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猎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禁区猎人-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这个名义上很强的阵容,其中的水分别人不清楚,林朔还是知道的。
  先开个会议一议,小心无大错。
  而主持这个会议的,按理说是林朔,毕竟他是猎门魁首。
  不过既然曹余生在,而且这桩买卖跟曹家又大有渊源,所以林朔就不怎么说话了,而是让曹余生将白首飞尸的情况具体介绍一下,免得回头抓瞎。
  上次对阵驳兽的时候,Anne和章进在缺乏情报时的表现,让林朔记忆犹新。
  当时救他们俩,可比对付驳兽和刺客吃力多了。
  而这次白首飞尸的情况,就连林朔都只是一知半解,大概知道它有什么能耐,但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曹余生进一步说明。
  “白首飞尸的具体情况,说起来惭愧,我这个曹家家主,其实知道得也不算多。”曹余生的这句开场白,让林朔嘴角抽了抽。
  “因为白首飞尸,是曹家主脉的不传之秘,我这个分支的家主,是无权知道的。”曹余生解释道,“不过呢,十五年前曹家主脉遭难,那头飞尸消失匿迹之后一直没有出现,这对我们曹家来说是个事儿。
  所以我这些年也是多方查探,防得就是这头畜生忽然出现,为祸人间。
  这东西说起来,我小时候其实见过几只。
  它们像人,不是林家凤凰那种像人,而是从外表到智慧,都像。
  它拥有跟人极为相似的外表,但本质上又不是人。
  虽然是我们‘燕京曹’的豢灵,但是它的原产地,不在燕京,而是在湘西。
  湘西赶尸的传说,它就是始作俑者。
  当然,后来赶尸匠因为这个传说,慢慢成了一门手艺,成为我们门里人的一支,那是另外的事了。
  至少僵尸这个传说的源头,就是这个东西。
  它们在地面上行动的时候,是跳着走的,长得又像人,所以就被人误传为僵尸。
  而在上古时期,它还有一个更加威风的名字。
  叫做‘穷奇’。”
  “等会儿。”魏行山插嘴道,“您让我消化消化,您的意思是,僵尸和穷奇,其实是一回事儿?”
  “是的,一回事儿。”曹余生点了点头。
  “您别闹啊!”魏行山说道,“我最近在翻,穷奇这东西我可知道,那可是上古凶兽啊!在山海经上有两种记载,一种说法像虎,另一种说法像牛,可没说像人啊!”
  曹余生笑了笑,说道:“那你知不知道,山海经里说像虎的记载,出自,而像牛的记载,是?”
  “啊?这我可没在意。”魏行山摇了摇头,“我看得是网上的通俗版。”
  “年轻人,看书要看原版。”曹余生淡淡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原版,真正的原版,是我们猎门的。”
  “哦……”魏行山点点头,这种说法他倒是听林朔说过,只是他现在还不是猎门中人,林朔不能把《九州异物载》给他这个外人看,于是只能去翻《山海经》。
  “那穷奇这东西,到底是像虎、像牛,还是像人呢?”魏行山又问道。
  “都像。”曹余生点点头,“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虽然事实上橘和枳是两种植物,但这句话的道理是对的。
  哪怕同一个物种,环境不一样,外表也会因为适应当地环境而变得不一样。
  穷奇这种东西,也是类似的情况,长相肯定会有差异,这里既有环境造成的群体差异,也有基因突变造成的个体差异。
  再加上古代人见识终究有限,做比喻的时候喻体不多,其实本体相差没那么大,但一个描述成像虎,另一个就描述成像牛,这都很正常。
  而上古时期,在湘西的穷奇,像人。
  当时的这种相像,估计也就是个大概,没现在这么像。
  不过,白首飞尸在我们曹家,有将近八百年的培育史。
  我们人类驯养动物,无非两种需求,一是功能需求,要有用,二是审美需求,要好看。
  于是这八百多年培育下来,我们曹家的白首飞尸,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越来越像人。
  十五年前失踪的那头飞尸,我听曹家老人说,长得非常漂亮。
  它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听得懂人语,很聪明。”
  “舅爷。”魏行山又问道,“这么说起来,你们曹家当年应该培育了不少飞尸吧?”
  “嗯。”曹余生点了点头,“确实不少,据说三百年前的鼎盛时期,我们老曹家有‘千尸飞天’的奇景,这才一举成为猎门六大家之一。
  可惜,随着野外种群的灭绝,老曹家的飞尸因为近亲繁殖,种群开始慢慢退化,淘汰率越来越高,成品也就越来越少了。
  不过,哪怕在二十年前,我们曹家还有三十多只飞尸,各有曹家主脉传人掌握着。
  那时候的猎门论单打独斗,有我大哥和章连海在,林章两家确实比其他各家强一些。
  可要是比整体战力,曹家是毫无争议的猎门第一。”
  “那其他飞尸呢?”魏行山问道,“这次我们就对付一只吗?”
  “这次就一只。”曹余生说道,“因为其他的飞尸,都被这只杀了。”
  “啊?同类也不放过啊?”
  “是啊。”曹余生叹息道,“这只白首飞尸,是当年那群飞尸中最聪明的,也是最强大的,性子温顺,长得又漂亮,很受当时老家主喜爱。
  我这个曹家分支的孩子,说实话,家族地位还没它高呢,轻易见不着它。
  可谁也没想到,它会在一夜之间,把老曹家宰了个干干净净。
  这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第181章 情投意合
  第二天早上,Anne推开林朔的房门,发现人还睡着。
  类似的情况,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Anne知道,在进山之前,林朔也许会在吃方面亏待自己,但在睡方面,绝对是要先充足了电的。
  因为吃,可以在山林中打猎解决,可睡觉,一进山他就基本上不合眼了。
  所以虽然眼下快到约定的时间了,但Anne并不着急。
  房间里很乱,Anne左右看了看,发现林朔还没把行囊收拾出来。
  林朔在外兴安岭时,进山的行囊是一个布袋,再加上他那身中山装,反正一身土不啦叽的。
  从阿尔泰山那次行动起,Anne就会特意给林朔准备旅行包,一个双肩背包用来放衣服之类的杂物,还有一个挎包,让林朔放狩猎时可能会用到的工具。
  不仅仅是包,就连林朔最近日常穿的衣服,都是Anne在给章进挑新衣服的时候,“顺便”买的。
  挎包,她不会去碰,因为该带不该带什么,林朔自己心里有数。这里也涉及到各家的传承,包里东西,一般是秘不示人的。
  今天要到现场勘查,Anne看了看林朔搁在床边椅子上的衣服,觉得不太合适。
  而且林朔昨天穿得就是这身,今天要换了。
  于是她就轻手轻脚地翻开背包,替林朔准备起衣服来。
  这种事儿,Anne之前没做过。林朔平时生活自理能力很强,而且两人关系还没到那份上,不太合适。
  今天之所以会做,是因为飞机上曹余生对两人说得那番话,以及林朔当时的表态,对她的心境产生了影响。
  其实现在两人之间,就只剩一层窗户纸了。
  之所以这层窗户纸还戳不破,一是平辈盟礼,二是彼此一起经历的事情,其实还不够多。
  两人确实共同面对过生死,也互相信任,但平时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小节骨眼儿,还是太少了。
  这就会在认知上出现一点偏差。两人更像是同伴和战友,却不是Anne心里隐隐期盼着的那种关系。
  所以从今天开始,Anne觉得自己应该再多做一些。
  她知道,这些事自己做起来未必合适,可能有些操之过急,显得自己不那么矜持。
  但这些事,是她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
  Anne把林朔背包里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发现这趟林朔带得衣服不多,三套而已。
  稍微挑选搭配了一下,Anne发现自己挑中这套衣服,在背包里压了两天,已经有些皱了。
  她住的房间就在林朔隔壁,知道这里有熨斗和烫板,于是很快就忙碌起来。
  ……
  林朔其实在Anne推开房门的刹那间,就苏醒了。
  他知道这会儿能这样悄悄进来的,没别人,肯定是Anne,于是就没有睁眼,又迷糊过去了。
  又睡了一小会儿,林朔一睁眼,发现眼前的场景,真是赏心悦目。
  这会儿,Anne正在替自己烫衣服。
  烫板只有半人高,Anne的个子又很高挑,所以她需要微微弯着腰。
  这女子今天的打扮,跟之前自己第一次见到她时风格差不多,一身蓝色的女士收腰小西装,里面配着衬衣。
  下半身,是裁剪得体的深蓝色长裤,跟上面小西装显然是一套。
  这身装扮,肯定不是进山狩猎时的打扮,而是作为国际生物研究会亚洲区负责人的门面。
  她头发今天是盘起来的,脸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再加上这身正式的服装,具有一种别样的知性美。
  从林朔目前这个侧面的角度看,她今天的妆容其实比较素雅。
  只不过这个女子,哪怕再素雅的妆容,都压不下这艳光四射的五官,即便是再正式的服装,也盖不住那婀娜多姿的身段。
  尤其是她目前微微弯腰的姿势,把她腰臀的曲线完美地展露出来。
  仅仅是目光顺着这道曲线走一趟,都会让人集中不了精神,开始心猿意马。
  上Anne这会儿正在做的事情,究竟意味着什么,林朔心里是明白的。
  这个女子,已经把心意表达得很清楚了。
  而自己,其实也在飞机上回应过了。
  这会儿,林朔开始犹豫,是不是需要自己回应得更加明确一些。
  目前正在做买卖,按规矩,这些东西是不能去考虑的。
  不过转念一想,这个时候,给出明确的答复让彼此心安,或许利大于弊。
  就在林朔刚想起身的时候,“咣”地一声,林朔房门被推开了。
  “老林!”魏行山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到点儿集合了!Anne小姐你见过没,到处找不到她……哦,在这儿呢……对不起,打扰了。”
  “咣”地一声,门又被关上了。
  ……
  索里,位于喜马拉雅山区南部。
  喜马拉雅山,从尼泊尔这边出发,比起从我国北部山区,无论是徒步还是登山,难度都相对较小。
  这座山脉在这里的山势,海拔是逐步提升的。
  索里,就是其中一条路线的起点之一,海拔只有几百米。
  眼下,是尼泊尔的旱季,气温虽然是每年的最低谷,但白天最高有将近二十摄氏度,最低气温也跌不到零度以下。
  靠山吃山,索里的居民,大多都是旅游业的从业人员。
  而出事的村子,距离索里市区,还有十公里左右的山路。
  汽车,从这儿开始就不管用了,山路崎岖难行不说,还到处是塌方。
  好在Anne的那身小西装没穿出来,而是换了一身登山装,这会儿倒是应景。
  林朔觉得,她之前那一身,估计就是去自己房间摆摆架势。
  还别说,效果其实挺好,当时的画面现在还在林朔的脑子里,挥都挥不去。
  恨只恨魏行山这个家伙,平时挺机灵的人,关键时刻不长眼。
  不过也得谢谢他,自己刚才要是真脑子一热,无论是说出什么还是做出什么,这会儿就耽误正事了。
  而走在林朔身前的Anne,跟没事人一样,这也正是林朔越来越欣赏她的一点。
  这个女人在自己面前,越来越自信了,而且公私分得很清楚。
  只有拥有这样素质的人,才能做好猎门的六魁首之一。
  ……
  这座村子,不是建立在平地上的,而是依山而建。
  一眼看过去,四五十幢房子,都是木结构的临时房屋,制式各样。
  建筑材料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建材,各种各样的木板拼起来的,看上去五颜六色。
  村子确实不怎么样,但架不住周围景色好。
  这里海拔还很低,青山绿水。
  除了林朔等人之外,山道上时不时还有其他徒步者路过,都端着相机左拍右拍,个个精神头都不错。
  这里离徒步路线的出发点不远,在往上走几十公里,这群人估计就没这么轻松了。
  在萨南,和另外两位使馆随从的带领下,林朔等人进入了山道边上的这座村子。
  根据萨南的介绍,这座村子,之前住着二百多人。
  这里的男人,从事的职业主要是“背夫”。
  所谓“背夫”,其实就帮徒步者扛包的,这条路线走下来上百公里,行李要是没人扛着,一般人受不了。
  这一趟活儿,来回十多天,背夫大概能挣十美元,收入不高,吃得都是辛苦饭。
  就是这么一群身强力壮的汉子,拖家带口的在这里讨生活,一夜之间,死于非命。
  毕竟是旅游路线,道旁一村子死人那不可能,这会儿,尸体已经全部拉走了。
  萨南代表印度和尼泊尔政府带林朔这群人来这儿,是因为这里的好歹算个现场。
  不像那二十个婆罗门受害者,就死在公路上,车来车往再加上一场大雨,什么证据都没了。
  “根据尸检,这里和边境公路上的受害者,死因是相同的。”萨南带着林朔等人一边在村里走着,一边介绍道,“都失血过多,而且他们脖子上都有伤口。
  如果只是一两个受害者,那么这个事情我们还不会委托你们。
  但问题是,边境公路上二十多名‘婆罗门’,和这里两百多名‘不可接触者’,都是在各自相同的时间内死亡的。
  至少,我们在尸检上,无法甄别他们死亡时间上的差异。
  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哪怕有凶手行凶,害死了一个人之后,其他人应该会惊觉,要么反抗,要么逃跑。
  这座村子,或许还能解释,可能是夜间趁人熟睡。
  可边境公路那边的现场,是车队,总共六辆汽车,人都在车里。
  哪怕乘客睡着了,但那六个司机是不可能睡着的。
  而现实情况是,车队里的二十个人,全部遇难,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座位都没有离开。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解释,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