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科技洪流-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资本,都没有能力进行这项计划。
  即使是有能力执行这项计划的,也不会去做,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正常商人应该做的事情。
  这些策略赵一都和林和霞一一进行了说明,强调了这个时间窗口期以及不要亲自提建议,让那些亲英派去提,一定要把自己摘出来,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如果让内地知道是自己提供的建议,估计不死也要脱层皮,毕竟和国家对着干一般都没有好果子吃,赵一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吃得开,就是他的计划一直和国家计划同向而行,一旦反向而行,肯定会让他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铁拳了。
  反过来,要是港英政府自己想到的决定呢,那么赵一这么做就变成了为国接盘,这些土地赵一不购买还是有其他商人购买,甚至一些国际资本都要入场,到时候局面更加复杂,还不如让赵一来接盘,这样还有商量的余地,还是处于可控状态。
  到时候修建大量的房屋提供出租,将香港的房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有了这个成功的经验在,那么赵一在国内的后续计划就有很大的成功率。
  交代完这些事情,赵一在香港的事情基本上也就完成了,在1983年10月31日这天,赵一过了关口,进入深圳,也没有打算去视察自己在深圳的产业,想要了解的话,问宙灵就一清二楚。
  路过深圳,静悄悄的到了广州,乘坐飞机回到京都。
  到了京都当天没有处理事务,好好的在家休息了一天。
  第二天就来到了青农生物实验室,询问王二狗实验室的研究员对自己给的资料的自学情况,结果还算可以,这个年代的研究人员对待工作还是很努力地,特别是这种前沿技术,更是宝贝的不行。
  只是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明白,这就需要赵一对他们进行讲解了,于是赵一接下来的整个星期都待在实验室,给他们讲解各种难点问题。
  然后还亲自带他们操作了一番,确定他们都掌握了相关技术,理解了相关理论后,才出了实验室。
  在此期间,除了给这些研究员讲课外,就是给自己培育二次发酵菌了,这种菌类不仅可以将这种味道的果酒混合成一种新的味道,而且经过半个月的时间后,他们会自动死亡并降解成为能够被人体吸收的特殊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具有养胃护肝的功能,对于过量饮酒的人来说是最大的福音了,同时还可以提供各种人体需要的蛋白营养,这种二次发酵菌将是百味酒的秘密所在,也不打算外传。
  带着培育出来的菌种,赵一将已经一次发酵完成的果酒拿了出来,然后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入二次发酵菌,密封处理后放置到阴凉处。
  二次发酵需要最少15天的时间,也是二次发酵菌密封存活的时间。
  这种菌种必须完全死亡后降解的蛋白质才有营养,而活的反而对人体会产生不适,虽然不会出现生命危险,但是腹泻还是有的,严重的甚至会腹泻脱水,这就更加严重了。
  由于是自酿自喝,所以酿的并不多,只是用来招待亲朋好友。
  计划中的百果酒业,就需要等到实验室将各种改良水果研发出来后,在毛乌素牧场大规模种植之后才开始,那样的果子酿出来的酒比这些果子酿出来的味道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改良过的果子,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酿成的百果酒的味道也是一绝,就是不知道对外销售后,现在受追捧的红酒会不会瞬间跌落神坛,成为地摊货。
  有票的投个票吧,谢谢了~~


第130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组网
  将酒都保存好后,本来以为后面应该有几天休息的日子,结果第二天就接到了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消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35颗卫星全部发射完毕,已经组网测试成功,达到了技术设计要求上的标准,可以择日开通服务。
  如果仅仅是自己公司的事情,赵一还能找个理由偷下懒,让手下自己去弄就可以了,但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毕竟还有军方参与。
  这涉及军方的军力发展,特别是整个80年代不时地和越南有军事冲突,使得军方对于更加精准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说到和越南的军事冲突,我这里就不自觉的要说一下,狭义地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间发生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我军在短时间内就占领了越南北部20多个重要城市H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称取得胜利。
  随后解放军开始对越南北部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毁灭后撤出越南。越南人民军在中方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又相继爆发了边界冲突,时间持续达十年。
  20世纪90年初,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陆地边界也最终划定。
  我们很多人都以为80年代中国就很太平,其实这些都是有人在背后默默地为我们负重前行。
  历来都是战争无小事,特别是像卫星导航系统,可以说是士兵无处不在的眼睛,能够极大地增强我方在战场上的军事力量的发挥,所以赵一即使再不情愿,也必须尽快处理此事。
  赵一拿着电话,对刘星说道:“我知道了,我会联系国家军委方面的人和我一起过去,你那边做好准备工作。”
  挂了电话,赵一又和北极星公司的张瑞敏打了电话,询问他们是否已经将导航仪研发了出来,结果获得了肯定的答复,就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商用,既然北极星的导航仪已经研发了出来,那么说明导航芯片已经被半导体公司研发完成了。
  这只是商用芯片,这种芯片不需要考虑复杂的战场环境,所以就会快很多,而军用导航芯片需要具有强抗干扰性能,具有更高的信号稳定性,甚至需要很多其他防护措施,如防水、防撞等性能。
  所以在得到了北极星公司的肯定答复后,赵一还是给半导体公司打过去电话,询问军用导航芯片的研发情况,如果已经研发设计完成,那么开通了卫星导航系统后,他们就可以立马生产出芯片并进行实际环境测试,能够尽快地安装到军用设备上面。
  其实半导体公司开发的军用导航芯片还没有获得军方的委托,是赵一私自让半导体公司研发的。当然这种算不上危险性军用装备的研发,并不需要获得军方的许可,每个公司都可以自行开展,但是至于会不会纳入军用采购目录里面,则是需要军方那边的人决定了。
  这种军用导航芯片出来后,肯定是希望能够获得军方订单,毕竟民用市场也用不上这种芯片,这种芯片不仅仅价格比民用贵得多,而且实际运算能力还不如民用芯片,他贵就贵在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强等方面,而这些技术措施民用市场根本不需要。
  按理说半导体公司有一个专门的军用芯片研发部门,这个部门是单独管理,里面也有一些来自军队的研发人员,但是就是没有明确的来自军方的委托,让这个部门承担导航芯片的研发,这有点出乎赵一的预料。
  当初决定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时候,赵一以为军方会主动联系半导体公司,委托研发军用导航芯片,所以他就没有和军方提这个想法。
  毕竟现在国内在芯片研发领域,自己的半导体公司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想要快速拿到军用导航芯片,没有理由不找半导体公司来帮忙。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他没有在一开始就提这个问题,但是过了一个月后半导体公司也没有收到军方相关方面的委托,所以就很尴尬了。
  幸好赵一当初和半导体公司的人说过,如果一个月内没有来自军方的委托,就让他们自行研发。
  如果赵一实在是想知道其中的原委,其实可以让宙灵告诉他,但是赵一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军方不联系半导体公司解决导航芯片的问题,他赵一也不会主动送上门求。
  反正军用导航芯片已经研发出来了,这次开通仪式上面提一句就行了,用不用随他们。纠结其中的原因没什么必要。
  既然宙灵没有对自己示警,那就是说明对自己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一点经济损失还没有让赵一放在心上。
  给军委那边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组网成功,已经达到了正式开通使用的条件,希望他们派人来一起参加开通仪式。
  可能是卫星导航系统确实对军方很重要,打电话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获得了回复,明天就会派人去广州参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开通仪式。
  既然他们打算明天过去,赵一也没有必要今天就飞过去,也打算明天一起过去,现在过去也没什么意思,具体的准备工作他相信刘星能够处理好。
  说实话,赵一除了给未来空间技术公司提供了一些技术资料和初期的培训工作外,其他事情还真没有管过,刘星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第二天一大早,赵一吃了早餐后,就往首都机场赶去。以前京都到广州的飞机一天只有两班,现在由于飞的航空公司的加入,京都到广州的航班增加了两趟,也就是一天有四趟,而赵一订购的飞机票是自家的飞的航空的飞机。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去广州的同时,顺便视察一下飞的航空公司的服务情况,自从飞的航空公司真实运营后,赵一还没有坐过自己的航空飞机,这次就趁机看看情况怎么样。
  来到首都机场拿出身份证换了登机票后,赵一来到了飞的航空公司在首都机场的候机厅,结果刚进入候机厅后,就看到了几位穿着军装的人员,猜测应该就是去广州参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仪式的军方代表。
  赵一拖着行李走过去,军方的人员也注意到他了,显然他们也是认识赵一的,其中一个军人站了起来,笑着和赵一打招呼,其他军人也跟着站了起来,倒是没有怎么说话。
  双方寒暄之后,赵一知道这位说话的军人,叫刘俊卿,是一位少将。赵一顺势坐到他的身边,对着刘俊卿少将说道:“你们也是去参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仪式的吧?”
  这位少将倒是一位直性子,对着赵一说道:“看你说的,肯定是去参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开通仪式,不然我们也不一定认识赵总。”
  这话一出,赵一就有点尴尬了,他貌似也没有说错,自己和军方的人认识还真有限,还没有到那种尽人皆知的地步,如果不是和自己在工作上面有交集的,他们不认识自己很正常。
  意识到这些,发现自己问了一个很愚蠢的问题。
  “你看我,问的什么问题。”赵一自嘲地对着刘俊卿笑了笑,说道。
  “没事,别介意我说话直就行。”刘俊卿少将笑着对赵一说道。
  赵一听了这话,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你还知道自己说话太直了,也不知道收敛一下,委婉一下?
  “你们军方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什么打算?”略过刚才的尴尬,赵一继续问道。
  “按理说这些都不应该往外说,既然是赵总问了,我也说说情况吧。”刘俊卿少将说道。
  “呃,那我们需不需要到人少的地方聊?”赵一听到这话,看了看四周后,问刘俊卿少将。
  “没事,我就简单地说下,不深入。”刘俊卿少将看到赵一的反应,也跟着看了下四周,说道。
  “其实我们也想立刻就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运用到军用设备上面,但是就是不是很顺利,需要改动的东西太多,估计有一个过程。”刘俊卿少将小声地说道。
  听到他的话,赵一立马就明白什么意思了,现在我国的军用飞机等装备都是设计好了的,如果加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话,那么就需要改动很多设计,特别是航电系统和火控系统了。
  而航电系统和火控系统地设计修改都是一个繁琐的事情,之前也只是拿到了一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参数,还没有投入实际使用,他们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测试的环境,所以目前还处于纸面上,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还没有委托半导体公司研发军用导航芯片了。
  “不知道你们那边清不清楚,天行半导体公司已经将军用导航芯片研发出来了,如果你们有需要的话,可以联系他们。”赵一说道。


第131章 “合理服务”和“过度服务”
  刘俊卿少将听到赵一的话,没有出现意外的表情,这说明这个消息他们军方已经知道了。想到半导体公司的军用芯片部门里面有不少军方的研发人员,军方知道这个消息也就不奇怪了。
  军方还来不及完成准备工作,还是因为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射组网的速度太快了,一般情况下,建设一个卫星导航系统都是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像美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用了20来年的时间慢慢地演化,最终形成了目前正在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架构,至于发射组网完成还需要七八年的时间。
  如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这样,花费一二十年的时间慢慢地来研发,边发射边调整,那么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对需要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支持的设备进行修改,甚至重新进行相关设计了,现实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年时间就完成组网,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他们。
  既然知道事情的症结所在,赵一当然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帮助,并且也让军方见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实力,为以后进入军用武器装备的研发打好基础。
  虽然他已经让星空动力研发坦克发动机和各种军用飞机发动机,让星际快车公司研发各种军用飞机,如战斗机、轰炸机、军用运输机、空中预警机等等,让神龙汽车公司研发坦克和装甲车等。
  但是这些企业都没有取得军用相关研发生产许可,也就是说不能研发具有破坏力的武器装备。
  目前这些公司还是处于预研阶段,实物还没有开始建造,所以在纸面上研究飞机坦克的火控系统,研究配套的导弹和火炮貌似没有什么问题,时间还很充裕。
  但是因为赵一给他们提供了相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