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最后一位抵达大厅的。当教育主任把主日学教本丢给你时,你只觉得一阵晕眩。望着他的背影快速消失在夕阳中,你隐约听到他说:「谢谢你,真的很谢谢你。愿神赐福与你!」
走进你的教室,你发现门口有两张被摔坏的椅子,墙上还留有黑板擦的痕迹,显然是有人将板擦狠狠地丢在墙壁上。
听起来似乎很耳熟吧!是有一点——虽然我可以肯定你们的教会从未发生过这种事!——不过我想你应该了解我在说些什么。
教会训练的秘密公式是什么呢?谆谆训诲十罪恶感十主日学教本=训练。
假如我们能化身为苍蝇,飞到刚刚那位可怜的高中主日学老师的房间,你想我们会发现什么?他有什么感受?他的学生又有何感受?更重要的是,基督会如何评估这间教会在如此环境下「成全圣徒,各尽其职」?这种训练方式如何被拿来面对主为我们所定的先后顺序呢?
如果你希望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请先找出基督在地上时为自己所定的先后顺序。他是否把教本丢给受他操纵的人,然后一走了之?恰恰相反!基督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来装备,并训练他的「教员」学习教导与服事。倘若基督为我们树立了如此有深度的训练模范,我们又怎能认为那种错误的训练方式是值得效法的呢?
难怪在一份不记名问卷调查里,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学生反应,他们所上的课既无聊又不符实际需要。也难怪老师会个个觉得筋疲力竭,因为所受到的装备太少、太少了,以致所能付出与所能承受的也仅此而已。
在教会,许多人以为训练是最不重要的,理应排在最后面。然而在教会之外,在商场上,情况却完全相反。举凡有卓越表现的公司,都一定有卓越的训练。相反的,产品品质低劣、顾客服务差劲的公司,里面的职员所接受的训练也一定是少得可怜,甚至可说是毫无训练可言。差劲的公司和差劲的老师正是差劲的训练学校典型的产品。
更教我吃惊的是,外面的世界将圣经中的成功秘诀奉为圭臬,而我们这些拥有神话语的人却嗤之以鼻而不愿加以演练。基督的服事重心在于装备那几位门徒,而神的命令就是要我们将服事的重点摆在装备学生与教师上面。
既然如此应该如何行呢?
我的好友,也是知名的基督徒财经顾问朗布鲁常常说,从一个人的支票簿和行事历就可以看出他生活的先后顺序。一个人不管嘴巴里怎么说,从他用钱和用时间的方式往往就可以看出端倪。
同理,想要明白一个组织、学校或教会对训练的委身程度,观察其用来训练其中成员所耗费的金钱、时间和人力资源,便可略知一二。
我曾刻意观察一些教会的预算,想要了解他们花在教师和领导者训练上的金钱有多少。结果发现,大部分的教会甚至没有为训练预备任何预算,有的也只是在形式上聊备一格,花在训练上的金钱不超过总预算百分之一的十分之—。
在「走览圣经协会」,我们极其看重训练。我们相信基督所树立的榜样和他的命令不单单是针对教会,同时也是对所有的服事与事工而发的。
长远看来,训练所带出的果效大得惊人。常常有年轻人问我鼓不鼓励人上大学或读研究所,这时候我往往会举个例子给他们听。
假设你的人生是一块一望无际的农田,你的责任就是除草、犁田、播种,然后用余生来收成。摆在你眼前的挑战就是收割正确的谷物(能够永久保存的果子),而且要将收成率提升到最高点(百分之百的收成率)。此时你有下列几种选择:
·首先,高中毕业之前就停止学习,如此一来,你就拥有一把锄头可以在田里工作——好处是你现在马上就可以开始。
·第二,高中毕业后才停止学习,你可以拥有一打的手工具。
·第三,大学毕业后再停止学习,你可以拥有一部耕耘机和取之不尽的汽油。
·第四,研究所毕业之后才停止学习,到时候你可以拥有一部柴油引擎的拖拉机和各式各样的工具。
·第五,永远也不停止,即使是研究所毕业也不停止。不停地学习,慢慢你就会拥有各式各样的拖拉机\收割脱壳联用机和灌溉车。
此时,如果你在高中毕业之前就停止学业,等到另一个人自大学毕业时,你所栽种和收成的也是少得可怜。眼前看来好像你的选择比较聪明,但是让耕耘机和拖拉机工作一年,最后再比较两者的成绩。
装备对人一生的改变以及对神托付于我们的恩赐所产生的影响力,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这一点你看出来了吗?任何时候我们开始看重「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并将主要的力量投注在其中,就是帮助他们为基督国度所结的果子乘以倍数。
虽然基督将恩赐赏赐给我们——虽然他将教师、牧师赐给教会——但却允许我们自己来决定要如何努力地使用那些恩赐。还记得忠心仆人的比喻吗?主是按着我们如何运用他所赏赐的恩赐来审判我们。
装备不是一种选择,甚至不是一种建议,而是一个命令。既然如此就顺服吧!不管趋势潮流如何,把你手中的锄头丢掉,让拖拉车开始行动。
〖装备的方法〗
在「走览圣经协会」,我常常会用底下这句座右铭来勉励位居领导阶层的弟兄姐妹:
你若想得到完美的产品,就须先将生产过程改善至十全十美。
如果你想拥有成功的教师(完美的产品),就必须先设计出一套成功且不断前进的教师训练课程(完美的过程)。
装备的五大步骤是普世性,且适用于任何环境,教导任何学生、任何技巧的任何人。不论你是训练人打网球、骑马、讲道、做见证或为家庭开支做预算,这五大步骤都一样管用。不论是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父母和儿女之间、老板和职员之间,这个过程也绝对有效。
毫无疑问的,其中的一些步骤,甚至所有的步骤你都已经开始采用了,但是,此刻全神贯注来认识这些步骤,将来能帮助你正确地知晓该如何行,也明白先后顺序是什么。
指示解说参与改善激励
教育显明操作效率鼓励
预备回顾练习展现传下去!
'我告诉你''你看着我''我们一起来''我看着你''支持下去'
〖步骤一:指示〗
教导技巧的第一步骤就是将有关技巧的基本事实与资讯「指示」学生。教师用不可或缺的基水事实来「教育」学生、「预备」学生。
几年以前的夏天,我在科罗拉多的大学教书,小女珍妮芙特地来陪我几个星期。有一回在用餐时,我们遇到班上一位已婚学生的儿子。他是一位网球教练,珍妮芙深深被他所吸引,最后他邀请她一起打网球,他愿意义务教她打球。
过了几个小时,她踏着轻快的步伐回来,显然刚刚有过一段相当愉快的时光,不过她看起来不像打网球打了很久。「如何?」我问道。
「棒极了!不过我们打网球并没有打得很久,因为他用很多的时间教我比赛的规则和技巧!现在我终于懂了,我想我已经可以上场比赛了。」
那位年轻人已经超越他的同侪一大步了。他不仅懂得如何吸引我女儿的注意力,同时也了解教导是学习任何技巧的第一步骤。
在第一步骤将近尾声之际,你的学生对于你所要教授他们的技巧应该会有一种很轻松的感觉。此时,你应该继续停留在呈现事实的阶段。
〖步骤二:解说〗
第二个步骤就是向学生「解说」在实际应用时,技巧究竟该如何使用。向他们「显明」在使用技巧时如何运用第一步骤的资讯,给予正确的「预告」,让第一步骤的资讯在这个步骤里活化出来。你应该将学生从「我知道」推向「我了解」。
可惜的是,大部分的装备课程永远也离不开第一步骤:「告诉」。教师多半认为,只要学生知道技巧背后的原理,训练就算是完成了。
然而,光是知道什么是「正拍」、什么是「反拍」,你就懂得如何打网球了吗?
我们绝不可将装备的定义设定在能够背诵资讯的层面上。知道怎么做和在现实生活里行出来,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然而在九年多的大学和研究所生涯里,教导我的老师当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比例曾经尝试跨入步骤二!
数年前我选修了一门「见证」课,时间长达三个月。老师给我们唯一的测验就是看看我们能否记得他的笔记。从来不曾见过教授有意让我们瞧一瞧现实生活里的「见证」是怎么一回事。在那位老师心目中,所谓的装备就是认识知识,而不是身体力行!知识所能带出来的训练相当有限。那一年的期末考之后,许多学生做见证的技巧并没有比未上课之前好到那里,实际演练的次数也没有比从前多。那位老师理应教导我们见证的技巧,并给予个人实际演练的机会,可是他都没有。可笑的是学期结束之后,居然还有学生拿到了A!
你说悲不悲哀?
〖步骤三:参与〗
教导技巧的第三步骤就是让学生实际「参与」,亲自应用所学到的技巧。此时学生需要亲身「操作」技巧。引导他们进入实际「练习」,从「我知道」和「我懂了」跨入「我正在做」的阶段。
在此步骤之前,学生一直都还是处于被动状态。在第一个步骤,他们听闻有关技巧的资讯,到了第二步骤,他们是亲眼观看技巧。进入第三步骤,他们就是亲自动手演练。
这就是将理想化为实际的关键时刻。此时学校的知识正式转化为街道上的知识。身为教师,你的责任就是和他们一起演练技巧,当他们的教练。常常与他们接近,不时给予鼓励。
几年前,我在纽泽西北部一间教会担任青年部门的牧师,当时我曾向一些年轻人发出挑战,刺激他们接受更深邃的门徒训练以及服事操练。其中有一位女孩子具有艺术方面的天份,我就想训练她使用活动挂图,以便在长岛海滩传福音时可以派上用场。
在我向她解释操作过程(步骤一:指示),并于海滩学行的青年团契聚会做临场示范之后(步骤:解说),我鼓励她动手去做。当我面对着群众讲解福音时,她就在活动挂图上画图(步骤三:参与)。
第二天我鼓励她到台上讲,我则在一旁画图。后来她建议我们把阵地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到了那天黄昏,她已经能够自己又画又讲了。我就站在旁边默默为她打气,她则用活泼生动的方式对在场一百廿五名大人和小孩讲解基督的好消息。
中间的这个步骤是装备的枢纽,对学生及其成就感的感受度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步骤里,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形,以及情绪是否稳定,你都得特别留意,甚至比其他步骤要多费点心。倘若学生亲自操作之后的感受是尴尬加上失望,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的装备不会很成功。但如果你能确保他们可以拥有一段美好的学习经验,也就是学生会很满意自己的表现,如此一来,在接下去的过程里他们也会感到相当愉快。
一定要确保学生的成功!不要在这个阶段就急着打分数,此时所当做的就是鼓励。一般而言,学生内心都充满了不安全感和焦虑,所以给予肯定就显得格外重要,能甘冒失败和尴尬的危险,来确保此一步骤的成功。千万不要把学生丢到深海里,然后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学生在离开第三步骤时,应该已会爱上这个装备过程,而且愿意学得更多!
〖步骤四:改善〗
教导技巧的第四步骤就是「改善」学生刚刚学会的技巧。此时学生需要不断地改进,并且在一次又一次的「展现」技巧之后,变得更有「效率」。你应该将他们从原先的「我知道」、
「我懂了」、「我正在做」,带进「我越做越好」的阶段。
对于那些希望拿到冠军的人,改善的步骤是永无休止的,所以这个步骤可以被视为永无结束之日。学得技巧之后,每一个人都会不禁想从初学阶段进到中间阶段,再攀上冠军高峰。在「走览圣经协会」,我们称此为「死命的追求卓越」。
身为装备者,我们要将学生与生俱来的天份和恩赐开发到极点。我们蒙召就是要帮助学生将潜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每个学生的需要都不尽相同。有些人需要被赶出舒适的窝,有些人则要被迫留在窝里,直到羽翼丰满才放出去。身为教师,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我们必须了若指掌,必要的时候也必须拉她一把或推她一下,这时即使明知她会不高兴,也得冒险一试。
几年以前,我训练一位年轻人学习向别人分享他在基督里的信心。他曾亲眼目睹我向一些人做见证。渐渐地,我把球传给他,但是在短短的三十秒之内,他又把球传回来给我。他害怕别人会问他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非洲人从来没听过耶稣的名,那他们怎么办?」或是「圣经为什么没有记载恐龙和穴居人?」或是「该隐的妻子是谁?」
之前我们曾经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我也觉得他可以用圣经来回答,问题是他一直躲在惧怕之墙的后面。最后,我们一起向一个家庭做见证,那时我又在他的脸上看到那种表情。这一次我知道我需要推他一下,迫使他离开舒适的老巢,展翅高飞。
我一直等、一直等,直到有人提出比较难的问题。那个家庭中的十七岁男孩子态度很不好,他就提出了那个有关非洲人的问题。我说:「这个问题很好,我的朋友麦克有很好的答案。不过能不能请你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