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经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中世纪经济史-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钟因此迅速传遍全欧洲,从而使钟表业作为一个新行业发展起来。 

    纺织业是这一时期西欧最主要的手工业,它的发展与纺织技术方面的革 

新是分不开的。前面我们提到了用水车漂洗布匹的情况。12世纪90年代, 

西欧出现了一种脚踏综线织布机,这使普通布的生产速度大大加快,以致一 

个织布工能教好几个纺纱工忙于供应棉纱,从而要求有一种新的纺纱机与之 

相适应。1280年这种纺纱机终于出现了,虽然它没有锭翼和踏板,但已经增 

加了纺纱的生产。15世纪末期开始,这种纺纱机又先后增加了锭翼和踏板, 

纺纱速度因此进一步加快。这时,自动纺车和卧式织布机也出现了。 

    纺织品消费的增加,为造纸业提供了可贵的原料;13世纪眼镜的发明又 

使书籍市场骤然扩大。这一切都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13世纪末,水力被用 

于捣制纸浆。15世纪40年代,美因茨的古登堡出现了活字铸版,从此,印 

刷业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此外,武器制造、造船业等行业的发展,也 

都和技术进步息息相关。 

    这一时期,尽管手工业技术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封建行会的束缚,这 

些技术进步所隐含的生产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大多数手工业作坊规模 

都不大,只是作坊主带着几个学徒、帮工一起劳动,工具的数目受到限制。 

在他们的“固定资产”中,最贵重的莫过于熔铁炉、钟表匠和其它金属工人 

的铸模、面包房的烤炉和酿酒厂的发麦芽窑等,当然还有织机。只有那些由 

行会会员共同集资兴办的作坊和工场才达到较大的规模。这种局面到了 14 

世纪以后才开始逐渐被打破。然而,虽然大多数手工业作坊受到行会的束缚, 

但从总体情况看,手工业特别是城市手工业的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尼德兰 

的佛兰德尔,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南部,即北至布鲁日,南至佛罗伦萨的狭 

长地带,是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尼德兰南部的佛兰德尔、不拉奔等地,呢 

绒业在13至14世纪时已经相当著名。布鲁日、根特、伊普尔等城所出产的 

呢绒质量优良,西欧除意大利北部各城市外,其他城市都无法与之匹敌。14 

世纪时,这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最早萌芽的主要地区之一。尼德兰北部的荷 

兰、西兰等地,毛织业、麻织业、造船业极负盛名。在意大利,由于处在地 

中海贸易和东西方贸易的战略位置上,富裕的商人们给手工业的发展注入大 

量资金。因此,从11世纪开始,手工业生产日益发达。12—13世纪时,手 

工业的分工已相当细,行会的数目随之增加。米兰盛产丝绒和武器,威尼斯 


… Page 25…

则以玻璃制品著称。在佛罗伦萨,毛织业很发达,经常从英国和西班牙输入 

羊毛原料,还从英国、佛兰德尔、莱因河一带购进粗制呢绒进行加工染色、 

转口运销,赚取巨利。14至15世纪时,这一地区的手工业生产有了进一步 

发展。威尼斯的造船业颇为发达,丝织业和玻璃制造业驰名欧洲。它还生产 

大量的亚麻布、呢绒、武器、蜡烛、镜子等,运销各地。佛罗伦萨成为意大 

利北部最大的手工业中心,14世纪初期就已形成了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 

1338年,在佛罗伦萨大约有200家从事呢绒生产的手工工场,产额大约为8 

万匹呢绒。其他城市如热那亚、比萨、米兰等,手工业生产也都较发达,并 

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德意志,12—13世纪时,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发 

展。特别是南部地区的莱因河和多瑙河一带,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如科伦、 

奥格斯堡、纽伦堡、乌尔姆等。这些城市靠近边境,纺织业和金属制造业的 

产品,不但供给地方市场,而且向国外输出。14—15世纪时,德意志的城市 

手工业处于繁荣时期,呢绒,亚麻等手工作坊分布很广,并有较远的市场。 

武器制造、金银首饰、旋工、镂刻艺术也很发达。西部和南部地区,城市有 

了进一步发展,形成莱因同盟和士瓦本同盟。这些城市和北部结成汉撒同盟 

的各城市,有着不同的特征,手工业特别是金属制造业和毛织业占有重要地 

位。法国、英国等国的手工业也都有相当的发展。在法国,11至13世纪时, 

马赛、波尔多、里昂等城市已有相当发达的手工业,如棉织业、制革业、毛 

麻纺织业等。英国的手工业到15世纪时发展起来,主要以毛纺织业为主。 

     此外,这一时期的广大农村地区,手工业并没有因城市手工业的发展而 

窒息,相反,由于交换的逐步扩大和12世纪开始小土地持有的逐步发展以及 

不受行会束缚等,农村的手工业同样有所发展。例如,在12—13世纪西欧各 

地出现的开采银、铜、铁、锡、铅、金等矿藏的热潮中,一些矿工们往往就 

地建立起锻炉,进行金属加工生产。15世纪时,在英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 

众多的家庭手工业者。 

     16世纪以后,西欧的手工业生产继续向前发展,且速度大大加快,但在 

手工业发展的地区分布上却有了显著变化。这是因为:一方面,15世纪末和 

16世纪初美洲的发现和到东方的新航路开辟的造成的西欧对外贸易扩大,以 

及西欧本身的人口增长、大城市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西欧手工业 

产品的市场大为拓展;另一方面,新航路的开辟同时又引起航道改变,使整 

个西欧的经济重心发生变化。这一时期,手工业成就最为突出的是荷兰(1581 

年成为独立的共和国,在此之前属尼德兰。)和英国。荷兰造船业享有很高 

的声誉。荷兰船坞建造的船只不仅供应自己船队的需要,而且供应西班牙、 

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其他国家对船只的部分需要。荷兰造船业的规模巨大, 

而且分工发达,制帆、缆索、铸锚等都发展成为专门的行业。其他行业也很 

兴旺,中世纪结束前后,荷兰的雷登已成为全欧洲毛织业的最大中心,年产 

呢绒约10万匹;海尔伦则在亚麻业中占支配地位;蔗糖精炼、丝织业、陶瓷 

业、印刷业等虽然发展较晚,但都很快获得国际声誉。英国的手工业在 16 

世纪以前并不怎么发达,以毛织业而论,英国人自己只能制造少量粗呢,每 

年以大量羊毛原料输往佛兰德尔。从 16世纪后期以后,特别是到了17世纪, 

英国的各类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毛织业在英国经济中始终占 

有重要地位。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发展更为迅速。煤炭生产自16世纪至17世 

纪中从20万吨增至300万吨,它不但使燃料供应获得保障,而且引起了贸易 

和采煤所需工具和设备生产的增长。铁矿开采和冶金业是同步发展的,17世 


… Page 26…

纪初,英国各地的鼓风炉已达100多座,估计年产25000吨生铁。其他如建 

筑、造船、武器制造、造纸、玻璃制造等都有很大发展。法国、西班牙等国 

的手工业也有较大发展。法国的丝织品在欧洲占支配地位,亚麻织品则占领 

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市场。在造纸和印刷业方面,法国已成为当时最大的三个 

纸张和书籍供应者之一,玻璃器皿和铁器生产也迈开了步伐。至于西班牙, 

手工业生产在16世纪前期一度呈现繁荣景象,但到16世纪下半期,则很快 

又衰落了下去。那些在上个世纪时处于最发达地位的地区如佛兰德尔,南德 

意志和意大利北部,却在竞争对手的排挤下,失去了原来的领先地位,只在 

部分领域保持着一席之地,如佛兰德尔的挂毯业。 

     16世纪以后,在手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14世纪就开始萌芽的 

资本主义生产也在这一领域迅速发展起来。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在 

尼德兰、英国、法国等地不断增多,一些规模和人数都引人注目的手工工场 

已不再是个别。 



                            3。商业与国际贸易 



     中世纪早期,自然经济在西欧一直占统治地位。生产主要是用来满足自 

己的需要,产品的交换非常有限。罗马时代与商业活动息息相关的城市几乎 

完全没落,有的成为设防据点,有的是封建诸侯或主教的驻地,在经济活动 

方面几乎和农村没有区别。这时的商业活动,仅仅是把在少数地方生产而又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如铁、铜、盐等以及从东方运来的丝绸、珠宝、 

香料等运销到各地区贩卖。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和贸易是在10世纪之后 

随着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独立的手工业者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 

      (1)商业、国际贸易的兴起与初步发展 

     10至11世纪,随着独立手工业者的成长,交换进一步活跃,集市逐渐 

兴起,城市因此复兴起来。从此,城市商业开始发展。起初,交换和市场也 

是很有限的,商业活动的范围还是狭小的。最初的商人们往往同时也是手工 

业者,经营方式是“前店后场”,生产和销售融为一体。在11至12世纪, 

在西欧的城市里不断地产生出一大批不再从事手工业生产,只经营商品交换 

的商人。他们开始形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以经营商业作为独立的职业。 

这些商人起初主要是行商,后来逐渐定居于交换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有些 

商人还经常把城市商业与外地贸易结合起来,将本地区的商品运销到遥远的 

地方去。12世纪以后,城市商业有进一步发展。通过小型的地方集市,城乡 

间的商品交换也日趋活跃。这种地方集市通常设在城市广场或教堂附近,周 

围的农民都在这里出售农产品,购回城市手工制品。 

     12至13世纪,西欧各国间的贸易已普遍发展。贸易主要是通过定期集 

市进行。这种定期集市,不但交换欧洲各地的产品,甚至还有来自东方的名 

贵特产。当时,西欧的布鲁日、科伦、法兰克福、日内瓦、里昂等地都以大 

型定期集市闻名。但最有名的还是法国香槟集市。香槟位于地中海与北方主 

要商路的交叉点,在香槟伯爵的领地内,由相邻的4个市镇 (特鲁瓦、普洛 

温、兰尼和巴休尔)连续进行6个为期一个半月的集市。这里集中了西欧各 

国的商品,如法国的葡萄酒和丝织品、佛兰德尔的呢绒、英国的羊毛和铅锡、 

德意志的毛皮和金属制品。此外,还有意大利商人带来的东方香料。这种定 

期集市是职业商人们集会的场所。它们是交易的中心,特别是批发交易的中 


… Page 27…

心。只有地方诸侯有权设立这种定期集市。诸侯们常在一些城市设立集市, 

但并不是每个重要的中心城市都有集市,有些一流城市如威尼斯等一个集市 

也没有,赫赫有名的香槟却是无关紧要的地方。这种定期集市在法律上有特 

权地位。举办集市的土地是有特殊协议保护的,如有人侵犯它,必将受到严 

惩。前往赶集的人受到地方诸侯的保护。“集市警卫队”维持着集市的秩序 

并行使一种特殊的司法权力,经他们盖过图章的契约具有特殊的约束力。同 

时,为了广泛吸引前来赶集的人们,还设置了一系列特殊权益。如“特许权” 

规定,赶集的商人在集市以外犯罪或欠债,别人不能对他进行报复性处分, 

也不能在他赶集市期间没收他的土地。还规定在集市期间暂停诉讼和法律处 

分。最受珍视的是暂停禁止取息放款的法规,同时规定了利率的最高限额。 

最有名的香槟集市在13世纪下半期达到顶峰,14世纪初开始衰落。这主要 

是因为固定商业代替行商的缘故,也由于意大利到英格兰和佛兰德尔的直接 

航运的发展改变了西欧各国的通商线路。西欧其它集市的衰落要迟一些,14 

世纪后仍在继续发展,直到16世纪,才完全丧失了它的商业重要性。 

     随着城市商业和国家间的集市贸易的发展,西欧各地间的商品交换日益 

频繁,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地区性贸易中心。到14世纪,西欧已出现4个区 

域性贸易区:①地中海贸易区。这是欧洲南部最大的贸易区。它以意大利的 

一些城市,特别是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为中心。这个区占据了东西方交通 

的要道,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枢纽。其商业活动以中介性贸易为主。在贸易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威尼斯的商人。②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这是以佛兰德尔 

城市,特别是布鲁日为中心。德意志北部、尼德兰、英国、斯堪的纳维亚诸 

国都参与这一区域的贸易。这一地区还通过海上航道和内河,与地中海贸易 

区进行密切的贸易联系。③汉萨同盟。这是14世纪中期由德意志北部城市汉 

堡、律伯克等联合了北欧100多个城市建立起来的贸易集团,其目的在于获 

取这些城市在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中的地理优势。德意志北部的这些城市地 

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与南部地中海沿岸以及西欧佛兰德尔之间的中心位置, 

有利于发展对各地区的贸易。④不列颠贸易区。在该区内,意大利商人起着 

重大作用。他们很早就在不列颠设立了许多商号。因此,不列颠贸易区与地 

中海贸易区是紧密相连的。该区与汉萨同盟的贸易关系也较密切。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使西欧与东方的贸易逐渐扩大,到14至15世纪 

时,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由于当时欧亚两洲都处于封建时代,自然经济 

占主导地位,商品交换很不发达,所以商品结构主要是供封建贵族消费的奢 

侈品和地区特产。当时,西欧从东方进口的商品主要有中国的丝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