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剪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芳菲剪切-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至今日,孩子们也只是见面叫他一声爹,仅此而已,他和孩子们的感情,远远不及芳春。

    “拉皂,你的心太软,说话还算不算数啊?她来了就算来了?你不能让她再走吗?”

    黄林草继续在后面督阵, 看样子不把芳春赶走心不甘。

    “好,我过去看看。”

    拉皂心里想,刚把老婆带来不久,总不能就这样赶人家走吧。

    人总是需要良心的。

    他嘴上说是去看看,其实心里很软,他并不是黄林草想象的那样,说让谁走谁就得走。

    对于芳春来说,确实给他付出太多太多了。

    她不仅给他生养了儿女,而且还大度地接纳了菲春的丽莺,真的很不容易。

    她在这个家里是第一功臣,功不可没。

    另外当年丈母娘把芳春推荐给他的时候,芳春又比他小了将近十岁,也算是小媳妇了。

    而且,他比谁都清楚,芳春也和他丈母娘一样内秀。

    别看她不喜欢抛头露面,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思想活跃而幽默风趣。

    她还是床上的好助手。

    别看他经常在外面沾花惹草,其实他心里最清楚,不管是曹寡妇还是黄林草,比起芳春的妖夜放荡,她们只能退后三尺。

    所以,拉皂真的不愿意让芳春回到老家去。

    只要芳春在这里,他就可以大大方方,心安理得地睡在一起,而且,比黄林草的功夫和诱惑,有过之而无不及。

    “芳春,你买菜去了?”

    拉皂走到芳春跟前的时候,芳春正要放下手中的塑料袋,拉皂赶紧伸手接过来放在厨房。

    他只听到了黄林草的说辞,他还要具体问一问工人。

    他是这样想的,其实芳春憋着气不走,也是这样想的,她要留下来把问题搞清楚。


………………………………

第二百六十六章 理论

    芳春不动声色,将手里的塑料袋放在拉皂手里。

    “拉皂,你不是要把我这块绊脚石踢走吗?是不是我这块绊脚石太重了?你再用力也踢不动呀?”

    芳春憋着心中的怒气,仍然继续跟拉皂理论。

    拉皂一脸的沮丧和懊悔。

    他知道芳春向来通情达理,伺候他又非常周到,他不敢直面反驳,就立刻堆起笑脸,在老婆跟前献殷勤。

    “我的夫人啊,大人不记小人过嘛,干嘛发这么大火呀?我只是和你说说气话而已。”

    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拉皂放下塑料袋,看着芳春严肃的面孔,用手摸着芳春的头发,低声下气的陪着不是。

    芳春察言观色,看到拉皂的心软下来,就开始思考着如何以攻为守,保护自己,监督他人。

    “拉皂,你既然这样说了,那我就提个条件,答应不答应是你的事,你看着办!”

    芳春一说提出条件,让拉皂更感到意外。

    一个老娘们,我把你带到厂子里来,你不老老实实地享福,还提什么条件呀。

    “唉,芳春,你不走是为了提条件呀?你这不是得寸进尺吗?你连做饭都做不好,难道你还要当经理不成?”

    拉皂把摸着芳春头发的手,立刻抽回来,放在自己头上开始抓绕起来。

    他摸不透这个往日一直生活在山村里的老太婆,今天想干什么。

    “经理我倒是看不上,我要当财务总监。”

    芳春一语惊人,令拉皂瞪大了眼睛。

    他原来想芳春是羡慕黄林草的经理职位,是想当经理来打压黄林草,现在看来,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想象。

    “我说夫人哎,这个财务总监可不是谁都能干的。你又没有文化,更不是科班出身,这个财务大权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干的!不行!”

    拉皂觉得老婆提出当财务总监,完全是胡来,完全是在搅局。所以,当机立断回绝了芳春。

    “拉皂,你认为你是谁呀?你这个屁股大的地方,也不过盛个仨瓜俩枣,我提出财务总监是高看你了,你懂吗?你这个弹丸之地,每天能进出多少东西?难道几个简单数字我也算不清楚吗?你认为你是大型国有企业的老总啊?狗屁!人家那个企业才配有财务总监呢,你当我是傻子呀?我们这个加工厂,充其量也就是扶持扶持咱们几家穷孩子而已,你这点小心眼,当我看不出来呀?”

    拉皂被芳春这些专业名称,专业术语,财务理论,搞得迷迷糊糊,晕头转向。

    他知道芳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真不知道这些年芳春都干了些什么,他怎么啥都知道呢?

    别看拉皂表面上对芳春这些说辞不屑一顾,其实听到她说的这些话之后,从内心开始对她刮目相看了。

    原来,芳春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她都喜欢听孩子们给她讲课本上的故事。

    她现在之所以懂得这么多,完全是和孩子们,经常相处关联密切的结果。

    因为现在不仅丽莺和丽燕都要面临高考了,就连最小的骊歌也都上了高中。

    九年义务教育,再加上三年高中教育,这里面的学问和知识可就太大太多了。

    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再加上悉数听课学习,跟孩子们交流,她的学识,早已经超出了一个在拉皂眼里是那个老太婆的范畴。

    在孩子们感染引导下,芳春开始养成了自己看书学习的好习惯。特别是在农村里最流行的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她更像是一个气象专家和农事活动专家一样熟悉。

    她可以对每一个节气的经典谚语,出口成章,倒背如流,运用自如。

    比如现在正是立春过后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c

    她完全可以记住雨水这个节气的农事活动谚语:“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雨水清明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雨水有雨庄稼好,大麦小麦粒粒饱”等等。

    特别是丽莺和丽燕上了高中,只要是节假日在家学习,就会跑到母亲身边,让母亲当学生来旁听。她们俩一直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来达到学习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目的。

    孩子们认为,母亲识字不多,文化不高,只要她能够听懂,一定说明自己已经学会了。

    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检验自己对已学知识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和掌握情况。

    她们认为,她们所讲的内容,只要母亲能够听得懂,说明这些知识她们已经活学活用,灵活掌握了。如果母亲听不懂,或者没有听懂,那就说明自己还有需要努力的更大空间。

    后来她们渐渐发现,书本上有太多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尤其是政治、地理和生物,这些都需要让母亲知道。

    于是,这个习惯就一直坚持了十多年。

    今年丽莺和丽莺正好要参加高考,本学期开学之后,已经进入高考倒计时阶段,进入了无法形容的紧张学习状态,孩子们顾不上回家学习了,芳春这才答应和拉皂来厂子干活。

    芳春这些学习经历,都是整天在外忙碌的拉皂所不知道的,他感觉吃惊也是很正常的,他只是一时不清楚而已。

    尽管拉皂说是真心实意让她来这里享福,她可不是这么认为的。

    她在来纯谭之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她曾经算过一笔账,丽莺和丽燕假如今年同时考上了大学,两年之后,丽歌又考上大学,他们三个人一年下来的学费和生活费和各种费用,将会让她不堪负重。

    还有毕业后的就业、结婚、购房等问题,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做后盾,那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她来这里给拉皂帮忙,可不是满足于整天围着锅台转。

    当然,她有自己的想法。

    她之所以不急于提出新要求,只是处于初来乍到,需要一个了解熟悉过程的考虑,她绝对不会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而坐失良机。

    本想再过一阵子她才跟拉皂提及,因为黄林草及早下手要打压她,要把她排除在外,甚至要赶她回老家,这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这才引起了她的高度警惕。

    这是芳春第一次跟拉皂长篇大套地理论,拉皂确实非常震惊。

    他越发觉得把芳春留下来是对的,看来芳春不做饭的事,是有冤情的。

    说不定黄林草这个女人在中间使了什么坏心眼儿。


………………………………

第二百六十七章 藏娇

    三嘎子放弃养殖生猪,改做种植中药材,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这种选择无意中戳穿了晨桥的野心。

    晨桥纠集粗脖子高个子这些狐朋狗友,煽动养猪大户,贿赂派出所民警,其目的就是为了搞垮三嘎子的猪场。

    而此时正值口蹄疫疾病流行阶段,又赶上拉皂来谈中药材种植基地事宜,三嘎子因口蹄疫受到损失,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干脆当机立断,改弦易辙,处理完生猪,就改做种植中药材了。

    三嘎子废掉猪场,正是晨桥想要的结果,而种植中药材又让晨桥嫉妒不已。

    尽管张开顺和黄氏商量着把他们的土地流转给了三嘎子,但是,因为拉皂和晨桥是连襟关系,又都是黄氏的女婿,因此,黄氏联系拉皂,一直劝说他把这等事交给晨桥办。

    为什么黄氏极力推荐晨桥呢?

    她认为只要晨桥能改邪归正,有所作为,有可能再次挽救菲春的婚姻。

    张开顺夫妇又一直找她劝和,不希望菲春和晨桥离婚,黄氏非常作难,就给拉皂推荐晨桥,希望他把中药材种植交给晨桥来办理。

    尽管黄氏使着老脸央求拉皂,但是,他知道晨桥的样子,不看好晨桥。他怕到时候晨桥做砸了他的生意,误了他的大事。

    尽管他们之间是连襟关系,他也不会主动和晨桥合作,他觉得三嘎子有这个能力,人品也好,最终还是交给了三嘎子。

    黄氏和二鬼子都不希望拉皂和三嘎子合作。

    尤其是黄氏,在联合张开顺夫妇一起做晨桥工作的同时,她想利用和拉皂的特殊关系给他施压,强逼他与晨桥合作。

    拉皂很精明,还没有等他们施压,就快速闪电式的与三嘎子完成了签约合同。

    黄氏和张开顺夫妇很无奈,只好作罢。

    而此时硫铁矿宣布破产,贵良下岗后组织了一个施工队,张开顺就催促晨桥跟着贵良的施工队干活。

    “晨桥,现在家里剩下土地不多了,你整天在家没事,又挣不了钱,你还是去跟贵良说说吧,跟他在施工队干也不少挣钱。无论如何你不能再这样走下去了。”

    “就是,你看现在菲春已经干起了书店,人家不理你了,你再不努力,恐怕婚姻难保啊!”

    张开顺夫妇一直劝说晨桥,开导他积极行动起来。

    由于承包土地的事落空,晨桥也只好接受爹娘的建议,去跟着贵良施工队干活。

    此时正值县城盖房高峰期,贵良带领十几个人,一直在县城盖房。张开顺夫妇看三嘎子真的去了工地,心里稍微宽慰了一些。

    “这孩子终于有了自知自明,谢天谢地!”

    老伴对张开顺说道。

    “唉!晚了,要是早一点这么干多好啊!”

    张开顺唉声叹气的回复道。

    “他每天骑着摩托车跑来跑去,干一阵子后吃到了甜头,你让他停下来他都停不下来。”

    老伴继续说着给他们老夫妇宽慰的话。

    “你还不知道你儿子的臭毛病啊?说不准干几天遇上不顺心的事,又要卸套不干了。”

    张开顺说这话的时候,中间有了停顿了一下,他的本意不是想说遇上不顺心的事,而是打算说他找娘们的事,他之所以中间改口,主要是考虑老伴的感受。

    他怕说了这些泄气话,老伴失去了信心,老伴一旦不再鼓励晨桥,晨桥恐怕这一生就自废了。

    每天一大早一群摩托车排起了长长的车队,浩浩荡荡,气气派派,沿着郎家川村向东边的大道,相互吆喝着,屁股后面冒着一阵阵青烟,驶向县城方向。

    到了施工现场又是怪话连篇,荤素故事一个接着一个的讲述,一群人嘻嘻哈哈,倒也风趣痛快。

    到了中午还有房东管饭,尽管不让喝酒,一盘子一碗的猪肉粉条熬菜,或者白馍油条,或者糖包菜包什么的,吃起来也算满意。

    晨桥爱喝酒,有时候干了一天活累了,回家的路上几个兄弟凑到一起再喝一个痛快,也挺不错的感觉。

    晨桥就这样慢慢适应了这个行当,爽性就跟着贵良干下去了。

    因为是邻居的关系,贵良有时候也会把他当做助手,委托他他联系一下施工队人员,做一些简单分工,或者提前去下一家看看施工现场,晨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一点点自我,同时也找到了一点点自尊和优越感。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月底又拿了不少的工钱,心里豁亮了许多。

    有一天,他们干活的工地距离二芹居住地非常近。

    年后到土地解冻,他一直没有见过二芹了,他刚刚领了工钱,就想联系一下二芹。

    正巧二芹回话说,老宋身体不好, 最近血压不稳,今天他自己去了省城医院,中午就她自己在家。

    这天中午,晨桥推说要去见一个同学,中午下班后,他没有在工地吃饭,而是直奔二芹住处。

    他走了一段路程,又下了摩托车给二芹打了一个电话。

    “宝贝儿,你家里还需要什么吗?对了,你喜欢吃点什么?告诉我,我去的时候给你带上。”

    晨桥想起了上次去二芹家的情景,他怕二芹认为他手里没有钱,是一个穷光蛋,所以,仍然愿意在二芹跟前显摆一下。

    “你个穷光蛋,除了剩下一根黄瓜,你还能有啥好东西?”

    二芹调侃他,说他一钱不值,是一个穷光蛋。

    他虽然着急,但是,他知道有以前的基础在,他不怕二芹损他。

    “我看你这个富婆啊,什么也不缺,就缺我这个穷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