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衍是诸子百家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约公元前324—前250年),与
公孙龙为同时代人。燕昭王二十四年 (公元前288年)邹衍离齐赴燕,受到
极隆重的礼遇。其学说为夹杂着巫术迷信的阴阳五行说。
在天道观上,邹衍认为“五行相次转用事,随方面而服”(《史记》集
解引如淳语)即主张五行相生说。邹衍的五行相生说带有迷信神秘色彩。如
认为与木、火、土、金、水相应有春、夏、季夏、秋、冬。天子坐明堂也应
有相应的东、南、中、西、北方位,穿上相应的青、赤、黄、白、黑各色服
装,发布教令。所以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说:“邹子养政于天文。”
邹衍的五行相生说在社会观上转为五行相胜说,曲折地反映出当时的社
会形势,他说:“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淮
南子·齐俗训》高诱注引邹语)这是用阴阳五行说来解释社会现象,并成为
后世封建统治阶级“奉天承运”的理论根据。
邹衍的大九州说是对古代地理学的重大贡献。他认为“赤县神州”只是
世界的一部分,“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这是从当
时中国已与朝鲜、日本有所交往的一种遐想,反映出人们的活跃开阔思想。
c。《吕氏春秋》与百家融合
战国末期,秦国行将统一天下之际,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三千“人人著
所闻”,“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编成了《吕氏春秋》一书,成为中
国古代各派学术的融合性著作。
班固认为 《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汉书·艺文志》),清
代学者汪中也说:“《吕氏春秋》出,则诸子之说兼而有之。”(汪中代毕
… Page 90…
沅序《吕氏春秋》,载《述学〈吕氏春秋〉附考》)
《吕氏春秋》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因而保存了各家学派的思想资料,
成为先秦诸子思想的资料汇编。许多古代的遗文佚事也靠它得以保存。如杨
朱、宋钘、尹文、惠施、公孙龙等人的著作早已失传,但在《吕氏春秋》中
却能找到。同时,《吕氏春秋》还保存了大量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
《吕氏春秋》在观点上具有调和色彩,反映了当时百家融合的趋势,其编书
的方法和体例对后世《太平御览》等类书具有很大影响。
… Page 9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