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是周末,南易也不急着送阮梅回学校,等到夜幕降临,两人去西湖夜市逛到将近八点,肚子已经前心贴后背,这才找了家馆子吃饭。
羊城这边夜蒲文化已经开始流行,饭馆都会营业到很晚,哪怕饭馆关门,沿着珠江边走,随时可以找到经营各种吃食的大排档,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愁找不到吃东西的地方。
填饱肚子,南易把阮梅带去了畨禺,住进了畨禺宾馆。
在宾馆,并没有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发生,南易不希望将来阮梅的美好回忆背景是在宾馆,这样的回忆太过随大流,太过庸俗。
晚上几年,女大学生们的“那一晚”,背景差不多都是宾馆或旅社,只是房费价格上有所差异。
一夜无言。
诰日,南易从外面锻炼回来,宾馆里已经和车马店差不多。
一个个房间的大门洞开着,里面要么坐着两三个,要么坐着四五个,操着天南海北的口音,七成谈彩电,剩下的三成,冰箱洗衣录像机。
感情,畨禺宾馆已经成了电器贸易洽谈中心了。
“奀妹,奀妹,起床没?”
南易走到阮梅的房门口,在房门上拍了拍。
“没起,我还要睡,不要吵我。”
贴着门板,南易听清里面阮梅睡眼惺忪的话。
“那你接着睡。”
南易摇摇头,回到自己房间洗漱一番,就下楼和宾馆前台交代了几句。
易发街街口。
南易和陈国文碰上头。
寒暄几句,两人就谈起了正事。
“南易,易发这边服装批发生意不行了,北方来的现在都去十三行、高第街,还会过来的,都是以前一些老客户,新客户过来很少。”陈国文说着,顿了顿,看了一下南易的脸才继续说道:“最北边的都去清河国际拿货,已经很少过来了。”
“现在过来这边的主要是批发电器的吧?”
“差不多,电器生意好的不行,易发商场那边一个档口转让费都要上百万了,好的地段要几百万。”
“卖还是租?”
“当然是卖,租哪有这么贵。”
“嗯。”南易颔了颔首,说道:“地图带了?”
“带了。”
陈国文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张羊城地图,在南易面前展开。
南易从衣兜里摘下笔,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圈,“和睿武叔说一声,让他去了解一下这两块地的规划,这里不行,我们就开辟出一块新根据地。”
易发街这里的没落是不可逆转的,之所以能崛起,就因为这里够偏,地域偏,政策也偏,其他地方不敢干、不能干的这里干了,政策一放开,其他地方也可以干了,这里自然就会变萧条。
服装如此,将来电器也会如此,因走私而繁华,将来也会因打击走私而土崩瓦解,成昨日黄花。
陈国文看了看南易画的两个圈,说道:“这两块地方都是好地方,火车站、汽车站、长途车站都不算远,可这么好的地我们拿得到吗?”
“事在人为,多出钱,少拿股份,市府方面还是有的谈的。”南易淡淡的说道:“1958年,羊城就有了建设地铁的设想;1965年,羊城就进行了第一次地铁规划和地质勘测,那时候叫九号工程;
70年到80年,羊城就开始地铁的筹建工作,不过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地铁工程一直没展开;
我画的这两个圈,不管羊城地铁怎么规划,都不可能绕的过,天上地上,地下水里,将来都会是四通八达。
走地下是未来大城市的趋势,地段好不好,得看地下走不走得通。
国文叔,做生意的模式要变了,以前是躲在阴沟里,以后就得站在舞台上骚姿弄首,舞台很重要。”
“我们以后就搭舞台?”
“搭舞台、找戏班子、卖舞台、租舞台都是我们南陈将来要做的工作。在咱们国家想要成功,就得符合地方的需求,国家的需求,时代的需求。
钻空子那一套只能停留在战术层面,而不是战略层面。
国文叔,我知道电器那边你看着眼红,可南陈村花了好几年才把身上的海腥味给洗干净,现在要再沾上,那当初又何必上岸呢?”
南易会说上这么一段,完全是因为陈国文今年年初提议南陈村打入“易发电器圈”,扎进泥潭里分上一杯羹。
陈国文尴尬一笑,道:“我当初只是这么一说。”
“我们过去,让我看看这市场是有多繁华。”
繁华,真是繁华,还不到九点,已经人生人海;忙碌,真是忙碌,点钱的时间都没有,钱放在手里一扒拉,查看一下里面有没有夹报纸,然后就拿个尺子量高度。
第四套八零版50面额的人民币,今年虽然已经开始流通,可市面上主流通的还是10元面额的大团结,易发这里做的又是十万起的生意,多几张少几张,买卖双方都不会太在意。
“最近33寸松下很好卖,这里出去五千多六千,外面卖到1万1、1万2。”
南易:“香塂卖多少?”
“三四千港纸。”
“哦,大飞飞一趟,现在能抽多少水?”
“一趟可以运十台八台,一台抽水三百港纸,这是行价。要是再帮香塂那边的社团带点白货,那钱就没数了,一趟怎么也能赚几万港纸。”
“还有广Z仔对吧?”
“广Z仔三千,也是行价,不过没多少人愿意做他们生意,容易被……”陈国文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广Z仔吃的是刀口饭,下手很黑。”
“嗯。”南易颔了颔首,问道:“知道谁在走水路吗?昨天我在天字码头看到有人在卸货,两个人,年纪不大,二十岁左右。”
“那肯定是黄家兄弟,新来的,一开始捡破烂谋生,前两年兄弟两个跑到塞北草原去卖家电,现在底子厚了,听说主要做京城的生意,把这里的货拿到京城去卖。”
南易双眼一亮,问道:“兄弟俩叫什么?”
“大哥叫黄国良,弟弟叫黄国美。”
“喔,走水路会有什么后果?”南易暗揣果然是他们兄弟俩。
“走水路赚的钱得加倍吐出来,要是不吐,就得沉江。”陈国文阴着脸说道:“黄家兄弟破坏规矩,肯定要吃苦头。”
“你的面子卖得进他们的圈子吗?”
“还可以。”
“喔。”南易点点头说道:“哪里的音响好点,我想买套音响。”
“买音响当然得去锦荣电器行找章锦荣啊,我跟他很熟,肯定能买到平价好货。”陈国文拍着胸脯说道。
在批发市场生意做的好的商家,一般不会搭理零打碎敲的客户,不是有熟人带着,想买一套一台,人家要么不卖,要么就报个天价。
哪怕是谈批发,人家也得探探底,看看是不是和自己大客户的市场有重叠。
陈国文带着南易走了一段路,很快就来到锦荣电器行。
此时,店里的生意正好,一个穿的一丝不苟,没穿金戴银的年轻人,左手夹着烟,右手拿着一把尺子在钱垛里戳来戳去。
“7。4加11。2加6。5,林老板,不对啊,差半公分。”
“章老板,你看好了,这两垛大半是新钞。”
“对对对,你瞧我。”
叫章老板的人把三摞钱里的新钞和旧钞分开,拿着尺子重新量了一次。
“拿尺子的就是章锦荣,去年才开始做电器,以前就在我们那里倒服装,很会做生意,五六百万身家有的。”陈国文给南易介绍道。
陈国文和南易站在边上,等着章锦荣打发走客人,两人这才走上前去。
“章老板,生意很好啦。”
“哟,林经理,原来是你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刚把钱放进保险箱的章锦荣一看是陈国文来了,赶紧站起来热情的招呼道。
“到你这里,当然有生意给你做啦,我朋友,南易,想在你这里买套音响。”陈国文指了指南易说道。
“既然是陈经理你的朋友,拿一套去就是了,谈什么钱啦,是不是看不起我章锦荣?”
“哎,章老板,你是打开门做生意的,钱是肯定要收的,你只要给挑套好的。”
“好说,好说。”
第0636章 承包风刮起
章锦荣带着南易两人去看音响,店里摆着的主要是日本的先锋,几种日本热销的款式都有。
南易挑了一阵,选了一套可以加挂CD播放器的款式。
“南老板,要这个?”
“就要这个。”
“成本价2400你拿走。”
南易脑子里算了算,2400应该到不了章锦荣拿货的成本价,他是在亏本销售,于是就说道:“章老板,我付你日円,11万5,你看怎么样?”
11万5日円折合人民币3000不到点,正好可以让章锦荣赚点辛苦钱,既让章锦荣的人情做到位,也不让他吃亏,顺便,南易还亮了亮自己的胳膊。
“南老板痛快,成交。”
章锦荣松气和叹气并起,心绪难明。
南易刚付完钱,锦荣电器行就来了新客,南易两人没多做逗留,告辞一声就离开。
刚走出店门,校花就把电话递给南易,“南生,阮小姐。”
“奀妹,起床了?”南易接过电话说道。
“我已经到易发街口,忘记带钱了,你过来帮我付的士费。”
“忘记带钱?那你电话在哪里打的?”
“就是因为记得带破电话,我才忘记带钱啦,快点啊,的士佬还等着呢。”
“来啦。”
南易挂掉电话,就往易发街街口走去。
走到街口,就看到一辆“红凳仔”停在那里,快步上前,往车里瞄了瞄,就看到后座的阮梅。
“师傅,几多文?”
“25块。”
出租车司机一开口,南易就听出浓重的冀省口音。
南易一边掏钱,一边说道:“师傅,不简单啊,能在羊城开上出租车。”
“运气好,运气好。”出租车司机接过去,敷衍道。
“赶紧下车,别妨碍师傅拉活。”别人不愿意说,南易也不多打听,凑到后座说道。
“脚疼,你抱我下去。”阮梅张开双手,撒娇道。
“淘气。”
南易环住阮梅把她抱下车,正想往地上放,阮梅就紧紧环住南易的脖子,“不要,继续抱着。”
“有外人在。”
“喔。”
一听南易这么说,阮梅就懂事的放开双手,南易顺势把她放在地上。
“怎么坐红凳仔,前台没找你?我和宾馆预定过车,你去哪里都可以叫他们送。”
“说了,我退掉了,坐红凳仔挺好。”阮梅应了声,问道:“为什么你说哪个的士佬不简单啊?”
“奀妹,不错啊,平时真的很乖啊。”
“我当然乖,可你怎么知道?周姐告诉你的?”
南易给阮梅配了一个经纪人叫周姐,还有一个助理叫阿敏,其实,她们两个人主职是保镖,经纪人和助理只是顺便。
“你要常常出来玩,自然知道羊城三件宝:司机、医生、猪肉佬,在羊城揸红凳仔,一个月拿到手五六千是常态,旺季拿到上万也有,这么赚钱,他一个外地人能轮上,肯定在这里有很好的关系。”
“上万?那不是两万多港币?”阮梅惊呼道。
“所以呀,这是金饭碗,不是谁都能捧的啦。”
“好多哦,我也要揸红凳仔。”
“我饿着你了?”南易笑着说道。
“人家想自己挣钱啦。”
“挣钱,以后有的是机会,你现在的工作就是读书,你读书,我付你薪水。”
“好嘛。”阮梅扭捏了一下,问道:“你事情做完了没有?”
“快了,介绍个人给你认识。”
南易带着阮梅走到陈国文边上,介绍道:“国文叔,我长辈;国文叔,这是阮梅,我朋友,香塂人。”
“阮小姐,你好。”陈国文热情的招呼了一声。
阮梅和南易的关系,陈国文一眼就能看明白,偏房也有远近,眼前的这位肯定很得宠,热情点没坏处。
“国文叔,你好。”
阮梅落落大方的打了个招呼。
“国文叔,我们把没逛完的去逛完,一会吃完饭我就走,下个月,我会去村里住一段时间,有些事情,要好好商量一下。”
“好。”
说完,一行人又往易发商场那边过去,陈国文在前面,南易和阮梅跟在后面。
“刚才给你买了一套音响,可以加挂CD机。”
“黑胶呢?”
“黑胶得自己组线,这里我没看到什么好线,你回鸭寮街找找。”
“哦。”
把易发这里的电器档口逛完,南易在羊城又滞留了半天,等把阮梅送回学校,他才踏上去深甽的旅程。
……
南易到特区的时候,已经快晚上九点,可城区依然是灯火辉煌,霓虹灯闪烁,穿着时髦的先富者搂着靓妹从灯火中出来,融入黑暗,接着又走进下一堆灯火。
小巷里,粉红色的灯光独照着,不时的还飘出阵阵《粉红色的回忆》,灯光下,三两穿着清凉的姣婆招着手,妖妖娆娆的召唤着行人进去“学成语”。
一对一或者二对一传授,过于愚笨,再加一个也无妨,凡是进去过的人,至少能学到什么叫“食髓知味”。
这时候,已经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扑街仔会戳着腰肢感叹:“深甽赚钱深甽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他们应该就是内地最早的月光族。
穿过灯火,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在探照灯的照耀下,南易的车停在文昌围的埠头上。
没急着下车,南易在车里坐了二十分钟,依然没等来村里的巡防队。
蹙了蹙眉,推开车门,通过埠头上的石桥,南易绕道完小,在围墙外转了一圈才往南宅过去。
推开院门,绕过照壁,南易看见大厅还亮着一盏灯,范红豆坐在八仙桌前,伏身在那里写着什么。
“十点了,怎么还没睡?”
“知道干爹要回来,等你。”范红豆放下笔,说道。
“写什么呢?”
“今年寒假的预考试卷,我做做看。”
从八零年开始,就不是所有高三应届学子都有资格参加高考,在高考之前,高三的寒假,还会有一场考试,叫预考或者预选,只有通过预考,才会有资格参加七月份的高考。
“给干爹看看。”
“给。”
南易接过化学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