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9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返回1998-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终于,黄安民从厨房出来了,他先是笑着对张发生他们点了点头,抬手打了个招呼,然后快步走到店门外,用一根筷子,敲了敲大土蛋,侧着耳朵,像敲西瓜似的,听声。
  先后敲了两次,听了两次,然后他笑着点头,对店里喊:“好了!可以吃了!”


第224章 交口称赞
  “好!好!那就快给我们拿进来吧!”
  “对!快拿进来!”
  “我可是等了半天了,快点快点!”
  “好期待……”
  店内,张发生、候金标等人纷纷催促。
  叫花鸡在有些地方可能不罕见,但在沙洲县,甚至在水鸟市,都极少见到,大部分人都没见过。
  所以,对张发生等人来说,他们即将吃到的,是一道传说中的名菜。
  黄安民没有让他们久等,从葛良华手里接过一块不锈钢托盘,凑到那颗大土蛋旁边,另一只手拿起烤炉旁边用来捅炭灰的铁钎子,一拨那颗大土蛋,大土蛋就滚进不锈钢托盘里。
  然后黄安民就笑眯眯地端着托盘走进店里,在张发生等人期待的目光中,快步来到他们这一桌。
  张发生、候金标、蒋美丽,以及候金标带来的那位妖艳美女,有人舔嘴唇,有人咽口水,眼神都很期待。
  “怎么吃啊?是不是要把外面这层壳敲开呀?”
  妖艳美女迫不及待地问。
  蒋美丽接话,“那肯定的!外面这层硬壳,应该是泥巴吧?”
  黄安民没有卖关子,笑道:“对!你们稍等啊!”
  说着,他用刚刚的铁钎子在大土蛋上一阵敲打,发出“咔咔咔”的硬土壳的碎裂声。
  伴随着不断响起的土壳碎裂声,大土蛋的表面出现的裂纹越来越多。
  终于,有些立场不坚定的土壳碎块从上面掉落下来,跟着,掉落下来的碎块越来越多。
  露出里面散发着热气,也散发着香气的……荷叶。
  荷叶表面包裹的那几层猪网油,因为一个多小时的火烤,已经融化在荷叶上,只留下一条条蛛网似的油渍印痕。
  别说,还挺漂亮的。
  随着敲开的土壳越多,散发出的荷叶香气和鸡肉香气就越浓。
  徐同道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不禁对即将呈现出的鸡肉,也很好奇。
  终于,黄安民放下了手中的铁钎子,伸出双手去揭鸡肉外面的荷叶,看得出来他手上的老皮挺厚,但即便如此,他每揭开一两张荷叶,还是被烫得用手指去捏他自己的耳垂。
  片刻后,一股更浓的热汽从荷叶里面冒出来,随即带来的就是浓郁十多倍的香气。
  荷叶揭开了,露出里面黄橙橙的鸡肉表皮……
  “咕”
  “咕噜……”
  “咕噜……”
  徐同道忽然听见好几声咽口水的声音,不仅张发生他们咽口水,站在不远处围观的徐同林等人也在咽口水。
  太香了!
  鸡肉的香气混合着荷叶的香气,还有一些香料的香气全部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极诱人的香气。
  其实,就连徐同道也悄悄咽了口口水。
  之前硬硬的、厚厚的土壳,锁住了里面所有的香气,此时土壳和荷叶都揭开了,里面的香气这才突然一下子涌出来。
  这叫花鸡的味道如何,暂且不知。
  但只论香气的话,真的极少有什么菜的香气,能超过它。
  徐同道有点理解黄安民今天为什么大费周章地做这道叫花鸡了。
  这玩意确实适合今天这样的场合。
  不说从此一万年,起码接下来的很多年,今天在场的这些人,都忘不了今天这道叫花鸡开封时的香气。
  “这么香……我尝尝啊!”
  候金标第一个忍不住先伸筷子进去,撬了一块鸡肉,夹到嘴边,吹了吹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
  只是嚼了几口,他那双金鱼眼就瞪大了,鸡肉还没咽下去,就连声说:“唔、唔,好吃!好吃!香!太踏马香了,不仅香,还鲜得很!”
  他不夸,张发生等人已经跃跃欲试,他这一夸,张发生、蒋美丽、那位妖艳美女,哪还能稳得住?
  三双筷子几乎同时都伸了过去,开始夹、撬、戳……反正是想尽办法从那只鸡身上撕扯一块皮肉下来,然后一个个都跟上辈子没吃过鸡似的,着急忙慌地品尝。
  老实说,这一刻,站在一旁的徐同道有点点后悔自己之前没有答应和他们一起坐下来喝酒。
  他也想尝一口了。
  特别是当张发生他们很快一个个都交口称赞的时候。
  “唔,不错不错!真的很不错!”
  “这也太好吃了……”
  “这位师傅,你这手艺绝了!”
  ……
  看着这四人一边吃一边夸,黄安民与徐同道相视一眼,两人都笑了。
  两人都知道这道叫花鸡应该是打动这四个人的心了。
  跟候金标来的那位妖艳美女的称赞,不重要。
  重要的是张发生、蒋美丽和候金标都这么满意,那不出意外的话,这次承包知味轩的厨房,应该能拿下了。
  而现实也确实如此。
  等张发生他们吃饱喝足,拿纸巾擦嘴的时候,张发生起身向黄安民伸出右手,“不错!不错!这位师傅,你的手艺真的很不错!我很满意!你今天辛苦了!”
  黄安民连忙露出谦虚的笑容,伸出双手握住张发生伸过来的右手,紧紧握着,不迭地说着谦虚的话,“不辛苦不辛苦!就是一点粗浅的手艺,老板您能满意就好!就好!”
  张发生似很满意黄安民的态度,含笑的目光转向徐同道,“小徐啊!真的很感谢你给我介绍手艺这么好的大师傅,哦,对了!你现在能给我们互相介绍一下了吧?嗯?”
  徐同道笑了笑,伸手示意黄安民,“张总,这位是黄安民,黄师傅!黄师傅,这位就是我最近跟你说的张总了。”
  张发生马上跟黄安民打了个招呼,“哦,原来是黄师傅!黄师傅你好!”
  黄安民此时的态度很谦逊,“张总您好!您好!”
  徐同道见黄安民姿态有点太低,该说的正事还不提,便忍不住帮他问张发生,“那,张总你既然对黄师傅的手艺满意,那你看黄师傅承包知味轩厨房的事?”
  徐同道问完,黄安民看张发生的眼神,马上就变得热切起来。
  张发生却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笑着望向蒋美丽和候金标。
  “老侯、美丽!你们看呢?说说你们的态度吧?”
  蒋美丽满脸笑容,“我听你的!”
  候金标则显得有点无所谓,耸耸肩,说:“这事就别问我了,反正我在你知味轩的股份也不多,这事你自己做主就行了,反正我是觉得这师傅的手艺不错!可以考虑!”
  张发生笑吟吟地点头,目光又看向徐同道和黄安民,道:“我也觉得可以考虑,这样吧!马上就要过年了,等年后吧!小徐,年后你带黄师傅来咱们店里,到时候我们再谈具体的合作事宜,你们看怎么样?”


第225章 徐同道的收获
  宾主尽欢。
  张发生等人走的时候,心情都很美丽。
  黄安民走的时候,也很高兴,张发生最后的表态,等于在说:只要年后他们在待遇方面能谈的拢,他承包知味轩的事,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对他来说,自然是一件极大的喜事。
  做厨师做到他这个年纪,如果不能做上厨师长,那他余生就不可能再有多大的发展。
  除非自己下定决心,自己出去尝试开店。
  可,他们做厨师的这些年,早就见过不少同行辞职去开店,结果赔得底掉的例子。
  事实早就证明,做菜做得好的厨师,未必有不错的经营能力。
  但,想从一个掌勺师傅,一跃成为一名厨师长,又谈何容易呢?
  有点规模、上点档次的饭店、酒楼,请厨师长的时候,一般首先就会问他之前在哪里做过厨师长。
  越是没做过厨师长的,就越没机会做厨师长。
  这就很像十几年后,那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出去找工作,用人单位,总是喜欢问他们有什么工作经验。
  没有工作经验,人家就不想要。
  临走之前,黄安民对徐同道再三表示感谢,态度非常诚恳,双手握着徐同道的手,久久不放。
  而等他走后,徐同道看见徐同林等人都在品尝剩下的那点叫花鸡,徐同道眯了眯眼,也走过去,从荷叶堆里找出一缕肉丝放进嘴里尝了尝。
  刚刚张发生他们吃的时候,并没有吃得很干净,估计是为了保持大老板和女人的矜持吧!反正是剩了一些的。
  徐同道品尝后,微微点头。
  黄安民做得这只叫花鸡入味效果很好,不咸不淡,香气和鲜味确实都很足。
  从鸡肉丝的嚼劲和鲜味上来看,这只鸡应该也是黄安民特意挑选的。
  肉质不柴,说明不是几年的老母鸡,肉质也不是太松,说明应该也不是今年的仔鸡。
  从这只鸡的大小,和乌黑纤细的鸡脚来看,应该是乡下养的土鸡,还是吃稻谷长大的那种鸡。
  今天这次试菜,他徐同道好像只是起了一个中间人的作用,没什么收获。
  其实不然,他偷师成功了。
  黄安民做这只叫花鸡的全部过程,他几乎都亲眼目睹。
  除了黄安民刚开始腌渍这只鸡的时候,徐同道大概错过了几分钟,其它的过程,他都看在眼里。
  而黄安民腌渍这只鸡所用的腌料,也并不复杂,徐同道早就默记在心,他的记忆力本来就不差,要不然之前中考的时候,他也不会成为他们初三四个班,考上县二中的五人之一。
  其实,不止这只叫花鸡,实际上,黄安民今天做的几道菜,包括那道菌王汤,徐同道都把做法记下了。
  这不仅得益于他不错的记忆力,也得益于他不错的厨艺底子。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他本身就有不错的厨艺底子,学习能力又强,而黄安民今天做得菜又不多,记住黄安民那几道菜的做法,对他来说,其实并不难。
  虽说,他未必能复制黄安民今天做的这几道菜。
  但模仿个七八成,他还是有信心的。
  相比其它几道菜和菌王汤,徐同道对这道叫花鸡更有兴趣。
  他打算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亲手多试做几次,模仿不出十成的味道不要紧,他相信只要自己试做的次数够多,再结合自己做菜的经验和心得,对这道叫花鸡的做法略作调整。
  那就算他无法百分百复制黄安民做出来的效果,但应该能做出另一种味道各有千秋的叫花鸡出来。
  这……就涉及到一个正宗和不正宗的问题。
  如果将黄安民做的叫花鸡,定义为“正宗”。
  那他徐同道以后改良过的叫花鸡,就是“不正宗”的叫花鸡。
  但这一点,恰恰是他徐同道从不在意的一点。
  原时空,他做厨师的那几年,厨艺学的快,提升的快,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从来没想过要百分百复制别人做出来的效果。
  包括他当时的师傅——葛良才。
  徐同道也没想过要让自己做出的每一道菜,和葛良才做出来的如出一辙。
  因为他知道那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想要把一道菜做得和别人如出一辙,难度太大了。
  而如果换个思路,把别人做菜的手法和原理,都琢磨明白,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想法,研究出一道让自己满意的菜出来,反而会容易很多。
  至于,正宗还是不正宗?
  有那么重要吗?
  只要自己改良后的那道菜,味道也很出色,那就算不正宗又怎么了?
  学做菜,又不是学生时代的试卷考试,有标准的答案,不符合标准答案的,全部都是错的。
  徐同道认为做菜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正宗不正宗,也只是一个虚名。
  真正把一道菜做出来,端给客人的时候,有几个客人会管你做得正不正宗?
  对九成九以上的客人来说,只要你这道菜做得好吃,那就ok。
  否则,就算再正宗,也是狗屁。
  不是他徐同道自负,事实就是他在原时空学厨艺、做厨师的那几年,他真的没见过一个在做菜上,进步比他更快的。
  ……
  这天凌晨。
  店里打烊,回到住处的徐同道,找出纸笔,将今天黄安民做那几道菜的每一个步骤和手法,都记录下来。
  然后对着最后记下的叫花鸡做法,细细研究。
  这天晚上,他睡得很晚。
  ……
  年前的最后几天,徐同道变得比之前更忙。
  知味轩厨房里的每个人也都忙得跟不停旋转的陀螺似的,连带着罗宗平和罗宗山,都没什么时间来偷师徐同道的全羊宴。
  徐同道本来想在过年前,抽个时间回老家一趟,看望一下母亲、弟弟和妹妹的,想给他们送点钱,做一些过年的交代,告诉他们——他要忙过春节这几天,才有空回家。
  但年前这几天,他实在太忙了,根本就抽不出哪怕是半天的时间。
  无奈之下,他只能给徐同林放了半天假,让徐同林一个人回老家一趟,顺便帮他给家里带点钱回去,也带几句话回去。


第226章 徐同林风光回村
  腊月二十八下午。
  被徐同道放了半天假的徐同林,独自带着简单的行李,坐上回老家的乌篷船,形单影只地回到徐家村。
  虽然形单影只,但他心情不错,快进村的时候,他脸上就洋溢着归家的喜悦,其实他平时在店里的时候,穿着打扮并不讲究,衣服、鞋子常常都是脏兮兮的,但今天回家,他特意换了一身全新的衣服、鞋子,就连袜子都换了一双大红色的。
  别问为什么是大红色的,问就是闷骚!
  其实不仅是袜子,他今天穿的羽绒服,也是大红色的。
  大红色的短款羽绒服,蓝色的牛仔裤,红色袜子、黑色的皮鞋,这一身行头,让他走在回家的一路上,都是昂头挺胸的。
  脸上的笑容,都透着几分自信。
  而这种自信,他以前读书的时候,他脸上是从来都没有的。
  谁让他以前读书的时候,成绩一直不怎么样,长得也不怎么样,家境也普普通通呢!
  但现在……显然,他跟着徐同道去县城闯荡了半年后,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一种名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