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洪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科技洪流-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赢的希望,也有一些残羹冷炙给他们留下。
  既然不能够从制程方面下手,那么就只能够从算法上面下手了,一定时间内大量生成三角形,在赵一看来简直是太简单粗暴了,甚至可以说是粗鲁了。
  于是他就决定编写一套新的GPU算法,实现一定的智能,能够实现变化多边形的生成,以及模糊渲染,大大地节省了运算资源。
  仅仅在GPU上面实现这个算法也没用,还需要在CPU上面实现配套算法,毕竟具体指令还是由CPU发出的,要让CPU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发出命令,所以又在原来的第二代仓颉精简指令集的基础上面,修改了一些算法,算是游戏专用CPU芯片了。


第138章 娱乐内容资源
  当然除了硬件设备上的准备,还需要在内容上面需要补足。
  之前北极星公司为了发售家庭游戏机自己组建了一个游戏部门,后来拆分出来独立成了一个游戏工作室。
  但是仅仅依靠这个游戏工作室根本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虽然北极星公司旗下的游戏工作室出品的游戏都很经典,但是也不可能让用户一直就玩这些游戏,再好玩的游戏也有可能玩腻。
  况且这些游戏都是单机游戏,很多人通关后就不想再玩了,如果是网络游戏还可以和其他玩家互动,增加游戏的寿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极星公司委托繁星软件公司负责研发一款通用游戏引擎,这款引擎可以制作2D和3D游戏。
  在这个年代,2D游戏都是像素格式,粗糙的不得了,你们玩过街机的都知道是什么样子,更别说是3D了,需要的技术更是高了不知道多少。
  好在繁星软件公司已经获得了赵一的几分真传,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终于将这款3D游戏引擎研发了出来。
  并且已经附带了大量的通用游戏素材和贴图,让一些实力有限的游戏工作室和个人也能够使用这些通用素材开发自己的游戏,只要在游戏性方面下功夫,这些都不是问题。
  而财力比较大的游戏工作室和公司可以自己创建游戏素材和贴图,开发出画面更精致的游戏。
  这款游戏引擎是为即将要发售的个人掌上游戏机和已经发售的家庭游戏机专门量身定做的,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些游戏机的硬件性能。
  以前游戏画面差主要还是游戏硬件方面的限制,如没有足够的存储介质,还有就是内存价格高昂,而且内存的容量也很小。
  即使是现在,内存依然还是制约游戏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了打破这个限制,北极星公司还希望让天行半导体公司开发大容量内存。
  至于存储介质,现在的ROM…CD已经足够使用,连字节数据公司的硬盘都不需要用上。
  ROM…CD的容量最大只有700M左右,后面随着游戏越来越庞大,需要更加巨大的存储容量,北极星公司按照赵一的要求,研发DVD光碟,增加信息存储的密度,但是这就需要在信息读取方面获得突破。
  为了加快数据的读取,现在使用的方式是将CD盘里面的信息一次性读到内存中,这样开始虽然读取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但是读到内存中后,后面的游戏时间里面,画面就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
  但是这种方式是因为游戏程序不大,内存容量满足需求,要是游戏很大,那么如果还主要依靠内存来工作,就会大大地增加设备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一让他们使用逻辑预判读取的方式进行,就是玩家游戏到一个场景里面,就会根据逻辑判断,下面将要读取哪些场景,预先将相关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将距离当前场景操作较远的场景从内存中移除出去。
  有了游戏引擎之后,北极星公司接下来就是需要扶持大量的游戏工作室来为自己的游戏机开发配套的游戏。
  于是在国内各大高校开展招募活动,希望有志于投身到游戏领域的相关人才能够加入进来,北极星公司以入股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并同时给这些人才免费提供游戏引擎。
  由于目前国内的软件方面的人才本身就比较困乏,而且即使是软件专业出身,也基本上没有游戏开发经验,如果是像拳皇这样的简单游戏,也许凭着个人能力研究研究也能够懂个七八。
  但是现在不行了,单单是繁星软件公司开发的游戏引擎,初入手也是比较困难的,要发挥出游戏引擎的全部性能更是凭借自身摸索很难办到。
  所以北极星公司还会开设相关培训班,让没有游戏开发经验的软件专业人才能够尽快知道怎么开发游戏,怎么使用游戏引擎相关功能。
  而不是软件相关专业的学生,北极星公司甚至开设了一些零基础学习编程的培训班,这些班级里面的学生除了大学招募过来的,还有从高中招募过来的好苗子。
  在逻辑思维和数学上面具有一定天赋的人,这些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入到大学里面,而北极星公司也算是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出路。
  其实这些高中人才不难找,因为天问大学每年都需要到全国各个大学进行人才选拔,对于他们的测试除了高中知识方面的测试,还有各方面能力的测试,其中逻辑思维就是重要的一项。
  只是顶尖人才已经被天问大学给招募走了,剩下的也还有一些好苗子,可惜学校的名额有限,之前只能忍痛舍弃,现在这些人才都让北极星公司给招募走了。
  如果他们没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北极星公司也认为他们不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就让他们加入北极星公司自己的游戏工作室中,或者加入北极星公司自己的软件开发部门。
  而一些有自主创业想法,并且具备自主创业能力的人,北极星公司提供给他们创业资金,让他们成立自己的游戏工作室,为自己的个人娱乐计划和家庭娱乐计划提供优质的内容。
  北极星公司的这种做法,甚至引起了繁星软件公司的兴趣,繁星软件公司也是一直处于人员紧缺的状态。
  如果通过自主培训的办法,就可以将一些对软件行业感兴趣的大学生和有一定天赋的高中生招募进来,培训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加入自己的公司。
  因为企业培训能够紧扣市场需求,所用技术也是来自繁星软件公司,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可以直接加入繁星软件公司的工作中,连适应的过程都不需要。
  于是他们有样学样起来,和天问大学取得联系,让他们给软件公司推荐人才,同时去各大高校,招募有志于软件开发的大学生,免费提供培训,如果签署就业协议,还会提供培训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如果经过软件培训之后,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或者不想从事这个行业,繁星软件公司也会根据他们的能力,推荐到自己的兄弟公司旗下工作。
  毕竟赵一的产业实在是太大了,既有技术高端的产业,又有没多少技术含量的产业,足够容纳下这些被推荐的人员。
  北极星公司除了在国内培养自己的游戏开发班底之外,还同时在国外寻找相关人才,毕竟国内和国外的文化和思想不一样,北极星公司不可能发售的游戏都是东方游戏,还需要大量的西方游戏。
  在国外寻找自家游戏开发班底也是按照国内的方式实施,如果是自己入股的游戏工作室,那么游戏引擎的使用是免费的。
  如果是独立游戏工作室,愿意为北极星公司的游戏平台开发游戏,那么只需要在游戏卖出后按照一定比例抽成,具体抽成方式,是按照游戏发售数量来决定的,发售的数量越多,抽成比例按照数量门槛递减。
  这样做的话,前期可以减少独立游戏工作室的开发成本,他们开发的游戏不能够保证一定会畅销,如果按照固定费用的话,很可能会亏到破产。
  而按照销量来抽成的话,如果销量不好也就不需要付多少游戏引擎的费用,如果销量很好,那么北极星公司也能够获取更大的回报,算是双赢的一种方式了。
  除了游戏之外,个人娱乐计划和家庭娱乐计划还需要音乐和视频内容,这两个方面来说比起游戏内容更加棘手,因为这两个内容算是传统行业了,已经被各大巨头所垄断。
  而赵一旗下的青柠娱乐公司还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内容,即使提供足够的内容,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还是需要从哪些巨头手里面购买大量的内容资源。
  何况青柠娱乐公司还没有成立音乐相关的部门,这方面暂时无法提供相关内容资源。
  作为一家国际性大公司,北极星公司更是不可能去盗版了,不然版权官司就要让自己喝一壶的了,只能够发挥金元优势了。
  为了以后在互联网时代也能够使用这些资源,北极星公司按照赵一的要求,对于一些热门视频资源可以购买除影院放映权外的其他永久版权。
  这种购买永久全版权的方式放到音乐资源方面,估计很多音乐公司都不会同意的,毕竟卖音乐专辑是他们主要的赚钱方式,如果被你购买了全版权的话,就等于是断了专辑的财路。
  所以一部分延续原来的合作方式,卖给他们音乐编码软件,让他们自行制作CD音乐专辑,另一部分则是采取收购的方式了,将整个音乐公司都收购了,那么他们的版权也就到自己的手上了。
  这样做的目的还是为了将音乐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后来者制造障碍,同时也是为了预防这些内容提供商眼红自己,到时候给自己扯后腿。
  至于资金方面,北极星公司表示毫无压力,现在的音乐公司能够值多少钱,即使是世界几大唱片巨头全部资产加起来也没多少钱。
  北极星公司打造这些内容资源,不仅仅是为个人娱乐计划服务,还有他们的家庭娱乐计划服务,因为已经有了家庭游戏机,而家庭影碟机也即将发售。
  特别是即将发售的影碟机,需要先将内容资源准备好,不然会因为没有内容资源而无人购买。


第139章 向军方招人
  上面几章内容貌似有点扯远了,言归正传。
  刘俊卿一行的军方人员看见这么直观地展示界面,顿时就喜欢上了,问了很多和这个虚拟系统相关问题。
  例如怎么快速搜寻定位目标,怎么确定定位目标信息等等问题,有一些偏门的问题,刘星也答不上来。
  毕竟他现在不从事一线研发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统筹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日常管理,这些偏门的问题就需要赵一来回答。
  通过赵一和刘星的介绍,军方对于这个系统更加满意了。
  别小看快速搜寻定位目标,如果使用的设备不多,还好说,等全世界都使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那么就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了。
  全球至少拥有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客户端同时在线,在这么庞大的数据里面快速搜寻,将很考研搜索技术。
  这个虚拟实时监控系统就是用了繁星软件公司的搜索技术,繁星软件公司在82年的年会上面被赵一要求开发搜索引擎和浏览器,为未来的互联网时代做准备。
  虽然搜索引擎还没有完全完成,但是很多核心技术模块都是赵一提供的算法,因此这些模块也被移植到这个系统中。
  至于确定定位目标信息方面,其实获取的信息不一定准确,因为有很多方法可以绕开这些定位设备信息,最简单的就是使用别人的身份激活定位设备,技术含量高的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修改设备信息。
  其实赵一是可以通过技术方法,让其他人无法通过技术手段修改定位设备信息,但是觉得没有必要,而且还给客户一种监视他的感觉,这对于定位设备的全球推广很不利。
  至于那些犯罪分子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来进行犯罪活动,那也不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应该管的,他们的政府也无法要求未来空间技术公司提供详细信息。
  至于为什么要在激活定位设备的时候要获取相关信息,主要还是为了那些守法百姓准备的,这样有助于危险救援等。
  例如手机里面如果具有定位芯片,那么就可以通过拨打求救电话,出发定位反馈,让警方立刻知道求救人员的位置,并且了解求救人员的信息,方便警方快速做出反应。
  还有就是区别定位目标,这在农业或者工业协调作业的时候很有作用。
  例如大型农场或工厂中,每个设备都安装了定位芯片,那么这些设备就可以编入到一个系统中,系统通过定位芯片信息知道各个设备的位置。
  坐在办公室内就可以实时了解各个设备的运行位置,如果在辅助一些传感器,还能够实时知道设备的运行状态。
  这些都是民用方便的作用,军用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能够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知道武器装备所在位置,能够及时地做出快速反应。
  安装到导弹等武器上面,可以实时的了解导弹位置,甚至可以绘制导弹实时轨迹,能够增加导弹命中率。
  以后的战争不大可能发生大规模面对面的情况,特别是实力差距悬殊的两国,更是以打不接触战争为主,著名的就是海湾战争。
  美国让世界所有国家认识到,原来战争还可以这么打,中国也是通过这次战争,充分认识到新时代的战争模式,并不是人越多就越厉害,后来又开始逐渐裁军,把空余出来的军费用来研发新的武器装备以及新的战争方式的研究。
  而这种战争方式主要就是通过空中力量和导弹来实现,而这些方式就一定不可能离得开卫星导航系统,不然他们可能轻则错误识别目标,造成敌人警惕性提高,重则甚至自己会迷失航向。
  别以为不可能,如果在地方战场上面,通过电磁干扰,让战机无法联系地面导航指挥中心,迷失航向是很正常的行为。
  另一个佐证就是为什么美国在海湾战争前不适用那种精准控制打击方式呢,在越南战争中,美国也是拼着巨大的伤亡贴身肉搏。
  还不是那时候没有卫星导航系统,或者说他们的子午仪导航系统并不怎么样,而1991年美国的GPS建设组网后,第二年就开始了对海湾战争的精准空中支援的打法。
  可以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