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岛港。与之相比南方的港口,主要是做集装箱贸易。
赵国栋是货运处的处长,对于各地的商品供需情况自然是了如指掌,他沉思了片刻,随后开口说道:“东岛港务局是需要煤炭,但是他们需要的可是好煤,就咱们青河那几个煤矿生产出来的煤炭,怕是达不到东岛港务局的要求。”
青河地区也有几座煤矿,不过都是小矿,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开采,八十年代的时候,青河地区的煤矿已经被采了大半。当时整个青河,每年的煤炭产量勉强达到五十万吨,基本都供应了青河本地的需求。
而且青河本地的煤质量不好,含硫量高,烧着味道大,发热量还比较一般,这样的煤也就是自己烧了用,送去东岛港务局,人家压根不要。
李卫东早已经想好了对策,他开口说道:“处长,我们可以从兖矿拉煤炭,然后卖给东岛港务局啊。兖矿的煤炭,质量肯定是过硬的,东岛港务局肯定会收。”
“这倒是个好主意,兖矿的煤炭拉去东岛,赚一笔运费,再赚一笔差价。这个方案可行。”赵国栋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处长,你要是觉得可行的话,那咱们就这么干,不过事先得跟东岛港务局和兖矿联系一下。东岛港务局那边应该没问题,只要是兖矿的煤炭,他们肯定会收的,关键是兖矿,从兖矿那买煤,可得找找关系。”李卫东开口说道。
赵国栋想了想,开口说道:“兖矿那边,一个负责安全生产的黄主任,是我战友,到时候可以找他牵线搭桥,跟兖矿谈谈买煤炭的事情。”
赵国栋说着,随身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小本本,在里面找到了兖矿黄主任的电话号码。
当时连手机都没有,更别说手机通讯录这种东西,很多人为了记住朋友的联系方式,都会随身带一个小本本用来记载电话号码。
对于经常跑业务的人而言,这个记载着电话号码的小本本,可比身份证件重要的多,联系业务全靠它了。
……
兖矿并不是一座矿。
八十年代的时候,兖矿的正式名称是兖州矿务局,矿务局是专门负责煤炭工业管理的行政机构。然而兖州矿务局,同时又是专门生产煤炭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所以兖矿既是一个行政单位,又是一个企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兖矿的规模足够大,所以国家专门为兖矿成立一个矿务局,作为兖矿的上级管理机构。既然兖州矿务局是专门管理兖矿的,而且也只能管到兖矿,那干脆两者合并在一起算了,于是便出现了这种行政单位和企业混合在一起的情况。
类似的情况在当时有很多,当时国家八大煤炭基地用的都是这种管理模式。
青河距离兖矿并不算远,只有不到200公里的路程,便是当时没有高速公里,一上午的时间也就到了。
中午时分,赵国栋和李卫东两人已经抵达了兖矿,赵国栋的那位老战友直接在兖矿的招待所,设宴款待赵国栋。
赵国栋的老战友名叫黄爱华,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年纪比赵国栋稍大一下,他是兖矿安全生产部门的一个主任,也算是兖矿的中层干部,多少也有点小权力。
酒过三巡后,黄爱华才开口问道:“国栋,你在电话里说,要来找我买煤?打算要几车?”
“几车哪够啊!我是想跟你们兖矿签订一个长期的供货协议,这不想找你帮忙牵线搭桥么。”赵国栋开口说道。
“长期供货也得有个数吧?”黄爱华接着问。
“一个月怎么得来个五千吨吧!要是情况好的话,以后还会追加。”赵国栋开口答道。
“一个月五千吨?一年就是六万吨煤?”黄爱华表现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你们兖矿一年怎么也能生产五六百万吨煤吧?我就要六万吨,又不多。”赵国栋笑着说道。
八五年兖矿旗下比较大的矿区,一个是年产三百万吨的兴隆庄煤矿,一个是年产一百万吨的北宿煤矿,再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矿井,年产量能达到五六百万吨。
后来鲍店煤矿、杨村煤矿和东滩煤矿相继建成投产,兖矿的产量才提升到一千万吨以上。
在九十年代以前,国内煤矿挖掘技术落后,很多煤矿还是用人力去挖煤,所以年产一千万吨已经是国内最顶级的煤矿了。国内几个大型煤矿,哪个不是年产上亿吨煤。
然而黄爱华却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他喝了一口闷酒,而后开口说道:“国栋,若是以前的话,我去找局里的领导说说好话,一个月五千吨煤也就给你批下来了。但现在不行,我们矿里真的拿不出这么多煤了。”
“一个月五千吨煤都拿不出来?不至于吧?你们可是兖矿啊!”赵国栋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
黄爱华一副良心的样子,开口说道:“国栋,难不成我还会骗你么?如果你只要几车煤的话,我现在想想办法,还能给你弄来,可一个月要五千吨,除非是我们一把手亲批,否则的话就是那几个副局长也批不下来。”
赵国栋知道,黄爱华不会对自己信口雌黄,于是他开口问道:“老黄,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就别卖关子了。”
“那我就实话实说了,我们兖矿现在的额外的产能,都被吴江外贸厅给拿走了。其他单位想要拉煤的话,也就是零零散散的几车。”黄爱华开口答道。
“吴江外贸厅?”赵国栋皱了皱眉头,开口说道:“吴江又没有什么重要的大口岸,他们的外贸厅,还能管得了你们兖矿?”
“他们是管不了我们兖矿,但他们有外汇。”黄爱华说到这里,一脸郁闷的表情。
赵国栋迅速明白过来,他开口问道:“你们兖矿需要用外汇,所以才找上了吴江外贸厅,然后用煤炭从吴江外贸厅那里换来了外汇?”
“被你猜中了。”黄爱华点了点头,开始介绍道:“前两年,我们兖矿从国外进口了一批采矿设备,刚开始还挺好用的,最近这两个月却老出故障,就是那种修好了又坏,坏了又修的情况。”
“那可能是产品的设计问题,你们可以找生产厂家来处理。”赵国栋开口说道。
“我们找了,结果生产厂家那边说,是因为我们采煤的工艺不达标,矿井里面环境太差,造成了设备污染,所以才会经常出故障。”黄爱华接着解释道:
“要是想要解决的话,第一个方法就是让我们提高采煤工艺,他们建议我们参照阿根廷煤矿的标准,对煤矿进行总体改造。”
“阿根廷的煤矿标准?这怎么可能!按照阿根廷标准的话,把你们兖矿卖了,都改造不了几个矿井。”赵国栋笑着说道。
黄爱华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可不是嘛,阿根廷多发达啊,我们可比不了。就算是想改也没那个本钱。这个方法肯定行不通。”
八五年的阿根廷,虽然刚刚打输了马岛战争,但人均GDP也有三千美金,算是中高收入国家。再加上国内资源丰富,基础的工业也都比较健全,被视为新兴工业国家的代表。
与之相比,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三百美金,是阿根廷的十分之一,所以在中国人眼中,阿根廷是一个富裕的发达国家。
“那第二个方法是什么?”赵国栋开口问道。
“第二个方法就是对现有的设备进行升级,生产厂家为我们兖矿准备了一套升级方案,只不过想要升级的话,得花钱,你知道的,外国人不收人民币,所以我们才需要外汇。”黄爱华开口答道。
“花多少钱?”赵国栋立刻问。
黄爱华掰着手指头,开口算道:“一台设备是三万美金,需要升级的设备足足有上百台,这就是三百万美金,这一时之间,我们上哪里去弄三百万美金的外汇啊!最终只能找吴江外贸厅帮忙了。吴江外贸厅帮我们筹措外汇,作为交换条件,我们的三百万吨的煤炭产能,都被吴江外贸厅拿走了。”
“这吴江外贸厅也够黑的,就是借你们点外汇,便要走了三百万吨的煤矿产能,这外汇你们又不是不还!”赵国栋很是不满的说道。
“可不是嘛,不过我们不答应也不行啊。设备总是出故障的话,我们就无法正常生产,到时候损失的更大。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个月五千吨煤,我们兖矿是真的给不了你。”黄爱华开口说道。
赵国栋无奈的点了点头:“能理解,来,老黄,我敬你一杯!”
此时,旁边的李卫东突然开口说道:“黄主任,你们进口的这批设备,是西德的还是RB的?”
“你怎么知道是RB的?”黄爱华有些诧异的问。
“西德和RB的机械设备虽然很精密,但也很娇惯,工作环境不达标,出故障很正常。要是从苏联或者东欧的设备,虽然没有那么精密,但绝对很瓷实,不至于工作环境差点就撂挑子。”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接着问道:“我能知道,出故障的是什么设备么?”
“都是一些液压设备,采矿行业才会有的,不是干这行的,都没听说过那些设备。”黄爱华敷衍的答道。
黄爱华明显觉得,李卫东这个年轻人,只是赵国栋的跟班,没必要给他说的那么详细。
“RB的液压设备?”李卫东思考了片刻,开口问道:“黄主任,这个设备制造厂,该不会是樱田株式会社吧?”
黄爱华的表情猛的一惊,心中暗道:“他怎么知道的?”
第七十章 受制于人
黄爱华一脸惊奇的望着李卫东,在此之前,黄爱华只是把李卫东当成是赵国栋的跟班,是根本不用在意的存在,黄爱华甚至没有记下李卫东的名字。
然而李卫东却能准确的说出樱田株式会社,这让黄爱华吃了一惊。
当时的中国老百姓,能说出来的外国品牌大概也只有松下、夏普、三洋等家电品牌,对于其他的洋品牌几乎是一概不知。像“樱田株式会社”这种名称,得是机械设备领域的专家,才能知道的。
“这位小同志还懂机械设备?”黄爱华开口问道。
“这位小同志?又没记住我的名字。”李卫东心中吐槽道。
随后李卫东无奈的点了点头,一脸谦虚的说道:“只是略微了解一些。一般情况下,液压经常出现的故障,无非就是震动和噪音、液压冲击、液压油泄露、运行过程中爬行、阀芯被卡和温度过高。”
“看来这位小同志是内行人啊!”黄爱华开口说。
不过即便李卫东是液压方面的内行人,黄爱华也没有放在心上,兖矿的技术处,有好几位机械工程师,都是液压方面的内行人。
李卫东却接着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们的液压设备出现的故障,应该是吸油过滤器堵塞吧?”
这一句话说出,黄爱华的表情再次变得不淡定起来,他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确实有吸油过滤器堵塞的情况。”
“还有液压缸组件磨碎,对吧?”李卫东又问道。
黄爱华险些从座位上站起来,他更为郑重的点了点头:“没错,还有液压缸组件磨损!”
“樱田株式会社给出的故障原因是,液压活塞杆在伸出缩回的往复运动中,会受到煤炭颗粒和煤矿中故事气体的锈蚀,导致活塞杆与导套配合缝隙中渗入了污染物,进一步加速了液压缸组件的磨损,并且导致了液压油箱内漆面遭到腐蚀,使得油箱内油漆脱落,堵塞的液压泵的吸油过滤器。”李卫东一脸淡定的缓缓说道。
这一次,黄爱华真的坐不住了,李卫东所说的这些内容,与樱田株式会社给出的故障原因一模一样。
樱田株式会社的工程师,是对损坏液压设备进行研究以后,才得出了这个结论,而李卫东连矿区大门都没见到,在这招待所的餐桌上,只是凭着黄爱华的三言两语,就猜测出了故障的原因。
黄爱华就是再蠢,也能看出来,眼前这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请问这位同志,哦,不,这位老师怎么称呼?”黄爱华站起身来,一脸谨慎的问道。
“他叫李卫东,可是我们处的宝贝!”赵国栋立刻从旁介绍道。
其实在刚见面的时候,赵国栋已经介绍过李卫东了,只不过当时黄爱华把李卫东当成了路人甲,压根就没有在意他。
如今为了避免尴尬,赵国栋便再一次介绍李卫东。
“原来是李老师。”黄爱华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开口说道:“国栋,你这个货运处还真了不起啊,还能配的上大学生!我们兖矿也是只有技术处,才能分到大学生。”
黄爱华是将李卫东当成了大学生,黄爱华觉得李卫东这么年轻,只有是大学生,才能对机械技术如此了解,说起来头头是道。
赵国栋只是呵呵一笑,并没有否认。黄爱华这是在称赞李卫东,若是自己站出来否认,说李卫东就是个初中毕业,岂不是让双方都很难堪,所以干脆就默认下来。
在八五年,大学生是绝对的天之骄子,即便是二三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工人,对着大学生称呼一声“某某老师”也不为过。
李卫东又开口问道:“黄主任,樱田公司说是帮你们升级设备,这设备升级方案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
“哎,别提了!说到这方案,我心里就来气!”黄爱华无奈的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樱田公司压根就不告诉我们设备升级的方法,他们说着是商业机密,不能外传。”
“不告诉你们设备升级方案,那他们怎么升级?”李卫东又问道。
“樱田公司会派工程师,带着工具来,到现场帮我们升级,而且他们还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要吃好住好,要报销往返路费,吃点喝点都也都好说,最可气的是,他们升级设备的时候,还不许我们的人在旁边观看!”黄爱华愤愤不平的说。
“这也太过分了吧!”赵国栋率先出来打抱不平。
李卫东却是一脸淡定,这样的要求,在李卫东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请外国人来修盾构机,人家也是老远的拉着警戒线,不让中国人靠近。
中国技术落后,需要的东西自己造不出来,被外国人卡脖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外国人也利用中国技术落后的弱点,换着花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