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本草纲目拾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3-本草纲目拾遗-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雌者小,然不并生,亦不同根,相去必一两丈,见其一再觅其一,无不得者,盖如菟丝 
、茯苓一气所化气相属也。凡望见此花,默往采之则获,如指以相告,则缩入雪中,杳无痕 
迹,即 雪求之,亦不获。草木有知,理不可解,土人曰∶山神惜之,其或然欤。此生寒极 
之地而性热,二气有偏胜无偏绝,积阴外凝,而纯阳内结,坎卦以一阳陷二阴之中,剥复二 
卦以一阳居五阴之上下,是其象也。然浸酒为补剂,多血热妄行;或用合媚药,其祸尤烈, 
盖天地阴阳均调,万物乃生,人身之阴阳均调,百脉乃合,故素问曰∶亢则害,承乃制。自 
丹溪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医家失其本旨,往往以苦寒伐生气。张介宾辈矫枉过直 
,遂偏于补阳,而参、耆、桂、附流弊,亦至于杀人,是未知易道扶阳,而干之上九亦戒以 
亢阳有悔也。嗜欲日盛,羸弱者多。温补之剂,易见小效,坚信者遂众。故余谓偏伐阳者, 
韩非刑名之学;偏补阳者,商鞅富强之术,初用皆有功,积重不返,其损伤根本则一也。雪 
莲之功不补患,亦此理矣。 
治痘不起发及闷 闷痘,止用一瓣,入煎药中,立效,屡试皆验(陈海曙云)。 

卷七花部
雪芝
内容:南中纪闻∶衡岳间有之,乃冰霰所结,岁久蒸积而成。产阴崖绝壁间,晶莹如玉,悬挂 
峻 
取。 
疗肺疾,降火清心。 

卷七花部
雪里花
内容:朱楚良在镇海,土人有采雪里花者。冬月严寒,此花始生,在招宝山龙潭旁,环渚而发, 
苗 
甚短小,如六月雪状,高不过二寸许,每雪时开白花如豆大。土人采得,干之入药。 
敷痔漏 以雪里花为末,湿者干掺,干者麻油调搽,一、二度,其痔即消缩。(与卷四 
草 
部雪里开附雪里花内容雷同) 

卷七花部
水仙花
内容:x子x 
能去风,泽肌肤,润毛发,治五心烦热,嘈杂不甯,同荷叶、芍药为末服。 

卷七花部
催生兰
内容:粤志∶一名报喜兰,风兰之族,并非兰风也。花如腊梅而色红紫,香味亦同,每茎作七、 
八 
枝,悬树间,勿侵地气,遇有吉事则开,寤生者以花悬户上即生。 关涵岭南随笔,报喜遇 
吉事始开,种法以空为根,以露为命,与风兰同。 
主催生。 

卷七花部
珠兰
内容:药性考∶珍珠兰味辛,窨茶香郁,其根有毒,可磨敷痈疖,今名鸡爪兰。花经云∶真珠 
兰一 
名鱼子兰,枝叶似茉莉花,发长条细蕊,与建兰同时,香亦相似,而浓郁过之,好清者取其 
蕊焙茶尤妙。但性毒,止可取其香气,故不入药。张篁壬云∶中条山有老道士,教人治狐魅 
,有一女子为雄狐所祟,教以用珠兰根捣烂置床头,俟狐来交时,涂其茎物上,狐大嗥窜去 
,次日,野外得一死狐,道士云∶此根狐肉沾之即死,性能毒狐,尤捷效也。 

卷七花部
建兰花
内容:x叶、根 草兰x 
建兰有长叶、短叶、阔叶诸种,其花备五色,黑色者名墨兰,不易得,干之可治瞽目, 
能生 
瞳神,治青盲,最效;红花者名红兰,气臭浊,不入药;黄花者名蜜兰,可以止泻;青色者 
惟堪点茶,或蜜浸,取其甘芳,通气分;素心者名素心兰,入药最佳。盖建兰一茎数花,实 
蕙而非兰也。纲目以薰草为蕙(即今零陵香),于兰草下正误条,申言兰草可佩,乃孩儿菊, 
古名都梁香是也,且斥寇氏、丹溪二家所解兰草,混入世俗之兰花为非,而以兰花为幽兰, 
与兰草迥异,然何以不立幽兰一条,不能无缺略之憾,因急补之。 
素心建兰花,干之可催生,除宿气,解郁。蜜渍青兰花点茶饮,调和气血,宽中醒酒。 
(闽小记∶建宁人家以蜜渍兰 
花,冬月点茶,芳香如初摘。) 
叶 丹溪云∶建兰叶禀金水之气,而似有火,不知其能散久积陈郁之气甚有力,今时医 
用以 
通舒经络、宣泄风邪亦佳。 本草汇云∶兰叶禀金水清芬之气,似有火,独走气道,入西方 
以清辛金,不独开胃、清肺消痰,善能散积久陈郁之结气。今人但赏花香,不知用叶,亦缺 
典耳。况药味载内经甚少, 
兰独擅名,所谓“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故东垣方中每常用之,与 
藿香、枇杷叶、石斛、竹茹、橘红开胃气之神品,入沉香、郁金、白蔻、苏子、芦根汁下气 
开郁,治噎膈之将成者。产闽中者力胜,江浙诸种力薄。辛平甘寒,阴中之阳,入手太阴、 
足阳明经,亦入足太阴、厥阴经。生津止渴,开胃解郁,润肌肉,调月经,养营气。本经主 
利水道,因其走气道,故能利水消渴,除胸中痰癖杀蛊毒不祥之气者,盖肺主气,肺气郁结 
,则上窍闭而下窍不通;胃主纳水谷,胃气凝滞,则水谷不以时化,而为痰癖蛊毒不祥之气 
。辛平能散结滞,芬芳能除秽恶,则上症自除(本草汇)。 
按∶纲目兰草条不指幽兰,而本草汇草部有兰草,所言皆指建兰,即濒湖所云幽兰是也, 
今从其说补之。 
根 名土续断,治跌打和血。(物理小识∶幽兰、建兰根甘,宜入药,其花可茹,叶以 
浸油黑发。又云∶都梁兰根名 
土续断,当是此也。 五杂俎∶兰根食之能杀人,忌内服。) 
治痰嗽后吐血。 刘羽仪经验方云∶先痰嗽后吐血而气急者,用天冬、麦冬、生地、白 
芍、 
紫菀、山栀、桑皮、地骨皮等药,如气急去天冬加真苏子,取兰花根捣汁冲服,尤妙。江夏 
程云鹏着慈幼筏痘门载清地散花饮,凡痘见标三日,此方主之。有夹疹者,加兰花根,额上 
灰滞色,加菊花、兰花、梅花、或兰花根亦可。又玉液春膏饮中,治背浆不足,加酒炒土兰 
花。 

卷七花部
草兰
内容:叶短而狭小,春花者名春兰,秋花者名秋兰,皆一干一花;有一干数花者,名九节兰; 
其萼 
中无红斑点色纯者名草素,尤香。入药一干一花者良。 
根 治疯狗咬。行箧检秘∶取根四两,水净,入黄酒二碗,煎成一碗服完,其毒即从大、 
小 
便化血而出。 

卷七花部
玫瑰花
内容:有紫、白二种,紫者入血分,白者入气分。茎有刺,叶如月季而多锯齿,高者三、四尺, 
其 
花色紫,入药用花瓣,勿见火。 百草镜云∶玫瑰花立夏前采含苞未放者,阴干用,忌见火 
。 
气香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肝经,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 药性考云∶玫瑰性温,行血 
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益。 
治吐血玫瑰膏 救生苦海∶用玫瑰花一百朵(初开者去心蒂),河水二碗,煎半∶再用 
河水一 
碗,煎半去渣,和匀,共有碗半,复煎至一碗,白糖一斤,收成调膏,不时服之。 
噤口痢,用玫瑰花阴干煎服。 
治乳痈∶玫瑰花七朵、母丁香七粒、无灰酒煎服,自愈。 
肿毒初起 百草镜∶玫瑰花(去心蒂、焙为末)一钱,好酒和服。 
乳痈初起,郁症宜此。百草镜∶玫瑰花初开者、阴干燥者三十朵,去心蒂,陈酒煎,食 
后服 
肝胃气痛 用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 
新久风痹 百草镜∶玫瑰花(去茎蕊蒂、阴干)三钱,红花、全当归各一钱,水煎,去 
渣,好 
酒和服七剂,除根永不再发。 
吐红 集听∶用玫瑰花不拘多少,去蒂,捣汁熬膏贮瓶内,每早空心茶匙挑四、五匙, 
白滚 
水冲服,一、二日即愈。 
少林拳经∶玫瑰花能治跌打损伤。 
风痹药酒 救生苦海∶用白槿花、大红月季花、玫瑰花(去蒂)各一两,闹羊花五钱、 
风茄花 
肉各一两,绍酒五壶浸,封七日,隔水煮之。坛上置白米一撮,米熟成饭为度,取出,每服 
二、三杯,盖暖卧,避风, 
即愈。 
保真丸 朱排山柑园小识∶保真丸能通经络、和百脉、壮腰肾、健脾胃、加饮食、健步 
履,除一切痼疾,能固真元。 
用玫瑰花去蒂摘瓣,以竹纸糊袋装之,薄摊晒干,取净末一斤,不宜见火。此花色能益血, 
香能补气,妙难尽述;补骨 
脂一斤,淘净泥土,用 、术、苓、甘各五钱,煎汁一碗拌晒,以汁尽晒燥炒;菟丝子一斤, 
用芎、归、芍、生地各五 
钱,煎汁去渣,以汁煮菟丝子,俟吐丝为度,晒干炒;胡桃仁六两,连皮捣如泥;杜仲四两; 
盐水炒去丝,韭子四两; 
淘净微火炒,各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晨空心白汤服四钱,忌羊 
一方加鱼膘四两,男妇共 
服,可以种子,极效;或加鹿角胶、枸杞子。 

卷七花部
金雀花
内容:一名黄雀花,似六月雪而本高。正二月开花,色黄,根有刺,根入药。 花镜∶金雀花 
枝柯 
似迎春,叶如槐而有小刺,仲春开黄花,其形尖,旁开两瓣,势如飞雀可爱,其花盐汤焯过 
,控干入茶供。 百草镜∶金雀花生山土中,雨水时开花,色黄而香,形酷似雀,白花者名 
银雀,最难得,其茎有白点,花后发叶碎小,叶下有软刺,取根入药,去外黑皮及内骨用; 
别有霞雀花,更不可得。 嘉兴府志∶金雀一名飞来凤,盐浸可以点茶。 成化四明志∶金 
雀儿花产奉化。 丁末,余馆奉化刘明府署,时明府幼孙患痘不起发,医用金雀花,询其故 
,云∶此药大能透发痘疮,以其得先春之气,故能解毒攻邪,用花。 
性平,和血去风,入肝、脾二经,亦入乳痈用。百草镜∶跌扑伤损,以金雀花干者研一 
钱, 
根 治跌打损伤,又治咳嗽,暖筋骨,疗痛风,性能追风活血,兼通血脉,消结毒。 
济世良方∶金雀根捣汁,和酒服,渣罨伤处,治跌打损伤。 

卷七花部
金莲花
内容:广群芳谱∶出山西五台山,塞外尤多,花色金黄,七瓣两层,花心亦黄色,碎蕊,平正 
有尖 
,小长狭,黄瓣环绕其心,一茎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烂然,至秋花 
干不落,结子如粟米而黑,其叶绿色,瘦尖而长,五尖或七尖。 五台山志∶山有旱金莲, 
如真金,挺生陆地,相传是文殊圣迹。 张寿庄云∶五台山出金莲花,寺僧采摘干之,作礼 
物饷客,或入寺献茶,盏中辄浮一、二朵,如南人之茶菊然,云食之益人。 查慎行人海记 
∶旱金莲花五台山出,瓣如池莲较小,色如真金,曝干可致远,有分饷者,以点茶,一瓯置 
一朵,花开沸汤中,新鲜可爱。后扈从出古北口外,塞山多有之,开花在五、六月间,一入 
秋,茎株俱萎矣。 金莲花出五台山,又名旱地莲,一名金芙蓉,色深黄,味滑苦,无毒, 
性寒,治口疮喉肿,浮热牙宣,耳痛目痛,煎此代茗。 
明目,解岚瘴(恕轩)。疔疮,大毒诸风(山海草函)。 

卷七花部
佛桑花
内容:粤语∶佛桑枝叶类桑,花丹色,名朱槿,一名福桑,又名扶桑,重台者曰爱老,多以为 
蔬。 
纲目木槿后有扶桑条,止载外治,故补之。 
吴震方岭南杂记∶扶桑粤中处处有之,叶似桑而略小,有大红、浅红、黄三色,大者开 
泛如 
芍药,朝开暮落,落已复开,自三月至十月不绝。佛桑与扶桑正相似,而中心起楼,多一层 
花瓣。今人以扶桑、佛桑混一,非也。纱缎黑退变黄,捣扶桑花汁涂之,复黑如新。 
润容补血(粤语)。美颜润血(陈述斋琐语∶朱槿花蒸醋食之,粤中妇女多以此美姿)。 
敏按∶ 
两粤琐语载朱槿与佛桑皮微有异,云朱槿一名日及,亦曰舜英,叶如桑,光润而浓,高止四 
、五尺,而枝婆娑,自仲春花至仲冬,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色深红,五出, 
大如蜀葵,瓣卷起,势若飞扬,层出如楼子,有蕊一条,比瓣稍长,上缀金屑,日光所烁, 
疑有火焰,粤女多种之,插枝即生。苏子瞻诗∶焰焰烧空红佛桑,谓朱槿也。然佛桑又有殷 
红、水红、黄、紫各色,比朱槿差小,称小牡丹,四时有花,白者以为菜蔬,甜美可口,女 
子食之尤宜。据陈述斋所云∶则佛桑与朱槿一类而二物,要其功用亦不甚远,故粤语以为即 
朱槿。今并附录其功用,以补李氏所未备。 

卷七花部
宝珠山茶
内容:云溪方以落地花仰者为贵,山茶多种,以千叶大红者为胜,入药。 百草镜∶山茶多种, 
惟 
宝珠入药,其花大红四瓣,大瓣之中,又生碎瓣极多。味涩,二、三月采,阴干用之。若俱 
是大瓣,千叶者名洋茶,不入药;单瓣者亦不入药。群方谱∶宝珠山茶可代郁金,研末麻油 
调,涂汤火灼伤。 
味微辛甘,性寒,破血消痈,跌打吐血症用之,又治肠风泻血,汤火伤,鼻衄炙疮,均 
焙研 
七朵,空心酒服。 百草镜云∶凉血、破血、止血,涩剂也。消痈肿跌扑,断久痢、肠风下 
血、崩带、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疮。 
赤痢 救生苦海∶用大红宝珠山茶花,阴干为末,加白糖拌匀,饭锅上蒸三、四次服。 
鼻中出血 何明远方∶千叶大红山茶花,二、三月采,阴干,用时取五、六朵,煎服即 
止。 
又张氏必效方∶鼻衄,用宝珠山茶大红者,焙研三、五钱,砂糖滚水和服。 
吐血咳嗽 不药良方∶宝珠山茶瓦焙黑色,调红砂糖日服,不拘多少。又方∶宝珠山茶 
十朵 
,红花五钱,白芨一两,红枣四两,水煎一碗服之,渣再服。红枣不拘时,亦取食之。 
蒋仪药镜拾遗赋∶山茶花、吐血、衄血、肠风下血之良将。 
宋春晖云∶曾见有人患乳头开花欲坠,疼痛异常,有教以用宝珠山茶焙研为末,用麻油 
调搽 
痔疮出血 汪子明方∶用宝珠山茶研末冲服。 

卷七花部
粉团花
内容:x根附x 
有大、小二种,其花千瓣成簇,大者曰玉粉团,初青后白。小者曰洋粉团,青色转白, 
白后 
转红蓝色,入药用大者。 
性寒,熏臭虫,同水龙骨、雷公藤和烧熏之,立除(百草镜)。 
洗肾囊风 姚伯玉方∶用粉团花七朵,水煎洗。 良方集要∶用蛇床子,涩上野苋 球 
花, 
根 治喉烂 传效方∶取入土内者好,醋磨,以翎毛蘸扫患处,涎出愈。 

卷七花部
玉簪花
内容:纲目玉簪条载根叶之用,独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