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猎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禁区猎人-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解释,就是这些受害者,都是瞬间被凶手杀死,他们甚至都没来得及反应过来。
  这种情况,就超出我们的常识了,所以,只能请你们来一趟。”
  “好说。”曹余生点了点头,问道,“他们的尸检报考,我能看一下吗?”
  曹余生的英语水平非常不错,标准的美式发音。
  这一趟,只是勘察,而不是进山,所以这时候无论他还是林朔,都没有带上自己的木匣子。
  “当然。”萨南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文件,递给了曹余生。
  曹余生笑了笑,接过了这叠文件,然后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了一个眼镜盒子,从中取出了老花镜戴上,这才细细地查看起来。
  看了一小会儿,曹余生摘掉了老花镜,把尸检报告还给了萨南,说道:“让你们的法医,再好好验验。只是明确受害人的死因,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要从死者各个部位的受创情况,去明确凶手的作案手法,继而确定凶手到底是什么东西。
  复检的重点部位:心脏、脑组织、耳膜。
  这三个部位的情况,我需要一份更加详细的报告。
  只凭目前这份东西,我得不出任何结论。”
  萨南一听这番话,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不过他没有发作,只是点了点头。
  “走。”曹余生一挥手,“我们去屋里看看。”


第182章 定味寻踪
  在曹余生的率领下,猎人小队开始进入第一个案发现场。
  萨南和那两个使馆的随从,都站在了村道上,没有跟进来。
  这其实是反常的,但是在这里,反倒好理解。
  虽然种姓制度,已经不被当地法律所支持,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还是融入了当地人的一言一行中。
  这里,是“不可接触者”的村落,而萨南拥有高贵的刹帝利种姓,能够带大家走进村子,已经算是极限了。
  让他进屋,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不跟进来,对林朔和曹余生来说反倒是好事,免得碍手碍脚。
  尤其是林朔,萨南这个印度人虽然举止外表都算得体,但他身上的那股子香水味道,实在是有些受不了。
  此刻众人进入的第一个屋子,门口拉着警戒线。
  可是一进来,林朔就知道现场其实早就被破坏了。
  这间屋子的气味,乱七八糟的,最近在这儿停留过的人,不下二十个。
  只听曹余生说道:“这村子所在位置,偏偏在登山路线上。一村子的人同时遇害,发现者肯定是旅客。这大伙儿一拥而上地看热闹,现场保护,肯定是无从谈起了。想从这种现场找到有用的线索和证据,是很困难的。
  不过,常人没办法,不代表我们没办法。
  魁首,请。”
  一边说着这番话,曹余生看向了林朔。
  林朔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抽动了一下鼻翼。
  屋子,相比于野外,是个封闭的环境。
  这里的气味,消散的速度远比野外要慢。
  尤其是这种木屋,居住人群收入不高,眼下又是旱季,夜晚的温度能接近零度。
  窗户本来就少,再加上为了保暖不怎么开,这就让气味因子在这里沉积下来。
  但是,这里是一个被破坏过的现场,进来过的东西很多。
  有受害的户主,有发现尸体和看热闹的游客,有当地的警察,还有收尸人,以及目前林朔所真正关注的:凶手。
  在理论上,应该至少存在这么五拨人或者东西。
  而这每一拨人或者东西,都是有特定“味道”的。
  只是这种甄别,相对困难。
  林朔需要关闭一些不必要感官,比如视力,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嗅觉上。
  所以他闭上眼,充分地感受着鼻腔里的味道。
  与此同时,他脚下也慢慢移动起来。
  第一拨人:受害者。
  脖子有伤口,主要的气味特征,血腥味。
  床上一个,地上一个,都是三十岁左右,应该是一对夫妻。
  第二拨人:游客。
  十公里的山路走下来,出汗了,有汗味。
  还有新买的装备散发出来的化纤味、女游客身上的香水味,以及看到尸体后产生不良反应,呕吐物的味道。
  总共九个游客,七男两女,吐了三个。
  第三拨人:警察。
  和游客差不多,都有汗味。但当地饮食习惯,让他们的汗水中充满了辣椒和咖喱的味道。
  两个警察。
  第四拨人:收尸人。
  死者是“不可接触者”,因此他们的收尸人,也是“不可接触者”。
  人群特征:低收入的重体力劳动者。
  气味特征:新陈代谢极度旺盛,再加上卫生习惯不佳,导致体味很重。
  而且尸体不是抬出去的,是背出去的,收尸人身上沾了血腥味。
  两个收尸人。
  除了这些味道之外,还有目前屋内的这些人。当然他们的味道,林朔是熟悉的。
  把以上这些气味信息,全部排除掉。
  这样,凶手的气味,就被锁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了。
  不过,这个凶手进出屋子的速度非常快,因此残留在屋内的气味因子非常少。
  所以林朔不得不在屋内慢慢走动,搜索这些气味因子。
  而到目前为止,凶手到底是什么,还并不能完全确定。
  林朔之前从国际生物研究会的案情简报上,觉得这可能是白首飞尸所为,是因为受害人血液几乎被吸光的特征。
  而国际生物研究会方面的初步判断,当然其实就是苗光启的判断,跟林朔是一致的,认为极有可能是白首飞尸。
  所以林朔才去请了曹余生。
  其实对林朔而言,甭管是不是白首飞尸,至少这是跟曹余生接触的好机会,他也确实如愿以偿了。
  但真到接了这笔买卖,来到现场之后,无论是曹余生还是林朔,对凶手到底是什么,那还是非常慎重的。
  万一这儿的东西不是白首飞尸,那就是一步错步步错。
  所以,要先确定。
  曹余生之前要更详细的尸检报告,也是这个原因。
  这会儿,大家看着林朔闭着眼,在屋内慢慢走着,知道他在干什么,都大气不敢出。
  尤其是魏行山,他先是屏住了呼吸,然后实在憋不住了,这才呼出一口气来,用手拢着这口气,用自己的鼻子闻了闻。
  什么都没闻到。
  而就在这时候,林朔睁眼了。
  “怎么样?”曹余生赶紧问道。
  “不能确定是不是白首飞尸。”林朔缓缓说道,“因为我之前没闻过这东西的味道,没法对比。但能确定的是,这东西不是人。”
  “不是人就好。”曹余生点点头,“是人的话,不归我们管了。”
  “嗯。”林朔应了一声,又说道,“不过,这事有点蹊跷。”
  “怎么了?”
  “据我所知,曹家的白首飞尸,除了像人之外,还背生双翅,在空中来去自如,对吗?”林朔问道。
  “没错。”曹余生答道,“白首飞尸之所以叫飞尸,就是因为它能飞。它在空中不仅速度奇快,而且非常灵活,一般的鸟类都比不上。”
  “体型呢?”林朔又问道。
  “跟人差不多。”
  两人一边问答,林朔一边走到了这间木屋的门口。
  “这个东西,是从大门走进来,也是从大门走出去的。”林朔说道,“刚才在村子里,那个使馆武官的香水味太刺鼻,我的嗅觉被干扰了,发挥不出来。可这会儿我可以闻到,其实这个村子的村道上,到处都有这个东西的味道。
  你们看,这个村子是依山而建,这间屋子跟旁边那间木屋,高度落差有三十多米,这种地形,飞上去肯定比跑过去方便。
  但它不是飞的,因为一旦飞起来,气味在空中消散的非常快,这都过去半个多月了,我这会儿肯定闻不到了。
  它是跑过去的,草丛石块上挂着它的味道,我就能闻到。
  曹家主,它是用脚行动的,而不是翅膀。”
  “这就奇怪了。”曹余生也是微微一怔,“没道理。”
  “是啊。”林朔点点头,“如果是白首飞尸,它应该飞起来,而不是跑过去。”
  “林朔,那这股气味,你能追踪吗?”Anne这时候问道。
  “能。”林朔说道。
  “那还等什么啊,进山吧。”魏行山说道。
  “我不建议现在就进山。”曹余生则摇了摇头,“一是因为过去大半个月了,这里山区里气候变化无常,里面肯定下过雨,气味到里面会断。
  二则是,我们还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身上又没带着家伙,这样冒然进山,不妥。”
  “那怎么办?”魏行山问道。
  “等尸检报告。”曹余生说了一句,然后看向林朔,“魁首,您看这样行吗?”
  论辈分,曹余生比林朔高一辈,但这会儿是在山里,一旦进山,林家人就是魁首。
  所以这位曹家主,言语之中对林朔颇多尊敬。
  但同时,他作为猎门谋主,该给的意见又必须要给出来。
  曹家家主这个猎门谋主的称号,一是在山外,曹家人管情报定策略,二是在山里,曹家人是负责出谋划策,相当于猎人小队的智囊。
  眼下“谋主”既然献计,“魁首”就要定策。
  其实按照林朔的脾气,如果是自己一个人,这会儿追上去也就追上去了,无论是什么东西,至少有机会打上一个照面,了解了解。
  但曹余生的话确实也有道理,这会儿追上去,对整个团队而言,风险比收益要高。
  毕竟目前这支队伍老的老小的小,身边又没带着家伙,真要是遇上了出乎预料的东西,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于是林朔点点头:“好,我们先回去。”


第183章 联合办案
  这一来一回二十公里,山道难行,花去了众人整整一天的时间。
  众人回到宾馆的时候,正好是吃晚饭的点。
  这顿晚饭,是印度驻尼泊尔使馆方面请客,地点就在林朔他们下榻的宾馆。
  萨南倒是挺客气,点了满满一桌子菜。
  这桌子上的东西,要么是绿色的菜叶子,要么是红色的辣椒,再就是黄色的一坨坨咖喱食物。
  这些东西,吃在嘴里面刺激,但落进肚里,对林朔和章进来说其实是没什么热量的,无非就是尝个新鲜。
  吃了两口,林朔觉得滋味其实还行,就是特别辣。
  江南林,世居钱塘江一带,那儿自古以来就没有吃辣的传统。
  林朔比起一般的江南人,能吃辣,但不嗜辣。
  他知道这种辣度吃下去,嘴受得了,肠胃未必受得了,搞不好会闹肚子。
  于是吃了两口,他就放下了筷子。
  看看旁边的魏行山,这汉子一边抽着凉气,一边唏哩呼噜地吃着,胃口看上去不错。
  林朔摇了摇头,轻声说道:“等开了春,你就是个门里人了。门里人吃饭的规矩,我给你普及普及。”
  魏行山一听,赶紧放下了筷子,用一边的湿纸巾抹了抹嘴:“您说。”
  “门里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手艺人。东家请我们,我就有饭吃,不请我们,我就没饭吃。”林朔说道,“所以吃饭,在家里吃没关系,爱怎么吃怎么吃,可要是一旦出了门,在东家家里吃饭,是有讲究的。”
  “嗯。”魏行山应了一声。
  此时的饭桌上,大家其实吃得差不多了,正在各自聊着。
  曹余生,正在跟萨南用英语聊着什么,听着意思,是在提醒有关尸检的事情。
  林朔这边话匣子一打开,Anne和章进两人,就把耳朵凑过来了,显得很好奇。
  林朔指了指章进:“你们家那边的人,是齐鲁一带迁过去的,齐鲁是孔孟故里,你们塞北章的传人在外面吃饭,讲究可就多了去了,话怎么说、酒怎么敬都是有章程的。
  不过我估计我义兄没怎么教过你,是吧?”
  章进点了点头。
  “你们塞北的规矩,我没法教你。”林朔摇了摇头说道,“我说的,是我们江南那边的规矩。
  中国很大,各个地方地理环境和人文传统不一样,这些个出门在外的规矩,其实也是不尽相同。
  我们猎人为民除害,是不挑人家的。
  豪门大户请我们,我们得去,寻常百姓请我们,我们也得去。
  上等酒席我们吃,咸菜疙瘩我们也啃,这个没法挑。
  要是去了深宅大院,主人家有钱,那还行,除了别喝酒,其他没事儿。
  反倒是穷苦人家,请我们吃饭,我们就得讲究了。
  有这么两条:
  肉,吃热不吃冷。
  鱼,冷热都不吃。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怕主人家下毒?”魏行山问了一句,随后自己也否认了,“这也说不通啊,请猎人来除害,下毒干嘛。”
  Anne和章进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了摇头,示意不知道。
  “你们啊,一个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是不知道以前的老百姓日子过得什么日子。”林朔说道,“鱼和肉现在很平常了,可是搁在以前,大部分人家是吃不起的,一年到头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开开荤。
  请咱们门里人吃饭,能把鱼和肉端上来,那是主人家客气,咱不能当真。
  实际上就这盘鱼肉,主人家每天端出来再端回去,要充一个多礼拜的面子。
  既然是面子,那就要这盘菜品相是完整的。
  一盘肉端上来,要是热的,那就能动一两筷子,因为那还是一盘肉,看不出来。
  可肉要是冷的,脂肪全冻上了,你这一筷子撬下去,就会有痕迹。
  鱼也是同样道理,无论冷的还是热的,只要动筷子,就有痕迹了。
  要是这么做的话,那就是不合规矩,街坊四邻传得特别快。
  这师傅为人不行。
  这些事儿听起来狗屁倒灶,可搁在以前,还真得讲究。
  咱们门里人,能耐大小暂且不论,名声是很重要的。
  否则就走不动四方路,吃不了百家饭。”
  “哎呦。”魏行山听了很感慨,随后又问道,“那咱猎门的人,出去不至于这样吧?”
  “六大家的当然不至于,但是要是小门小户的猎人,也得讲究这个。”林朔瞟了这个未来首席大弟子一眼,“你算是走运的,赶上了好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