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之秃斑尚有数处。某医院同时采用内服外涂措施,治疗数
月依然如故。改用牛奶注射于患处皮内,实在痛极难忍,而强
忍之,每周一次,又治数月,仍无进展。于是邀余用中药治疗。
诊得脉弦细,舌淡红,知系本元不足,加以作务劳心,渐致气血
亏损。经曰: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又曰:肾藏精,肝藏
血。肝肾精血充足则美髯而华发;精血衰少,则须颓发落。故
其治法宜调养肝肾,益精补血,精充血足秀发自生。选用《医
宗金鉴》之“神应养真丹”化裁,并变通其方,且改丸剂为汤剂:
大熟地12g制首乌15g黑芝麻15g白芷3g白蒺藜
6g菟丝子9g当归9g川芎3g桑椹子15g侧柏叶
15g
自9月12日~12月5日,共服五十五帖,斑秃处华发复
生。据患者自述服二十帖后,发已不脱,秃处渐有头发生长,
又服三十余帖,即完好如初。
按:脱发一症,多因肝肾亏损、血虚不能上荣,风邪乘虚而
入所致,此为虚证,“神应养真丹”为的对之有效良方。如因肝
气郁结不畅,以致气滞血瘀、发失所养者,则须疏肝解郁、活血
化瘀,《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用之有效。余尝见脱发而口
苫咽干、胆热脾虚者,投小柴胡汤而得效(见“小柴胡汤治验
选”)。而余临证所见仍以肝肾亏损为多,用神应养真丹外,黑
芝麻、桑椹子、侧柏叶亦为养血生发之妙品,少佐白芷以通窍
道,则其效更彰也。
简易便方愈臁疮
余素习中医内科,旁及女科及针灸,通常不治外科病。然
亦常有外科小恙前来索方者,盖图便利也。一日有黄姓翁前
来就诊。翁患臁疮,病灶位于左足胫骨前面下三分之一处,溃
疡面约1.5cm×1.5cm,稍凹陷,滋水流溢,其色黑浊腥臭。溃
面周围掀红漫肿,有6cm×6cm大小。患者系两月前被摩托
车撞伤胫部而病。病发后辗展医治,耗资千元有余而病足依
然。余偶发遐想,不受常规之法约束,处方用药一随己意,内
服外敷双管齐下。内服用四妙汤加味,以清利湿毒兼以益气
活血。方为:
生黄芪30g金银花30g全当归15g生甘草6g地榆
15g炒黄柏9g赤芍9g每日一剂,水煎服。
外用地榆粉撒掺溃疡面,以敷料包扎,一日一换。经治六
日后红肿显著消退,疮面滋水渐干,溃面收敛近半。遂停止内
服,专事外敷。不意连敷旬日,病灶虽敛而终不愈合。患者有
一友人忽至病家探望,嘱以鸡蛋煮熟取黄,以文火熬取蛋黄
油,以此油调地榆粉外敷患处。黄翁依法施行,不数日疮口平
敛.肌肤完好,惟病灶处皮肤尚留褐色未褪,然已得临床治愈
之效矣。
臁疮虽非大病,常多久治不痊,耗伤气血,抑郁精神,损人
真元。少数毒力强盛,尚有恶变可能,因而切莫以病小而掉以
轻心,致遗祸殃。此病成因,总由湿热下注、瘀血凝聚而成。
故无论内治外治,须以清热利湿、活血行瘀为大法。前用四妙
汤,方中银花、甘草、地榆、黄柏解毒利湿清热;当归、赤芍活血
化瘀;黄芪益气扶元、内托敛疮。全方药仅七味而方意周匝,
是故能见速效。
治疗药中地榆及鸡蛋黄油为关键之品。地榆昧苦酸,性
寒,入肝与大肠经。具凉血止血、泻火解毒敛疮之功。地榆炒
研成粉,外敷烫火伤效验卓著即是其例。用以敷治臁疮效果
亦佳。鸡子黄性味甘平,人心肾两经。功能滋阴养血、润燥熄
风。因而鸡蛋黄油既可内服以治肺结核之类消耗性疾病,外
敷善治烫火伤及热、湿疱疹、皮肤溃疡,因秉滋养之质,利于改
善病灶局部营养条件,故用以收敛溃疡,功效独特,与地榆粉
相须为用,则相得益彰。
'附'鸡蛋黄油制取法
取鲜鸡蛋数枚,以红皮者为佳。煮熟,去壳及蛋白将蛋黄
置金属勺内,以文火加热,并时时翻动勺内蛋黄。约十分钟左
右即可出油,此时蛋黄渐变黑褐色。及时将油倾人盛器内,继
续煎熬,直至蛋黄焦枯。一枚蛋黄约可出油2ml,收储备用。
阴茎损伤性炎肿治验
朱科长年过不惑,于1977年初,小便无故出血,亦无痛
感,用止血药十余日而血止。至3月初尿血复至,肉眼可视见
红色,镜检则出血满视野矣。在某医院作膀胱镜检未见出血
部位,亦无病灶发现。然阴茎中已被器械严重擦伤又复感染
而致脓血时流。且小溲反频,每溺时,疼痛彻心。夜间被中受
热则阴茎勃举,举则痛不可忍,不得已将阴茎露丁被外而睡。
注射糜蛋白酶数十支,脓血仅仅稍减,疼痛则依然如故。至4
月16日已经月余,始服中药。余诊其左脉浮数,按之软,左尺
为甚。右弦细带滑,苔薄腻,质胖淡,中多裂纹。合参四诊,显
系肝肾不足于内,阳道瘀肿于外。盖男子之外阴,由肾精涵
养,肝脉绕络。治法当从肝肾入手,滋肝肾之真阴以治本,泄
肝肾之相火以治标,稍兼祛瘀通络、清热解毒以消肿胀。为订
一方:
生地9g杞子15g炙龟板24g炒黄柏6g知母6g
金银花9g 留行子6g 石斛12g炒白芍9g淮牛膝
15g三七粉1.5g(吞服)
上方加减服至九帖时,脓血显减,疼痛亦微,夜间已可复
被而睡,又进三帖,诸症俱除。
妇 科 类
吴竺天临床经验方应用
业师吴竺天先生,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主
任医师,浙江余姚人,早岁毕业于丁甘仁先生创办之“中国医
科大学”。先生擅长妇科,精研医理,娴熟临诊,因而名播遐
迩,求诊者门庭若市,日无虚夕。行医数十年来治愈妇科疑难
杂病及不育症不可胜数,《解放日报》曾以“孩子满天下”为题
予以报道。七十年代以后,多种报刊报道先生事迹甚多,此处
不遑列举。先生因诊务繁忙而无暇著述,乘此拙作梓行之机,
选辑先生经验方七首以广流传.并借以了先生“为杏林耕作,
为病家造福”之芳德夙愿。
一、当归补血汤
功能:益气养血、固崩止漏。
主治:妇人经行过期不止,经血淋漓,崩中漏下。
药物组成:党参12g 当归9g炒白芍12g木香4.5g
制香附6g 生地炭12g藕节炭12g川断
12g狗脊12g 玫瑰花1.2g 震灵丹12g
(包)
加减法:出血严重者可加入阿胶烊化后冲服,腹不痛者
木香、香附亦可酌减,腰不酸者川断、狗脊可去。
孟城按:先生使用此方时,极少不用木香、香附、川断、狗
脊,盖因妇女多见腰脊酸软一症,故常用川断、狗脊。至于木
香、香附,先生曾曰:“人身血贵流通,调经当以行气为主,古人
云‘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即是固经止漏之剂,亦不能一味
收敛止血,必兼行气方是正法,始不至有经止瘀留之弊。”师治
崩漏用以止血者常为生地炭,藕节炭而不用他炭。生地补而
性凉,藕节涩而兼通,此二味常与震灵丹同用。妇人经行将
净,经血淋漓不断者,用震灵丹(12g)布包入煎,止血净经颇
具卓效,然经行伊始者无效,是谓“避其锐气,击其堕归”者
也。
先生于妇科方中恒用玫瑰花,余举以问焉,师曰:“玫瑰花
不仅疏气,而且行血,妇科病以凋气血为先,故常用此品也。
如病妇素来大便不通者,则易以月季花,因月季花破血通经,
兼能通便,常用量为4.5g。”
二、加减桃红汤
功能: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经前腰酸腹痛,经行不畅,或瘀滞内阻
之经水淋漓不止。
药物组成:川断12g 狗脊12g 当归9g 川芎9g桃
仁12g红花6g木香4.5g制香附6g丹
参12g鸡血藤12g玫瑰花1.2g
加减法:月经闭阻者,三棱、莪术(各用15~30g)、留行
子、茺蔚子、赤芍等可加入。胞宫不温者仙灵脾、阳起石、紫石
英等又可选用。若下元虚寒较甚者,肉桂、干姜更宜益人。腹
中胀满者,须兼乌药、娑噜子。
孟城按:方中川芎一味乃先生极为善用之品,曾谓余曰:
“此物少用则升散行血,能治头目疼痛,常用量为2.4~4.5g。
用其一般剂量(9g)则善能调经,行气活血两兼其功。重用
(15g)则反能收缩子宫,减少出血量。”又先生常重用川芎以治
孕妇胎位不正,加入安胎方中,每收良效:
三、加昧舒肝汤
功能:行气活血、舒肝凋经、清热通络、化瘀消癥。
主治:经前乳胀、腹胀,输卵管阻塞或积水,附件炎,卵巢
囊肿等。
药物组成:柴胡9g川楝子9g木香4.5g制香附6g
红藤30g 麦芽15g 败酱草30g 炙鳖甲
12g炙山甲12g桃仁12g 苡仁12g 玫
瑰花1.2g
加减法:宫寒加仙灵脾、阳起石、紫石英、仙茅等,大便不
通加生大黄4.5~9g(后下),腰酸酌加川断、狗脊、仙茅、仙灵
脾、补骨脂、杜仲等,腹中有块加三棱、莪术。
孟城按:先生以此方加减治愈卵巢囊肿者甚多,余曾以
本方随证化裁治愈一例子宫肌瘤。患者姓夏干部,年近四十,
B超示2cm×3cm,4cm x 4cm子宫肌瘤各一枚,平素月经不
调,经行胸乳胀痛。以上方加减服用二月余,复查肌瘤消失,
经行正常而愈。
先生曾为余论述卵巢囊肿之成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法则:
“此病之得,多在经期行房或房事后不慎受凉,下焦阳气被郁
而不运,遂至气滞、瘀凝,结成瘕块。本病以祛瘀消炎为治则
大要,佐以舒肝和气、发育子宫。阳起石、仙灵脾、紫石英等俱
为发育子宫之品。如方中加入当归、怀牛膝温补肝肾而流畅
血分,其效更速。至于山甲、牡蛎等软坚通络之品,可根据病
情选用。方中败酱草如若缺货,可以紫花地丁代用,但地丁之
功效不如败酱为优。治本病须注意大便通畅否,便秘不通者
以通便为要着,便畅则肠中积垢俱去,经络易于畅达而癥块易
除也。故方中每用蒌仁、生大黄,如饯以枳壳则更好。治此病
时不能强行攻破,只可因势利导。每当月经临行之时,须重用
行气破血之品,经血以多行为佳,血通则瘀去,瘀去则病消。”
方中用桃、米仁之意,先生曾释曰:“卵巢囊肿必有瘀血留
体,用桃仁意在通瘀消肿。而卵巢既有囊肿,必至阻塞不通,
体内分泌物(多为粘液)必积滞其间,故用米仁以消之。”
四、舒肝调经汤
功能:舒肝解郁、活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经行乳房胀痛,婚后不育。
药物组成:柴胡9g川楝子9g木香4.5g制香附6g
麦芽15g 当归9g 丹参12g 淮牛膝12g
炙鳖甲9g 炙山甲9g 赤芍9g 玫瑰花
1.2g
加减法:输卵管积水或有囊肿者加红藤、败酱草;大便不
畅加生军,能一日便下二、二次更佳。其余加减悉同加味舒肝
汤方。
孟城按:本方与加减桃红汤为姐妹方,同为治疗月经不
调之主方。本方侧重疏肝解郁,而加减桃红汤则侧重活血祛
瘀。此两方及当归补血汤为先生临证时使用频率最高之方
剂。先生曾谓其临证时所诊最多之证为经前乳房胀痛而有
块,少腹两侧作痛不舒,经净则诸症如失。患者多婚后八、九
年仍不育,治以逍遥散合调经之品加减(即本方),肝舒经调则
自能受孕。
临床亦可见到血热瘀滞型月经不调,证见经行先期,经前
或经后腹痛,按之痛甚,经行量多色赤或紫,唇红口干,心烦失
眠,尿黄便秘,脉象弦数,舌红苔黄。治当凉血活血以调经,先
生常以生地、赤芍、丹皮、元胡、当归、川芎、红花、制香附、炙甘
草等出入为剂,但先生未拟定处方,因而附志于此。
五、止带方
功能:清热凉血、化湿止带。
主治:白带
药物组成:白薇12g藕节12g扁豆花9g玫瑰花
1.2g
加减法:黄带加椿根皮9g、粉萆薢12g;赤带加银花炭
12g、生地炭12g或加茜草炭、贯众炭。腰酸加川断、狗脊。纳
差加焦六曲。预防子宫癌加土茯苓30g、鬼臼12g、龙牡各
30g。
孟城按:本方为先生临证治疗带下之方,不论证之寒热
虚实,随证加减,皆可应用。据先生经验,患者如见带净则经
至,经净则带下现象,宜认真检查,须防宫颈癌。先生平素并
不单独为病人治疗带下,而常于治疗其他妇科病之对症处方
中,合入本方,病愈带净,一举两得。
侍诊时余曾就方中使用扁豆花,举以请益。师谓扁豆花
不仅善清湿热,且有收敛作用,故白带频下者用之多效。
六、安胎方
功能:补肾清热,安胎保胎。
主治:妊娠胎动不安。
药物组成:川断12g狗脊12g菟丝子12g钩藤15g
(后入)
加减法:习惯性流产孕妇,可用本方合补中益气汤同用。
羊水过多者加黄芩、白术、焦六曲、茯苓、冬瓜皮、赤小豆、藿苏
梗等品。先兆流产可以本方加党参12g,当归6g,白芍12g,生
地炭12g,藕节炭12g,玫瑰花1.2g,以益气养血、安胎、止红,
红止则胎自保。
孟城按:先生曰:“孕妇补腰最为重要,补腰即所以安胎保
胎,故安胎方用川断、狗脊、菟丝子以补肾壮腰。安胎须兼清
热,故加钩藤清肝热,不仅安胎,还防子痫。”“若妊娠五月后,
胎全不动者,可于上述安胎药中加入川芎9g,可以动胎气,且
使生产时顺利。”
胎动不安除外界客观环境、生活起居及诸病理因素造成
之外,孕妇妊娠期内服药不当,亦是重要原因。故孕妇有病,
服药宜慎。师屡曰:“胎前破气之药不能用,祛风活血之品如
桂枝、羌独活、牛膝、木瓜、络石藤等均不能用。如有痹症疼
痛,可用丝瓜络、桑枝、秦艽之属。师且一再叮咛:“孕妇不妨
用行气之品,然不可用香附,用之不慎易致堕胎。”
七、妊娠恶阻方
功能:芳香化浊,和胃止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