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本草纲目拾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3-本草纲目拾遗-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卷七藤部
松萝
内容:山川志∶出武当山,生尖峰古木上,长者丈余。 
治蛇虎伤,汤火烙伤,及顽疮等症药性考∶松萝甘平,能平肝气, 怒痰热,温疟吐痢, 
头 
能探吐膈痰,去热。 

卷七藤部
松上寄生
内容:利水导痰,除胸中热。 

卷七藤部
枫上寄生
内容:汪连仕云∶吊杀猢狲,一名上树猢狲,又名铁角狲儿,乃枫树上风木藤,至年远,结成 
连珠 
傀儡。能追风,不换时刻,酒蒸服,加金雀根土、当归、石床花根,石蚕,治瘫痪勾急之要 
药。 

卷七藤部
蛇莆藤
内容:职方典∶产福宁,茎细,叶如猴耳。 
治喉齿百病。 

卷七藤部
李头藤
内容:职方典∶产福宁,其藤腐朽者,可代香用。 
止呕血活经络。 

卷七藤部
龙须藤
内容:粤东小录∶藤产东莞,微细如发,直起数丈,无一节,常飞越数树,如千百游丝牵缀, 
红者 
名红龙须,紫者名紫龙须,有五色,然生无根蒂,以秽物投之即消释,不知所去。土人以其 
液和细土锻石,涂舋糖釜,其坚如铁,虽猛火不裂。其花与子皆入药。 
浸酒服,补筋骨,祛风解毒,能循脉络,无微不到。 
药性考∶五色龙须藤,细如发,生无根蒂,挂树长发。 

卷七藤部
臭藤根
内容:草宝云∶此草二月发苗,蔓延地上,不在树间,系草藤也。叶对生,与臭梧桐叶相似, 
六、 
七月开花,粉红色,绝类牵牛花,但口不甚放开。搓其叶嗅之,有臭气,未知正名何物,人 
因其臭,故名为臭藤。其根入药,本年者细小,二、三年者大如莱菔,可用。 李氏草秘云 
∶臭藤一名却节,对叶延蔓,极臭,煎洗腿足诸风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如神。汪氏药录 
∶臭蒲萄蔓延而生,子如蒲萄而臭,治风。又云∶野蒲萄气重味臭,功能败肠胃之痈。 
治瘰 ,用根煎酒数服自愈,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 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汪连仕方)。 

卷七藤部
黄练芽
内容:今呼黄连芽,一名黄 头。春初采嫩芽,小儿生食之,取其清香可口,味带苦涩如黄连, 
故 
名。亦可以盐汤焯食,漉出曝干为盐菜,暑月食之。百草镜∶此物藤生,引蔓大树上,叶如 
桑寄生,尖长柔滑,颇光润肥浓,二、三月枯枝生芽,淡红色,如椿芽,生食苦中带甘,入 
口生津。安徽人家多腌以为菜,与芹芽、椿芽、芦芽并重。药性考云∶叶似槐而尖,嫩时揉 
干代茶胜茗,木甚细腻,苦中带甘,味如橄榄,盐食酸甜。解喉痛咽哽,消热醒酒,舌烂口 
糜,嚼汁可解。 
味苦涩,性寒,解暑、止渴、利便(食物宜忌)。生津明目,清积热解毒(药检)。 
敏按∶方以智物理小识∶黄楝头一名回味,俗呼黄连头。树分叶如椿,大者合抱,春采 
其叶 
,味苦而甘,皮可合香入药,治痢及霍乱。纲目遗此未收。如方氏所云,则木也,与百草镜 
所云互异,或地土有不同耶,抑其物本有二种耶,并存俟考。 

卷七藤部
木龙藤
内容:周益生家宝方∶藤出钱塘横山,喜沿人家墙壁及石崖上,土人多识之。 
治肺痈、吐痈、肠痈、胁痈四症,捣汁,老酒冲服,冬月以酒 取汁二碗服,立效。 

卷七藤部
蒌油
内容:x按∶蒌即扶留藤x 
蒌即 也。岭南人取其叶合槟榔食,今人名橹叶,用其叶封固,晒半载,收贮待用,可 
留数 
十年,非独疏积滞消瘴疠,治病亦伙,惟西洋人有之。 
治手足红肿或疼,以蒌叶油揉擦,用布包裹,滴耳治耳痛;刀伤 伤,以棉花浸蒌油贴 
裹伤 
处;又治背痈及疖毒,贴之,初起者即解散,已成即速溃脓,亦可敷贴杨梅毒疮漏痔,以上 
俱泰西应振铎本草补。 

卷七
花部
内容:(二十一种 附十二种) 

卷七花部
梅花
内容:x梅梗x 
纲目载梅花无治方,止言点汤煮粥助雅致而已。食物宜忌云∶梅花味酸涩、性平,并无 
主治 
。殆亦不知梅花之用,入药最广,而功效亦最大。百草镜∶梅花冬蕊春开,其花不畏霜雪, 
花后发叶,得先天气最足,故能解先天胎毒,有红、白、绿萼,千叶、单叶之分,惟单叶绿 
萼入药尤良。采能不犯人手更佳。含苞者力胜。性寒,或曰平,味酸涩清香,开胃散郁,煮 
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止渴生津,解暑涤烦。 谈撰∶卉木皆感春气而生,独 
梅开以冬,盖东方动以风,风生木,故曲直作酸,则酸者木之性,惟梅之味最酸,乃得气之 
正。北方水为之母,以生之则易感,故梅先众木而华。癸辛杂识梅花无仰开者,盖亦自能巧 
避风雪耳,验之信然。粤志∶惟岭南梅花最早,冬至雷动地中,则梅开地上,盖其时火之气 
不足于地,而发其最初之精华,故梅开。水之气上足于天,而施其最初之滋润,故雪落、雪 
泄也,从肃杀之中,泄其一阳之精,以为来春之生生者也。雪深则水气足,梅早则火气足, 
火气足而为天地阳生之始、阴杀之终,使万物皆复其元。梅之德所以为大,天地一阳之复不 
可见,见之于梅,又其得气之先也。韶州梅长至已花,腊月复开尤盛,有于旧蒂而作新花者 
,其地属岭北,故梅以腊以正月开,气盛则开而又开。琼州梅有六出者,予谓梅五出者也, 
五阳数也,冬至一阳始复,梅吐花得阳之先者,今六出乃得阴数矣。盖以地气而变,苦于严 
寒,故不用五而用六,同于雪花也,以梅为体,以雪花为用,人见其六而不见其五,藏五在 
于六之中,犹河图之五在十中也。河图之一生水,梅得水气之先,故花于冬至与雪同时。雪 
者水气所凝,梅者水形所结,卦皆属坎,水在天而凝雪,水在地而发梅,水之数六,寒极则 
雪花与梅皆六出,应其数也。 
花微酸涩无毒,清头目,利肺气,去痰壅滞上热(本草原始),安神定魂,解先天痘毒、 
凡中 
治瘰 ∶鸡蛋开一孔,入绿萼梅花将开者七朵,封口,饭上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 
一枚 
,七日痊愈。 
唇上生疮 赤水玄珠∶白梅瓣贴之,神效,如开裂出血者,即止。 
紫金锭 宜端午日制合,飞朱砂、红芽大戟、处州山慈菇、千金霜、川文蛤、净粉草、 
河车 
,以上六味各二两,珍珠、琥珀、明雄黄、冰片、陈金墨各五钱,梅花蕊、西牛黄各一两, 
川麝香四钱,上各药为末,乳筛极细,以糯米粉糊杵为丸,研用。 
稀痘神方∶白梅花蕊三钱,采饱绽者,须予备晒干;生地黄三钱,当归三钱,生甘草一 
钱, 
脐带小儿自己落下时,去灰或矾,用新瓦炙存性,研末极细,同煎浓汁,滤清熬膏,作一日 
吃完,小儿永不出痘。万病回春载尹蓬头混元丹治小儿诸虚百损,用梅花合混元衣,注梅花 
解痘先天之毒。 
九仙夺命丹集听云∶又名十圣丹,治七十二般无名肿毒恶疮,流注火痹等症,朱砂三钱, 
雄黄、乳香、没药、冰片、血竭各二钱,石胆矾、铜青、麝香、枯矾、熊胆、飞过黄丹各一 
钱五分;蜈蚣、蚯蚓、僵蚕各二条,(微炒黄色,去嘴)梅花一升,寒水石、牛黄、蟾酥、 
白 
官粉、硼砂各一钱,全蝎九个,蜗牛七条,以上二十三味为末,研极细,以朱砂一钱五分为 
衣。其修合之法∶先将蟾酥用乳汁化开,共为丸,如丸不起,略加面糊,如桐子大,每服一 
丸,令病患口嚼生葱一根咽下,又嚼一根极烂,吐在手心上,裹药,用滚热老酒吞下,量冷 
暖时候,盖被出汗。如病患不能嚼,人代嚼之亦可,如无汗,再服一丸自愈。诸毒医迟,毒 
走攻心,必不可救。若汗来迟,以热酒催之。不可以手摸摩患处,如痒,以旧木梳梳之自止 
。 
稀痘 集听∶用绿萼梅花七朵,须予养于花瓶内,春分日摘花半开者,只用净瓣捣烂, 
白糖 
三匙,滚水服之,毒即全消,免出痘矣。小儿盈月后即可服。 
梅花点舌丹 集验∶治一切疔毒及恶疮初起,天行瘟毒,咽喉肿痛等症,轻者二粒,重 
者四 
粒,先用无根水送下,次取一粒噙于舌下化之。乳香去油二两,珍珠豆腐煮过、麝香水飞、 
熊胆各六分,没药去油,京牛黄、苦葶苈、朱砂、硼砂、蟾酥人乳泡、血竭、雄黄水飞各二 
钱,片脑一钱,另研沉香一钱,白梅花阴干一钱二分,共为细末,用人乳汁化蟾酥丸黍米大 
,金箔为衣。 
予稀痘疹 不药良方∶每年腊月清晨摘带露绿萼梅蕊一百,加上白糖,捣成小饼,令食 
之。 
三花丹 赤水玄珠∶将出痘之时,用此能稀痘,梅花、桃花、梨花取已开、未开、盛开 
者, 
阴干为末,等分,兔脑为丸,雄黄为衣,用赤小豆、绿豆、黑大豆汤送下。 
梅桃丹 赤水玄珠∶治痘已出未出,不起不发,隐在皮肤,并治麻症斑症,用梅花一两, 
桃 
丝瓜五钱,为末,每服五分,参苏汤下。 
痘不问前后,凡黑陷切牙寒战,用梅花六钱,穿山甲一两,仙灵脾五分,麝香一钱,为末, 
每服三、五分;切牙寒战,加人牙二、三厘,内托散送下。 
青梅散 锡山衣德堂稀痘良方∶用生青果核七个,打碎去仁,晒干,研极细末,不宜火 
焙, 
又不宜沾生水,再用玉蝶梅花二十一朵,去蒂,共白蜜两茶匙,捣浓,恰交春分时,与小儿 
服,永不出痘,即出亦不过三粒。此方传自江甯王培德家,已九世,无痘殇之儿,真异方也 
。 
二气丸 新安汪卫公先生传其家亲友,凡小儿服此丸,永不出痘。其方即前稀痘神方, 
脐带 
曰坎气,梅花先天之气,故名二气丸。 
七仙丹 张琰种痘新书∶治痘气血两虚,灰白水泡痒塌等症。黄 二两,人参一两,甘 
草五 
钱,紫河车一两,梅花一两五钱,鹿茸一两,天灵盖一个,共为末,每服八、九分,用内托 
散煎汤送下;气实者加山楂、陈皮各五钱。(应昌按∶天灵盖即或有益,亦不可用,况二方 
功效全不在此乎。) 
二花散 种痘新书云∶能起五陷,黄蜡梅花,素心者尤良,阴干,不拘多少,去毛壳罐 
盛听 
用;桃花阴干,山楂去核,炒为末,小丝瓜阴干为末,陈皮去白,人参、黄 炙、甘草炙、 
朱砂、紫河车酒洗去筋蒸焙干、鹿茸酒酥炙、穿山甲取首尾四足者炒,仙灵脾去四弦刺酒焙 
、人牙火 、韭汁淬七次、天灵盖洗净去酥,各为末用。 按∶纲目梅花条下,并无主治, 
而于蜡梅花下亦仅言解暑生津而已,不知蜡梅亦并非梅种,其主治亦广,不仅治痘也。 
龙脑骨 种痘新书云∶治痘出未透、心狂见鬼、陷伏等症,用梅花不拘多少,晒干为末, 
加 
冰片少许,共研为末,以猪心血和匀为丸,狂谵者灯心汤引,紫陷者以紫草煎汤调之,加酒 
数茶匙化下。 
绝痘 杨春涯验方∶用南方绿萼梅蕊未放,采藏风干,逢四时八节,节前一日,用鸡蛋 
一个 
,打孔入蕊,纸糊好,饭上蒸熟,吃数次,永不出痘;即出,亦不过数粒。 
解痘毒 刘氏得效方∶立春前后三日,采红梅蕊半含半开者一钟,去蒂,仍安钟内,瓷 
碟盖 
住,一周时足,气汁升上,用新擂盆未经五辛者,捣研如泥,捏成饼样,加明朱砂水飞一钱 
,匀掺于上,缓缓研匀,再加白蜜少许,丸如弹子,晒半干,金箔为衣,遇四绝日,每服一 
丸,甘草汤下。忌铁器荤腥。服过一丸后,当日晚间微微发热,次日遍身发出细瘰,是其验 
也。 种福堂方∶梅花丸,治痘疹有起死回生之功。又换痘丹中,梅蕊、犀角、麻黄膏并用 
。 
朱禹功仙传稀痘方∶赤豆、黑豆、绿豆各一两,研末,入新竹筒中,削皮留节,凿孔入 
药, 
杉木塞紧,用蜡封固,腊月浸厕中一月,取出风干,每药配梅花片三钱,每服一钱,以经霜 
丝瓜藤筋煎汤下,神效。 
千里梅花丸途中备用 医学指南∶用枇杷叶、干葛末、百药煎、乌梅肉、腊梅花、甘草 
各等 
分为末,用腊化开,投蜜,每腊一两,加白蜜二钱,和药末,捣二、三百下,丸如鸡头实大 
。夏月长途含化一丸,津液顿生,寒香满腹,妙不可言。 

卷七花部
梅梗
内容:诸梅树皆可用,以绿萼者佳。凡梅有气,条青翠色,此条无叶,止光梗出枝罅,薛征君 
生白 
曾言用以通上下隔气有效,此气条而非梗也,用梗以带叶成枝者入药。纲目梅部载梅实及核 
仁根叶,独不及梗。 
保产神效方 道德集云∶凡妇人三月久惯小产,百药不效者,以梅梗三、五条煎浓汤饮 
之, 
复饮龙眼汤,无有不保者。 

卷七花部
雪荷花
内容:x雪芝 雪里花x 
产伊芳犁西北及金川等处大寒之地,积雪春夏不散,雪中有草,类荷花,独茎亭亭,雪间 
可爱 
。戊戌春,予于史太守处亲见之,较荷花略细,其瓣薄而狭长,可三、四寸,绝似笔头,云 
浸酒则色微红,彼处土人服之,为助阳要药。忆旧游诗话∶雪连花千年不化元,雪深处有之 
,形似莲花,高可丈许,取以酿酒,倍增春色,盖阴极而阳生之意耳,亦产巴里坤等处。 
西北域记∶雪莲产积雪中,一茎并蒂,浸酒色碧,性热,人称其功同仙茅,枸杞,而不知其 
祸 
乃同砒鸩也,虾蟆比莲尤甚。予甥屠涧南自哈密回,带有雪荷花,因访其功效。据言其地有 
天山,冬夏积雪,雪中有莲,以产天山峰顶者为第一,然不可得,山腰次之。其生也有雌雄 
,土人采干之,成对以市。性大热,能补阴益阳,老人阳绝者,浸酒服,能令八十者皆有子 
。性大热,治一切寒症。此物产于极冷之地,乃阴极阳生故也。朱排山柑园小识∶雪莲生西 
藏,藏中积雪不消,暮春初夏,生于雪中,状如鸡冠,花叶逼肖,花高尺许,雌雄相并而生 
,雌者花圆,雄者花尖,色深红,性大热,能除冷疾,助阳道,豪家争致之,以治房中之药 
。滦阳销夏录∶塞外有雪莲,生崇山积雪中,状如今之洋菊,名以莲耳。其生必双,雄者差 
大,雌者小,然不并生,亦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