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额利润
其实,不管选择怎样的道路,开发沙漠都是殊途同归——从贫瘠中挖掘财富。
只不过,以色列人只能靠科技,但嘉谷能靠科技和……开挂,从而能有更多的选择。
当然,相比于以色列,中国确实更有底蕴——譬如丰富的生物资源。
即使是亚伯拉罕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紫星药业的董事长郭春发没有忽略。
作为嘉谷在中成药领域的战略投资合作伙伴,郭春发赶到沙漠里见到齐政的第一句话就是:“嘉谷出产的肉苁蓉一定要优先供应我们……不,我们紫星药业全包了!”
齐政哭笑不得地看着急切的郭春发,无奈道:“老郭,我们的肉苁蓉还没成熟呢,你急什么?”
郭春发故作耍赖状:“我知道还没有成熟,没事,可以先订下,说好了啊,肉苁蓉全归紫星药业了。”
作为战略伙伴,优先供应紫星药业当然不成问题,但看到郭春发迫切的表情,齐政笑了:“看样子,我们栽培的肉苁蓉品质很不错?”
说起这点,郭春发喜形于色,也不卖关子了:“好得出乎意料。你们送过来检测的还没有成熟的肉苁蓉,所含的对于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苯乙醇苷类的含量就已经是其他品种的十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浓缩提取!”
“这还意味着我们公司又多了一个拳头产品。我可坐不住了,这不,赶紧过来看看。对了,嘉谷种植的肉苁蓉有多少,没有多少的话赶紧扩大规模,我们有多少要多少……”
看着喜色掩饰不住的郭春发,齐政呵呵一笑:“放心,量大管饱!”
……
沙漠里,一丛丛绿色的梭梭,生命怒放似的蓬蓬勃勃,无论是朝霞印染,还是身披夕阳,都在漫漫黄沙中诠释着生命的奇迹。
这是绿洲边缘的防风固沙屏障。当然,随着嘉谷沙漠开发工程向着腹地推进,这里将变为绿洲内的防护林。
在梭梭的根部,寄生着一种药材,它就是沙漠地区特有的名贵中药材,素有“沙漠人参”美称的肉苁蓉。
“第一期开发的100万亩绿洲内,梭梭林种植面积达到了9万亩,都种上了肉苁蓉。肉苁蓉生长一般需要3~5年,也就是说,大概明年才有收获。”齐政介绍道。
郭春发目光热切地看着梭梭根部,笑得嘴巴都咧到耳后跟了。
这是一片宝地啊!
梭梭作为适合于沙漠、荒漠干旱环境生长的灌木和半乔木,具有很好的治沙和固沙作用,是治理沙漠的优良植物。且肉苁蓉寄生于主植物根部,采挖药材后将沙土填好,不会影响沙漠环境。
最关键是,肉苁蓉为药食两用植物,是在抗衰老、延年益寿方剂中仅次于人参的补益中药,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阿拉鄯本被称为“世界苁蓉之乡”,相比于果蔬花卉等经济作物,还有什么比肉苁蓉更加值得投入?
“有时候吧,我真恨不得嘉谷只种药材就好了。你说你们种人参能种出最优质的人参,种肉苁蓉也能种出最优质的肉苁蓉,还种什么粮食?如果你们专注于种药材,现在肯定是中药材之王了!”郭春发念叨着。
齐政翻了个白眼。
虽然吧,某种意义上,这话说得没错。如果嘉谷一开始就专注于中药材种植,成为“中药材之王”应该是可期的,但有没有如今的社会影响力,那就很难说了。
不过,现在加大药材种植业的投入也不晚啊,甚至条件更加成熟——嘉谷在种植上的经验、人才和技术储备,足以支撑在中药材种植上的策马扬鞭。
最关键是,齐政对于灵阵的应用更加成熟。
“青竹百灵阵(三阶)触发,主木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润泽,生长。生物处于阵中,恍如初生,蓄养紫华,勃然而长。”
无论是人参,还是肉苁蓉,齐政发现了,应用“青竹百灵阵”种植药材,如果不一昧追求生长速度,那么在药性方面的积累是惊人的。
所以肉苁蓉还没成熟,有效成分就已经远超其他品种了。
当然,在郭春发等人的眼中,这更多是因为嘉谷一直坚持模仿野生种植的模式,才造就非凡的品质。
“肉苁蓉的美誉早已跨越了中国的边界,即使在欧洲和美国等地,肉苁蓉也是一味珍贵的药用材料。等紫星药业再整合了嘉谷的鹿副产品产业,哼哼,无论是鬼子,还是棒子,要想补肾,都等着被爷薅羊毛吧……”郭春发得意道。
紫星药业目前以中成药产业、人参产业为核心业务,在中成药和人参领域产品储备丰富,将药用价值较高的鹿茸鹿血等鹿副产品整合一块,是早就做好的决定。当然,整合后嘉谷在紫星药业中占据的股份已经上升到35%。
齐政突然发现一个问题,无论是鹿茸鹿血,还是人参、肉苁蓉,嘉谷涉及到珍贵药用的产业,貌似都有补肾助阳的作用。呃,这就有点尴尬了,这是跟“肾”过不去了是吧?
算了算了,“补肾”还是很有搞头的,瞧郭春发这“小人得志”的模样就知道了。
齐政瞥了郭春发一眼:“紫星药业近来的财报飘红啊!”
郭春发笑得见牙不见眼:“全凭出口业务带,当然,嘉谷是最大的幕后功臣,我老郭从来没有试过赚老外的钱赚得这么痛快……”
无论是嘉谷出产的人参,还是鹿茸鹿血等鹿副产品,在日韩和东南亚地区都是绝对的供不应求,尤其是经过紫星药业的深加工后,对于出口产品,郭春发悍然举起“屠刀”,从几倍到十几倍的利润,使劲地对外薅羊毛。
这就是嘉谷体系的“超额利润”产品。
——发达国家最喜欢依靠科技优势,牢牢把握高端产业,获得高端产品定价权,而这些产品价格远超过成本,这样发达国家通过超额利润能够支付本国人民高工资和高福利。
但在农业上,很少有产品能够实现赚取超额利润的。
嘉谷体系内,真要说起来,也只有仙茗大米真正实现了“超额利润”——高端猪肉好歹还需要花费巨资培育新品种,但仙茗大米的研究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价格又死贵死贵的,自然赚得手软。
优质珍贵药材是嘉谷体系内为数不多可以赚取超额利润的农产品——我有你无,而且事关健康,就算明摆着要获取超额收益,你要不要喽?你不要自然有别人要!
国家的发达与否在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能否用产品收割全世界的财富,并把这个利润带给自己的国民,这就是企业的竞争力和使命。
肉苁蓉只是郭春发过来的其中一个目的,而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国产人参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
郭春发迷了眯眼:“说起来,国内人参产业整合的机会来了。”
……
第447章 “参王”归来
2010年注定是人参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我们推动的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将全面启动了。”郭春发一字一顿说道。
齐政恍然,不由得感慨道:“从04年开始,六年了,才走到这一步啊!”
从嘉谷与紫星药业结盟,推动人参产业提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高度,足足花了六年,才迎来转折点。
“是啊,人参‘药食同源’政策全面放开,人参不再限制为药品消费,人参产业终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郭春发同样感慨万千道。
简简单单的“药食同源”四个字,无论是紫星药业还是嘉谷,都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自从六年前提出“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后,两家联合吉省卫生厅、吉省中医药科学院等八家单位的上百名科技人员,选取红参、生晒参等12种人参试验样品,进行了人参在食品中应用的安全性毒理学研究、人参食用安全性评价工作。
同时,由吉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担人工种植人参人体试食试验研究工作中,招募筛选健康受试者三百例进行试食试验,受试者人群服用“五年人参片”,每日3克,连续服用12周,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试验研究证实了人参各成分含量没有毒性反应,长期食用安全可靠后,又在吉省经过了两年的试点,卫生部才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行业门槛全面放开。
“人参产业面临的发展局面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涉及到方方面面的。”
“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离不开嘉谷,所以郭春发对当前的形势介绍得很详细,“长期以来,伐林栽参是我国人参传统的种植方式,但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提出和开展,人参种植由伐林栽参开始转向平地(农田)栽参。”
“尤其是吉省,为了改变多年来人参产业盲目扩张、低水平建设的状况,从去年开始将每年新增采伐林地种植人参面积控制在1000公顷。”
“除此以外,吉省还将规划对人参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按照中药材GAP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进一步在人参重点产区推动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齐政听得很认真。
总的来说,政府出台的“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基本符合两家的思路和方向:调控了生产规模,优化了种植结构;开放了人参进入食品政策;强化了政策资金扶持;推进了标准化体系建设……
至于更多的,譬如打造人参品牌;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就需要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入场了。
郭春发之所以第一时间找上嘉谷,是因为嘉谷在人参行业内,堪称“无冕之王”。
论规模,吉省人参种植面积大概在5500公顷,其中嘉谷自建或者通过合作社建设的人参种植基地,达到了900公顷。
不仅量大,质更高!已有的12个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嘉谷占据了8个。而且,嘉谷的人参种植基地内,超过90%的人参参龄在四年以上,十年以上的林下参超过了三成。
人参种植毕竟不同于粮食种植,可以春种秋收,达到药典标准的人参生长周期最少要四年,优质园参则需要五到八年,而林下参则至少需要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之后才更加稀缺,且价格昂贵。
论声望,“长白山参王”拍卖会共举行了六届,嘉谷无一例外占据了六届的“参王”头衔,每一年都有至少一株百年野生人参登上拍卖会。嘉谷防护最严格的那个人参种植园内,究竟还有多少野生人参,已经成为了东北人民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论技术,嘉谷农资针对人参种植业开发的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肥,深受参农的青睐。
要想种出高品质好人参,土壤改良和病虫害的防治很关键。由林地到农田,参农除了技术瓶颈之外,改良酸化土壤也是一个大工程。
而嘉谷的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肥,就是人参土壤系统改良的必备利器;而且嘉谷还有成熟的技术服务团队和系统的人参植保解决方案,能全方位助力人参高品质种植。
在东北人参主产区,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是用嘉谷的人参植保服务,除非特殊年景,人参基本不怎么得病。”
最关键是,嘉谷在人参延迟采收的新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人参是年份越久越值钱,但无论是在地里还是在药柜里,人参都不易保存,一旦出现了天灾虫害这样的情况,损失将更加大。
但嘉谷能最大程度上提高人参的自身抗性,使其在地里“老而不死”,这点从嘉谷人参基地里一水的“高龄参”就可见一斑。
作为国内最大的人参加工企业,紫星药业对于嘉谷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最是感同身受。
“这几年,哪怕嘉谷有意延长人参的生长年限,控制投放市场的人参供应量,但普通人参价格依然是不温不火。但今年很显然到了一个临界点。”
“人参从种植到起货大约需要5到7年,而这恰恰会形成一个周期。几年前人参价格的暴跌,参农种植热情下降,造成的后果就是今年人参供应量减少。再加上‘药食同源’政策放开,收购人参的企业增多,开始有了供小于求的趋势,人参价格开始快速上涨。”
郭春发微微蹙额道:“我最担心的是,很多人看到了商机,种植热情空前高涨,抱着以规模致胜的想法,疯狂扩种,甚至一些原本从事房地产、矿山经营的人也有意进入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这种情形很容易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人参行业的健康发展。”
齐政点头赞同。多么熟悉的场景啊,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规范管理,这种情况几乎是必然发生的——国内农业发展的通病,一拥而上,一拥而散。
郭春发缓缓说道:“所以,无论是紫星药业,还是吉省政府方面,都希望嘉谷能牵头成立一个真正有约束力的人参行业协会。嘉谷,是时候成为真正的‘参王’了!”
……
第448章 “国参”崛起依靠谁
长白山畔的伏松县,中国的人参之乡。
天气有些阴沉,嘉谷的人参种植园内,员工打开参帘,一棵棵亭亭玉立的人参植株,层层平展的叶子上,高高地伸出一顶红鲜圆润的宝石一样团簇的参果,偶有风来,款款摆动,别有一番风韵。
这是人工开辟的参地,开在森林环绕的山坡上,远望参床一列列排得非常整齐。
而在一片未开垦的湿润、少光、通风良好的半坡林地里,齐政和吉省省委大佬刘高官缓步而行。
在紫星药业的郭春发传递了吉省政府的意愿后,齐政先从西北沙漠回到总部与公司高层商讨了一下意见后,才动身前往吉省。
而新上任的省委刘高官随后就带队考察嘉谷的人参种植基地。
很显然,相对于人工种植的人参,刘高官对嘉谷在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的野生人参移植林更感兴趣。
“这就是嘉谷移栽的野生人参?”看着林下高度在30厘米至70厘米之间,长有像人的巴掌般平展的复叶的人参植株,淡淡的黄绿色小花组成伞状的花序,在植株的顶端随林间的清风微微摆动,刘高官饶有兴致地问道。
很难想象,这些朴素得几乎和周边的绿色融在了一起的植株,就是珍稀至极的野生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