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4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易在书房里坐了一会,就起身穿过别墅的偏门,来到几百米外的一片小树林里。
  小树林里有一座动物世家,在里面生活着老伍、伍二、伍三,还有易仔的七世同堂又或者八世同堂。
  由于存在着近亲繁殖的现象,南易也搞不清楚易仔到底传承了几代,只知道易仔家族的开支每半年就会增加不小的一笔。
  南易走进树林的时候,易仔正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生无可恋,一只只小奶猫趴在它身上吸吮着。
  和易仔差不多同时产仔的有好几只母猫,小奶猫们逮着谁就吃谁的奶,都是一家人,也不用太多的客套。
  哗哗哗,南易把一大袋将近70公斤的鱼干倒进环形猫食盆里,树上、草丛里、猫舍里顿时一只只猫闻着味就过来,围着猫食盆大快朵颐。
  南易绕着猫食盆转着圈圈,不时的把几个月的幼猫抓出来。幼猫没有饱腹感,不控制它们进食,它们会直接吃到撑死。
  十五分钟一过,南易就把猫食盆边上的所有猫咪都赶走,又把猫食盆里剩下的鱼干收起来放好。
  南易会少喂,不会多喂,要是哪只猫咪没吃饱,可以自己想办法去捉鸟。
  树林里住着一对兔狲夫妻,它们从不屑吃南易的食物。
  整个斯嘉丽庄园经过几次外扩,如今的占地面积已经有272亩,树林覆盖率65%,就算南易不喂食,易仔家族也应该能自己填饱肚子,只要它们还没有丢失猫的天性。
  绕回到别墅门口,两小已经不在,估计已经做完最后一单生意下班了。
  走去饭厅,斯嘉丽正靠在开放式厨台上吃着一片三明治,两小正在冰箱边上分着奶昔,一人一盒拿在手里,迈着步子往他们的游戏室走去。
  “一个小时后过来吃晚饭。”
  “知道了,爹哋。”
  “爸爸,我要吃西红柿炒蛋。”
  “知道了,不许在游戏室打架,要打架去健身房。”
  “不打架,我们打双截龙,是不是,无为?”
  “爸爸,阿德勒说得对。”
  两小一离开,斯嘉丽就走到南易边上,亲了亲南易,“我明天飞温哥华。”
  “喔,你是不是该换飞机了,我看湾流Ⅳ的性能已经有保障了。”
  “你换不换?”
  “我飞的少,飞机性能保持的很好,等等再说。”南易手往背后一伸,拿过一杯水喝了一口。
  “嗯哼,我们是不是再要个孩子?”
  “可以考虑,不过晚两年,我希望下一个孩子在九十年代出生,最好是女儿。”
  “可以。”斯嘉丽应了一声,说道:“雷诺呢?”
  “早上我给他放假了,今天晚饭我做。”
  “我帮你。”
  两人合作,弄了一桌中西合璧的吃食。
  菲力牛排配酸辣土豆丝,再抹上一点西红柿炒蛋,饭后甜点来上一小碗甜汤圆,也别有一番风味。
  ……
  诰日。
  斯嘉丽飞温哥华,已经做了将近两年奶爸,深居简出的南易飞往香塂,和他同行的还有两件黑心棉做的棉袄。
  “喂喂喂,大声点,听唔到。”
  “几多?八万吨?”
  把棉袄存放在深水湾,南易自己一个人到了羊城。
  在中山四路繁华的街口下车,南易从军挎里摸出一个“大哥大”,旋开上面的天线,把大哥大塞到嘴边,咕嘟咕嘟喝了几口水。
  1986年,邮电部确定京城、沪海、羊城3个城市先期引进无线移动电话系统,羊城的动作最快,大哥大已经卖出去不少,沪海的动作也不慢,马上就要开始发售。
  京城动作最慢,听说还在调试当中,估计等到发售要到明年。
  羊城的大哥大发售的那天,文昌围完小集团的大哥大水壶同步上市,南易手里的这个就是高端版本,和羊城售卖的大哥大外型别无二致。
  把天线旋回去,大哥大塞回军挎里,南易看着街上有十几个人在用“大哥大”通话,心里就是一阵暗乐。
  “笑什么呢?”
  忽然,一个戴着墨镜的女孩来到南易身边,抱住南易的胳膊问道。
  “不要拉拉扯扯,你现在已经是明星了,小心传出绯闻。”
  “什么明星,我只是演了两个小配角,谁会认识我。”阮梅嘟嘟嘴说道:“你说好上个月回来的,怎么晚了一个月?”
  “我要看美剧,《成长的烦恼》、《第二次机会》都很好看,特别是《第二次机会》,剧中主人公叫沙兹·拉塞尔,拉塞尔2011年死亡后,发现自己没有资格去天堂或地狱,于是他只能返回自己年轻的时候重新活一次。
  拉塞尔在等待圣彼得对其一生成就进行评判,以决定其下地狱还是上天堂时,卡扎非竟然排在拉塞尔的前面。
  这个剧里说,卡扎非的死亡时间是2011年7月29日。”
  “嗯?卡扎非是谁?”
  “呵呵,没谁。”南易笑了笑说道:“先陪我去报刊亭买几份报纸,下午你还有课吗?”
  “没事的,老师知道我快出国了,不会管我太严。”
  “调皮。”
  “你还说我,你居然为了看电视剧晚回来一个月,我要罚你。”
  “怎么罚?”
  “嗯……我还没想好,以后再说,你欠我一次。”
  “好,我欠你一次。”
  南易笑了笑,抻了抻手臂,方便阮梅挽着他的手臂。
  阮梅莞尔一笑,挽上南易的手臂,带着他往前走,两个人穿梭进人群里,南易的目光不时的从行人身上飘过,先是头发,二看衣服,然后到鞋面的位置收回。
  正值夏初,衣服和前两年的区别并不大,倒是鞋子的变化很大,穿皮鞋的人越来越多,款式很丰富,只是有的看着皮面还很新,可表面的褶皱已经非常明显。
  年轻人脚上大多蹬着一双白球鞋,有前两年南易见过的款式,也有他没见过的。
  甚至他还见到了正宗的少林鞋,只是很可惜少林鞋虽然正宗,但不是他记忆中的“少林鞋”。南易记忆中的少林鞋,应该是鞋头和猪鼻子一样往上翘,风格上更偏向后世的运动鞋。
  找到一个报刊亭,南易把所有的报纸和杂志都买了一份,交给虎崽拿着,他和阮梅两个人继续往前逛,不知不觉拐进了文德路,接着又走进了文明路。
  挽着南易的阮梅兴致盎然,仿佛见到什么都新鲜,有点诧异的南易就询问道:“在羊城呆了两年,你还没逛腻?”
  “平时我都呆在学校,周末放假我就回东湖新村,不然就回香塂,平时很少出来逛,我乖不乖?”
  南易捏了捏阮梅的鼻子,赞道:“真乖!”
  “哎呀,不要捏我鼻子。”阮梅把南易的手拍开,抽了两下鼻子说道:“我闻到烧鸡的味道。”
  “不用闻,用看的就行了。”
  南易指着两人前方一个和报刊亭看起来差不多的路边档,上面有块牌子,贴着金黄色的字——左边上下两行“七十年歷史,馳名省港澳”,右边“周生記太爺雞”。
  “喔,原来是太爷鸡啊,以前很有名气。”
  “你知道?”南易诧异的问道。
  “我当然知道啦,听我妈咪讲,我爹哋以前就在六国饭店当过侍应生,太爷鸡是六国饭店的招牌菜。”阮梅说着,忽然狡黠的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叫太爷鸡吗?”
  南易摇摇头,说道:“不知道。”
  “因为发明这个鸡做法的人当初是一位县太爷,和我一样也姓周,叫周桂生。”
  “和你家有亲戚关系?”
  “哪有,周桂生不是粤省人。”
  “喔,要不要买一只尝尝?”
  “不要,今天就逛街。”阮梅摇摇头。
  “往江边走?”
  “嗯。”
  转了个弯,两人往江边走去。
  路过一家士多店,南易买了两支可乐,两人一路吸着,慢悠悠的走到沿江路的天字码头,两人走到护栏前凭栏远眺。
  南易指着江水里停泊着的游船说道:“六十年前,周树人先生在这里踏上羊城的土地,就在这个位置,留下了一首短诗:
  ‘我想大抵是六十年后,初蝉在树上鸣叫,一个俊俏的后生,站在这里,身边依偎着靓妹,大约,他会借着我的名头,胡说八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大概会原谅他。’”
  “远看是条狗,走近一看,原来是南易,嘻嘻嘻。”
  阮梅说完,笑的花枝乱颤。
  “你这句可不能瞎用,我离铁骨铮铮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
  两人正说着话,两艘“水泥船”靠在了码头上,几个人拿着艞板搁到船上,一个个通过艞板走上船,掀开船上高耸的货物堆上的油布,露出下面码得整整齐齐的彩电箱。
  “咦,纸箱这么大?”
  看着尺寸肯定超过21寸的纸箱,南易讶异了一声。
  “虎崽,看看,几寸的。”
  “松下,33寸。”
  “动作很快啊,日本也才上市没多久。”南易嘀咕道。
  “奀仔,你说什么?”
  “没什么,说下面的彩电呢,你屋里的电视机几寸的?”
  “21寸。”
  “要不要换个大点的?”
  “不用了,我都很少看,啊……”阮梅忽然惊呼了一声。
  南易转头看过去,关切的问道:“怎么了?”
  “左眼进沙子了,帮我吹吹,我带了隐形眼镜,不能揉。”
  南易把手指放在阮梅的左眼上,掰开,立刻看见一粒褐色的沙子,试着吹了吹,沙子纹丝未动。
  “沙子沾了眼泪水,吹不动,你别动啊。”
  南易和阮梅说了一声,稍稍踮了踮脚,嘴靠近阮梅的眼睛,伸出舌头一卷一舔,沙子就被他舔了出来。
  “噗。”把沙子吐掉,南易拍了拍阮梅的肩膀,“好了,没事了。”
  阮梅眨了眨眼,又用手指轻轻揉了揉眼眶,“嗯,舒服了,这两天眼睛有点涩,我都戴眼镜,出门前才换了隐形眼镜。”
  “以后戴眼镜好啦,隐形眼镜哪有戴眼镜舒服。”
  “不要,我戴眼镜好丑。”
  “不会啊,我觉得你戴眼镜看起来很知性啊,智商都显得高点。”
  “哦,你是嫌我蠢?”
  “哈哈,你本来就蠢。”
  “咬死你,敢说我蠢。”
  阮梅原地一跳,扑到南易身上,手扶着南易的肩膀,张嘴就往南易的耳朵咬去。
  “啊呀,轻点轻点,你是拳王啊,还会咬耳朵。”
  阮梅松开南易的耳朵,威胁道:“你再敢说我蠢,我就把你的耳朵咬掉。”
  “好好好,不说了。”
  南易扶着阮梅落到地上,一转头,继续看着刚才的两条水泥船。
  船边上有两个年轻人站在那里,指挥着刚才上船的那几个马仔速度的搬,马仔们两人一组,把彩电从船上抬下码头。
  码头上还有几个马仔从他们手里接过彩电,又往码头等候区的后面搬去。南易的目光跟随着马仔,看到沿江路的另一侧停着一辆大解放。
  一般来说,彩电是从香塂坐大飞到深甽,为了防止被海关查到,货一上岸就会分散送到一户户坐地户家里,接着货主去把货收上来,走陆路运到畨禺易发商场。
  这是最近两三年刚建立起来的一条稳固的彩电运输通道,每个环节分工明确,每个环节都有话事人,靠这条通道吃饭的人不少,盘踞在上面吸血的也多,势力盘根错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敢走水路直接往这边运货,这是坏规矩啊,南易估计下面的两个年轻人要吃点苦头。
  “虎崽,记一记那两个人的长相。”
  “是。”
  “奀仔,你这是要干什么?”阮梅问道。
  “没什么,晚上想吃什么?”
  “晚饭还早呢。”
  南易的敷衍,让阮梅有点不高兴,嘴巴歪着,都可以往上面挂个酱油瓶。
  “好了,奀妹,别耍小脾气,带你去儿童公园玩电瓶车。”
  “哼,把我当小孩子。”
  “没呢,电瓶车很好玩,我自己也想玩。”
  “真的?”
  “嗯。”
  “那我们现在就去。”
  坐着车,南易两人又回到中山四路,买了票,进了儿童公园。
  甫一进去,阮梅的目光就被公园一隅五米多高的滑梯给吸引过去,“奀仔,我们去玩滑梯。”
  “不太好吧,这么多孩子,我们两个大人混进去合适吗?”南易看着滑梯上站着不少等着往下滑的孩子,心里有点犹豫。
  “走吧,都进来了,我们就玩个高兴。”
  “行,走吧。”


第0635章 易发的国美
  从低到高,一共六条滑梯,南易和阮梅两个人混进小孩子的队伍里,咻咻咻,一次又一次的往下滑。
  玩够了滑梯,两人又去沙地上玩了站着荡的秋千,座舱是歼六形状一上一下浮动的旋转木马,还有长长的小火车,阮梅还在歼教六飞机的旁边拍了好几张照片。
  八十年代,有一大批飞机退役,几乎每个城市的儿童公园都会有一架飞机停着,有的地方会砌个水泥墩子把飞机供起来,有的就直接摆在地上。
  “你骗人,这里根本没有电瓶车。”拍完照,意犹未尽的阮梅对南易说道。
  “没有就没有,以后见到了再玩。走,爹哋请你吃飞鱼脆皮。”
  “背我。”阮梅扑到南易背上,头枕在南易肩上,“我要吃红绿灯,两块,我只吃绿色,黄色红色给你吃。”
  “想吃脆皮干嘛不吃飞鱼脆皮,整根雪糕都有脆皮。”
  “不嘛,我就吃红绿灯。”
  “依你。”
  出了儿童公园往右边走一段,就有一家士多店,南易买了两块红绿灯,先给了阮梅一块,他自己拿着一块。
  阮梅接过去,撕掉外面的包装纸,舌头就在雪糕头上的绿色部分舔了舔。
  “很甜,你要不要舔一口?”
  “不了,你先吃。”
  南易把手里的雪糕从吊拎变成举,手指一松,雪糕就落在手心,一捏,一股透心的凉意就把体内的燥热给赶了回去。
  “呵呵呵!”
  阮梅一阵坏笑,继续喜滋滋的舔着雪糕。
  “果实熟了,熟透了!”南易心里不由的感慨。
  第二天就是周末,南易也不急着送阮梅回学校,等到夜幕降临,两人去西湖夜市逛到将近八点,肚子已经前心贴后背,这才找了家馆子吃饭。
  羊城这边夜蒲文化已经开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