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对于社会不平等的一种反抗,是对人类理想的一
种企盼和追求。文艺复兴时代,他们的这种特殊方式,对中世纪以来的传统
宗教势力表示强烈的不满和蔑视。而此时——18世纪法国空想主义者,则是
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的抗议和反叛,其中,梅叶属于法国启蒙运
动先驱者的行列。他的思想主要是针对封建专制的文化体系的。马布利和摩
莱里大体上属于与法国启蒙运动同期的思想:一方面他们另树一帜,是有别
于法国启蒙运动主流派和卢梭的第三种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在广义上也可
以算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巴贝夫则主要活动于法国大革命之后
的年代,他的特点是以人类的名义代表无产者提出种种社会要求,他是 19
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杰出代表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直接前驱。《乌托邦思想
史》的作者赫茨勒说:“就某种情况而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乃是引起
法国革命的那种精神的继续;而就另一种情况而言,则是一种对巨大动乱中
过火行为作出的合理反响。然而,不论是继续还是反响。它们都是那些同样
巨大社会力量的产物。”①
18、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独钟情于法国,他们的所有代表人物中,只
有一个例外——欧文式的例外——他不是法国人。法国空想家对法国启蒙运
动的贡献是明显的,但他们毕竟不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力军;他们对后来欧
洲空想社会主义历史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他们的时代,这个运动还
远未达到高潮。在这个意义上讲,法国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又是一种历史
的过渡。他们以空想的方式,向现实社会提出新的要求。但这种要求的合理
性还没有被社会完全认识,它本身也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
尽管如此,他们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价值。人们只有联系法国当时的现
实生活,才会深切感到他们的理论虽然属于空想范畴,但其内容却有坚实的
社会基础。下面对这几位代表人物作些简要的介绍。
梅叶,生平未详,只知道他出身在法国香槟省马泽尔尼村的一个劳动家
庭。他的父辈是纺织工人。他曾受过宗教学校的基础教育,1689年开始担任
该省某个低级教区的神甫。他出身贫苦家庭,他的工作又使他与下层人民接
触很多,而他本人也是一个压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加上他所处的时代和他
本人的追求,使他形成十分独特甚至有些奇特的文化品格。他对专制体制充
满痛恨,对下层人民尤其是贫苦农民充满同情。他虽是牧师,却决不迷信,
想来也决不会如一般神甫那样履行自己的宗教职责。他认为宗教不过是“拴
① 赫茨勒: 《乌托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0 年版,第177 页。
… Page 121…
①
住牛鼻子的绳子”,认为宗教迷信是狡猾的阴谋家所捏造。他不信上帝,认
为“万物都是物质的和有形体的,所以只有物质才是它们存在和它们的实体
②
的基础。”他反对灵魂不死的神学理论,认为思维产生于大脑,他说:“我
们用头脑 (更确切点说是用大脑)在思维、在想望、在认识、在判断,正好
像我们用眼睛在观看,用耳朵在谛听,用嘴舌在辨味,用手在触摸,用脚在
③
走路,并通过自身各部分在感受快乐和痛苦一样。”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基
本思想,就是消灭私有制,建立以财产公有制为基础的自由联盟。他说:“同
一城市、同一乡镇、同一教区的全体男女,应当构成一个家庭,彼此看作兄
弟姊妹,同父母的儿女。他们应该象兄弟姊妹般互爱,从而彼此和平共处,
共同享用同一种食物或相似的食物,有同样好的衣服,同样好的住所,同样
好的寄宿处,同样好的鞋子;另一方面,人人应当同样做事情,即从事劳动
或作其他某种正当的、有益的工作,每人应当按自己的行业,或考虑到某种
工作对象比较需要、比较适当,并按照环境和季节来工作。这一切不应当在
一心只想独断独行地、横暴地统治别人的人的领导下进行,而只应当在最英
明、最善良、极力想发展和维持人民的福利的人的领导下进行。”④
梅叶的哲学倾向是唯物主义的,他的政治倾向是社会主义的。他的理论
颇得伏尔泰等法国启蒙人物的赞赏。然而,他与他们其实有别,他们的立场
毫不例外全站在新兴资产阶级一边,而他则是法国贫困阶层的代言人。在这
方面,他甚至与卢梭都很不一样,卢梭只管为穷人呜不平,骨子里还是资本
主义文明所必需和喜爱的货色——卢梭为所有的穷人鸣不平,他则代表穷人
中的贫苦农民与无产者。或者说,卢梭代表的是富人中的穷人,穷人中的富
者,他所代表的则是法国最贫穷的人。
梅叶流传下来的著作,只有一部《遗书》,而且这部《遗书》,还是由
他根本无缘见面的伏尔泰为他出版的。
摩莱里,也是一位教士,而且是一位文学人物。他在他的时代不很知名,
但后来的研究者对他都很重视。赫茨勒评论他的历史地位时说:“我们如果
不把他看作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至少也应看作是最杰出的先驱。”①
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他留下一部《自然法典》和其他几部颇有影响的著
作。
摩莱里的空想思想同样以人性与人的自然状态说为出发点,但他的自然
状态与卢梭理解的自然状态不一样。他理解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公有制的原始
社会形态,在这样的社会形态里,人人劳动,相互友爱。他的自然状态说的
理论,目的在于反对私有制。他说:“就人的本性来说,人不是懒惰的,而
②
是后来变懒的。”为什么会变懒呢?因为私有制在作怪。他认定“私有制其
③
实是一切社会罪恶的根源和原因,summi materia(万恶之源)。”mali
他反对私有制的态度坚决而彻底,甚至一切与私有制相关
① 转引自《欧洲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7 年版,第500 页。
② 同上书,第502 页。
③ 同上书,第503 页。
④ 同上书,第505—506 页。
① 赫茨勒: 《乌托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0 年版,第182 页。
② 转引自《欧洲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7 年版,第510 页。
③ 摩莱里: 《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182 页。
… Page 122…
的政体形式也统统予以反对,即不但反对私有制基础上的君主专制体
制,连同样基础上的共和制也不赞成。他一生的基本攻击对象就是私有制,
他的奇异之处在于:他反对一切私有制,但不一定追求民主,也不一定追求
共和。实际上,若从他的《民主论》和《巴齐里阿达》等书中表达的思想看,
他似乎更倾心于君主政体,而且在君主政体中,他显然更喜欢世袭君主制,
而不欣赏选举制。在他看来,唯有建立公有制,唯有达到人人劳动、财产共
有的社会状态,才算到达理想社会。他说:
“世界是一张饭桌,它足以陈列所有共餐者所需要的一切,桌上的菜肴
或者属于一切人,因为大家都饥饿,或者只属于某几个人,因为其余的人已
经吃饱了。所以,任何人都不是世界的绝对的主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要求
①
这一点。” 一方面,他主张公有制;另一方面,他又欣赏君主制。他的高见
是在公有制度下,人们把自己的权力交给君王,然后达到共同幸福的目的。
这理论不但具有强烈的空想特色,而且很不合乎逻辑——既然公有制还要国
王作什么呢?他思想在他的时代绝对不是什么显学,但对后来的巴贝夫却有
很大影响。巴贝夫在法庭受审之时,便直言不讳,称他为自己的导师。
马布利出身贵族家庭,他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孔狄亚克的表兄。他曾在法
国外交部任职,以后曾转而作为法国代表同普鲁士驻法大使谈判,并且签订
了普法联合反奥地利条约。但他是一位激进主义者,为专制政权服务,非他
所愿。他虽然有条件在“仕途”路上得到一个“锦锈前程”,却终于离开政
府,转而成为专制体制的坚决反对者,并一步一步走向空想社会主义。马布
利的这一选择看似不打紧要,法国政府失去一个刀笔吏,西方哲学史上却增
①
添了一位思想家。马布利认为“社会在形成时,没有私有财产。”换句话讲,
私有财产绝非天然合理的。他也不同霍布斯关于人与人的关系是狼的理论,
②
他说:“既然还没有财产,就不可能有贪婪。”他认为私有制的产生,一部
分原因,是因为人类中有部分懒隋分子,只想享受,不想劳动,结果引起别
人的不满,最终导致公有制的瓦解;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主持分配的人员
不能秉公行事,心地贪婪,从而把应该属于公共共有的财产以非正当手段据
为己有。
马布利痛恨私有制,认为私有制乃是最不公正、最不合乎理性的制度,
他说:“谁能看不到我们的社会被分成了不同的阶级,人们由于土地私有制、
贪婪和虚荣,而且有不用说是不同而是矛盾的利益呢?怎么能使终日辛劳、
难得温饱的工人,相信这是他最好的处境,怎么能使农夫相信自己的处境是
与地主同样好的呢!”③
马布利的空想主义思想中,理性占有最大成份。他反对私有制,就是认
为私有制不合理性。他主张公有制,则认定公有制乃是“自然的规律”,是
“理性的要求”。他说:“自然界以千百种不同方式向我们说,你们都是我
的孩子,我同样地爱你们每一个人,我给你们以同样的权利,我使你们担负
同样的义务,所有的土地都是你们每一个人的财产,你们离开我的怀抱的时
候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不喜欢这种状况了呢?”④
① 摩莱里: 《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188 页。
① 转引自《欧洲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7 年版,第514 页。
② 同上书,第514 页。
③ 同上书,第513 页。
… Page 123…
马布利注重理性,因为重视理性,他的空想学说颇有些哲学意味,虽然
其理论模式依然不出人的原始自然状态说这样一种非实证性的理论推论。同
①
时他又十分强调平等的价值,他说:“平等是最大福利的源泉。”我在前面
说过,法国18世纪思想家中,重视自由的多而强调平等的少,卢梭是社会平
等的鼓吹者。卢梭之外,马布利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平等观念予以崇高评价
的思想家,同时,他极力推崇公有制基础上的共和制。理性思维,平等意识,
共和要求,成为他的公有制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特色。他说:“我一直怀着一
个愿望,想到那里去建立一个共和国,在这里,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穷
人,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是兄弟,这个共和国的第一条法律就是禁止
财产私有。我们把我们的劳动果实都送到公共仓库去,这些果实都是国家的
珍宝和每个公民的财产。家长们每年选出家政管理员,这些人员的职责按照
每个人的需要分配必需品,按照公有制对每个人的要求分配工作,并维护国
内的道德。”②
马布利思想的另一个特点,是他关于暴力的理论,他不认为暴力必定引
起骚乱。他公然说:“公正的原则是允许人民拿起武器,反抗破坏法律或滥
用法律来窃取无限权力的压迫者。”③
马布利博学多才,除去在空想社会主义方面的贡献之外,他还是重要的
历史学家和道德学家,而且他有很突出的行政外交才干。他的历史著作《罗
马史要》、《希腊史要》和《法国史要》,均有相当影响。马布利的代表作
有《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哲学家经济学家对“政治社会的自然和必然
的秩序”的疑问》、《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等。
巴贝夫是马布利、摩莱里空想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主要活动,
与法国大革命约略同时。他是法国革命中“平等派”的杰出代表,被赫茨勒
称为“在法国革命的后期,我们注意到了可以称之为第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
的人物”,并评价他说:“他以一个对文明社会制度的批判家和理想社会的
画家而著称。然而,他是一个更加伟大的政治革命家和判逆者。他把晚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