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举行及缩短作战时间。
4 月8 日,第一期作战于石家庄外围展开。10 日,第4 纵队在冀中军区
部队配合下,攻克了奕城。12 日,第2、3 纵队攻克正定城。两城附近的90
余处敌军据点也随之扫清,并破袭了正定至获鹿段铁路,歼敌1。5 万余人,
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期作战的预定计划。
这时,敌第3 军龟缩在石家庄,固守待援,而平津和保定的敌人没有直
接南下救援石家庄,却于4 月8 日以第94 军、16 军、整编第62 师等部,向
我大清河以北地区进攻。该敌在攻占我胜芳镇后,还继续增兵。我们接受了
以往的教训,没有理会这股敌人,除以冀中军区部队和民兵与敌周旋外,主
力在完成了第一期作战任务后,继续挥师西进,于4 月14 日发起西进正大线
的第二期作战。
21 日,我军夺取井陉。对北来之敌,仅以地方武装民兵阻滞之,军委来
电:“你们现已取得主动权,如敌南援,你们不去理他,仍然集中全力完成
正太战役,使敌完全陷入被动,这是很正确的方针”,并认为:“这即是先
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
作战政策”。
我第2、3 纵队相继攻克井陉、获鹿,沿正太路及其两侧向西进击。第2
纵队攻占盂县后,向寿阳方向迂回。第3 纵队攻克娘子关后,包围了平定,
直逼阳泉。阎锡山感到我军的严重威胁,急派第33 军增援阳泉。为了歼灭该
敌,我们让援敌开进阳泉。阳泉守敌为防我继续西进,在阳泉以西的寿阳附
近也集结了1。2 万多人。我军采取迂回包围,穿插分割、断敌退路的战术,
以第2、第3 纵队从正面牵制阳泉守军,并切断敌人向西、向北退路;第4
纵队从井陉地区西进,3 个纵队互相配合,逐步压缩包围。敌人企图夺路逃
跑。5 月2 日和3 日,我军分别在阳泉、寿阳及其周围地区将该敌大部歼灭。
日本投降时被阎锡山收编的一个日本保安大队500 余人,也向我军投降。这
是日本军队侵华以来向我军投降的最后一支军队。
我第2 纵队主力向西逼近榆次。至5 月4 日,东自获鹿,西至榆次180
余公里的正太路被我控制,并解放了山西的盂县、阳泉、定襄、平定、寿阳
和河北的正定、奕城、井陉等城,以及河北、山西两省的井陉、阳泉、黄丹
沟煤铁矿区。战役前后历时近一月,共歼敌3。5 万余人,完全达到了预定的
战役目的。
正太战役的胜利,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基本连成一片,孤立
了国民党军的战略要点石家庄,军队扩大了,武器弹药得到大量补充,士气
更高了,我区战局全面主动。实现了安国会议“力争主动,大量歼敌”的作
战指导思想。
正太战役后,为了配合东北我军的夏季攻势,6 月12 日,我军又发起了
以破坏津浦铁路青县至沧县段为主的青沧战役,解放了青县、沧县、永清3
座县城,歼敌1。3 万多人,一度控制了津浦铁路80 多公里。6 月25 日,我
军又发起保(定)北战役,全歼徐水、固城、满城、定县等据点守敌7000
多人。
安国会议后,我军三战三捷,为即将开始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1947 年4 月下旬,刘少奇和朱德率领中央工委机关到达阜平县之城南
庄。中央工委的到来,我们认为对晋察冀的工作会起到推动作用。
5 月4 日,正太战役刚结束,朱德来到军区机关驻地平山县封城村,了
解当时敌我双方军事活动的情况。朱老总在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就同聂荣
臻、罗瑞卿和我商量,决定由聂分别召集纵队、旅、团级干部会议,总结作
战的经验教训。随后,他又几次出席晋察冀中央局会议,听取边区工作情况
的汇报,并找指战员谈话,了解干部情况和部队存在的问题,讲我军的光荣
传统,讲如何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并学会带兵、养兵、练兵、用兵,当时给
军区的部队以很大鼓舞。在军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朱德还介绍了全国的军事
形势,并提了加强军区工作的意见。
经中央批准,晋察冀军区利用正太战役结束后的休整间隙,对部队进行
了整编,重新恢复野战军领导机关,由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杨成武分
别任第一、第二政委,耿飙任参谋长,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我调回军区,
专力于军区工作。
这次整编,野战军首次成立了炮兵旅,旅长高存信、政委李呈瑞。炮兵
旅是以军区炮兵团为基础,把各纵队的炮兵营集中起来扩编而成的,其装备
主要是缴获的火炮和军区自造的重迫击炮。在整编中,还建立了军区后勤部,
部长由军区参谋长赵尔陆兼任,政委由军区副政委黄敬兼任。后勤部统一领
导全区武装部队的供给、卫生、兵站、军工生产、交通运输、补充兵员、训
练俘虏等项工作。同时对各部队的后方机构进行了整顿,规定“小家务”和
过去开展生产运动时期办的商店一律归后勤部门统一管理。通过这次整顿,
加强了整体观念,使散存的物资集中,闲置的武器装备得以调剂利用,腾出
不少人员,充实了战斗部队。增加了灵活性和机动力。军区明确规定野战军
的主要任务就是打仗和训练。
整编以后,我军又接连发起青沧战役和保北战役,并取得胜利。接着,
于10 月11 日至22 日,又在清风店战役中全歼蒋介石嫡系第3 军主力,俘虏
军长罗历戎、副军长杨光钰和军副参谋长吴铁铮,以及该军第7 师师长李用
章,连同在保北地区阻击战的战果,歼敌总数达1。7 万余人。
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全军欢欣鼓舞。我们认为夺取华北战略中心——石
家庄的条件和形势成熟了,决定乘胜夺取石家庄。
10 月23 日,军委复电同意我们的决心和部署。同一天,朱德、刘少奇
也复电,同意乘胜攻打石家庄。
在石家庄战役的准备中,朱德到安国视察炮兵旅,并亲自宣布打石家庄,
说打下石家庄,可以学会攻坚战,学会打大城市,“要把石家庄当做一所难
得的学校”,“要从这个学校练出一套能攻善守的本领来”。他还提出了“勇
敢加技术”的口号,要求指挥员认真发扬军事民主,通过打石家庄学会攻坚
战。强调要对部队进行入城教育,严格入城纪律;要用事实证明:我军不但
能打下大城市,而且能很好地管理大城市。
11 月6 日至12 日,晋察冀野战军攻克了石家庄,歼敌2。4 万余人。党
中央致电祝贺,朱老总在嘉奖电中称之为“夺取大城市的创例”。
在我军接连取得胜利后,蒋介石为了挽回华北败局,11 月底亲自飞北
平,撤销孙连仲,把华北5 省军事指挥大权交给傅作义。傅作义上台时,蒋
政权已摇摇欲堕,但他却向中外记者宣称:国军将要反攻,不仅要收复点线,
而且要全面收复“匪区”,消灭共军主力。这种不要兑现的预言,当时中外
人士都明白,徒遗人一晒而已。
形势日益发展,地区不断扩大,兵员及缴获、俘虏增多。12 月上旬,又
新组建了第1、第6、第7 野战纵队,这样,晋察冀军区就有4 个野战纵队,
两个地方纵队,机动作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了。此后不久,在破击平汉路北
段作战中,又重创敌35 军,给傅作义以迎头痛击。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不久,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共
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陕北东渡黄河,经晋西北到达晋察冀解放区,
与刘少奇、朱德等会合。4 月13 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来到晋察冀
军区驻地城南庄。在城南庄期间,毛泽东多次听取了聂荣臻的汇报,对华北
军区及聂本人的工作给予支持。
5 月上旬,中共中央还在城南庄召开了书记处扩大会议。根据当时形势
的发展,中央决定将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同时成
立相应的党政军机构。5 月9 日,中央公布了各机构领导人的任命,将晋冀
鲁豫和晋冀两中央局合并为华北中央局,以刘少奇兼任第一书记,薄一波为
第二书记,聂荣臻为第三书记,以刘、薄、聂及董必武、彭真、叶剑英、徐
向前、滕代远、罗瑞卿、刘澜涛、赵振声、王从吾、萧克、黄敬、杨立三、
赵尔陆、杨秀峰等17 人为委员。将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军区合并为华北军
区,聂荣臻为司令员,薄一波为政委,徐向前、滕代远和我为副司令员,赵
尔陆为参谋长,罗瑞卿为政治主任;下辖两个野战兵团,第一兵团徐向前为
司令员兼政委,王建安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第二兵团杨得志任司令员,罗
瑞卿兼第一政委,杨成武为第二政委。晋冀鲁豫及晋察冀两边区政府在华北
人民代表会议未召开前,暂成立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以董必武为主席,黄
敬、杨秀峰为副主席,宋劭文为秘书长。同时,中央还委托华北局创办大党
校、大军校、大党报及华北大学,并分别任命了主要领导人。
这时傅作义、阎锡山企图联合偷袭石家庄,我于是受命指挥保卫石家庄
的作战。
第二十一章两度空城守石门
石门,石家庄市的旧称, 1947 年11 月中旬我军解放该市后改称此名。
石门地处平汉、正太、石德铁路交叉点,是华北重镇。我军解放石家庄后,
这里正在成为当时华北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工商企业、交通运输、文化教育
等各项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有力地支援着华北解放区。这里还集中了很多物
资,是我军在华北进行革命战争的兵站基地。这时,党中央已搬到距石家庄
西北约70 公里的西柏坡,正在筹建中的中央华北局、华北人民政府也将在石
家庄宣告诞生。
石家庄解放后,仍然受到傅作义、阎锡山几十万大军的严重威胁。蒋介
石不甘心失败,处心积虑要把石家庄从人民的手中夺回去,并扬言夺不回去,
也要把它炸平。同时,华北的许多城市和交通要道,还为敌人所盘据;城周
边有些残敌与地方反动武装勾结骚扰。
4 月底的一天,华北军区得到情报,敌人企图趁我主力出击察南、绥东
之机,准备偷袭石家庄。据悉,参加这次袭击的部队是傅作义的4 个步兵师、
1 个骑兵师共约3 万余人,分乘汽车、坦克、装甲车正秘密地从北平向保定
一带集结。山西的阎锡山也派出1 个师约万余人,准备从寿阳取道盂县向石
家庄突袭,策应傅作义部的正面进攻。敌人想倚仗其大量汽车和机械化的优
势,隐蔽突然,从东西两面夹攻,一举夺取石家庄。
当时石家庄的部队除了警备司令部不多的兵力和正在组建中的补训兵团
的一个新兵补充旅之外,几乎没有战斗部队,附近也没有主力部队可供调遣。
距石家庄最近的冀中军区只有一个步兵旅三四千人可供调遣。最快也得三四
天才能赶到,还有远在山西应县一带的第六纵队,距离很远。要赶来石家庄
作战,“远水难救近火”。当时的石家庄,就好像是座空城!
中央局和军区决定由我去指挥保卫石家庄的任务。临危受命,我感到只
能由自己去临机处置了。于是提议:“立即令冀中军区一个旅和在山西的第
6 纵队,昼夜兼程,赶往石家庄,下令沿途地方武装和民兵阻滞敌人。”接
着,我又提出:这次保卫石家庄之战,在战区范围内,党政军民的指挥权都
归我。我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这时的石门,是军区最大的城市,有边区党
政军民各个系统的领导和领导人,都有最高指挥权,如果不集中统一,各行
其事,就不利于军事行动。我虽以军区副司令和中央局常委去石门工作,有
条件做到集中统一,但要在中央局会议上领导同志面前明确这个观点。
刘澜涛首先说:“你是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又是中央局常委,还是军区
民兵武装部长,总揽指挥大权,名正言顺。”接着,在座的其他领导人也表
示同意。
最后我表示:军情紧急,有什么问题,我到石家庄之后将及时报告。
对保卫石家庄的作战,在作了这些原则的研究和部署之后,我马上做出
发的准备工作。回来后因午饭还未做好,就去毛主席住处汇报,也是辞行。
毛主席自半个多月前从陕北转移到城南庄后,我们同住一排房子,平日
里常常相遇和交谈。但今天来见毛主席心情却有些忐忑不安。
我径直朝毛主席的住房走去。一进门,他见我来了,忙问:“听说你要
去石家庄?”说着,示意我坐下。
我说:“是的,军区决定我去保卫石家庄,我准备吃过午饭后就走,想
听听主席有什么指示。”
“附近没有主力部队了,有顾虑吗?”毛主席关切地问道。
我回答说:“是的。石家庄是华北解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
大城市,若丢在我的千里,不好向党交代。”
“不能这么想。”毛主席稍停一下说:“石家庄是我们从敌人手里拿过
来的,如果丢了,再从敌人手里拿回来就是了。”
听毛主席这么一说,我如释重负。立即起身告辞:“主席,你放心,我
们一定尽力保住石家庄。”
从毛主席那里回来后,我一面做出发准备,一面选定了我考虑的守城部
署和方案。当天傍晚,我和有关人员乘卡车星夜去石家庄。
天刚亮,我们到达目的地。这时,市委书记毛铎、市长柯庆施等市委、
市政府和警备区的领导同志已在等着我的到来。听了他们关于市内情况的简
单介绍后,我感到市内正是风声四起,人心惶惶。
晚饭后,党政军民领导人都到市政府开会。
我首先传达了毛主席和中央局、聂司令员的指示,向大家介绍了我对这
次守城作战的部署和考虑。
我说:“这次守城,我也没有什么良策。大家知道,我们的先人曾经演
过空城计,不管是真是假,诸葛亮成功了。我们今天也要演一出空城计,就
是动员大家把重要的物资和设备搬出去,把石家庄先变成一座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