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参赞延寿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元参赞延寿书-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云:夜半之食宜戒,申酉前晚食为宜。
  《周礼》:乐以消食。盖脾喜音声,夜食则脾不磨,为音响绝也。夏月夜短,尤宜忌之。老子云: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食欲常少,勿令虚。冬则朝勿虚,夏则夜勿饱。
  《书》云:君子慎言语,节饮食,人之当食,须去烦恼,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
  天隐子云:人之有斋戒者,斋乃洁净之物,戒乃节慎之称,有饥即食,食勿全饱,此所谓中也。百味未成熟,勿食,此皆宜戒也。手常摩擦皮肤,温热熨去冷气,此所谓畅外也。此是调理形骸之法。
  《书》云: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前云:色臭二恶不食者,调饭食及肉颜色香臭变恶者,皆不食之。失饪不食者,谓非朝夕日中时也。
  《书》云: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水谷变化,冲气和融,精血生,荣卫以行,腑脏调平,神志安宁,正气充实于内,元真通会于外,内外邪,莫之能干,一切疾患无从所作也。又:饮食之宜,当候已饥而进食,食不厌熟嚼,仍候焦渴而引饮,饮不厌细呷,无待饥甚而后食。食不可饱,或觉微渴而省饮,饮不欲太烦,食不厌精细,饮不厌温热。食无生冷、韧、焦燥、粘滑物伤,则胃中水谷易於腐化矣。食物饱甚,耗气非一,或食不下而上涌呕吐以耗灵源,或饮不消而作痰咯唾以耗神水。好食炙者,将为口疮、咽痛、壅热、痈疡之疾。偶食物饱甚,虽觉体倦,无辄就寝,可运动徐行纳百余步,然后解带、松衣、伸腰、端坐,两手按摩心腹,交叉来往约一二十过,复以两手自心胁间按擦,向下约十数过,令心腹气道不至壅塞,过饱食随手消化也。当盛暑时,食饮加意调节,缘伏阴在内腐化稍迟,又果园蔬,多将生啖,苏水桂浆,惟欲冷饮,生冷相值,克化尤难。微伤即飧泄,重伤即霍乱吐利。是以暑月食物尤要节减,使脾胃易於磨化,戒忌生冷,免有腹脏之疾也。
  《琐碎录》云:暑月瓷器如日照者,不可便盛饮食。
  阎孝忠曰:吴楚之人,每中脘有疾,翻谓脾病,胸腹痛不以虚实,悉谓脾病。凡脾药皆椒姜术附之类。又盛夏必然食,居密室服药,习以为常。余劝以夏当寒食,高居以远炎暑。则曰:吴楚与北人异,以此自将安乐,充实岂不难哉。
  《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柔刚。注:阴报於阳谓五月,五阳一阴始生,圣人春食温,夏食寒,以抑阳扶阴。十一月,五阴一阳,故热附炎以抑阴扶阳,反此者是谓伐根。盛夏热食,穷冬寒食,以自取困踣,吾未如之何。一日之忌:暮无饱食物,至饱伤脏腑。又人之阳气,随日升沉,日中则隆,日西则虚。无劳复筋骨,当休息肢体,力省运行,食难磨化,或即就寝,不免重伤。故云:夜食饱甚损一日之寿也。王叔和洞识摄生之道,常谓:人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当时或无灾患,积久为人作疾。寻常饮食,每令得所,多食令人膨短气,或致暴疾。夏至秋分少食肥腻、饼之属,此物与酒食瓜果相妨,当时不必习病,入秋节变阳消阴息,寒气总至,多诸暴卒。良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而不达者,皆以病至之日便谓是受病之始,而不知其所由来者渐矣。岂不惑哉。 


 

 
  
食物



 

  物之无益而有损者,常人尤不可多食,况病人当避忌者乎,此书所载。凡物之有益而无损者,不书。或损益相半者,则书其损而不书其益。 


 

 
  
果实



 

  生枣令人热,渴、气胀、寒热、羸瘦者,弥不可多,动脏腑,损脾元,与蜜同食损五脏。软枣冷,动宿疾,发嗽,与蟹相忌。
  梅子坏齿及筋,多食发热。
  生龙眼平,沸汤内淖过不动脾。
  樱桃,寒热病多食,发暗风,伤筋骨,呕吐。小儿多食作热,性热也。
  生荔枝性热,多食发虚热、烦渴、口干、衄血。
  楂子不可多食,损齿及筋。
  乳柑太寒,冷脾,发痼疾,利肠,发轻汗。脾胃冷人,尤不可多食,诸柑性同。
  橘柚酸者聚痰,甜者润肺,不可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
  橙子温,皮多食伤肝,与槟榔同食,头旋恶心,生痰疟。
  杨梅多食发热,损齿及筋。
  杏实热,多食伤筋骨。
  杏酥生熟吃俱得,半生半熟,杀人。
  杏仁久服,目盲,眉、发、须落,动宿疾。双仁者,杀人,可研细治犬伤。
  桃实,发丹石,损胃,多食有热。饱食桃仁,水浴成淋。桃杏花,本五出而六出者,必双仁能杀人者,失常故也。
  李子平,发疟,多令虚热,白蜜和食,伤人五内,不可临水上啖之及与雀肉同食。李不沉水者,毒。仁和鸡子食,内结不消。
  梨寒,乳鹅梨、紫花梨治心热,此外生不益人,多食,寒中。产妇,金疮人,勿食,令萎困。其性益齿而损脾胃,正二月勿食佳。有人家生一梨,大如斗,送之朝贵,食者皆死。考之树下有大蛇,聚毒于此,不常为妖也,他此。
  藤梨,名沐猴梨,食多冷中。林檎多食,发热涩气,好睡发冷疾,生疮疖,脉闭不行,子不可食,令人烦。
  石榴多食,损肺及齿。山石榴多无益,涩气。
  栗子,温,生治腰脚。生即发气,宜暴干蒸炒,食多即气壅,患风水气,人不宜食。生栗可於灰火中煨,令汗出,杀其水气,不得通熟。小儿食生者,多难化。熟者,多滞气。
  柿子,寒,日干者,性冷,多食腹痛,生者弥冷。红柿与蟹同食,吐红;饮酒食红柿,心痛至死,亦易醉,不解酒毒。一种塔柿引痰,日干多动风火,干味不佳。子性尤冷,与蟹同食,腹疼大泻。葡萄酒过,昏人眼,架下饮酒,防虫屎伤人。
  白果生引疳,解酒;熟食益人,然不可多食,腹满,有云满一千个者,死。此物二更开花,三更结子,当是阴毒之物。有人艰籴,取白果以为饭,饱食,次日皆死。
  蒌芰也,冷脏色利,损阳,令阴萎,不益脾,难化,令胀满,姜酒解之。七月食生菱,作蛲虫。茨菰,大寒,动宿冷气,腹胀满,小儿秋食之,脐下痛,孕不可食。
  吴茱萸食,患脚气,瘫痪,损齿,失颜色。
  荸荠性与乌芋同。
  芡实生食,动风冷气,损脾难消却益精。
  藕多食,冷中,能去疫气,产后惟此不同生冷忌者,破血故也。
  甜瓜,动痼疾,多食,阴下湿痒,生疮,发虚热。破腹,令人弱,脚手无力。少食则可不中暑,多食未有不下。贫下多食,深秋下痢难治,损阳故也。患脚气食此,永不除。五月甜瓜沉水者,杀人。多食,发黄疸,动气,解药力。双蒂者,杀人。与油饼同食发病。防州太守陈逢原,避暑食瓜至秋,忽腰腿痛,不能举动,遇商助教疗之,更生。
  西瓜甚解暑毒,北人禀厚食惯,南人禀薄,不宜。多食至於霍乱,冷病人终身不除。
  木瓜,温,皮薄微赤黄,香,甘酸不涩,向里子头尖,一面方,是真。益脾而损齿。若圆和子微黄,蒂粗涩小圆,味涩微咸,伤人气,多食损牙。
  甘蔗多食,衄血,烧其滓,烟入目则眼暗。
  砂糖,寒,多食心痛。鲫同食成疳;葵同食生流癖;笋同食成食瘕,身重不能行。小儿多食,损齿及生蛲虫。不可多食,损齿伤筋。
  松子多食,发热毒。
  柰子多食,胪胀,不益人,病人尤甚。
  胡桃,平,多食,利小便,脱人眉,动风,动痰,恶心呕吐。酒同食过多,咯血。五月食未成果核,发痈疖寒热。秋夏果落地,恶虫缘食之,患九漏。一切果核双仁害人。生果停留多日,有损处,食之伤人。
  治诸果毒,烧猪骨过为末,水服方寸匕。
  枇杷多食,发痰热。
  橄榄食之,必去两头,有大热。过白露摘食,庶不病。
  榧子多食,能消谷,助筋骨,行荣卫,明目轻身,治咳嗽。食之过多,则滑肠。
  榛子,益气力,宽肠胃。
  莲子,食之宜蒸,生则胀人腹中,噫,令人吐。食当去之,不去心食之霍乱。又:性寒,生食微动气,蒸食之良。
  藕生食,主霍乱后烦渴,虚闷不能食,蒸食能补五脏,实下焦。与蜜同食,令人腹脏肥,不生诸虫。除烦解酒毒,压食反,病后热渴,食藕用少盐水或梅水浸,供多食,不损口。久服轻身耐老,止热破血。鸡头益精气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作粉食极妙,是长生之药。与小儿食,不能长大,故驻年耳。生食,动风冷气,多食不益脾胃气兼难消化。 


 

 
  
米谷



 

  粳米,生者冷,燔者热,生不益脾,过熟则佳。苍耳同食,卒心痛;马肉同食,发痼疾。
  稻米,糯米也。妊娠与杂肉食之,不利其子,生寸白。久食,身软缓筋故也。性寒,壅经络气,使人四肢不收,昏闷多睡,发风动气,可少食。
  秫米,似黍而小,亦可造酒。动风,不可常食。
  黍米,发宿疾,久食,昏五脏,好睡。小儿食,不能行,缓人筋骨,绝血脉。白黍久食,多热,令人烦。赤黍不可合蜜,惟可作糜。不可为饭,粘着难解。
  五种黍米,合葵食之,成痼疾,藏脯於中,食之闭气。肺病者,宜此。生米戏食,久为米瘕,肌疲如劳,缺米则口吐清水。饴糖进食,健胃,多食则动脾风。麦占四时,秋种夏收。西北多霜雪,面无毒;南方少雪,有毒。
  小麦,性壅热,小动风气,治面后觉中毒,以酒咽汉椒三五粒不为疾。
  大麦,久食宜人,带生则冷,损人。麦蘖,久食消肾,不可多。麦,西川多种,山东河北人,正月方种,先患冷气,人不宜食。荞麦,性寒难消。久食动风,头眩,和猪肉食八九次,患热风,脱眉须。粟米食后,勿食杏仁,令人吐泻。稷米,也,发三十六种病。八谷之中最为下,不可同川附子服。陈廪粟米、米,陈者,性皆冷,频食之,自利。藏脯腊於中,三月久满不知而食之,害人。绿豆治病,则皮不可去,去皮,食少壅气。赤小豆,行小便,久食虚人,令人黑瘦枯燥,能逐津液,身体重。青小豆,一名胡豆,合鲤鱼食之,肝黄,五年成干消。赤白豆合鱼食之,成消渴。黑白黄褐豆,大小豆,作豉极冷,黄卷及酱皆平,多食体重。服大豆末者,忌猪肉。炒豆与一岁以上十岁以下食之,即啖猪肉,久当壅气死人。有好食豆腐中毒,不能治。更医至中途,遇作腐人家相争,因问,妻误将莱菔汤置锅中,腐更不成。医得其说,以莱菔汤下药而愈。莱菔,即萝卜也。酱,当是豆为者,今以面麦为者,食之多杀药力。夫子云:不得其酱,不食,故五脏悦而爱之,此亦安乐之端。脂麻炒熟,乘热压出生油,但可点。再煎炼方方谓熟油,可食。油发冷疾,滑骨髓,困脾脏,经宿即动气。牙齿脾疾人宜陈油,饮食须逐日熬熟。黑脂麻,炒食之,不生风疾,风人日食之,则步履端正,语言不謇。白脂麻,生则寒,炒则无发霍乱,抽人肌肉。又:别有胡麻,味苦,乃苣胜也,不可为补益。用乌麻最益人。胡麻,一名苣胜,服之不老,耐风湿,补衰老。九蒸九曝,末之,以枣膏丸服之,治白发还黑。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骨髓脑,坚筋骨。久服轻身不老,明耳目,耐饥渴,延年。逐日熬熟,用经宿即动气,有牙齿并脾胃疾人,切不可吃。大麻仁,不宜多食,损血脉,滑精气,痿阳气,妇人多食,发带疾。以五升同葱一握捣,和浸三日,去滓沐发,令白发不生。研取汁,煎三十余沸收之,常取汁和羹兼煮粥,食之去一切五脏气。 


 

 
  
菜蔬



 

  葵为五菜,主秋种,早者至春作子,名冬葵。其心有毒,伤人。性冷,热食之亦令热闷,甚动风气。葵冻者,生食之,动五种瘤,饮甚则吐水,和鲤鱼食之,害人。四季勿食。生葵不化,发人一切宿疾。百药忌食之,发狂犬咬。
  吴葵,一名蜀葵,不可久食,钝人志性。被狗咬戒食,误食之,永不瘥。
  戎葵并鸟肉食,无颜色。生葱食之,即啖蜜,下痢。食烧葱啖蜜,壅气,死。杂白犬肉食之,九窍出血。患气者多发气,上充人,五脏闭绝,虚人胃,开骨节,正月食之,生面上游风。大抵功在发汗,多则昏人神。
  胡葱,多食伤神,损性多忘,损目发痼疾,狐臭、齿人食之甚,青鱼合食,生虫。
  韭,俗呼草钟,乳病人可食。然多食,昏神暗目,酒后尤忌。不可与蜜同食。未出土为韭黄,不益人,滞气。花动风。过清明勿食,不利病人,心腹痼疾者加剧。霜韭,不可食,动宿饮,必吐水。五月食之损人滋味,乏气力,不可共牛肉食,成瘕热病。后十日,不可食,发困。葱亦不宜。
  薤,肥健人。生食,引涕唾,与牛肉食,作瘕。四月勿食薤。三冬至食,多涕唾。葫,大蒜也,久食伤肝损目,弱阳。煮以合青鱼发黄作,啖伐命。惟生食,不中煮。暑毒,烂嚼下咽即知,仍禁冷水。四月八月,食之伤神,损胆气,喘悸气急,腹内生疮,肠肿成疝瘕。多食葫行房,伤肝,面无光,北方人禀厚者,食惯病少。
  小蒜不可常食,食而啖生鱼夺气,阴核疼,欲死。三月勿食,伤志。时病瘥后,与一切食,竟入房,病发必死。胡荽,荞子也,久食令人多忘,狐臭,口气,慝齿,脚气加剧,根发痼疾。
  蓼子,是水浸令生芽而食之者,多食令人吐水,损阳少精,心痛寒热,损骨髓。二月食之,伤肾,和生鱼食,夺阴气,核子痛,欲死。
  萱草,一名忘忧,嫩时取以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昏然,终日如醉,因得其名。
  菘,发诸风冷,有热,人食之,不发病,性冷也。
  芥,多食动风气,发丹石,与兔肉同食,成恶病。
  芜青,蔓青也,根不可多食,令气胀,子作油涂,头发黑。
  莱菔,即萝卜,力弱。人不宜多食,生者渗人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