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农业强国-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没等第一轮考察结果反馈回来,嘉谷乳业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保罗是德国一家有机食品公司的老板,他此次前来嘉谷乳业,是为了寻求合作。
  老实讲,这颇让齐政和杨业感到惊讶。
  要知道,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使原本充满生机的中国乳业一夜之间近乎坍塌。不仅乳业本身遭遇滑铁卢,中国制造食品的声誉也在国际上一落千丈。
  有媒体报道,一部分美国超市的巧克力和饼干货架上甚至写上了显著的大字chafree,即“不含中国”。
  即使嘉谷乳业斩获世界食品品质大奖,也只能说是挽回了一丝尊严,但中国乳制品目前在国外是绝对不咋受待见的。
  保罗见状主动解释,起因就是嘉谷乳业的奶粉获得了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的特别金奖,这就意味着嘉谷乳业的产品达到甚至超越了德国认可的品质基准。
  最重要的是,保罗的公司发现,嘉谷乳业的乳制品,在品质上比德国的有机牛奶更加优秀,因此他就有了强烈的合作意向。
  齐政和杨业恍然。
  杨业问道“那么,保罗先生,您说的合作是想进口我们的产品吗?”
  保罗爽快地回答道“是的,这是其中一方面的合作意向。”
  杨业却为难地说道“保罗先生,很抱歉。不瞒你说,因为我国目前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我们公司的产品要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出口暂时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
  保罗闻言诧异不已,刚刚他已经表示了嘉谷乳业的产品在德国能卖出更高的价格,没想到杨业居然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杨业的理由让他产生一些敬意,但更多的是不甘。
  其实有些话他没有说出来——众所周知,德国的化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而在对嘉谷乳业产品的检测中,德国专家发现其中蕴含一些“特异因子”,很难说出具体成分,但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
  保罗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价值,其他人还因为一贯的傲慢看不上中国乳企,但他率先找上了嘉谷乳业,只是没想到会卡在嘉谷乳业的不合作上——在他看来,能打进德国市场,还能赚更多的钱,绝对是手到擒来。
  但杨业不为所动,保罗转而试图说服齐政,不过齐政拒绝得更加干脆“保罗先生,在困难时期支持同胞是我们的责任!”
  保罗看着态度坚定的两人,抿抿嘴,说道“好吧,既然如此,让我们谈谈另一方面的合作——我们在德国合作建设有机牧场怎么样?”
  保罗介绍道,德国人非常喜爱健康绿色的有机食品,人均有机食品的消费额位列欧洲前茅。但德国本土生产的有机食品远不能满足其市场需求,每年有大量的有机食品从奥地利、以色列和埃及等进口。
  “我也参观了你们的牧场,发现你们的牧场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圈,稍作调整,就能达到德国有机牧场的认证标准。我们可以将这样的牧场复制到德国去……”
  这才是他最想要的合作。
  要知道,有机食品生产的成本向来是比较高的,但嘉谷乳业这样大规模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达到了有机食品的标准,无疑让他大吃一惊——就拿奶牛养殖来说,大规模的养殖意味着防疫风险的增加,风险的增加意味着需要打疫苗或抗生素,很难达到有机的标准。
  在他看来,嘉谷乳业大概是掌握了一定的大规模生产有机食品的技术。
  “在德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有机生产,每年会给生态农牧业用地每公顷500600欧元的补贴;另外,在建设有机农场或牧场时也可在银行获得利率优惠……”保罗滔滔不绝地推销着合作的好处。
  但任凭他说得再动听,齐政和杨业对视一眼后,均婉拒了他的合作邀请。
  在杨业看来,德国甚至欧洲,乳业市场的格局已定。除非收购,否则嘉谷乳业只能小打小闹——国内才是嘉谷乳业的根基,甚至以国内庞大的市场,就足以支撑起两家世界级的乳企。
  放着国内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不占领,跑出死磕定型的成熟市场,傻了吧?
  而在齐政看来,没有灵阵,所谓的大规模“有机化”养殖就是一个笑话。但是,灵阵辅以生产出来的优质产品,优先照顾同胞难道不香吗?又不是不赚钱,而钱总是赚不完的。
  无论是基于哪种原因,两人都对在欧洲大建牧场兴致缺缺——等嘉谷乳业真正成为世界级巨头后,可能有想法,但是现在嘛,一边去。
  保罗费尽心思,也无法说服两人,只能悻悻离去。
  看着保罗不甘的背影,杨业开玩笑道“德国人还是很富裕的,又崇尚有机食品,我们这是将一个走出国门的机会拒绝了啊……”
  齐政脸色一正道“走出国门?嘉谷乳业是应该走出国门了,但方向应该在另一边。”
  ……


第290章 挺进新西兰
  走出国门?杨业对齐政的决定一点都不意外。
  选择合适的时机走出国门,一直是嘉谷乳业的计划之一。
  现在,杨业也认为,这个时机到了。
  这不同于在欧洲建设有机牧场满足德国所需,嘉谷乳业要做的,是从国外引进乳业资源满足国内所需。
  三聚氰胺事件是给全婴幼儿奶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但需求是不会消失的。按照估计,今年奶粉的市场总需求量大约在100万吨以上。纵然嘉谷乳业加大了奶粉的产能,年生产量也最多在10万吨左右。
  除了嘉谷奶粉一枝独秀,国内消费者对其他国产奶粉的信任度仍有限,对进口奶粉品牌的依赖度反而在不断上升。
  危机的冲击令中国乳业倒了“篱笆”,进口奶粉跨境而来掀起强势挑战,国外奶商暴利,国人养小孩成本飙涨。
  虽然嘉谷乳业加大了牧场的建设规模,但即使按照提前储备奶牛建设牧场奶牛转场产奶的运行模式,从牧场开工建设到产奶,至少也需要小一年的时间。
  与其让外资奶商白白把钱赚了,不如嘉谷乳业主动走出去,用国外的乳业资源弥补国内市场的缺口。
  齐政所说的走出去的另一个方向,就是新西兰。
  进口奶粉一般有着强大的品牌光环——孩子喝奶粉腹泻了,如果喝的是进口品牌,宝妈会觉得可能是奶粉不合适,那就换一款;如果喝的是国产品牌,宝妈会觉得是国货质量不行,要找门店讨说法。
  这种光环来自他们的母国,可谓“血统即正义”。
  新西兰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正义血统”的乳业大国。
  当然,拥有“正义血统”的乳业大国有不少,但嘉谷乳业首选新西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与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行到第几轮了?”齐政问道。
  杨业想了想,说道“刚刚结束了第13轮,双方在大部分条款上都达成了一致,估计再谈两轮,就可以签署协定了。最迟明年也开始生效了。”
  齐政点头确认“我们可以进军新西兰了。”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乳制品的降税安排及特殊机制保障是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简单来说,自贸协定生效后,中国和新西兰的乳制品贸易关税大降,度过降税过渡期后将实现零关税,将使得新西兰乳制品对中国出口成本平均降低134,进一步促使新西兰扩大出口,对中国的乳制品市场供需平衡产生巨大影响。
  当然,对新西兰出口有利,自然也就对嘉谷乳业走出去有利。
  ……
  新西兰,北岛,怀卡托地区。
  怀卡托地区是新西兰最重要的奶牛养殖区域。
  齐政和杨业到达此地,与先期到来的收购团队汇合。
  不得不说,新西兰真的是得天独厚。
  四面环海,山峦起伏,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雨水,既为牛羊了丰富的牧草,又为牛羊的生长了良好的条件。
  新西兰人口450万,国土面积只有27万平方公里。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却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乳制品出口总量占全世界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齐政在新西兰,除了满眼优美的自然风光,见到最多的就是徜徉在草地上的牛群羊群了。
  与国内的嘉谷牧场一对比,即使有灵阵的滋润,齐政也不敢说嘉谷牧场的奶牛比新西兰的奶牛生活得幸福。
  大多数国家的奶牛都是圈养喂饲料的,新西兰的奶牛则是终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然大草场上,不用吃饲料,只吃优质的牧草。
  加上没有工业污染,牛羊们喝的是纯净的有严格标准的水,呼吸的是有天然氧吧之美誉的纯净空气,吃的是优质无污染的牧草。
  没有抗生素、激素、致癌物残留之虞,新西兰是国际公认的没有疯牛病、没有羊瘙痒症、没有口蹄疫的国家,造就了新西兰国际公认的高质量乳制品。
  同时也是牛奶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
  就齐政所见,在新西兰养奶牛,不必建牛舍,也没有养牛小区,不需要建设水、电、排污、采暖等设施;草场实行私有化,牧场主自家拥有草场资源,不用投资租草场,也不用花钱买饲料,难怪牛奶的生产成本低。
  齐政都不禁产生一种感觉,为什么不早点“走出来”呢?
  “现在也不迟,或者说,永远都不迟。”杨业对此表示道。
  齐政想想,也笑了。
  是啊,就算没有嘉谷乳业,国内乳企迟早也要“走出来”的,而且是必须“走出来”。
  随着国内的城镇化水平提升,人均收入增多,消费升级进程加快。一杯牛奶所承载的,不再是单纯的蛋白质补充,更承载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问题来了,我国目前的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还不到欧洲平均水平的一半。鉴于其人口规模,这提出了一个越来越紧迫的问题国家要怎样满足国人的胃口?
  13亿人口的牛奶供应量啊,想想都让齐政觉得头皮发麻。国家领导人有句话说得对“在中国,无论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
  有一点可以肯定,单凭中国本身的资源,绝对满足不了国内所需。
  一方面,奶牛牧场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制造一升牛奶大约需要消耗1020升的水——中国本就遭受水资源短缺之苦。
  另一方面,畜牧业也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畜牧业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45,超过整个全球运输部门的综合。其中,和牛有关的排放量占到畜牧业整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为反刍动物的消化和排泄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一种强温室气体)——国内的大气污染也已经够严重了。
  因此,最好也只能是“走出来”,在外国购买土地和水权,并在其他国家建立大型加工厂——这就是变相将增加的水、土地和氮污染的环境负担转移到其他国家,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死道友不死贫道”。
  ……
  嘉谷乳业并购新西兰的乳业公司的过程倒是没起什么波澜。
  主要是因为并购标的公司——塔图乳制品公司在新西兰不是什么重要角色。
  塔图是120个奶农于80多年合作成立的公司,虽然在怀卡托地区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在整个新西兰来说,不值一提。
  通过谈判,凭借着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带领塔图走向更强大未来的企业实力,嘉谷乳业以5800万新西兰币(约3亿人民币)的溢价正式收购新西兰塔图乳制品公司100的股权。
  此次成功收购塔图,嘉谷乳业的全球化布局真正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但塔图的原奶供应量仅占新西兰原奶供应量的2左右,想要获取更多优质、稳定的新西兰奶源,嘉谷乳业还是避不开新西兰的庞然大物——恒天然。
  ……


第291章 中国牛奶世界造
  不到新西兰,不知道恒天然公司竟大到“身系国运”。
  恒天然公司作为新西兰最大的乳业集团,它拥有全新西兰乳制品产业90以上的生产能力,它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收入的20,占新西兰gd的7。
  这样一家近乎垄断了新西兰的牛奶供应的霸主,嘉谷乳业如果想要在新西兰站稳脚跟,就不得不与恒天然打交道。
  这次轮到齐政拜访恒天然的ceo安德鲁·费里尔了。
  安德鲁·费里尔当然知道嘉谷乳业进军了新西兰,对于齐政找上门来也没有任何意外。
  虽然此前恒天然想要入股嘉谷乳业被拒,但毕竟不是撕破脸,两家也谈不上敌对,因此安德鲁·费里尔对齐政的态度还算热情。
  事实上,安德鲁·费里尔看到齐政,只是感到有些怅然。
  恒天然今年也算是倒了血霉了。
  毒奶事件让中国奶业遭受重创是没错,但恒天然也同样里外不是人。
  去年刚刚投资了9亿元与山鹿集团达成合作,他怎么也没想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笔投资就打了水漂。
  相比之下,嘉谷乳业在这次事件中乘势而起,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如果当初是入股了嘉谷乳业多好啊!安德鲁·费里尔时常感叹道。
  就算不入股嘉谷乳业,没有投资山鹿也好啊,也不用落得现在因为没有及时揭发三聚氰胺事件,在中国形象大损的下场。
  安德鲁·费里尔不知道始作俑者就是眼前这家伙,不然绝对不会如此心平气和地招待齐政。
  “费里尔先生,我们嘉谷乳业打算在新西兰投资建设一个乳业生产基地,原奶供应上就要和恒天然合作了。”齐政微笑道。
  安德鲁·费里尔捉摸不透地问道“哦?这是好事,欢迎来到新西兰投资。对了,生产基地设计的产能有多大?”
  齐政淡定回答道“设计年产婴幼儿奶粉12万吨。”
  安德鲁试探道“一个宏大的计划啊……如果我说恒天然也有兴趣加入投资,齐总怎么看?”
  齐政笑了起来,看向远处矗立着的一座覆盖着斑驳积雪的火山,在火山的阴影下,有一个由许多不锈钢大桶、烟囱和巨型仓库组成的大片厂区。
  “恒天然在这有了华勒亚工厂,哪里还看得上我们的小工厂呢?”
  这就是恒天然集团旗下的华勒亚工厂,一直是全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