拿着钱去找王长胜,甚至让交通局占大股,王长胜都未必肯让李卫东办这个驾校。
  但是现在不同了,运输公司遇到了困难,几千待业职工要吃饭,如果办一个驾校,能够解决部分待业职工的饭碗,交通局还不用出钱,那王长胜当然不会拒绝。
  对于王长胜而言,运输公司的那些待业司机,都是负担,那些老旧的解放车,也跟废铁差不多。
  如果能够废物再利用,让待业司机自己养活自己,减轻交通局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对于李卫东来说,这些待业司机,乃至那些卖不出去的老解放,可都是资源。
  在当时,一下子找三四百个经验丰富的货车老司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运输企业,别的地方还真找不到。
  而且三百辆教练车,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凑齐的。正常开驾校的话,想要凑二三十辆卡车当教练车,就已经是很费功夫的事情了。
  运输公司的待业职工当中,除了司机,还有很多是行政后勤人员,这些人都有工作经验,一上手就能工作,李卫东连招新政后勤人员都省了。
  至于驾校的管理,也不用李卫东亲力亲为,他打算仍然使用运输公司货运处的那些老人。
  李卫东本来就当过货运处的调度,对于整个货运处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货运处里有本事的人,基本上都已经另谋出路了,留下来的都是些能力一般、水平有限的老实人。
  指望这些人去开拓进取,肯定是不可能的,就连做个守成之君,这些人的能力也有些勉强。
  好在驾校是垄断企业,而且还是稀缺资源,所以不需要去开拓进取,更不需要出门拉业务,坐在家里等生意上门就行。这些水平一般、能力有限的老实人,还不至于连这种事情都搞砸了。
  可以说李卫东这一招,完全是借鸡下蛋,从交通局那里拿到了办学资质,利用运输公司现成的司机和车辆资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把驾校给办起来。
  ……
  组建驾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运输公司。
  此时的运输公司,那些年轻一些的下岗司机,大多数都已经自谋出路了。
  有关系的看看哪个单位还缺司机,调动一下工作,换个单位继续当司机;而找不到关系的,就自己找活干。
  货车司机想要找活干,其实并不困难,就是工资高低的问题,不少的年轻司机都去跟着个体车主跑运输去了,也有一部分人凑钱自己买车去跑运输。
  那些年纪偏大一些的司机,很少有人去跟着个体车主跑运输的,毕竟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了,怕身体吃不消,更重要的是,老司机们放不下自己的身段。
  成立驾校的消息,对于那些下岗司机们而言,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事关他们未来的饭碗,下岗司机们不约而同的聚在一起,开始讨论起来。
  “交通局要成立一个驾校,让咱们去当教练,教别人开车,到底去不去啊?”
  “教人开车到时候难不倒咱们,以前咱们可没少带徒弟。而且只是教别人开车的话,要比自己开车跑长途轻松的很多。”
  “我觉得可以去啊,反正现在也是待在家里无事可做,以前好歹还有80块钱的基本生活费,现在连这80块钱都没有了。”
  “是啊,去驾校当教练,多少能有一份工资,肯定比80块钱多吧!”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